163 佛道先后

康僧巨,落杯言道:“谢王上,下邳释我徒众。”下邳之战,严佛调孤身入城,将佛门弟子,悉数引去。免遭刀兵之祸。

“康师无须多礼。”蓟王笑答:“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佛云:‘作百浮屠祠。不如活一人。活十方天下人。不如守意一日。人得好意,其福难量。’”康僧巨闻此言,亦不由动容:“王上,果有慧根。”

佛语,出《佛说骂意经》,正是安世高所译。康僧巨言下之意,蓟王与佛有缘。

蓟王答曰:“佛渡有缘人。”蓟王言下之意,信则有,不信则无。

蓟王有此慧根,康僧巨实无言以对。

“康师所为何来?”蓟王先问。

“乃为江东国师,笮融而来。”康僧巨答曰。

“闻,合肥侯南下,得笮融相助,方能窃据江东。二人指天为誓,立江东佛国。”蓟王笑问:“笮融,与佛有缘乎?”

康僧巨答曰:“笮融虽明浴佛会,恐暗行太平道故事。假佛之名,行谋逆之实。非我辈为之。”

“康师果有远见。”刘备慨叹。果然佛门弟子,少有谋反。所谓揠苗助长,杀鸡取卵。佛教之于时下,尚未能成气候。别说佛道相争。汉人出家为僧者,凤毛麟角。论根基,不过空中楼阁,无根浮萍。若此时,被有心人利用。假佛之名,裹挟造反。如我蓟王,必雷霆除之,永绝后患。笮融所行,于佛门有百害而无一利。

一言蔽之。时机不对。时下,尚是佛门渗透,传播阶段。论信众及影响力,远不及黄老。太平道揭竿而反,播乱八州,尚不能胜。单凭笮融一己之力,不啻以卵击石。

自佛教传入中夏。佛道之争,屡见端倪。

至南北朝,多次出现,对论佛、道二教先后。争辩之下,互揭弊端。时人方知,佛、道,皆非清净,道观、寺庙,妖气弥漫。乃至国中半数人口,皆是僧、道,不输课税:“缁衣(僧尼)之众,参半于平俗;黄服(道士)之徒,数过于正户。所以国给为此不充。”于是,北周愤而灭佛道:“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

隋唐二朝,僧、道纷争不断。唐太宗专发《道士女冠在僧尼之上诏》,定“道先佛后”。

唐武宗,纳道士赵归真之言,“会昌灭佛”,除密宗、景教、祆教:“天下所拆寺四千六百余所,还俗僧尼二十六万五百人,收充两税户;拆招提、兰若(私造寺庙,称招提、兰若)四万余所,收膏腴上田数千万顷,收奴婢为两税户十五万人。”

佛门称“会昌法难”。

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待元宪宗八年(1258年),忽必烈亲临,佛道大辩。参辩僧道,计有五百余人。元人本就信奉藏密佛教,可想而知,道家大败。道士十七人,被勒令削发为僧,除老子《道德经》外,余下道家书籍,如《老子化胡经》等,悉被焚毁。

足见佛道之争,历代在所难免。

只因,熙熙攘攘,利来利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寺庙往往享有税赋、田地、蓄奴、蓄婢等,诸多特权。更假佛之名,大肆募捐。有虔诚信众,举家礼佛,将数代所累万贯家财,悉数捐献寺庙之“善行”,比比皆是。乃至天下财富,皆向佛寺汇聚。会昌灭佛时,“十分天下财,而佛有七八”。足见佛产之盛。

且,僧侣不事生产,不服劳役,还隐匿人口,豢养大量仆役、女婢。可想而知,在人口等同于生产力的封建时代。此举,必引统治阶级敌视。更有甚者,僧侣来源庞杂,颇有恶徒,不守戒律清规,霸占田产,鱼肉百姓,乃至民怨沸腾。佛史所谓“三武一宗之厄(注①)”,皆是此因。

一切纷争之起源,便在汉末。

康僧巨,佛法高深,称“慧学”。如何能窥不破时局之危。佛门孱弱,不宜大张旗鼓。用后世的话说,猥琐发育,别浪。

然而,笮融浪了。

为长远计。欲假蓟王之手,除之而后快。

此,便是康僧巨来意。

“如康师所知,笮融今为江东国师。奉合肥侯为天子。孤乃大汉一藩,岂能无道而伐。”蓟王答曰。

康僧巨言道:“王上所言极是。诸事皆不可强为。待时机至,请王上,因势为之。”

“兵法云:‘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蓟王言道:“待天时、地利、人和。孤当令康师如愿。”

“多谢王上。”康僧巨肃容下拜。

起身后,又言道:“闻王上,命都尉玄,年年率队,逆进冰原。欲通身毒乎?”

“然也。”蓟王不做隐瞒:“孤欲另辟南下商路,续接蜀身毒道。”

“身毒皆佛国。”康僧巨直言:“王上若辟此路,佛门近也。”

“无妨。”蓟王和煦一笑:“如康师所言,孤与佛有缘。”

“王上欲灭佛乎?”不等康僧巨开口,身后安世高大弟子韩林,先声求问。

“孤不灭佛。”蓟王面色如常,平和以对。蓟王不灭佛,只灭佛国。

闻此言,众人皆松一口气。

康僧巨遂奉上献礼:“冰原南下身毒之路,皆绘于此图。王上一观便知。”

蓟王闻之动容:“康师厚赐,孤无以为报。”

“王上言重。”康僧巨肃容再拜。既有求于人,必有所报。佛门亦不例外。

宴罢,康僧巨拜别。

蓟王起身相送。

乘青雀舫远去,见康僧巨枯坐无言。安世高大弟子韩林,不禁问道:“敢问康师,蓟王之言,可信乎?”

“王上何曾食言。”康僧巨答曰。

“既如此,康师因何,不乐?”韩林又问。

“佛国将灭,何以为乐。”蓟王心意,康僧巨尽知。

“王上言不灭佛……”韩林三弟子,面面相觑。

“王上不灭佛,却灭佛国。”康僧巨坦言:“然我佛,大行于中夏,必以此为始也。切记,顺势而为,不可与(蓟)王争。”言下之意,神权切莫染指王权。

“喏。”三人心事重重。康师慧语,尚不能领悟。

1.43 切莫辜负126 投其所好71 命运时然158 攻城拔寨1.58 万般皆好155 寤寐思服185 王都扩建17 猛虎搏兔21 驴马同价196 少年无拘1.93 再筑新城1.53 吾道东流170 一拍即合213 重名载半1.82 捷足先登1.80 喜讯传来1.39 分功之义1.28 暮夜有知1.45 好治不病1.75 金阙在望219 西林少年120 随行就市1.8 配享太庙165 浮萍无根1.2 一夜动乱127 兔死狐悲1.202 多事之冬1.204 龙蛇混杂1.220 和合天生136 和亲之礼172 喜讯频传175 京兆三休130 南广阳城116 引药归经190 迷途知返191 英雄少年1.39 汉风速递167 薄海从风146 心中有爱129 棋逢对手133 夺母之恨122 亦是豪杰1.43 天机莫测1.280 天下贵二100 喜事将近1.38 秋色平分1.52 家恨国仇179 百废初兴167 薄海从风167 薄海从风1.287 悉诛凉人196 服牛乘马192 猛虎群狼14 一龙仕主1.70 佛道之争168 无法拒绝1.83 以绥四方127 因时而变1.3 夜宿乌林1.27 托妻寄子137 万死不避173 合浦珠还1.8 围淤为田183 悉听君便1.243 斩将搴旗112 果然有差1.30 一书在手219 一身是胆125 校场演武139 不争正妻1.92 多子多福1.54 七日血战1.39 善罢甘休134 玩于股掌1.44 螽斯衍庆124 国士待之1.262 认贼作父12 为君之道1.55 只为蓟吏1.64 天下大酺1.76 智机千变1.34 无法交换1.62 绝非杜撰41 功亏一篑1.28 暮夜有知201 南北俱全1.76 洛阳来使1.208 命不该绝1.22 东西合璧114 先发优势149 凤燃九天160 能者居之131 美玉生烟1.59 乱我心曲1.257 美事将近1.245 天下楼桑107 林间马场1.68 以和为贵111 计程马车1.267 老谋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