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夫复何言

此时尚早,郑公或在坂上书院授业。

山下结草为庐,规模甚大。却不知为何不闻书声朗朗。

怀揣疑问,郑泰驾车前往。

见安车驷马,路上行人纷纷避让行礼。路人虽布衣草鞋,然儒雅之气,却非一般农夫可比。心知必是郑玄门徒,郑泰便停车相问:“敢问足下,郑公何处?”

“家师正在舍中,与好友相聚。”那人答曰。

郑泰又问:“道传郑公门徒不下千人,何故不闻朗朗书声。”

那人又答:“我等皆非童子,经文早已默记于心。当静思其意,又何必高声。”

“原来如此。”郑泰欣然点头,再问:“敢问‘郑公庐’位于何处?”

“只需沿路行车,路尽即到。”那人再答。

“多谢。”

“不敢。”

依门徒所指,郑泰驾车入山。本以为穷乡僻壤,人迹必然罕至。不料路上车辙甚多,往来碾压,路面颇平。除去郑玄故交好友,四时来访,州郡乃至朝中四府征辟车驾,亦往来不断。奈何屡辟不就,更助郑玄名重天下。

目送郑泰车驾远去,便有师兄弟上前笑道:“又不知是何人徵辟恩师。此去,定无功而返。”

先前答话之人却摇头道:“且速回。”

还未下田,为何急归。便有师弟问道:“师兄何其急也?”

“今时不同往日。想必,恩师不日便将动身北上。若要一路追随,侍奉恩师左右。诸位师兄弟,需早做准备。”

众人面露诧异:“莫非,恩师当真会应辟不成?”

“然也。”那人言道:“来者,非比寻常。岂不闻民谚:‘骏声升腾,挥金僚朋;驾车豪雄,门下郑公’。”

众人幡然醒悟:“竟是蓟王门下!”

也不知谁怪叫一声:“速回!”

一群人,如鸟兽散。各回草庐,收拾行囊不提。

车辙与山路,皆止于一栋草庐前。

郑泰停好车驾,下车入院。

绕过前院一株苍松。忽见一妙龄女婢,长跪阶前。郑泰正欲上前,又见一婢出庐戏言道:“胡为乎泥中?”跪地女婢应声曰:“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一问一答,看似简单。然二婢所引,乃出《诗经·邶风·式微》及《柏舟》之句。

郑泰啧啧称奇。莫非家中侍婢俱通《毛诗》乎!

风雅如此,窥一斑而知全豹。郑玄传道、受业、解惑之功,远非常人可比。

婢女正欲答话,忽瞥见松下站立一人,急忙收拢笑意,趋步近前行礼:“阁下何人也?”

“蓟王门下督郑泰,奉命拜见。”回礼后,郑泰遂将蓟王名帖双手递上。

婢女双手捧过,道了句“稍待”,便入庐通禀。

须臾,郑玄领好友三人,下阶相迎。

“山野村夫,不识王驾。还望上使海涵。”

郑泰急忙上前,长揖及地:“蓟王门下督郑泰。拜见郑公,及诸位大贤。”

“不敢。”郑玄身后三人亦回礼。

郑玄遂伸手相邀:“请入草庐叙话。”

“请。”

宾主落座。郑玄为郑泰介绍三位好友:“北海孙嵩,字宾硕。”

“京兆赵岐,字邠卿。”

“赵戬,字叔茂。乃邠卿从侄也。”

三人大名,郑泰焉能不知:“郑泰,见过诸公。”

赵岐初名赵嘉,字台卿,后因避难改名。少而明经,桓帝时因得罪宦官而逃至北海卖饼,被孙嵩救至家中,藏于复壁内数年,后被赦出。孙嵩亦因救助赵岐,而名闻天下。

三人皆受党锢之祸,不得出仕。今党锢虽解,亦屡受四府徵辟。三人颇多踌躇,故来问计好友郑玄。

不料前脚刚到,蓟王徵辟使,门下督郑泰已后脚抵达。

“上使大名,我等如雷贯耳。”三人笑答。

郑泰名著山东。家中有田四百顷,常不够食。足见为人豪爽仗义,慷慨济困。与蓟王意气相投。初次谋面,便受拜为门下督,更许以辟千石官之重权。“蓟王门下”、“千里留白书”,便是关东,亦多为人知也。

郑泰取蔡邕荐书,双手奉上:“我主归国,正忙于稻收,无法亲临。然仰慕之心,丝毫未损。天下播乱,国祚难继。我主欲力挽狂澜,匡扶天下之心,天地可鉴。今,举国皆盼大贤来投,匡扶明主,兴我汉室。万望郑公与我同去。”

郑玄双手接过,将蔡邕荐书细细看完。这便问道:“蓟国四少师,皆世之大贤。蓟王何故舍近求远。将二千石之上庠令,授予郑某。”

郑泰答曰:“如郑公所言。四少师已入王子馆,无力兼顾太学坛。”

郑玄轻轻颔首:“蓟王美意,老朽心领。奈何门内诸弟子,久已跟随,不忍相弃。”

“无妨。”郑泰笑答:“我主已在楼桑大溪地,新建街衢,预留宅院千栋,用于安置郑公门内。”

“这……”别说郑玄,便是三位好友亦目瞪口呆。

蓟国良宅一栋,作价百万大钱,天下仍趋之若鹜。且还是在寸土寸金,几无立锥之地的楼桑,豪掷宅院千栋,给予郑玄门徒。须知,单是千栋良宅作价,便是一笔巨款。蓟王何其大手笔!

见郑玄面无表情,郑泰又斟酌言道:“郑公门内弟子,皆可落户楼桑。户户得田一顷,若‘学而优则仕’。便是百石少吏,亦可获‘大夫’爵。授田五顷,得五宅,岁俸二百五十石。加官俸一百九十二石,再加春腊二赐,可比六百石州刺史矣。”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郑玄叹道:“蓟国善待士人,天下皆知也。”

郑泰这便小心追问:“如此,郑公可随我同去乎?”

郑玄似已意动,却又摇头道:“故友来访,未能尽地主之谊。不忍辞也。”

“却也无妨。”郑泰又笑:“三位皆大贤,天下知名。郑泰便‘替主做主’,暂表为六百石太学博士。不知诸位意下如何?”六百石官,为“五大夫”爵。授田二十五顷,得二十五宅,岁俸四百五十石。加官俸八百四十石,再加春腊二赐,可比中二千石九卿。

“这……”三人惊疑不定:“敢问上使,门下督亦是六百石官,如何能表太学博士。”

郑玄苦笑:“诸友竟不知‘千里留白书’乎?”

“典出何处?”北海孙嵩急忙相问。

郑玄遂将典故所出,细细道来。

三人方才恍然大悟。蓟王竟授门下督郑泰,辟千石官之大权!

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见郑泰从袖中取出盖有蓟王玺、辅汉大将军印的空白敕令,当众人之面,徐徐展开。

孙嵩不由叹道:“蓟王知人善用,我等夫复何言。”

三人遂看向郑玄。

见好友皆目露希冀,郑玄这便肃容下拜:“老朽敢不从命。”

“我等敢不从命。”三友亦同声下拜。

1.77 女王驾临1.25 张家谢礼1.23 痹体之术133 首遭弹劾1.98 斯人已去1.26 循迹追凶第2094章 1.283 一衣带水129 山海之盟1.36 再见太后106 百般不利1.79 围湖造屋1.8 北面而事1.267 老谋深算1.25 人艰不拆118 求死不易1.40 重整旗鼓219 一身是胆1.73 死无对证166 大材小用1.52 契约精神18 岂若麒麟1.25 百鸟朝凰51 谁言废立1.8 木公金母19 同胞兄弟189 夹缝偷生1.205 长安小聚1.9 修缮祖宅1.253 阴相与谋151 天作之合1.207 以退为进1.57 借鸡生蛋130 民情如火1.25 言之尚早141 唯利机关1.97 以自为方1.72 天下黎庶1.47 击鞠建队1.89 一州之国136 借刀杀人1.63 熔金入库126 后继有人112 果然有差188 二日并天108 日新月异1.83 以赀征赋1.27 托妻寄子105 野火燎原51 故国在望173 饮鸩止渴113 七国联盟1.9 雄甲天下176 左膀右臂1.23 督亢城仓185 定国奇谋1.240 听风即雨154 众星捧月1.42 凿路先锋150 自证清白178 天下表率103 蝮蛇螯手135 四时充美118 乱臣贼子1.6 网开一面157 至人无己1.90 沉月女校1.74 星辰少女128 欲盖弥彰176 隔岸观火180 崭露峥嵘1.7 三家解兵136 甘心如荠122 破而后立1.83 尚书来访1.8 木公金母1.94 此生足矣1.44 降集氐羌31 清忠五宦1.67 窥其门径1.82 可以为报1.52 借刀杀人1.24 君前披香1.73 血巢角斗1.256 茅塞顿开113 芳兰之举1.26 以直报怨140 孤家寡人1.95 闭门谢客1.69 吾家麒麟1.73 大行天下1.270 养女齐聚1.28 雌雄双剑1.54 汉风不灭186 董君一念121 各取所需1.55 众怒难犯160 远见卓识1.42 唯有我等1 分兵入关1.57 无双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