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说道:“恩师远来疲惫,令玄德无事不得搅扰。本初兄,此番怕是要空手而归。”
卢植不想见客让袁绍一时不知道怎么接茬,他看了一眼许攸和逄纪。
许攸上前说道:“玄德公可知董卓乎?”
“相国者,略有耳闻。”
“董卓迁怒卢尚书,反对废立之事,致使卢尚书险些身死,玄德公欲报仇耶?”
“恩师蒙难,备心怆然。若得时,必当报也。”
袁绍他们对视了一眼,逄纪说道:“董卓残暴待人,祸加至尊,虐流百姓。我主袁绍,四世三公,正欲纠合义兵,共赴国难。不知玄德公意下如何?”
“汝等何人,敢发此等无君之言!”刘备怒喝道,“备身为一方长官,自当谨守安民,若无陛下旨意,怎可擅动刀兵?”
刘备把袁绍赶了出去,双方的交谈也不欢而散。
袁绍回到渤海,再度气愤的拍打桌子,说道:“织席贩履之辈,安敢如此!吾当杀之!”
许攸说道:“主公息怒。刘备于此地声望甚重,昔有刘平者,欲刺杀刘备,刺客亦感刘备仁德而语之。更皆刘备兵强马壮,非一时之图也。”
逄纪说道:“主公当以大业为重,大业即成,责之未迟。”
另一边,张飞向刘备问道:“董卓所为不似臣子,大哥为何不就此良机,起兵匡扶汉室。”
关羽也说道:“董卓此人,必为高祖、世祖所言汉之危难,大哥不可迟疑。”
刘备也想出兵,但现在时机没到,总不能和两人说枪打出头鸟吧。
刘备说道:“备身为汉臣,自当遵汉令,无有调令,不可擅自进兵。”
袁绍这边起兵不顺,正在想方设法,同样逃出雒阳的袁术也遇到了困难。
袁术逃到了南阳郡的鲁阳县,原准备和袁绍南北一同起兵。没想到袁绍碰到了只为自己考虑的韩馥,袁术也碰到了同类,南阳太守张咨。
幸好还有人头脑清醒,没有死等两袁,那就是臧洪。
臧洪,字子源,广陵郡射阳县人。中平末年,臧洪辞官回家,被广陵太守张超聘为功曹。
臧洪得知董卓行废立之事,纵兵劫掠雒阳,就预感到会天下大乱。同时他也明白袁绍的计策,臧洪想要一起为民除害。
臧洪找到张超,想要得到张超的支持,他对张超说道:“明府历世受恩,兄弟并据大郡。今王室将危,贼臣虎视,此诚义士效命之秋也。今郡境尚全,吏人殷富,若动桴鼓,可得二万人。以此诛除国贼,为天下唱义,不亦宜乎!”
张超同意臧洪的谋划,但还有有些疑虑。臧洪又说道:“明府之兄今在陈留,不若西至陈留,与其商议。”
张超和臧洪来到陈留,臧洪向张邈陈述利害。张邈又带着臧洪和刘岱、桥瑁、孔伷等商议,让几人明白,起兵就应该雷厉风行,不能迟疑。
几人计划已定,桥瑁伪造了三公的文书:见逼迫,无以自救,企望义兵,解因患难。散发各地,正式开始起兵讨董。
桥瑁的文书得到了兖州和豫州的士人武装相应,其中有:
兖州刺史刘岱
豫州刺史孔伷
陈留太守张邈
东郡太守桥瑁
山阳太守袁遗
济北相鲍信
广陵太守张超
骁骑校尉曹操
此时的曹操回到沛国谯县老家,得到了张邈、陈留士人卫兹的支持,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也纷纷带着家将部曲来到曹操手下,曹操正式组建了自己的班底。
冀州牧韩馥收到三公文书的时候,向治中从事刘惠问道:“今当助袁氏耶,助董氏耶?”
“今兴兵为国,何谓袁、董!”刘惠也知道韩馥这个人只会为自己考虑,又说道:“兵者凶事,不可为首;今宜往视他州,有发动者,然后和之。”
韩馥的观望让士人不满,更何况他把袁绍也压制在渤海不得动。所以刘岱给韩馥写了封信,说道:“卓无道,天下所共攻,死在旦暮,不足为忧。但卓死之后,当复回师讨文节。拥强兵,何凶逆,宁可得置。”
刘岱威胁韩馥,要是不响应他们,他们在杀了董卓后,就转头来杀你。
韩馥没有办法,只能响应讨董的号召。自此,袁绍也得到了冀州的支持,开始招兵买马。
孔伷的文书同样传到了刘备这里,刘备看着这文书,知道出兵的时机来了。
刘备召集关羽、张飞和简雍,向他们说道:“三公发文,讨伐董卓,备身为汉臣,自当为汉室效力。”
“太好了,大哥出兵,三弟愿为先锋。”
刘备说道:“此次出兵,我将率轻骑六千,重骑四千,正骑一万,前往征讨。云长、翼德当与我同行。”
刘备又向简雍说道:“劳烦宪和运输军粮,守备高唐。若有难处,可寻卢师。”
“是!”
陈留郡的酸枣县,前期会盟的八支队伍正在这里汇集。
曹操对众人说道:“会盟已成,我等当设坛盟誓,共赴国难。”
众人见人到的差不多了,对曹操的提议没有疑义,立刻让士卒开始搭建誓坛。
数日后,誓坛搭建完成。众人正要准备执行仪式,就见一斥候飞奔来到近前,报道:“东面有一支人马来到,说是前来会盟的。”
众人互相对视,都不知道即将到来的人马是谁领军。
桥瑁赶忙上前劝架:“冒认皇亲,其罪甚大,当不敢为。同为国出力,我等当同心协力,怎可自相敌视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