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张任战死

“不可退却,先生援军即刻便到!”

甫一交战牛金便压力大增,哪怕梓潼关城墙宽度不大,还是岌岌可危。

“将军,城内起火!”

牛金还在苦苦支撑,梓潼关内原本关押的蜀军暴动了,这时候城中的蜀军也发现曹军本就没多少士兵,他们冲出牢房,一路毫无阻拦向西门进发,准备开城迎张任入城。

“天要亡我乎!”

正当牛金不知所措时,他远远看到西面尘土飞扬。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他高喊道:“援军已到!”

“噢!”

城墙上震耳的欢呼声让张任也发觉了后方的敌军,虽然梓潼关城门已开,但张任还是不敢进城。现在进城,诸葛亮肯定尾随掩杀。

张任咬牙下令:“鸣金收兵,大军速撤往北方。”

诸葛亮所率曹军阵型整齐,己方为了攻城没有列阵迎敌。张任果断下令撤军,为了避免诸葛亮掩杀,蜀军陆续退入山林之中。

张任退军,梓潼关入手,目标已经达到,诸葛亮没有死追张任不放,他也没有入城。

为防张任回头攻打涪县,诸葛亮宽慰了牛金一番,留下千余士兵给他,令他谨守梓潼关,带军飞速赶回了涪县。

“若非先生决断,我险些误大事。”曹彰向诸葛亮请罪。

“公子破敌心切,情有可原。”

张任从林中绕路撤退,确实有重夺涪县的打算,只是诸葛亮回军比他快,先一步驻守涪县了。张任无奈,只得继续撤退。

绵竹县

吴懿说道:“诸葛先生至,速开城迎接。”

“且慢!”李严说道,“此非曹军人马,不可开城。”

天下大势还有刘璋的败亡,明眼人一看就能明白,吴懿回到了绵竹县很轻易就说服了李严和费观。

“果为张任兵马。”

“我乃从事张任(张任官职是益州从事,大概率是兵曹从事),速开城门!”

回答张任的是城墙上的箭雨,还有吴懿的喊声:“我等已降曹公,张将军何不下马投降!”

张任一口老血喷出,大骂道:“竖子,尔等受主公大恩,却背主投降,妄活于世!”吴懿等三人也不答话,只是冷冷的看着张任。

刘璝问道:“将军,我等该当如何?”

“兵退雒城!”张任腮帮子有些疼,感觉牙都不够咬了。

翌日诸葛亮到达,吴懿等人将他迎入城中。

诸葛亮问道:“蜀将张任可否从此过?”

“确欲入绵竹,为我等逼退。”

“善!”

连夺三城,诸葛亮想要进兵蜀郡,挡在他面前的只有蜀郡门户——雒县。

雒县

张任说道:“公子,末将无能,请公子责罚。”

“欲退曹军,皆仗将军之勇,吴懿背主,非将军之罪。”刘循说道,“将军可有计退曹军?”

“雒城城坚池固,固若金汤,公子可死守雒城,不久诸葛亮粮尽自退,况诸葛亮兵少,必不敢强攻此城。”

“蜀中基业皆仗将军。”刘循下令道,“众将皆从张将军号令,不得有误。”

“是!”

一直待在刘循身边的泠苞说道:“公子,雒城兵少粮缺,为保万无一失,还需主公支援。”

“言之有理,我即刻致书父亲。”

吴懿投降、张任兵败、刘循求援、诸葛亮进军雒县,一桩桩一件件都让刘璋肝火上升。

刘璋急,张松比刘璋更急。他非常不明白曹军怎么会还有余力进攻蜀中,眼看和刘备谈妥的利益就要从眼前飞走。

张松向刘璋建议道:“主公,雒城为蜀郡门户,雒城若失,蜀郡不保矣。当速遣精兵强将,支援公子。中原大战已开,曹军必不久持。只需令公子死守雒城,蜀中可安也。”

刘璋忧心自身的安危,只想派南方抽调来的郡县兵前往雒城支援,但张松据理力争,强烈要求,其他文臣也纷纷劝说刘璋。刘璋拗不过众人,将蜀郡剩下的一万精兵和一万郡县兵都派去了雒县。

怎知张松好心办了坏事,雒县之中的粮草原本还能支撑几个月,这些士兵到达,哪怕他们也运送了一批粮草,但还是杯水车薪,毕竟雒县城中还有数十万百姓。

“公子,城中之粮只够五月之用,公子需早做决断。”

诸葛亮杀到城下,没有急着攻城,他从巴西郡叫来了庞羲。在庞羲和吴懿两人的帮助下,雒县周边的小县城纷纷投降,很快雒县便成了孤城一座。

接着诸葛亮屯兵城下,这一屯就是三个月。

刘循说道:“张将军,观诸葛亮所为,其无攻城之相,城中粮草已不足三月之用,如之奈何?”

“曹军出兵数月,士气已堕,可领精兵两万出城击之,曹军可破矣。”张任说道,“末将愿出城奋战,若不得胜,誓不回城!”

“我等也愿出城死战!”

诸葛亮大营

“先生,蜀军出城矣。”

“迎战!”

这几个月以来诸葛亮一点不曾轻慢,有着整个巴州和半个蜀郡补给,曹军粮草充足,操练不辍。

张任想象中曹军的厌战没有发生,反倒己方为了节省粮草操练不足,刚一交战蜀军前阵便死伤惨重。

士兵的阵亡和惨叫没有动摇张任,这次出战他已经抱着必死的决心。他知道曹军精锐,为了保住雒县,张任打着以伤换伤的目的,自己一方哪怕全军覆没都不要紧,只要把曹军打残就行。

曹军阵中的诸葛亮微微皱眉,他看出了张任的意图。诸葛亮挥舞令旗,曹军开始收缩,同时阵中的骑兵队也开始后撤。

蜀军之中强弩不多,诸葛亮准备以弩兵取胜。

这一战从上午一直打到午后,死伤过半的蜀军终于撑不住了,前阵开始出现逃兵,而此时张任安排的督战队已经压不住场面了。

第四百五十章 东征西讨第二百三十五章 下曲阿第二百四十六章 鲜卑联兵第三百四十二章 诈降计第四百三十章 王基再出发第八十四章 农业补贴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省六部制第二百六十七章 鞭挞士卒第三百三十一章 魏延献计第四十八章 袁绍的胆略第四十七章 曹操的奋斗第三百六十四章 反攻第四百六十五章 刘备升天第三百五十八章 惊天谋划第二百六十四章 岳婿交锋第二百零一章 南郡之战第三百章 直袭陈仓第一百八十七章 刘协离许都第九十章 袁术谋徐州第三百五十三章 曹军出击第三百八十九章 扶南攻略第一百一十九章 三攻张绣第九十一章 麴义北上第二章 钱粮满仓第一百三十三章 曹操定略第二百四十四章 马超兵败第一百九十八章 董承密谋第一百九十二章 夏口之战第二百二十九章 魏延第三百八十七章 海军出击第一百六十九章 赵、太史至第一百三十三章 曹操定略第四百二十三章 白牛第四百零一章 战略等待第三百二十章 陆逊偷袭第二百七十七章 治河第三百五十章 毒计频出第五十六章 刘虞起兵第一百五十六章 风云突变第三百五十四章 骑兵初败阵第三百七十五章 葭萌内讧第四百一十九章 刺刀第一百八十九章 郭嘉亡第三百零三章 援军兵败第一百六十二章 荆州易主第七十五章 皇叔第一百八十七章 惊变第三百零七章 犹豫不决第二百六十九章 一败第一百五十章 张飞扬名第四百四十六章 安息罗马之战第三百八十七章 海军出击第二百三十八章 吴郡之变第二十八章 孙坚的奋斗第三百五十九章 街亭第三百六十七章 曹仁兵败第二百四十一章 木鹿城破第二百七十五章 议和第四百零七章 零伤亡震世第九十章 袁术谋徐州第二百二十三章 围城打援第二百三十二章 形势逆转第一百五十章 张飞扬名第三百二十八章 鄄城破第九十四章 白马消亡第五十五章 反攻长安第三百零八章 决战定计第三百七十章 江夏之战第四百五十章 东征西讨第三百五十六章 伤筋动骨第一百七十九章 关中起兵第一百二十一章 北境战端起第五十八章 公孙瓒夺幽州第二百四十六章 鲜卑联兵第一百零五章 曹吕争淮南第三百三十八章 归途第四百零六章 波调之死第四百二十章 內监第十四章 董卓霸京师第一百六十五章 黄祖死第二百三十章 江东决战起第二百四十八章 鲜卑之战第三百零一章 陇右援兵第四百一十一章 海军西征第三百四十六章 华佗之药第二百五十七章 孙绍的野望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民皆兵第四百零九章 西域矿产第八十六章 曹操迎帝第四十九章 界桥之战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省六部制第四十四章 一天两战第一百八十七章 惊变第四十一章 赵云第二百五十八章 孙绍投降第四百零九章 西域矿产第四章 县吏华歆第五十章 刘表第二百一十四章 黄月英之谋第四百三十章 王基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