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求援

“这是何人?”刘备看着眼前的几具尸体问道。

张飞看向斥候,斥候说道:“报主公,我等于河西巡查,路遇此人。此人遥见我等便自刎而死,我等不知缘由,故带此人尸首而还。”

刘备大为惊奇,怎么有人千辛万苦跑到平原来自杀。刘备看着眼前的几具尸体,明显是一主数仆,主人自杀,仆从也跟着殉节。

一旁的华歆上前说道:“府君,此人名为王芬,字文祖,名列八厨,现为冀州刺史。”

“既为忠良,当好生安葬。”刘备又对华歆说道,“冀州刺史死于此地,需上报青州刺史。子鱼,你辛苦跑一趟吧。”

“可是府君,黄刺史刚升迁,新刺史尚未到任。”

“那就等新刺史上任,再去不迟。”

之后的一段时间,刘备在黄河(东汉时叫大河)和漯水上建造了十几座渡口,同时编辑出了许多走舸用来免费摆渡。

刘备在高唐设置的兑换点,经过民众宣传,在周围郡县已经是人尽皆知。所有人都知道这种兑换点其本质和从商没有区别,但是大家全都选择性的忽视了,因为来到兑换点兑换的人99%是来换粮食的,人们认为这是刘备的仁义之举,而不是商业行为。

在这兑换点的县卒中有一人看着每天兑换点前喜笑颜开的百姓,紧了紧手中的佩剑,像是下了某种决心一般。

这名县卒来到平原县境内,这里虽然还是在黄河南岸,地理上更接近高唐县,但这地方属于平原郡的治所平原县。刘备正在这里和简雍、华歆指挥屯田兵开垦荒地,同时也整理道路。

刘备见到这名县卒的时候,他正被刘备的亲卫压到他面前。

“这是何人?”

“主公,此人吵着要见主公,我等把他压来听候主公定夺。”

刘备看了看县卒的脸,说道:“你不就是刘云吗,你不在换粮处待着,擅离职守,所谓何事?”

“玄德公,刘云是化名,我本名柯慈。我受雇于平原人刘平,本意是来刺杀玄德公。”

听完柯慈的解释,刘备的亲卫全都抽刀在手。刘备制止了亲卫,说道:“既要杀我,为何又告之于我?”

“刘平此人为富不仁,此间良田原为百姓所有,他巧取豪夺,据为己有。为逼迫他人为奴为婢,不惜致此良田荒芜,以涨粮价。

不想玄德公在高唐广施仁义,百姓得有活路,现又将刘平荒地开垦。故刘平雇我来杀玄德公,我不忍为此不仁不义之事,方前来告知玄德公。”

“看来我挡了某些人的财路。”刘备心想。

刘备说道:“你既不曾为恶,当为良人,我不追究。换粮处急需人手,你还愿前往否?”

“谢主公,愿为主公赴汤蹈火。”

柯慈离开后,简雍对刘备说道:“刘平之事,可要雍遣绣衣前往?”

刘备自从招收流民之后,就有意的培养一些孤儿。这些孤儿有大有小,主要帮刘备做些暗处的监察之事。刘备称他们为绣衣使者,而这些人的长官就是简雍,简雍也领了绣衣直指的官位。

“不必了,跳梁小丑,不足为惧。”

时间一天天过去,刘备的“高筑城,广积人,缓称王”政策实施的非常顺利。为了安顿各地来的流民,刘备甚至到高唐县周边郡县拜访当地长官。要名给名,要利给利,让这些流民顺利的安顿下来。

正当刘备以为中平五年在平静中度过的时候,他见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公孙越。

“玄德公,请救我兄长公孙伯圭一命!”一身尘土的公孙越看到刘备就跪地哭求。

“快快请起!伯圭兄有何难,可详细道来。”

“我乃公孙伯圭从弟公孙越,求援至此。我兄奉诏讨张纯之叛,初,大胜纯于石门。纯弃妻子,遁入乌丸之地。我兄率众追赶,不想反被乌丸丘力居围于管子城。我奋力杀出重围,本欲往冀州求援。路过渤海郡时,闻听玄德公之名,故星夜赶来求援。”

公孙越本来是准备去向刘虞求援的,他知道刘虞被授予幽州牧之职,刘宏还让刘虞平定张纯和张举的叛乱。

不过刘虞还没有到任,公孙越准备到邺城等待刘虞。没想到公孙越到渤海之后,刘备在当地的名声很大,而且就在不远处的高唐。刘备和公孙瓒是同门师兄弟,所以公孙越来到高唐尝试求援。

刘备知道公孙瓒这次是有惊无险的,但是自己都不一样了,什么事能百分百确认呢。为了同门的情谊,也为了初期应对袁绍的肉盾,公孙瓒都不能死。

刘备决定支援公孙瓒,但是高唐离辽西郡的管子城有1300里左右(540公里)。古代最精锐的士兵行军,一天也不可能超过100里,要想赶到管子城最少要半个月,这还是中途没有突发状况。

“伯圭兄有难,备义不容辞。”刘备说道,“但路途遥远,你可在此歇息一日,待备整军妥当,即刻出发。”

“谢玄德公!我兄已被围数十日,还请玄德公早做决断。”

公孙越离开后,刘备找来了关羽、张飞和简雍,向他们说明了情况。

张飞说道:“大哥要出兵,弟愿为先锋。”

刘备打算一人四骑,其中一匹作战用马不背粮草,其他三匹行军用马背粮草,而这些粮草不是为士兵吃的,是给马吃的,士兵每天吃马肉。

在不影响行军的前提下,一匹马最大带一个士兵十天的干粮(一共20千克),但一匹马是五个人的饭量,所以这些干粮还是不充足。

关、张和简雍还是有惯性思维,习惯性的排除了吃马,所以认为千里行军粮草是个大问题,但是刘备知道马是无限的,只要保证作战,吃再多的马都无所谓。

第二百四十四章 马超兵败第一百五十七章 庞统之谋第六十六章 陈宫叛曹第二百四十一章 木鹿城破第四百五十三章 曹真请战第四百四十七章 安息罗马合约第二百三十八章 吴郡之变第二百一十一章 辽东之战第三百八十五章 登基第九章 千里奔袭第一百八十七章 刘协离许都第三百三十一章 魏延献计第三百九十章 以百敌千第一百五十七章 庞统之谋第一百三十七章 文丑之死第四百一十八章 白手起家第三百九十一章 贾壹第四百三十章 王基再出发第八十八章 江东之战第三百零七章 犹豫不决第四百四十九章 鳄鱼村之战第四百二十七章 原始蒸汽机第八十二章 刘协东归第二百八十九章 相县攻防战第四百二十六章 无双刘理第四百一十二章 等级制度第三百二十章 陆逊偷袭第二百六十六章 重骑死伤第三百一十一章 伏兵起第二百五十六章 陆逊献城第二百六十九章 一败第三百七十五章 葭萌内讧第三百七十五章 葭萌内讧第四百二十四章 酸柑酸橘第八十九章 江东之主第三百五十章 毒计频出第四百零九章 西域矿产第三百二十七章 太史慈之忧第七十五章 皇叔第一百六十二章 荆州易主第七十八章 刘宠第二百六十六章 重骑死伤第三百章 直袭陈仓第四百五十九章 火神谷第四百五十八章 罗马分裂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胜曹操第四十八章 袁绍的胆略第一百四十四章 疲于奔命第一百零四章 宛城之败第七十八章 刘宠第一百四十七章 劫粮第四百五十三章 曹真请战第三十八章 袁绍之谋第三百五十六章 伤筋动骨第四百二十五章 身毒西北形势第一百八十九章 郭嘉亡第八十六章 曹操迎帝第七十八章 刘宠第二百七十八章 诸葛取蜀中第四百二十六章 无双刘理第四百三十五章 身毒内乱第二百七十六章 人心所向第四十七章 曹操的奋斗第三百五十八章 惊天谋划第七十三章 濮阳之战第二百三十二章 形势逆转第一百八十七章 惊变第三百一十七章 分兵劫粮第二百七十五章 议和第三百九十二章 反间连环计第三百八十八章 马钧与吴辅第十一章 士宦戚之争第四百一十五章 争与不争第八十五章 郭嘉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胜第十七章 群雄起兵第三百六十三章 曹军骑兵第一百一十九章 三攻张绣第三百一十五章 利益交换第四百五十章 东征西讨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四百四十六章 安息罗马之战第二百五十八章 孙绍投降第三百七十八章 蒯越谋划第二百二十三章 围城打援第五十章 刘表第四百五十六章 地中海海战第二百二十九章 魏延第三百二十章 陆逊偷袭第三百三十二章 长安之战第二百三十一章 火烧江都第十四章 董卓霸京师第八十六章 曹操迎帝第二百九十七章 再擒夏侯渊第一百二十五章 正式出兵第一百四十五章 攻城战第二百四十八章 鲜卑之战第二百六十五章 重装步兵第二百七十二章 山头第四百五十五章 罗马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