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大败(二)

这一场大败仗,将廉将军平定彰德城带来的喜悦清扫了大半。

听闻这一噩耗,百官们的心里也蒙上了一层阴影。

打了几个月的仗,河靖城内的兵力众人都清楚。藩兵共有四万,以朝廷的十万兵力,想攻下河靖城,是迟早的事。

这三万精兵犹如从天而降,打了神卫军一个措手不及,也令百官们心中忐忑惊惶。

接下来,该如何应对?

是否要派兵增援?

还是令神卫军原地休整,不可再轻易攻城?

以后不会再冒出精兵来吧!

万一再吃败仗,或是彻底溃败,朝廷颜面何存?

这战报送得再快,也是十几日前的事了。这十几日内,神卫军到底如何了?

天亮后,大朝会如期举行。

百官们各自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凑在一起议论神卫军战败之事。免不了有些人说些丧气话,诸如“周勇太过年轻又无资历不足以担主将之重任”“皇上当日若派沉稳持重的武将当不会有此大败”之类的不和谐话语。

直至天子临朝,百官们才各自住嘴,恭迎圣驾。

盛鸿熬了一夜,眼里有了些血丝,下巴上也冒了些胡茬。有种落魄颓唐的俊美……不过,谁也无暇留意这些。

大朝会一开始,盛鸿便命中书令赵奇宣读昨晚送至宫中的战报:“神卫军大败一场,赵中书令将军情战报宣读一遍,免得众臣心中存惑胡乱猜疑揣度。”

同样熬了一夜的赵奇,眼中也有不少血丝,神色沉凝地宣读了战报。

百官们听了之后,神色各自异样,有的面上已露出仓惶之色。

坐在龙椅上的天子,目光扫过众臣的脸,沉声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周将军领兵攻打河靖城,后方军营遇袭,委实出人意料。这一场败仗,也非周将军一人之过。”

“众臣不得私下非议。”

“朕和诸位阁老尚书们昨夜已经商定对策,准备派兵增援。”

平藩要紧关头,此时绝不能撤兵。只能派兵增援!天子做出这等决定,并不稀奇。只是,天子打算派谁领兵增援?

文官们尚未吭声,武将们已纷纷自动请缨:“末将愿领兵前往增援!”

“恳请皇上,容末将领兵前去。末将愿立下军令状,在三个月之内攻破河靖城!”

“末将也愿前去!”

武将们争相恐后群情激昂,倒也不全是为了立功。更多的力挽狂澜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使命感。

盛鸿将这一幕看在眼底,心中热血涌动,恨不得亲自领兵前去。

奈何天子得坐镇朝堂,想亲自领兵去平藩,文武百官怕是会齐齐跳出来反对。

盛鸿按捺下这个冲动,缓声道:“神卫军大败一场,死伤颇重,现在情形如何,朕亦不知。为了稳妥起见,朕欲请尹大将军亲自领兵前去!”

……

文武百官们一愣,齐齐看向站在武将之首的男子。

这个男子,已年过四旬,身体依然健壮,右胳膊却略显无力。不能再持刀杀敌,也不能再拉弓射箭。

正是尹大将军。

尹大将军这几年一直在府中养伤,几乎未再入军营。只在大朝会时,才会上朝露个面。

不过,尹大将军在军中的威名并未因此受损。

天子张口派尹大将军领兵增援,武将们第一个反应就是,确实没人比尹大将军更合适了。

神卫军吃了一场打败仗,周勇身为主将,要负起主要责任。是否能稳住军心,委实不好说。有尹大将军前去,至少军心能立刻稳住。

再者,主将会领兵会指挥便可,未必要亲自领兵上阵。尹大将军坐镇中帐,亦无不可。

“臣愿领兵前往。”

尹大将军上前一步,拱手应下,声若洪钟,震得人耳朵隐隐作痛。

盛鸿昨夜便召了尹大将军进宫,和尹大将军商榷增援之事。此时在大朝会上正式下旨,命尹大将军领兵前去河靖。

盛鸿郑重地说道:“辛苦尹大将军了。”

尹大将军正色应道:“身为武将,领兵杀敌天经地义。臣受了重伤,这些年一直在府中休养。今日得皇上器重,委以重任,臣定不负皇上所托。更不敢言辛苦!请皇上给臣半年时间,臣定当领兵平定河靖城,以河靖王的鲜血来祭奠死去的万千将士!”

这一席话,掷地有声,令人热血激荡。也令心中慌乱的百官们沉下心来,重新舒展眉头。没有人对半年之期提出质疑。

尹大将军说到一定能做到,半年一定能平定河靖!

这便是军中第一武将的威慑力!

就连盛鸿,亦觉心情平顺了许多。

尹大将军又沉声启奏:“这三万精兵的来历颇为可疑。河靖王有此奇兵,为何一直按兵未动?臣以为,这三万精兵,根本不是河靖王的私兵!”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

盛鸿目中闪过冷芒:“朕也觉得此事颇有蹊跷。这三万精兵,到底是何来路,众爱卿有什么想法,不妨道来。”

户部尚书拱手道:“彰德王已死,颍川王自顾尚且不暇,这三万精兵,和他们定无关联。”

盛鸿略一点头。

赵阁老也拱手启奏:“老臣以为,此事或许和归京的藩王们有些关联。恳请皇上下旨彻查众藩王府。”

藩王们也有份列席大朝会,闻言顿时炸开了锅。

藩王们都是盛家子孙,往日在藩地里为所欲为,说是土皇帝也不为过。被一纸圣旨交出藩兵召到京城,自觉已经十分委屈。此时听到这等猜疑指责,如何肯甘休。

当下便有藩王愤怒出言反驳:“我等奉旨归京,对皇上忠心耿耿,从无二心。你这么说,不但寒了我等的心,又将天威置于何处!”

“呸!我一片赤胆忠心,岂能受你这等羞辱!”

“你个老匹夫!无凭无据,便往我们藩王的头上泼脏水!我今日饶不了你!”

更有性烈易怒的,指着赵阁老的鼻子痛骂,激动之下,污言秽语都冒了出来。其中,尤以江夏王反应最是激烈,骂得口沫横飞。

第八百二十章 孝道(三)第五百四十五章 风波(二)第十九章 小惩第九十六章 对弈第二百四十章 大比(一)第七十七章 同食(二)第六百零七章 认输?第九百八十四章 提醒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惊喜”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添堵(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赐婚(三)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温水第四百一十章 冤家(二)第五百七十九章 圆房(三)第八百七十四章 荒唐(一)第六百七十六章 认罪第三百一十五章 凤旨(二)第六百一十章 有孕(三)第四百四十九章 投诚(二)第六百六十九章 惊变(一)第四百零二章 饮宴(一)第六十四章 对阵(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做客第五百七十九章 圆房(三)第六百四十七章 阿萝(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算计(一)番外之夫妻第七百零八章 连环(一)番外之李钦(二)第七百九十四章 过招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平藩(三)第八百八十四章 弹劾第六百零六章 破局第二百二十四章 嫡庶(一)第五百三十三章 侍妾(一)第二百七十二章 拜师第二百三十章 轻视第四十八章 放榜第六百九十七章 告别(二)第七百二十章 好友第八十六章 无情(一)第八百四十三章 圣眷(一)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婚(三)第五百三十二章 冤家(二)第八百七十六章 摊牌第六百一十一章 同喜第一百三十九章 抉择第三百三十八章 思虑(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嫡庶(二)第九百七十二章 讨嫌(二)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低头第七百一十六章 蜀郡(一)第八百三十三章 亲事第九百二十八章 共死番外之离别第七百零三章 野心(二)第八百四十三章 圣眷(一)第八百章 母女(一)第五百三十章 算计第三百七十一章 赐婚(五)第五百九十章 严惩第八百九十二章 伺疾第七百九十九章 毒酒第五百五十八章 洞房(二)第七百二十三章 将倾(一)第七百七十九章 托孤第六百八十八章 刁难(四)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收拾(二)第七百零九章 连环(二)第一千零一十章 静好(二)第五百七十二章 洗三第九十七章 陆迟(一)第八百一十五章 中宫(三)第七章 书院第三百六十三章 后续(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独处第九百八十章 考试第三百三十章 应对(一)第五百一十九章 相中第五百九十九章 立储(一)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双喜(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督促(二)第一千章 志同(二)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归来第九百九十四章 青梅(二)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结局第六百六十七章 婆媳(二)第七百七十八章 交锋(二)第九百二十八章 共死第五百一十二章 闹腾第三百二十三章 偶遇第一千零四十章 敲打第一百七十三章 良师第六百五十六章 遗旨第五百六十九章 处置(一)第三百六十三章 后续(二)第六百七十四章 噩梦第四百一十一章 泛酸(一)第六百一十八章 病重第九十章 门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