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太学院的学生们

尽管东方刚希望带着天赐尽快回到顺州,远离益州这个勾心斗角的是非之地,然而事与愿违,东方天赐暂时回不去了.

就在太后寿辰的第二天,东方刚就被招进了宫中.据东方刚回来后说,太后声称很赏识天赐的才学,但又对他在流金赌坊外派王卫弄出人命案子很是不满.为了让天赐能更加有才学,也为了让他日后不至于成为鱼肉百姓横行霸道的人物,因此热情地挽留他在西蜀最高人才教育机构---太学院学习三年.

太后的话很温和,可圣旨上的旨意却很强硬.东方刚回到红叶庄时也带来了皇帝的圣旨,旨意是:东方天赐在太学院学习的三年里不得离开益州的辖区,即不得走出益州所辖的一城(益州城)三县的范围半步.三年学满后才能回顺州.

是个人都知道这是太后的意思,但没办法,九五至尊的大印在圣旨上盖着呢,为臣子的怎么能抗旨呢?何况这是在益州不是在顺州呀,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如果不低头,那朝廷的军队会让你低头。

说实话,东方天赐想在这天府之地多待些日子不假,但并不愿意以这种方式来实现。什么叫“不得擅自离开益州辖地”?什么叫“三年后去留悉听尊便”?

这分明就是人质嘛!

两岁遇上了包办婚姻,十二岁沦为人质,人生呀人生,何其无奈!

东方刚也很无奈,南安王府虽有很多特权但不代表连圣旨也不必遵从,百姓是官宦权贵的板上肉,而官宦权贵又何尝不是龙椅上的那位的板上肉呢,奈何奈何。

东方刚待了几天,对天赐千叮咛万嘱咐并留下了五百王卫在红叶庄后,就不得不怀着无奈气愤和担忧的心情赶回顺州去处理事务去了。

而天赐则怀着无奈和好奇的心情进入了太学院。

太学院其实类似后世的大学,在里面任教的都是才高八斗并德高望众的人,也就是说教师的水平是高的且素质是过硬的。可学生们的素质就参差不齐了,东方天赐在了解了情况后将太学的学生分为三类。

第一类:平民出身但有真才实学.这类人在太学院的学生中所占人数不多,但却是最勤奋最有学识的人,也是最配叫学生的人.

第二类:官家子弟.太学院与官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许许多多的官员都是太学院的学生出身,而又有许许多多的官员退休或辞官后来太学院任教.因此对那些以后铁定要走仕途也铁定能走上仕途的官家子弟来说,在太学院能学到什么并不重要,能认识结交到什么人才重要.

第三类:走不了仕途只是纯粹来镀金的皇亲国戚们的后代.这些人不用考功名也不能考功名,这是国法皇律上明文规定的,为的就是怕他们依仗特殊身份日后掌握国政操纵朝廷(当然天赐不算,因为他日后是要继承南安王的爵位管辖南安四州的).他们到了一定年纪后就会被朝廷封个有名无实的虚职,不用干事到月底领俸禄就是了,属于典型的社会“寄生虫”.这类人进太学院是免考而且不用拉什么关系的,想去就可以去,毕竟是统治阶级那一拨的嘛.他们中也是真为才学而来,但那是凤毛麟角,近百年的享乐已让他们堕落成了“废物”的代名词.

而随着东方天赐成为太学院的一员,太学院学子就有了第四类人——质子,名为学生实为人质的第四类人。

太学院位于益州城北城区,学院规模挺大,总体的建筑风格就是古朴大气。学院内棵棵大树成排成行,因为是秋季所以不是绿树成阴而是一片金黄。很难看到花草,更不用提什么假山池塘了,大气质朴的建筑物和随处可见的大树使这个本来应文雅气很重的地方变得庄重甚至威严。

这哪是学校呀,简直就是一个衙门,不过想想也是,这地方和官场朝廷的关系太密切了,自然很难被当成一般学校办。

也许是来这就读的大人物的后代实在太多了,因此天赐的入学没有任何特殊之处。办好了相关的手续,天赐就被一个杂役带着去上课了,而南安王府的王卫们则没有跟着。没跟着是因为有规定:除学生本人外,一切家眷仆佣不得擅入。

太学院的这条规定也有自己的苦衷,这里面达官贵人的子弟一群又一群的,如果每人都带一帮家丁保镖护卫什么的,那太学院就直接改兵营或者武馆得了。

到了一处门匾上写着“金玉阁”的房子外面,杂役停了下来说道:“世子爷,就是这了,里面可都是和您一样的金枝玉叶,您以后就在这上学了。”

所谓“金枝玉叶”指的就是皇的亲国的戚,难怪这屋子叫“金玉阁”,不过天赐认为应该叫“虫窝”,因为里面的都是些一辈子给社会当寄生虫的家伙。

屋内,桌椅几十张,学生二三十个。

学堂?上课时间?既然如此,为什么天赐看到的是玩色子的玩色子,下棋的下棋,说笑的说笑,睡觉的睡觉的一群人。最不能容忍的是其中一个睡觉的家伙还打鼾,并且还把鼾打得如春雷般响。

三年呀,就在这种环境下待三年?

第二十五章 血海在地,血云在天(八)第四十章 另一个一世强敌第三十八章 相见(中)第五十四章 血战盘虎关(六)第十三章 镇西王府的阴谋(下)请假请假第三十五章 赌场风云(下)四十三章 火烧东方天赐第九章 定云州(上)第五十二章 血战盘虎关(四)第八章 大战之前第二章 第一步(一)请假第三章 一战定西北(下)第三十四章 计谋彩云(上)第二十八章 结束也是开始第三章 两岁那年的大事件(二)第四十章 另一个一世强敌第三十七章 遇刺之后(上)第四十四章 火难难逃第四章 第一步(三)第十九章 打架斗殴第十九章 打架斗殴第二章 盐田、工厂第二十九章 敛财奇才(四)第五十六章 那一天第二十五章 太学院的学生们第十五章 新的征程第三章 两岁那年的大事件(二)第三十四章 赌场风云(上)第二十章 大事化无第十七章 四大财神与四大绝对(三)第二十八章 敛财奇才(三)第六章 神武大将军炮第十一章 被攻打的原因请假第二十三章 此战定吐蕃(二)第二十八章 结束也是开始第三十章 敛财奇才(五)第二十章 大事化无第三十七章 相见(上)第三十七章 遇刺之后(上)第七章 一道圣旨平风波第一章 天赐第五十六章 那一天第十八章 在载入史册的战役之前第十一章 被攻打的原因第十二章 迟来了百年的统一(下)四十二章 深山大宅第三十七章 遇刺之后(上)第三章 战丰州(下)第二章 两岁那年的大事件第四十四章 火难难逃第十一章 被攻打的原因第三十二章 捐个功名第十七章 奇袭(下)第五十章 血战盘虎关(二)第二十二章 太后的六大绝对第七章 一道圣旨平风波第十三章 镇西王府的阴谋(下)第十章 定云州(下)第三十八章 遇刺之后(下)第三章 两岁那年的大事件(二)第二十七章 血海在地,血云在天(十)第二十八章 结束也是开始第六章 书房中的大历史第四十九章 血战盘虎关(一)第三十九章 相见(下)第一章 战丰州(上)第二十章 血海在地,血云在天(三)第十章 虎斗狼(下)第二十二章 太后的六大绝对第七章 恶少的主意第十四章 关羽战张飞第九章 定云州(上)第十章 家史国史天下史第六章 天下议论纷纷第十章 狼王之死第十二章 镇西王府的阴谋(上)第八章 恶少的游戏第二章 第一步(一)第八章 大战之前第五章 阮兰珠第二十三章 天赐面前无绝对第二章 两岁那年的大事件第十四章 关羽战张飞第五十章 血战盘虎关(二)第四十四章 火难难逃第八章 新兵制、招新兵(上)第五十一章 血战盘虎关(三)第三十八章 遇刺之后(下)第十八章 在载入史册的战役之前第三十一章 敛财奇才(六)第十九章 血海在地,血云在天(二)第二十九章 朕令即铁律第十二章 镇西王府的阴谋(上)第二十三章 血海在地,血云在天(六)第二十章 载入史册的战役(下)第五十三章 血战盘虎关(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