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节 美妙的战争财

为了避免在寒冬遭妥不必要的损失,德国东线指挥官聊弘叮女做点什么,杀掉个几十万的俄罗斯士兵才能安心些。

俄罗斯这台蒸汽压路机拥有庞大的人口,可以源源不断的把农夫们送到前线来,德国可不行。

如果能够消灭东线的俄军主力。那么接下来由一帮农夫们组建的新部队,将完全失去作战的勇气,最起码他们没有办法威胁德国本土。

在东线,由康拉德和兴登堡分别从东普鲁士和咯尔巴阵山对俄国发动钳形攻势。

兴登堡的目标是歼灭俄军第旧集团军,切断俄国通向华沙的一条主要铁路线。马肯森抽调一个军保卫北面的第8集团军的翼侧。

俄军第力军在奥古斯托夫森林区被包围,牺牲自己但保存了第旧集团军的其他3个军。俄军总共损失约力万人其中半数被俘,俄国第旧集团军失去了战斗力,退出战斗达数月之久。

德军战斗损失较少,不过严寒还是夺走了6千余人的生命,由于有南华提供的药品,以及羽绒服等保暖装备,使得德军总算没有经受拿破仑那样的惨痛。

新近在西线编组的德军第。集团军转移到了东线,该集团军与奥匈第4集团军均置于马肯森指挥之下,极其秘密地部署在维斯瓦河以南的戈尔利采一塔尔努夫间隙地带。

补给和后勤准备做了精心安排。隐蔽和欺骗措施受到重视。德国军官穿上奥匈军的制服。位于最北面的兴登堡从东普鲁士向立陶宛发动一场牵制性攻击。

俄国人对这场即将来临的打击准备得很差。当时服现役的大约沏万俄军士兵中有三分之一左右没有步枪;他们之中的许多人在战斗中用阵亡者的武器来装备自己。有些人没有靴子穿。弹药奇缺,以致每门火炮每天的消耗量限于大约发炮弹。轻武器分别从许多国家进口,规格五花八门。俄军的补给系统陷于紊乱;腐败和自由放任,像白蚁一样钻进了这部笨重的军事机器的心脏。

明2日的闪电式进攻,几乎动用了 如门火炮前沿每咖马,门,以空前的最猛烈轰击,摧毁着咯尔巴阵山到维斯瓦河一线的俄军阵地。

东线的堑壕仁点也不像西线那样难于破坏,壕沟不深,地下掩蔽部较少,机动余地则较大。

俄国第3集团军是这次突然打击的重点对象。到明4日,该集团军几乎已被歼灭,突破已经成功。

马肯森在随后两周内向前推进了约达奶英里。成千上万名俄国俘虏被赶进了牢笼,他们感到茫然。莫名其妙。

整个俄国战线土崩瓦解,俄军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得以攻克、并且只坚守了很短时间的咯尔巴阵山脊终于被迫放弃了。

随着德军不断的加强进攻,8月4日华沙陷落,月底布列斯特一立托夫斯克要塞落入德军之手。北面的兴登堡攻占维尔纳,挺进到里加郊区。

到口月底。当同盟国停下来准备过冬时。波兰突出部已被完全拔除。加里西亚已经收复,俄军对匈牙利平原的威胁显然已不复存在。

东线现在大体上成了一条阳英里长的直线:南起德涅斯特河和罗马尼亚边境,北边穿过普里皮亚特沼泽直到德维纳河。

而在西线,协约国军经过夏季休整。于口月万日从阿图瓦和香槟同时发起突击。在阿图瓦,英军向卢斯出击;法军在苏谢恢复对维米岭的突击。

只不过,战果依然很双方你来我往,德军以最小的代价数次挫败了英法联军的攻势。

一直到冬天,法国依然没有改善命运,英国也没能拯救法国,整个。一年,协约国在西线总共伤亡 刀,万人,德方伤亡约引2万人。

而月对奥匈帝国宣战的无耻的意大利人,也蒙受了可耻的失败,到年底为止,意大利在各条战线上伤亡达万万余人,其中伊松佐河四次战役占 引万余人。

旧旧年南华与中国生产的毒气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数字,足够德国在《旧年使用半年。

这预示着,旧旧年的战争将会更加的惨烈。

在美索不达米亚,散漫的印度军队被土耳其与阿拉伯联军打得屁滚尿流,两个。军的德军进至巴士拉,驱赶了在这里的英军,正式得到了波斯湾的出海口。

英国原本就在苏伊士运河区域部署旧余万的重兵,德军开始突入美索不达米亚之后,他们更是增调了旧万澳新军队,时刻防备着德军的进攻。

不过,对于盛廉二世来说,只要能保住出海口就够了,德国还没有能力拿下北非。

在攻克了塞尔维亚之后,拍林一巴格达铁路就将显示出它的巨大作

这条铁路第一次把君士坦丁堡和奥斯曼帝国的亚洲内陆腹地与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地区联系了起来。

扩展到巴格达之后,这条铁路在欧洲和整个印度次大陆之间建立起一条价格低廉而快捷的交通通道,这也是当时最高等级的世界级铁路。

曾经被派往塞尔维亚军队的英国资深军事顾问拉方在数年前就警告说:“如果拍林一巴格达铁路建成,这块生产数不尽的经济财富、海上军事力量根本攻击不到的巨大内陆疆土将统一在德国的周围。俄国与它的西方朋友 英国

拉方还说:“我们在埃及的利益处于德国和土耳其军队的有效打击范围之内,并且两国军队从波斯湾可以直接威胁到印度。很快,亚历让。大港和达达尼尔海峡将极大地加强德国在地中海的海军力量。”

这个预言目前得到了证实,正是李秉衡画的这个圈,给德军的这个战略成果送上了更为耀眼的光环。不但拉方说的德国都可以实现,从南华与中国取得补给,也将更为迅捷,而且,使得德国公海舰队不用那么迫切的想要寻求与英国主力舰队的决战。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这条铁路没有能够延伸到科威特,甚至没有进一步深入中东。

旧世纪呐年代,德国与土耳其政府达成协议,建设通往今天的科威特的最后飞口公里铁路。

蝴年。月,德皇威廉二世访问君士坦丁堡后,在温莎城堡会见了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亲自说情,邀请英国参与巴格达项目。

这条铁路最后一段的建设规模远远超出了德国银行的资金调配能力。即使有德意志银行这样的大银行;仅靠德国也是不能胜任这么巨大的工程融资任务的。

然而,英国方面,在随后的旧年里。运用各种手段和伎俩,延误和阻挠铁路的建设进度,同时总是让德国心存达成最终协议的希望,弄得德国捉摸不定。

这样的游戏一直持续到欧战的大战爆发,使得这条铁路还剩下的一段成为了威廉二世的心头之狠。

可是,现在机会来了,李秉衡给他的建议是,不用再修建铁路,而是利用现有的人力修建南华式的公路。

反正是战争时期,铁路修建不能立即见效,而公路,则可以很快投用。

使用分段建设,就地取材,让高达约多万人的塞尔维亚俘虏、俄罗斯俘虏以及意大利俘虏修建这些公路。

“在美索不达米亚修建俘虏营。然后让俘虏劳作,只要严加控制,必定不会为外界所知。至于俘虏因为作而死亡,可以将原因归结为环境与土著的敌视。”

“修建公路的同时,也可以沿途勘测石油资源,并且征服归顺于英国的土著部落,帝国对这片地域的控制也可以得到增强。”

李秉衡相信威廉二世会乐意于看到德国不用再担心石油的补充大过于消耗。

美索不达米亚,后世的伊拉克和科威特。这一地区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究竟有多少,如何开采,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石油的发现,使这一地区成为全球经济和军事控制的巨大角斗场。

口口年,德国工业界和政府已经认识到,石油是未来经济的燃料,对未来的陆地运输和海洋运输同等重要。

在南华石油公司没有崛起之前,德国石油市场被美国洛克菲勒标准石油公司牢牢地控制手中。

标准石油公司所属的德国石油销售公司控制着德国石油销售总额的引。德意志银行拥有标准石油公司德国石油销售公司%的股份,只是个小股东。

直到南华的石油公司强势崛起,并且击倒了英荷皇家壳牌,重拳打击标准石油,这才使得德国得以在旧口年时。建立了独立、安全的石油供给体系。

!瑚年英国政府和科威特酋长穆巴拉克萨巴赫签署的著名协议文本,从此以后,英国就把科威特纳入其阿拉伯湾特殊利益的范畴之内。

李秉衡想要让南华的石油公司进驻科威特,遭到了英国的抵制,只有让德国这台压路机开进这里,才能使得南华顺利的控制这片石油之地。

在过去的几年间,德国议会一直努力立法,希望建立一家自己的国有公司,以独立于与美国洛克菲勒的合资公司,来开发和经营新发现的石油资源。

德意志银行的计划是,通过忍格达铁路从陆地运输美索不达米亚的石油,避免英国的海上拦截,毕竟南华无法保证石油能够安全运到德国。

这样就可以确保德国的石油需求得到满足,实现独立自主。

相信光是石油资源,就能够让德国牢牢的扎根于这里。

只用少量军队就能将英军牵制在苏伊士运河,牵制在北非,也是件

事。

最主要的是,一旦德军在这里摆开东进的架势,英国势必不敢继续从印度抽调殖民军。

德国正规军可不是印度那些阿三军队能抗衡的,这点英国人自己也

其实印度阿三的民族性格在过去由李秉衡给出了准确到位的剖析,并且得到了世界范围的认可。

印度阿三只适合在家里给婆娘洗洗内衣裤,然后托着腮帮子在脑子里幻想,有时会旁若无人的叫嚣几声,显示自己的勇气,其实是在虚张声势,没有准确的认清自身。这些自大的阿三,只适合当懒汉,当奴才,不适合当兵。

英国人认识到了自己的危险境的。但却无计可施,难道想要再来一次耻辱的达达尼尔海峡之战?

唯有敦请中国开放海参葳,与俄国签订停战条约,让俄国得以解脱。解放那 田万的军队,赶紧在东线给奥匈帝国全力一击,让这个腐朽不堪的帝国退出战争,从而使得德国丧失在东线的优势。

中国国防军依然在执著的骚扰着俄国的远东城市与西伯利亚城市,中国政府也至今还没

即便英国威胁中国,如果再不结束与俄国的敌对关系,停止零星的交战,那么将会认为中国是在与协约国为敌。

可是,中国政府完全没有理会。看架势,哪怕是最后通蝶,也是毫不理睬的了。

日本则一再的向中国开始施加压力,甚至向旅大与南满铁路沿线增兵为试探。

不过,现在不是解决日本的时候。李秉衡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日本人在东北投入的资金越多,将来被中国政府没收的越多。

况且协约国也不支持日本对华强硬,日本参战是勉强的,英国政府无法容忍德国袭击舰对英国商船的肆无忌惮的攻击,为了保证自己的航路,才要求日本参战。

开战后英国商船接失惨重,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向暴跳如雷的英国商会与议会党派保证,英国在远东的盟友日本会弥补这个战略缺口。

然而面对企图独霸亚洲的日本盟友,英国内阁就是否邀请日本海军协助护航产生分歧。

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爵士直言。不能让日本参加协约国,因为日本的野心很大,它不仅要吃掉德国在中国与太平洋的势力范围,还想把所有欧州殖民势力赶出亚洲并取而代之。

南华夺取了德国的太平洋殖民地,并且中国全盘接收了胶州湾,使的日本参战毫无利益可言,日本人暴跳如雷的同时,英国内阁对此并没有太大的反应。

正是要南华这个同样有野心的国家。而且亲德的疯狂国家与日本正面冲突,才是英国乐意看到的。

不管欧战结局如何,日本与南华注定会借着战争迅速强大起来,难免成为心腹大患。

尤其是南华,到时候英日同盟将会发挥重要作用,日本依赖要仰仗大英帝国,而不是试图摆脱控制。

日本参战后没有得到什么利益。正恼火的很,要求英国支持日本对中国东北的军事行动。

日本想要发战争财,现在是要啥缺啥,日本从中国得到的铁矿石稀少的可怜,其他原材料也让他们深深的体会到了资源匿乏国家的无奈。

本来他们看到了欧战的机遇。他们可以侵占中国、印度与亚洲市场。可是,他们忽然发现,日本商品完全一钱不值。

整个亚洲市场已经被南华占据了大半壁江山,而中国则也在加速追赶。日本商品只占据了可怜的一隅。

自从日俄战争以后陷入经济困局的日本经济并没有太大的起色,欧战爆发一年多了,日本得到的好处有限。又遭到了中国的限制,当然要采取行动了。

国防军当然在东北严正以待。与老毛子是不会有大规模的冲突了。况且也有南洋土著去收拾他们。

州6年又将是大发战争财的一年,不出意外的话,德国的凡尔登战役应该会取得胜利,因为历史已经不再一样。

虽然德国没有再开战第一年彻底赢得速决战,但是前期建立的战略优势却使得僵持战对德国极为有利。

德皇威廉二世看到了南华与中国在背后所起到的作用,要求李秉衡尽快访问德国,并且在德国举行婚礼。将他的宝贝女儿带到德国去。

而同时,英国也希望李秉衡能够接回在约克郡的妻儿。

什么事都凑到了一起。

用女人来轧苗头,发生在两个欧州大国的身上,倒还真是稀奇。

最近协约国频繁的向中国发起了外交攻势,希望可以诱使中国加入协约国对德宣战,另外,中国劳工也成为了香饽饽。

可是,李秉衡认为目前中国自己都缺乏劳动力,更别说向欧洲输出。

让中国人去为那些曾经将他们当狗的欧洲人卖命?去当炮灰?

到目前为止,在中国政肩的严格禁止下,没有一个中国人成为赴欧劳工,相反,协约国倒是在日本招到了不少人。

“在西方国家没有消除对华人的种族歧视之前,在不能保证能给华人公正待遇之前,中国政府绝对不允许任何个人与团体从招募劳工赴欧。”

每次都是这样的论调,让朱尔典感到很无奈。

法国与英国不同,他们喜欢使用黑人劳工,但是英国非常喜欢中国劳工,因为他们能够起到与黑人完全不同的作用,他们可以替代英国工人,让这些工人回到应该在的岗位上去。

俄国也喜欢使用中国劳工,可是在开战后,他们发现,在俄罗斯已经没有一个中国劳工,没有人愿意到俄罗斯来“发财”有的只是那些中国商人。

这些神通广大的人能够带来各种物资,应有尽有,除了宝贵的粮食。还有武器弹药,还有各种稀缺物资。

这使得他们成为了财神,没有人敢得罪他们。

毕竟,在海参葳被占之后,在土耳其封锁了达达尼尔海峡之后,俄国从外界得到的补给有限,他们只能选择与中国人做生意。

有心人也能预见,将来的几年中,俄国市场上,将充斥着中国商品。受制于中国。

尤其是粮食,如果中国切断粮食供应,俄罗斯将会陷入困境。

中国人会这么做吗?

管它呢!

能吃饱肚皮,挺过眼前的日子再说吧。

第458节 1917年终于结束了第228节 跳黄浦江的洋人们第342节 疯狂大借款第154节 摘了你的狗官帽第1章 南洋盛举 第三节 槟城张家第580节 普鲁士雄起第455节 俄国革命第546节 海上伏击第208节 兄弟情深第440节 强弩之末的俄国第5章 兰芳复国 第十四节 尊严与爱第310节 汉口前线第406节 要塞要塞第293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第3章 产业规划 第十一节 神秘的蛇庙第299节 打开南美市场第351节 公使团密会第543节 我们来了第453节 强者为尊第248节 组建联合舰队第266节 中华儿女炎黄子孙第550节 普鲁士王国第510节 浑水摸鱼第284节 资本的积累第463节 投毒没商量第1章 南洋盛举 第六节 初谈合作第177节 合作意味着和解第571节 抗议与谴责无效第223节 地下金库疑案第170节 暴走的日本人第285节 西康建省第216节 上海与伦敦同时捞金第554节 战后恢复第178节 卖军舰也靠忽悠第208节 兄弟情深第5章 兰芳复国 第九节 初试兵锋第561节 世界性灾难第319节 袁世凯的焦虑..第178节 卖军舰也靠忽悠第5章 兰芳复国 第二十一节 铁血政权第369节 罢工与屠杀第410节 毒气战第441节 东线之狂想曲第227节 汇丰倒闭前的暗战第158节 美洲华人要用枪炮说话第518节 审判第5章 兰芳复国 第三十一节 造舰计划第331节 蛙跳战术第307节 北方之王第231节 又是一记重拳第487节 雪甲午耻第129节 一个中华一个声音第5章 兰芳复国 第三十三节 我们的海第230节 草莽英雄第237节 积雪下的生机第5章 兰芳复国 第六节 荆棘鸟第2章 初露锋芒 第十七节 化险为夷第540节 风雨飘摇的土耳其第371节 生产建设兵团第563节 日本兵变第1章 南洋盛举 第十节 舞龙第151节 完全不对称的战斗第515节 曼德勒第312节 兵变阴谋第4章 打造财团 第四节 忆旧年第508节 第一枪第483节 钓鱼岛第210节 德国皇帝做广告第188节 登陆伊里安岛第214节 印度阿三集体发神经..第136节 娶个洋夫人?第312节 兵变阴谋第5章 兰芳复国 第三十二节 复国的决心第129节 一个中华一个声音第188节 登陆伊里安岛第389节 袁世凯的通电第531节 西北民族问题第338节 疯狂扩军第176节 几家欢喜几家愁第135节 关于一战前的规划第241节 英国入侵兰芳的起源第488节 我们赢了第525节 好战必亡第435节 可惜相逢未嫁时第5章 兰芳复国 第八节 血战伐木场第553节 地震后的杀戮第525节 好战必亡第575节 祸水东引翻版第425节 狡兔三窟第5章 兰芳复国 第二十七节 席卷婆罗洲第174节 发列强的财第294节 卖国阶级第5章 兰芳复国 第十六节 暗算小鬼子第406节 要塞要塞第285节 西康建省第501节 苏俄的犹豫第578节 西里西亚大公与新沙皇第164节 皮肤的褶皱第430节 阴云笼罩的日本第536节 坦克与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