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权力的游戏

慈禧深夜到了恭王府,恭亲王奕訢也大吃一惊,预感到发生什么事了。

“眼下,我们必须要有所行动了,我们要夺权。”倒是慈禧面色平静,对恭亲王说了一些她掌握的信息。

“你是疯了,现在洋人就要打进京城了,皇上最信任的就是肃顺!我们怎么和他斗?而且肃顺掌握着神机营和宫内侍卫,我们不要惹恼了他。凡事让他三分。”

“我们现在无路可退,我们不杀肃顺,肃顺未必不会杀我们。你想一想,皇上身体已经不行了,哪一天他去了,我们孤儿寡母,要是不先下手为强,怎么跟肃顺斗?洋人来了,对你来说是个机会。你要极力争取,最好是由你主导,和洋人议和。你不是和那个巴夏礼是好朋友嚒,和英国人谈一谈。将皇上留在京城。听说肃顺现在极力鼓动皇上去热河,那里可是他的地盘,一旦他胁皇上摄政,你我就更没机会了。”

“从母后的葬礼之后,皇上就和我离心离德,还会信任我么?”恭亲王邹了一下眉头,还有些犹豫,他觉得咸丰皇帝不会再听从他的话了。

恭亲王不太擅长玩权力的游戏,他不仅在争夺帝位时输了,而且连二号人物的权力都没守住!在1860年秋天,恭亲王已经不是大清国的二号人物,他赋闲四五年了,甚至连权臣都算不上,他完全被咸丰皇帝和肃顺等排除在了领导层之外。

虽然恭亲王那几年不得志,慈禧却暗地里和他走得更近了,劝他锻炼身体。因为慈禧知道,咸丰皇帝的身体不行,迟早会英年早逝,他们就会有机会。

恭亲王和咸丰皇帝感情疏远,这跟恭亲王极力为他的生母博尔济吉特氏争取皇太后的名分有关。

道光初年,博尔济吉特氏以贵人的身份选秀入宫,之后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连续为道光帝生育三子一女,由静贵人一路升为静妃。而在道光十二年,静妃诞育皇六子奕訢,再次晋为静贵妃,超越了资历更老的和妃和恬嫔。

道光二十年,道光帝的第三位嫡妻——孝全成皇后钮钴禄氏突然去世。道光帝非常哀恸,整整一年后,道光帝才下诏加封静贵妃为静皇贵妃,总摄后宫。

在清朝皇宫,皇贵妃位比副后,地位极尽尊贵,皇后健在时一般不立皇贵妃,此时的博尔济吉特氏执掌六宫大权,成为名副其实的六宫之首。然而道光皇帝比较钟情,念悼孝全皇后,坚持不再立中宫,所以静皇贵妃在道光朝不仅始终居于妾室,且道光修建自己妃嫔的妃园寝时更钦定次位,将静皇贵妃安排其内。即使道光帝晚年对静皇贵妃所生之皇六子奕訢十分重视亦是如此。

孝全皇后留下十岁的独子——皇四子奕詝,即后来的咸丰帝,交付静皇贵妃抚养。皇贵妃的小儿子奕訢与奕詝年龄相仿,同在上书房,十分友爱,犹如同胞兄弟。但后来两人渐渐长大,为了未来至高无上的皇帝宝座开始了一系列的明争暗斗,静皇贵妃也因为对“正妻”名分的渴求在道光朝始终得不到满足而耿耿于怀。

六皇子奕訢文武双全,但道光帝深为痛惜孝全皇后钮钴禄氏,偏爱四阿哥奕詝,奕詝“藏拙”,在父皇道光帝面前表现“孝子”、“仁君”,道光帝认为奕詝比奕訢更有“德”,再加上孝全皇后往日的恩情,下定决心立奕詝为储君。但道光帝毕竟也爱奕訢之才,就在遗诏中写明,立奕詝为皇太子而即帝位,封奕訢为亲王。

当然由于雍正朝以来,清朝实行秘密建储制度,这份遗诏在道光帝生前未曾公布,是在死后公布的,但遗诏中破天荒地封亲王,让他参政,反映了道光帝的复杂心理。

“圆明三园”之一的万春园,原名绮春园。道光年间,尊养继母恭慈皇太后于此。咸丰帝即位后,破格奉养仅为先帝侧室又非生母的皇贵太妃居绮春园,这是咸丰帝以道光帝侍奉孝和太后的方式来侍奉康慈皇贵太妃,而探病问安,无异于亲子,这些都是逾制报答皇贵太妃的抚育之恩的加倍孝顺之举。

然而,博尔济吉特氏认为,自己以皇贵妃的身份治理后宫将近十年之久,担当和付出了一位皇后所有的责任和操劳,却得不到正室的名分。由于她统治后宫时期的虽有皇贵妃身份,但始终没有皇后的名位权威,令众嫔妃臣服便更加艰难。而且,皇四子奕詝并非己出,抚养时若稍有不慎即会遭人猜疑引火烧身,因此比抚养亲生子奕訢更加耗费精力。所以,静皇贵妃的辛劳和才干,远远大于道光在位时的任何一位皇后,终因此积劳成疾,于不久于世之时提出了册封太后的要求。

博尔济吉特氏希望养子咸丰皇帝能够以孝为名,册封自己为太后。但是,咸丰认为自己的生母孝全皇后即为先帝嫡妻,又出身高贵,却一天也没有享受皇太后的尊荣待遇;康慈皇贵太妃既非先帝皇后,又非自己生母,且出身不如先帝另两位皇后,仅仅凭借作为新帝的养母,就想以嫔妃身份当太后,不要说清朝,自隋唐以来也几乎没有先例可循。而且自己已经提供了皇太后规格的待遇和礼节奉养皇贵太妃,实在是没有任何理由再封太后。

有一天,恭亲王请安完毕回去,太妃又入睡,还没醒,皇帝也来请安了,寿康宫中的太监想要通告太妃,皇帝摇手让他们不要惊动太妃。

康慈太妃醒来见床前的影子,以为是儿子恭亲王,就问道:“你怎么还在这里?我所有能为你做的都给你了!他的性情不定,不要生了嫌疑了。”

话中,显然在抱怨咸丰帝性情古怪。咸丰皇帝知道她误会了,就叫“额娘”。

太妃觉察到原来是皇帝,回头看了一眼,颇为尴尬,就向里睡去,不发一言。自此,母子间也开始有了猜疑。

这么一来,咸丰帝对恭亲王的猜忌更加重了。

咸丰五年六月底,皇贵太妃的病情加重。一天,皇帝入寿康宫问安,遇到恭亲王从康慈皇贵太妃寝殿中出来,皇帝问皇贵太妃的病怎么样时,恭亲王说:“额娘已经快不行了!现在还屏着一口气是为了等皇兄封她太后,就死而瞑目了!”

皇帝仁孝,尽管已知皇贵太妃心中所想,却仍不免心中酸楚,随口应了声:“哦,哦!”就入寝殿了。

恭亲王借机马上到军机处传皇帝“口谕”,令礼部准备册封皇太后典礼事宜。

咸丰帝的“哦,哦!”仅仅是感叹之词,奕訢却以总领军机大臣身份的便利,让军机处马上恭办“皇太后”封号事宜,迫使咸丰帝接受既成事实。

这触犯了最高权力的大忌!对此,咸丰极为不满和愤怒,虽未取消皇太后封号,但在丧葬礼仪上加以减杀,并且在谥号上不加道光帝的“成”字,昭示天下孝静皇后与道光在位时期所册封的皇后嫡庶有别。

咸丰帝为康慈皇太后拟定的谥号为孝静康慈弼天辅圣皇后,不系道光帝谥,也就是不加道光帝谥号——“成皇帝”中的“成”字,不称“成皇后”,神位不祔太庙,强调孝静“皇后”和其它皇后嫡庶有别,不能享受后代的香火,也不能得到宗室的承认。

皇后不系帝谥,始于明代,有很多明朝皇帝是庶出,也就是说他们的生母不是先朝皇后,即位后照例要追尊自己的母亲为皇太后,但规定她们的谥号中不加皇帝的谥号,以区别嫡庶,所以明朝的皇后中只有原配皇后的谥号中才有皇帝的谥号。但此制度在清朝未曾实行,例如顺治帝生母孝庄文皇后也没当过皇太极的皇后,但照样加上皇太极的谥号——“文皇帝”中的“文”字。咸丰帝不以家法而沿用前朝故事,一来认为自己已经尊博尔济吉特氏为皇太后,实在是加倍报了抚育之恩,二来觉得毕竟嫡庶有别,博尔济吉特氏既不是先朝皇后也不是自己的生母,出身也远逊于道光三后,能被尊谥为皇后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帝谥是不能系的。然而恭亲王却仍然不满,对此,咸丰帝毫不让步,认为自己做法无可厚非,对恭亲王的防范也愈发明显。

由此,亲如兄弟的俩人猜疑不和,心存芥蒂,只是碍于君臣之礼,彼此心照不宣,加上咸丰帝乳母去世,失去中间调节人,双方感情日益疏远。

皇太后的身后事操办完成后的第二天,咸丰帝借奕訢在办理皇太后葬礼时礼仪疏略,罢去了他的军机大臣、宗人府令和正黄旗满洲都统职务,退回上书房读书,不过仍令内廷行走,管理中正殿等处事务。

接下来的四五年,奕訢几乎没有受重用。比如咸丰七年,补授镶红旗蒙古都统,命管理镶红旗新旧营**务,咸丰八年奉旨管理雍和宫事务,补授阅兵大臣。咸丰九年,补授为内大臣,管宴大臣。

恭亲王这几年做的都是一些无关痛痒的皇族事务,是故他对劝说咸丰皇帝留在北京没有信心,他对慈禧说:“亲王及御前诸公屡劝圣驾出巡,圣意颇以为然。”

慈禧说:“皇上到了热河,就会被肃顺等人控制。他现在已经病了,路上再有颠簸,随时都可能没命。而且,皇上走了,我们这些妃子也肯定要随行,到时候我们分开了,恐怕就更势单力薄,任人宰割。”

“肃顺确实可恶,必须想办法处置了。”恭亲王点点头,说:“明天我找人启奏皇上,阻止皇上去热河。”

第二天,在圆明园朝议的时候,恭亲王等人劝咸丰皇帝留下,说蛮夷之兵,只是想通商和进京递国书而已。

慈禧也力劝咸丰皇帝留下,说:“皇上坐镇,可震慑夷兵,保百姓之安全。圣驾若行,则宗庙无主,京城无可庇佑。昔周室东迁,天子蒙尘,并同宗王子逃亡,永为后世之羞。今若弃京而去,辱莫甚矣。”

肃顺见咸丰皇帝还是犹豫不决,站出来大声说:“逆夷逞凶,带领夷兵,偪近通州,称欲带兵入见。僧王与之开仗,现扼八里桥。他称用兵之道,全贵以长击短。逆夷专以火器见长,若我军能奋身扑进,兵刃相接,贼之枪炮,近无所施,必能大捷。然蒙古京营兵丁不能奋身击贼,是故难胜。”

慈禧这时也不顾自己的身份,对咸丰皇帝说:“夷兵不过万,现在军营湘楚各勇,均甚得力。皇上可下旨著曾国藩、袁甲三各选川楚精勇二三千名,克日赴京。惟有殷盼大兵云集,迅埽逆氛……”

肃顺瞪了慈禧的一眼,大声打断了慈禧的话,厉声道:“天子巡守,则天下不乱。明土木堡之变,诸位忘乎?那些劝说皇上留下的臣子,是何居心?”

说完,肃顺意味深长看了恭亲王一眼,然后虎视眈眈看着两旁站立的大臣。

明朝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沦为瓦剌军队的阶下囚,二线部队出身的于谦同文武官、内外臣拥立英宗的弟弟郕王朱祁钰称帝,重新建立新朝廷。肃顺这时提到这个典故,明显暗指恭亲王等劝咸丰皇帝留京的人心怀不轨,想要另立新廷。

咸丰皇帝面色苍白,坐在龙椅上咳嗽了两声,恭亲王等大臣大气也不敢出,无人敢出来吭声了。

慈禧见咸丰皇帝去意已决,便也不说话了,现场一片诡异的安静。

咸丰皇帝想了想,说:“诸位爱卿的意见,朕都知道了。那就这么决定了,朕先带一帮大臣去热河,京城之事,就托付给恭亲王,夷兵不教训也是不行的,就以战促和吧。另外,曾国藩、袁甲山等人忠心可见,可让他们精选各部将士,准备北上勤王!”

就这样,在1860年的秋天,咸丰帝在宫中小庙祭祀完满族的战神后,便仓皇地逃出京城,带着慈禧和慈安皇后,还有肃顺等一帮亲近大臣动身逃往热河,他特地下诏,委婉地称此次出行为“秋巡”。

皇帝出逃之初,一片混乱,境遇狼狈不堪。他仅仅出京向北行进了大约18英里,就停在了一座小庙里。在这里,皇帝下令满族旗军急速赶往热河护驾。次日傍晚,皇帝于逃亡中接到了恭亲王呈奏。皇帝回谕,命恭亲王竭尽所能,见机行事。

咸丰皇帝一行安全抵达密云县北部的皇家猎场附近的行宫后,咸丰病情加重,无法接见军机大臣,遂委任慈禧代行,慈禧正式下达了圣谕:“本日据胜保奏,夷氛逼近阙下,请飞召外援以资夹击一摺。逆夷犯顺,夺我大沽炮台,占踞天津,抚议未成现已带兵至通州以西,距京咫尺。僧格林沁等兵屡次失利,都城戒严,情形万分危急。现在军营川楚各勇,均甚得力。著曾国藩、袁甲三各选川楚精勇二三千名,克日赴京。惟有殷盼大兵云集,迅埽逆氛,同膺懋赏。是为至要。”

当时圣旨都是人马送,从北京到安徽比较慢。曾国藩接到北上勤王圣旨之时,安庆大战已经开打了,曾国藩不想分兵,他感到十分为难,便请曾纪泽、李鸿章等人来到大营商议。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此时,肃顺的特使王闿运也再次来到湘军大营,极力劝说曾国藩派一支精兵北上。在劝说咸丰皇帝去热河的明争暗斗中,肃顺也敏锐意识到了慈禧和恭亲王想夺权。

权力的游戏,有亘古不变的规则:在权力的争夺中,谁手上兵强马壮,谁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这一点,三岁小孩都懂,肃顺当然也知道,他想借助北上勤王的湘军,除掉慈禧和恭亲王。

第16章 陈玉成自寻死路第36章 左宗棠的牢骚第17章 天大的秘密第30章 血洗东王府第23章 李秀成的野心第31章 谁是幕后元凶第71章 李鸿章来了第110章 满清亡国第55章 裂土封王(2)第129章 中国大获全胜第192章 希特勒中毒第9章 程学启投降第143章 爱情与革命第102章 日军伤亡惨重第131章 收回法租界第38章 踏进新征程第85章 抢入汉城第69章 石达开受挫(2)第74章 大败日本第108章 七国撤军第49章 攻破天京城第7章 美少女土匪第200章 中国出兵第99章 装甲巡洋舰第184章 巨无霸战舰第154章 世界经济危机第112章 俄日开战第104章 变法维新第89章 中法大战(2)第131章 收回法租界第66章 新三河大战(1)第194章 沙俄内乱第14章 冤家路窄第149章 中俄大海战第38章 踏进新征程第39章 抢英国军舰第69章 石达开受挫(2)第31章 强攻九洑洲第65章 猛将李续宾第112章 俄日开战第51章 大汉国思想第53章 开疆拓土(1)第157章 吞并不丹第79章 少年袁世凯(3)第61章 容宏归来第23章 太平军惨败第85章 抢入汉城第39章 抢英国军舰第40章 下南洋第74章 曾国藩治军第76章 洋枪洋炮队第54章 裂土封王(1)第56章 农业建设第102章 日军伤亡惨重第105年光绪夺权第174章 发战争财第130章 大海军建设第97章 刺杀日本首相第142章 天堂即地狱第48章 洪秀全该死(2)第128章 多军种作战第126章 沙俄内乱第21章 陈玉成之死(1)第197章 列宁上台第49章 攻破天京城第143章 爱情与革命第14章 反清时机第61章 用人之道第68章 石达开受挫(1)第145章 二号人物第142章 天堂即地狱第123章 大败俄国海军第166章 导火索第76章 洋枪洋炮队第38章 踏进新征程第140章 军用飞机第109章 政体的抉择第188章 血色土耳其第124章 收回海参崴第140章 军用飞机第57章 自立吴王第137章 侵略日本第28章 敲打洋人(2)第133章 联英打德国第129章 中国大获全胜第163章 英国妥协第43章 火烧荷兰公馆第68章 搞定荣禄第114章 四国联军第154章 世界经济危机第82章 洪大炮来了第143章 爱情与革命第88章 中法大战(1)第4章 李秀成扩军第4章 李秀成扩军第16章 陈玉成自寻死路第75章 驻军琉球和台湾第107章 控制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