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内臣抵营

离开左良玉大营后,林纯鸿尚在路上,就接到部下急报,中官带着圣谕抵达荆州大营,令林纯鸿立即回营接旨。

虽然早已知悉圣谕的大致内容,林纯鸿也不敢懈怠,立即返回大营摆出香案,跪着听旨。朱由检首先严厉斥责了林纯鸿擅自兴兵攻打邓玘,罚俸半年,令其待罪立功。紧接着,朱由检又回顾了官庄之战,对林纯鸿搏命一击大加赞赏,勉励其奋勇作战。

中官用他那特有的嗓音念完之后,林纯鸿头伏于地,诚惶诚恐的说道:“罪臣接旨!”

说完站起身来,对中官说道:“陈公公一路风餐露宿,辛苦了。”

陈奎笑眯眯的说道:“圣上对林将军还是满意的,望将军不辞辛劳,再立新功,圣上定然不会薄待功臣!”

林纯鸿估计朱由检怕凉了功臣之心,特意将此话嘱咐陈公公。看来,这朱由检对自己还算照顾嘛。

林纯鸿躬身道:“圣上一片苦心,罪臣铭记于心,当奋勇杀敌,以报圣上之恩。”

陈奎满意的点了点头,道:“咱家这次来弓兵大营,还有一件事情,就是看看板甲和钢弩的效果。圣上对两大利器相当关注。”

林纯鸿心中暗喜,朱由检对板甲和钢弩越关注,周士朴对自己的依赖就越大,或者说,东林党对自己的依赖就越大。于是,林纯鸿眉飞色舞,滔滔不绝的对陈奎说道:“钢弩的优势就在于射程远、瞄准容易,缺点就是上弦比弓箭慢。板甲就不用说啦,制造起来比鱼鳞甲和锁子甲容易,防护能力比鱼鳞甲和锁子甲出色,比鱼鳞甲轻,比锁子甲略重。当初,在辽州对付满天星时,一百五十步以外用钢弩射击,贼寇冲到一百五十步以内,弓弩齐发,待贼寇冲到三十步以内时啊,就用虎蹲炮轰击,那可真是厉害无比,杀得满天星血流成河,尸积遍野!至于板甲,每次战斗之后,末将发现,荆州弓兵伤兵的伤口基本都在手脚和面部,何理?贼寇对板甲护住的部分根本无计可施!”

林纯鸿说得开心,陈奎听得高兴,两人越聊越兴致越高,连时间都忘记了。

林纯鸿问道:“不知陈公公这次能在大营盘桓几日?荆州弓兵马上面临大战,届时让公公眼见为实!”

陈奎手舞足蹈,脸色发红,兴奋道:“圣上命咱家在荆州弓兵营呆一个月。”

呆一个月?林纯鸿虽然面带笑容,但内心吃惊不小,看来朱由检还是对自己有见疑之意!

待将陈奎妥善安置下来后,林纯鸿立即召集陆世明和众将商议。

虽然林纯鸿和陆世明根本不将朱由检的疑虑放在眼里,但架不住众将的求战之欲,最终形成一致意见,寻歼高迎祥一部,以安朱由检之心。

林纯鸿召集众参军及将领,共同商议战略。鉴于高迎祥囤积主力攻打彰德府,只派部将郭汝磐率一千多精骑在观口以西打草谷,四处劫掠粮草,林纯鸿计划一举吃掉郭汝磐。

吃掉郭汝磐一个关键点就是快,要让高迎祥的步卒来不及反应。另外,为了防止行动迅速的骑兵主力掉头与郭汝磐夹击荆州军,必须令卢象升对高迎祥施加足够的压力。

此外,荆州军兵力捉襟见肘,也需要左良玉遮护粮道。

陆世明和众将面面相觑:“咱们如何调得动卢象升和左良玉?”

“放心吧,卢象升和左良玉定然听我们的!”林纯鸿对卢象升的忠义相当有信心,而且前不久刚与左良玉达成协议,自信满满地说道。

林纯鸿立即将自己的计划通报给左良玉,希望左良玉能配合自己。左良玉得到了三千石粮草,军威复振,又甩掉了人见人嫌的流民包袱,心里正得意,对林纯鸿的请求欣然同意。同时,林纯鸿将自己的计划通报给大名兵备道卢象升。

卢象升天雄军的驻地离彰德府有一百五十里之遥,听闻高迎祥击败左良玉后意图攻打府城,立即率领一万多士卒昼夜兼程,往彰德府赶。刚行至内黄县,接到了林纯鸿的通报。卢象升拍案道:“朝廷早该统一事权了!就连左良玉、林纯鸿一介武夫都知道协同作战,可叹朝廷诸公不明白!”

副将李重镇撇了撇嘴,道:“应该不是朝廷诸公的原因吧?”

卢象升眉头紧皱,阴郁着双眼,呵斥道:“胡说八道!岂不闻文死谏、武死战?上命不行,皆庙堂之臣的责也!”

李重镇唯唯诺诺,不再说话。

卢象升立即下令道:“加速行军,三日后在崔家桥安营!”

副将雷时声忙劝道:“大人,难道我们真的要围着林纯鸿转?林纯鸿乃一小小游击,这也太……”

卢象升大笑道:“我们不是围着林纯鸿转!我们是围着正确的策略在转,林纯鸿正在做的,乃当前最为可行的方略……”

与此同时,左良玉挥兵南下,意图在彰德府西北的洪河屯扎营,遮护林纯鸿南下的粮道。

见左良玉和卢象升均同意自己的计划,林纯鸿立即率兵往彰德府西部的曲沟进发。

官庄之战后,林纯鸿对荆州弓兵的行军能力相当自信,令麾下一日前行六十里,不出一日,就把左良玉的部队远远抛在了身后。左良玉大惊,出于好意,立即派快马追上林纯鸿,劝道:荆州弓兵南下是为了作战,如此急行军,到了曲沟之后就成了疲兵,恐为高迎祥所乘。

林纯鸿对左良玉的好意表示感谢,同时,告知左良玉,高迎祥部将郭汝磐正率着一千多精骑在彰德府以西打粮,自己准备以快打快,让高迎祥来不及反应。

左良玉见林纯鸿不听劝告,深恐林纯鸿着了高迎祥的道,自己势单力薄,抵挡不住贼寇的雷霆一击,就计划在洪河屯竭尽全力加固营盘。这样即使林纯鸿兵败,自己也能固守待援。

一日前行六十里,对荆州弓兵来说,尚未用尽全力。平日的训练中,每日前行八十里也是家常便饭。这一方面得益于荆州弓兵良好的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荆州弓兵营中拥有大量的牛、驴和骡子,能够大幅度减轻弓兵的负重。

林纯鸿给陈奎安排了舒适的马车,但是遭到了陈奎的拒绝,陈奎居然每日随着弓兵步行!

林纯鸿暗自称奇,劝道:“公公还是上来坐车吧,这样太累了。”

陈奎笑道:“林将军的好意,咱家心领了。出宫前,圣上就令咱家多和士卒亲近亲近,能和勇士们一起行走,咱家也倍感荣耀。”

林纯鸿忍不住赞叹道:“公公好体力,这样的行军强度,平常的农夫都很难吃得消,更别说如公公般的金枝玉叶。”

陈奎边走边说道:“什么金枝玉叶啊!咱家也是个苦出身,当年进宫后,就一直奔波在辽东,从沈阳跑到锦州,又从锦州跑到宁远,后来又跑到榆关,最终跑回了京师……咱家别的本事没有,跑路的本事一等一!”

陈奎以开玩笑的口气叙说着大明在辽东的失败,让林纯鸿恻然。

林纯鸿问道:“公公在辽东呆了几年?”

“从天启五年一直到崇祯四年,整整六年啊!”

“这么说,公公上过战场喽?”

“也算上过吧,不过每次都是溃败,幸亏爹娘给咱家生了一双长腿,留得残命至今……”

言语之间,不无萧瑟之意。

第192章 不欢而散第47章 心向大海第565章 圈地第127章 宿命难改第478章 谣言第209章 喘息之机第96章 逼退紫金梁第450章 血肉土山第312章 龙虎军的异动第97章 扩编计划第562章 战马(六)第102章 大明儒将第246章 良玉授首第487章 登岛第479章 借债风波(一)第394章 暗流涌动第594章 江南的诉求第142章 林郑合流第394章 暗流涌动第449章 炮击城墙第180章 五省总督第264章 援兵赶到第653章 朝廷变局(三)第258章 重重陷阱第396章 最后一战第595章 串联第301章 蠢蠢欲动第492章 掳掠第301章 蠢蠢欲动第640章 两家商号(三)第645章 北退南进第529章 无冕之王第434章 破灭第241章 安定人心第305章 汉魂第508章 压力(一)第95章 攻打官庄第232章 左右彷徨第231章 俘获快艇第396章 最后一战第126章 白杆兵败第263章 惨烈对阵第330章 奴隶贸易第302章 英格兰舰队第127章 宿命难改第450章 血肉土山第18章 思南攻略第483章 借债风波(五)第486章 敌袭第580章 撬动时局(六)第122章 闯王退兵第75章 立规建制第306章 军令与经权第483章 借债风波(五)第237章 虞山脚下第141章 海上狼烟第118章 观口守营(二)第222章 南洋第562章 战马(六)第21章 洞庭湖匪第296章 密林小道第188章 重组军情司第234章 婆媳之间第322章 出尔反尔第51章 水上逞威第186章 彭新履新第400章 交锋第184章 如影随形第285章 开解属下第63章 暴雨如注第588章 西北剧变(三)第496章 以强凌弱第448章 等待第368章 骑兵奔袭第439章 封锁第173章 马夫却敌第529章 无冕之王第390章 初战第53章 公堂之上第489章 祸起萧墙第335章 又一次偶遇第413章 阳谋第670章 光禄院(五)第89章 大才在野第461章 北上第212章 大舰巨炮第238章 桐柏事变第542章 变局第37章 榨油工坊第169章 唯一选择第327章 抓捕奴隶第3章 石子岭上第481章 借债风波(三)第563章 收编第535章 合围(四)第122章 闯王退兵第666章 光禄院(一)第71章 兵甲初备第35章 风起云涌第667章 小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