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灭国之战(八)

交趾红河沿岸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除了极个别北部山区外,没有明显的冬天,与广州相差不多。

自从贯彻清野一策后,达官贵人、地主老财还好说,从东部迁移时,多多少少还带了一些粮食和家当,过三五个月不成问题。对普通乡民来说,这三五个月堪称地狱。

交趾虽无冬天,但到了冬腊月,还是会有寒潮的。前不久,就从北部山区吹来一股寒潮,直把乡民们冻得瑟瑟发抖。

况且,粮食已经陷入极度紧缺的窘境。郑梉为了备战,绝无可能拿出一粒粮食赈济,乡民们开始忍饥挨饿。

好在乡民们见聚在交州断无生理,慢慢向四周扩散,相当一部分进入山林,什么树叶、块茎,都采集过来果腹,暂时还未出现饿死人的现象。

郑梉对这一切,着急上火,却无可奈何。他现在能做的,就是厉兵秣马,等待狄威来攻。

至于主动进攻,想都别想。郑梉怀疑,一旦御林军主力出交州城作战,交州恐怕会发生叛乱,他甭想再回到交州城。

更何况,狄威控制了水道,机动性远远超过御林军,进攻就等于送死。

郑梉的脑子还未秀逗到那一步。

郑梉一想到荆州军中恐怖的火炮,就觉得心惊肉跳。更何况,太平江航道疏通在即,绥靖舰队的战舰随时可以开到交州城下,将数不清的重炮瞄准交州城。

依靠城墙抵挡狄威的攻势,没有任何前途。

郑梉下令,在交州城内到处修筑工事,大肆招募弓箭手,期待着在交州城内流尽荆州军将士的血。

另一方面,郑梉深感兵力不足,有心将南面的御林军调回交州附近,又惧怕阮福澜趁火打劫。于是,郑梉派出使臣至阮福澜处,极言唇亡齿寒之道,希望阮福澜不要进攻北方,如有可能,还应该派兵袭击荆州军腹背。

平叛令中,林纯鸿视阮福澜和郑梉为一丘之貉,并视整个南方为大明故土。

阮福澜很清楚,林纯鸿尚未进攻南方的唯一原因就是腾不出手来,待解决了郑梉后,迟早就把矛头指向他。

基于上述考虑,阮福澜答应郑梉,绝不趁火打劫,至于从腹背袭击荆州军,阮福澜还不想选择如此痛苦的死法,理所当然地拒绝了郑梉的提议。

得到阮福澜的回应,郑梉心头大定,立即将南方军从广德、河静调回,驻扎在美德附近,与交州呈犄角之势,并保持对南定及海阳的压力。

南方军由大将军武大恒率领。武大恒乃郑梉心腹,对郑梉极为忠诚。

郑梉想尽一切办法,应付即将到来的决战。可是,他足足等了月余,也未见到荆州军的身影。

郑梉大奇,令人打探五府的动静,哨探的汇报,让郑梉心如刀绞。

按照马世奇和徐允的搞法,不出一年,五府的交趾人会把郑梉、黎朝彻底忘记,会变得如广东、广西人一般,认同大明朝廷,认同大明前军都督林纯鸿!

郑梉着急上火,立即令武大恒向南定进兵。

武大恒刚动,整个荆州军全部动了起来,蔡明山率领骁卫军从太原南下,第二军沿着嘉平向交州进兵,南定的第一军向武大恒逼近,第三军则从海阳插入交州和美德之间,隐隐有将武大恒合围之势。

郑梉大惧,慌忙令武大恒退回美德。

武大恒当了缩头乌龟,狄威似乎毫无进取之意,也当起了缩头乌龟,令所有军队退回原驻地。

郑梉无策,只能坐守交州,苦挨日子,而马世奇这边,则是大展拳脚,其中最大的动作就是康定博亲自率领四百多名技术工匠抵达太原。

原本,龙虎军团全部上岸后,康定博就决定从荆州起程,奈何荆州内部起了纷争,拖延了月余,方才出发,比马世奇晚到了一步。

康定博原计划在太原修建大规模的钢铁中心,但这个计划遭到了张道涵、朱之瑜等一帮人的坚决反对。

张道涵等人认为,交趾化外之地,一旦最先进的炼钢技术流入交趾,后患无穷,不如从太原挖矿,运至广州冶炼,就如琼州的铁矿一般。

康定博寸步不让,辩解道,琼州无煤,所以才运到广州,此举致使广州的钢铁冶炼成本比大冶高得多,很不划算。若从太原运送铁矿至广州,首先得用内河运输船运出,然后转装至海船,再从海船上卸下铁矿石,这一路下来,成本会高到令人无法忍受的地步。

再说,大东洋商号早就在南芬建立了钢铁冶炼炉,既然不怕技术流入满清鞑子手中,为何独独担心技术会流入交趾?

双方谁也无法说服对方,把官司打到了林纯鸿处。

林纯鸿只说了一句话“交趾如广西”,便终结了争辩,还令康定博放手去干,不用顾忌其他。

康定博踌躇满志,心急火燎地赶到了太原。在太原,除了常规的冶炼钢铁外,他还有极为重要的事情要做。

这几年,钢铁价格急剧上涨,刺激工程院投入巨资改进钢铁冶炼的工艺流程。经过无数工匠的日夜探索,终于在实验室内成功实现了转炉炼钢。相比较以前的炼钢工艺,转炉炼钢产量大,成本低,生产速度快,可以大幅度缓解当前缺乏钢铁的困境。

由于各大冶炼中心任务极为繁重,暂时顾不上技术革新,致使这套工艺流程尚未处于实验室内,并未在钢铁工坊投入实用。康定博琢磨着利用太原钢铁工坊新建的机会,建立转炉炼钢炉,看看这套工艺在工程上是否实用。

康定博一到太原,立即激情澎湃地投入至工作中,在深山密林、河流沟涧旁实现他的梦想。

他现在面临的首要问题便是人手极度紧缺。马世奇倒是做了一番准备,提前招募了千余矿工。这千余矿工对即将建设的转炉来说,就是杯水车薪,连建造炉子都嫌不足,更别谈去挖矿。

康定博着急上火,立即找到马世奇,放言道:“我需要的是五万、十万,就是二十万,我也吞得下!区区千余人,打发叫花子啊?”

康定博的态度,激怒了马世奇,马世奇面若冰霜地说道:“五府总共才不到三十万人,现在铺路修桥,疏浚河道,到处都需要人,我去哪里给你弄几万壮丁?”

康定博非常蛮狠,丢下了一句话:“我不管!我只要人,你想办法帮我解决!”

说完,康定博不管不顾,离开了海安,又钻入太原琢磨他的转炉。

马世奇气得直哆嗦,最终,他考虑到康定博就这副德行,方才消了气,开始思索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想来想去,马世奇南洋的猴子。当前,唯有期待卢诗源从吕宋、爪哇、苏门答腊抓捕大量的猴子运到太原供康定博购买。

马世奇隐隐约约听说过卢诗源在南洋将奴隶贸易做得好生兴旺,他是标准的儒生,内心本能地抗拒奴隶贸易。只是那时事不关己,也不怎么关注这事。

现在,康定博居然逼着他亲自主持奴隶贸易,这叫逼良为娼!

当然,交趾也不是真缺劳力,在交州以西,还有将近八九十万壮丁在山林中混日子。不过,将八九十万壮丁从山林中引诱出来,怎么看都是长远的事,解不了燃眉之急。

犹豫良久,马世奇提笔给卢诗源写了一封信,邀请卢诗源到交趾太原府一游。

这封信写得尴尬,卢诗源倒是一眼看出了马世奇的企图,当即哈哈大笑:“天下就属这帮儒生最为奸猾,明明想买卖奴隶,又装作不知的样子,掩耳盗铃?”

卢诗源没有拒绝的道理,立即唤来一帮奴隶贩子,告知他们太原有了大生意。奴隶贩子们大喜,加大了抓捕猴子的力度,仅仅半月之后,就把四千余猴子运到了太原。

康定博大喜,请求徐允派遣弓兵小心看护奴隶。徐允欣然应同,足足派遣了两千余弓兵严阵以待。

原本,这帮弓兵心里还疑疑惑惑的,对大明人这个新身份总觉得不舒服,甚至潜意识里还有所抗拒。现在卢诗源一口气送来了几千猴子供他们欺负,一个个喜得抓耳捞腮,觉得自己成了人上人。他们打心眼里接受了自己是大明人的事实,并为此感到骄傲。

徐允敏锐地观察到弓兵心理的变化,大喜,索性将所有弓兵分成数批,轮流维护矿区的安全。

于是,五府弓兵几乎都成了死心塌地的大明子民。

买卖奴隶终不是长久之计,马世奇把主意又打到了交州难民身上。

马世奇宣布,任何大明交趾子民,凡是在太原挖矿者,日工钱五十文以上,工作满两年者,全家每一位成人都可以租种六亩良田,租税不到一成。

此布告经军情司传播至交州以西,激起了难民极大的兴趣。

日工钱五十文,每月工钱至少有两圆,两圆在交趾差不多可买两石粮食!难民们动心了,即便没有租种良田一说,难民们冲着这份工钱,也会慢慢向太原靠拢。

果不其然,难民由涓涓细流汇集成洪流,流向太原。

这下,该轮到康定博难受了:十万,二十万壮丁,立即给他们工作吧!康定博敢肯定:马世奇一定在海安望着太原偷笑。

第448章 等待第160章 急转直下第652章 朝廷变局(二)第21章 洞庭湖匪第226章 诚心纳粮第190章 展示肌肉第55章 红颜“祸水”第570章 半边天第138章 郑氏集团第38章 惠王出手第634章 一战成名第371章 局中的卢象升第607章 三份方案第214章 运筹帷幄第637章 源头活水第319章 两条长蛇第495章 勤王诏第585章 更长远的打算第409章 大节第9章 专事伐木第599章 战略主动权第479章 借债风波(一)第417章 佩剑第54章 春香楼里第548章 山雨欲来第278章 五管齐下第600章 蒙古诸部第164章 调兵遣将第625章 权宜之计(二)第565章 圈地第113章 以快打快(一)第201章 坐观虎斗第236章 内外之争第626章 无剧本之戏第87章 围剿曹操(二)第119章 观口守营(三)第484章 唤醒第215章 外海接战第589章 西北剧变(四)第149章 局势紧张第315章 短兵相接第621章 使团归来第576章 撬动时局(二)第421章 局眼第141章 海上狼烟第501章 千万人吾往矣第469章 整备第594章 江南的诉求第622章 欧洲之行(一)第589章 西北剧变(四)第411章 阻江第293章 异地结果第654章 朝廷变局(四)第63章 暴雨如注第243章 激烈对碰第449章 炮击城墙第605章 阿济格的对策第474章 互相算计第323章 苏格兰风笛第20章 如白崖洞例第292章 金票进京第330章 奴隶贸易第163章 心生疑虑第645章 北退南进第409章 大节第279章 几件怪事第430章 杨嗣昌第485章 军情第492章 掳掠第31章 与虎谋皮第499章 作势筑城第93章 白杆被围第344章 中书府令的计划第156章 隔墙有耳第190章 展示肌肉第322章 出尔反尔第291章 内阁剧变第633章 禁卫军第16章 各取所需第314章 原始的炮战第238章 桐柏事变第146章 凤仪“阵亡”第405章 龙武军第272章 形势逆转第107章 晋商卖马第99章 招募骑士(一)第292章 金票进京第523章 水陆之战第71章 兵甲初备第453章 圣地亚哥第4章 家门之变第579章 撬动时局(五)第591章 金银复合本位第2章 山林野趣第576章 撬动时局(二)第268章 平贼将军第329章 军事安排第126章 白杆兵败第364章 进入大别山第115章 以快打快(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