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抚顺之战

第二天一早,高杰一行人和多洛济大法师叔侄俩一起用过早餐,便立即启程,继续赶往赫图阿拉。而据客栈小二讲,德拉格大法师天没亮就匆匆离店而去。

一路上,高杰想到昨晚骆思恭所分析的复杂局势,心情沉重,对玛拉的调侃戏弄也显得心不在焉,兴趣缺缺。

中午刚过,他们便达到了抚顺。

抚顺位于辽东的东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也是距离赫图阿拉最近的一座城池。明朝皇帝朱元璋统一天下后,为了加强对东北的统治,在辽东修建了十八座城镇,抚顺就是其中的一个。抚顺的称谓源于朱元璋,抚是“抚绥边疆”,顺是“顺导夷民。”从抚顺这两个字的字面上我们就可分析出这座城镇的作用,即是为了安抚夷民的,朱元璋说的夷民便是女真,即如今的金国。

抚顺城,对金国和女真人意义重大,满清的历代皇帝经过抚顺,都会留下诗篇,其中嘉庆皇帝的诗作《抚顺城》有云:“征明应运启前麾,天佑皇清时雨师。境逼孤城围劲旅,书持一纸竖降旗。永芳向化遵王道,抚顺安生沐帝慈。德洽群黎拓疆域,我朝自此建鸿基。”诗的大意是:努尔哈赤征明是顺应上天之运,所以上苍为我征明之师洗净尘埃,劲旅将抚顺这样一座孤城紧紧围困,一封劝降信城头便竖起了降旗。守将李永芳归顺,抚顺得以受到先帝慈恩的笼罩。我国的恩德施及抚顺百姓,大金的疆域由此而拓展,一代宏图伟业从此奠基。

抚顺之战,虽不是金国和大明规模最大、最为激烈的战役,确是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的战役之一。嘉庆那首诗的最后一句:我朝自此建鸿基。反映出抚顺之战在清朝帝王中的重要位置。这次战役意义十分重大,它是努尔哈赤征明的开始,是努尔哈赤开创一代伟业的里程碑。

如今的抚顺城,面目全非,满目疮痍,放眼望去,到处皆是残垣断壁、荒草枯树,整个城市中除了偶尔有几只黑色的乌鸦在上空盘旋呱噪之外,完全没有一丝生机,更不要说人烟了。

“当年的抚顺,可不是这样的!”王曦驻马长叹道。

多洛济大法师下马,对着破败无人的空城躬身行了个礼,然后怅然道:“战争,可以毁灭城市,可以抹杀无数生命,太可怕了!”

高杰问道:“为何抚顺城会变成这个样子?城里的百姓哪去了?难道都被女真部队杀了?他们屠城了?”

多洛济大法师摇头道:“没有!当年抚顺城守备将军李永芳在归降时,提出的条件之一就是不能屠城。大汗答应了他,也履行了诺言,除了将城中依旧率部抵抗的千总王命印、把总王学道及其士兵歼灭之外,八旗部队军纪严明,没有抢掠,没有杀害降民。后来只是将俘获的三十余万人畜全部运回了赫图阿拉。而当时大军在抚顺城也仅仅逗留了五天,大汗便率师凯旋,留下四千人马将抚顺城焚毁。”

高杰道:“原来如此,没屠城就好!可当时大汗为何要焚毁抚顺,撤退回赫图阿拉呢?”

王睿此刻正好经过,听了高杰的问话,撇撇嘴道:“为什么?那时候攻占抚顺,野猪皮只是为了抢劫人畜财物罢了,还不敢占据大明的城市!女真人素来就有“抢西边”的习俗,西边者,明朝也,他们几乎每次抢劫后都会满载而归,而抚顺一战,收获更是巨大。那一年,辽东地区发生了罕见的水灾,金国境内犹为严重。百姓饥寒已极,老弱填壑。而当时的抚顺虽有灾情,但商业繁华,积蓄充盈,攻下抚顺可获取大量粮食和其它财物,这是野猪皮用兵抚顺的最直接的原因。”

多洛济大法师饶有兴趣地听着王睿这个商队的“护卫”的高论,眼睛却颇意味深长地望向高杰。

高杰明白王睿兄弟俩和努尔哈赤有仇,激动之下,在言语中难免会说出一些不该是商队护卫应该说的话,露出些许马脚,自己想拦也拦不住,见多洛济大法师望了过来,只好打了个哈哈,岔开这个话题道:“偌大的抚顺,就这般变成了一座死城,着实令人感叹!”

多洛济大法师也悠悠道:“是啊!每次我路过此地,皆会心生感慨,为这座可悲的城市祈福!”

抚顺之战,对女真人来说,意义重大,创造了许多个第一:

首先,抚顺之战是金国向大明王朝开的第一枪,在此之前,努尔哈赤一直在韬光养晦,抚顺之战则是他对待明朝策略的分水岭,从此以后他便走上了与明廷公开决裂的道路,由一个大明的臣子,变成了大明的敌人。

其次 ,抚顺是努尔哈赤攻下的第一座明朝的城池,虽然进行抢劫后便撤退了,仍然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

第三,李永芳成为了第一位投降金国的明朝将领,他的投降开创了一个先河,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努尔哈赤对俘获的明朝官兵,仍按明制设置官职,交由李永芳统辖。对李永芳,努尔哈赤给予了极高的礼遇,封之为总兵官,还将自己的亲孙女,莽古尔泰的女儿嫁给了李永芳,李永芳也因此成为有历史记载的第一位汉人额驸。

最后,抚顺之战八旗兵第一次歼灭明军一万多人,辽东总兵张承荫死于阵中,总兵阵亡,是足以令明朝震动的大事,努尔哈赤第一次向明军展示了八旗兵的雄姿。

多洛济大法师十分健谈,在高杰的询问下,将当年抚顺之战的过程也详细述说了一遍。

努尔哈赤自起兵以后,先是统一了建州女真,接着又灭掉了海西女真中的乌拉、辉发、哈达等部。海西女真只剩下最后一个部落叶赫。这时的建州女真已地阔千里,人口日众。人口的增长必然要需求更大的生存空间。叶赫所居之地土质肥沃,良田千里,努尔哈赤便将叶赫锁定为下一个吞併的目标,而灭掉了叶赫,海西女真便归于一统。至于东海女真由于居住分散,形不成太大的力量。可以说,统一了海西女真后,整个女真也就基本上统一了。

努尔哈赤在吞併了哈达部后曾两次欲对叶赫用兵,都由于明朝干涉未能实施。明朝的兵部大员们认为,此时的叶赫已成为牵制努尔哈赤的最后一个力量,绝不能再任其吞灭。那样的话辽东重镇开原城就是一座孤城,就成了努尔哈赤的囊中之物。明朝决这能让这些成为现实。因此他们在物资和军事上全力扶持叶赫。叶赫东西二城修得十分坚固,前去增援的明军还配备了火器。加之开原城的明军与之遥相呼应,使得努尔哈赤轻易不敢对其用兵。东进受阻,逼迫努尔哈赤不得不另找出路,加上遭遇重灾,西进攻取抚顺也就成了他唯一的选择。

努尔哈赤建立金国后的第一年,将原来的四旗扩充为八旗。八旗中的每一旗由二十五个牛录组成,每一牛录三百人,每一旗为七千五百人,八旗就是六万人。而努尔哈赤用来攻打抚顺的兵力约为两万人。

而当时明在辽东共设有二十五个卫,两个州。每卫五千六百人,卫下设所,每所的一千二百人。当时抚顺是所,隶属于沈阳中卫。有兵力约一千二百人。

当时叶赫与明军联手,兵力绝不会比努尔哈赤少,叶赫二城的城池坚固,女真人取胜的把握不大,而且攻之将伤亡极大。抚顺城却不然,仅有守军一千二百人,攻之易耳。

定下抚顺为目标后,努尔哈赤并未因为双方兵力悬殊而掉以轻心,而是在战前作了详尽而周密的准备。他首先发布“七大恨”大造舆论,表明出兵大明的正当理由,激励士气;然后又鼓动蒙古科尔沁等部到抚顺讨赏,以分散抚顺守军的注意力;最后还派出使者赴广宁侦察敌情,窥探守军是否有所准备。

明万历四十六年(后金天命三年,1618年)四月十三日清晨,努尔哈赤焚《七大恨》书祭天,宣布对明用兵,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战役终于拉开了序幕。

当时,抚顺之东三十余里外还有抚顺关,是明长城重要关口之一,当然是用来屏障女真的。抚顺关内设有马市,供女真和汉民互通有无。刚设时,明朝对马市管理十分严格,但由于努尔哈赤多年来,对明王朝一直十分恭顺,马市交易空前活跃,对马市的管理也就日渐松驰。

努尔哈赤率军两万,兵分两路,疾行三十里,至古勒山城宿营。次日,又兵分八路进抵斡珲鄂漠城外扎营。继而再兵分两路:一路由左翼四旗兵进取东州、马根丹等抚顺外围;一路由努尔哈赤、皇太极率领右翼四旗兵及八旗护军直扑抚顺城。

抚顺马市的税收是抚顺明军重要财源之一,城守对此当然十分重视,四月十五日,李永芳大开马市,各地商贾云集,非常热闹。后金将领麻承塔遣兵八百人扮作商人顺利进入抚顺城。受后金兵鼓动而来的蒙古宰赛、暖兔各部亦披甲戴胄,在辽河两岸扎营,且同时入城讨赏。随后又有数十辆装有人参和貂皮的商队跟进。马市顿时沸腾起来。右路军先锋四贝勒皇太极率五千兵马乘乱进入抚顺关,并飞速兵临抚顺城下。努尔哈赤的五千人马亦随后赶到。右路军为一万人,而城中守军一千二百人,双方兵力十分悬殊,后金的兵力是抚顺明军的将近十倍,是必胜之势。

努尔哈赤并未急于发动进攻,而是派人送给城内的李永芳一封劝降信。李永芳毕竟是朝廷命官,岂肯轻易降金。他看信后,立即身着官服登城观望。他作了两手准备,一方面假言投降,却又暗中命兵丁准备迎战。他大概是想试探一下金兵的战斗力,若打得过,就将其击退之;若打不过,就只好投降了。

努尔哈赤看透了他的心思,便下令攻城。早已混入城中的“商贾们”听到攻城的喊杀声,便在城中动起手来,城中顿时大乱。而攻城的金兵英勇无比,已登上城头与守城之兵展开了博斗。李永芳,见大势已去,只好开城亲自走出城门投降。但城中的千总王命印,把总王学道等却率部抵抗。努尔哈赤挥师进城,将二人及其抵抗之兵歼灭。抚顺城落到了后金手中。

进攻东州和马根丹的金国部队相继获胜。东州守将李弘祖战死,士卒被掠二百二十余人,马根丹守备李大成及军民一百六十余人被俘。明军计损失官兵近千人。以三城为中心,波及一百一十五座台、堡,地过百里,金国共俘掠人畜近三十万。抚顺陷落第五天,明总兵张承荫等才率援军万余缓缓而至。明军抵达抚顺城南边墙口外时,蒙古宰赛、暖兔各营仍集扎于辽河西岸;察哈尔丹汗的兵马则由西向东压逼过来,炒花部屯兵镇静堡(今辽宁北镇白厂门附近)外。后金兵云集于抚顺东,与城西相呼应,吓得明军不敢出战,只是分营列队,跟在后金军背后缓缓东向。努尔哈赤获讯,立即令大贝勒代善、四贝勒皇太极乘势拔营回击。时明军分三处据险、掘壕、列火器安营。张承荫企图以三营分进的方式与后金决战。

四月二十一日,双方激战于抚顺关东边外。金兵冒死陷阵,战不多时即将明军三大营层层围困。明军不能敌,右营游击刘遇节率先逃走,各营相继溃乱。后金兵随后追杀,明军死伤无数。总兵张承荫及副将、参将、游击、千总、把总等官共五十余人阵亡。后金军追杀四十余里,歼明朝援军十之八九,获战马九千余匹、盔甲七千余副,其它器械无算。

至此,抚顺之战方才以女真人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高杰一边听着多洛济大法师介绍抚顺之战的过程,一边回头望着在身后渐渐远去的那座破败不堪的死城,眼帘中仿佛看到当年那一战中的杀戮、诡计、背叛和得胜者的高高昂起的头颅。

在一个小镇休息一晚后,高杰等再次启程,据王曦所说,黄昏之前必会感到赫图阿拉。

在赫图阿拉以南,有个树林密布的山岗,叫阿布达里岗

,而去往赫图阿拉城的官道,正从山岗下穿过。

他们正在山岗下缓缓骑行,突然发现山岗上树林边站着一个高大健硕的大汉。那人蓬头垢面,衣衫破烂,面无表情地正俯视着他们这一行人。

在接近阿布达里岗时,高杰就感觉王睿、王曦兄弟俩有些不对劲了,情绪好像渐渐有些失控,而当他们俩看到山岗上那个魁梧的汉子,蓦然一起从马背上纵身而起,飞快向山岗上掠去,目标正是那个形如乞丐般的大汉。

第二百七十二章 舌战名儒第二百二十三章 活着的死人第二百七十一章 半月论谈第三百四十二章 交易第三百四十八章 你叫张献忠?第二百四十一章 拜月教第一百三十五章 伙房顾问第九十三章 高手撑腰第二百八十二章 东林聚会第二百八十一章 离退休第一百七十五章 出发前夜第三百四十九章 善后第一百六十三章 女真向导第一百二十九章 都是宝马惹得祸第三十八章 神功的秘密第二百六十四章 绝境求生第一百五十一章 比武切磋第二十九章 依依惜别第一百七十八章 劫道第一百零八章 诡异的骰子第二十六章 归心似箭第三百二十五章 仙狐香尾第五章 李氏家族第一百六十二章 重犯熊廷弼第一百四十八章 射柳第三百章 钦差大臣第一百一十七章 惊现暗器第一百三十章 魏氏兄妹第一百五十八章 骆思恭的叮嘱第一百五十八章 骆思恭的叮嘱第二百一十三章 吴梅没死第七十八章 浮桥之战第九十六章 背景深厚第二百九十六章 小皇帝的心思第二百九十六章 小皇帝的心思第八十三章 另类逼供第三百四十一章 赴约第一百八十八章 侦察兵第一百八十五章 异变突生第二百章 神秘的白萨满第二百八十章 保持中立第一百四十七章 神奇夺冠第一百三十四章 农民魏良卿第二百六十一章 引君入瓮第七十四章 联手对敌第一百二十五章 百兽之王第八十二章 普救寺第一百七十一章 狭路相逢第一百一十九章 机关赵门第二百八十四章 杨家求助第三百零三章 孙氏高手第二百八十三章 发饷了第五十五章 手下留情第二十六章 归心似箭第二百四十一章 拜月教第一百八十七章 宗松格格第一百五十章 君臣之争第二百三十一章 抉择第三百四十六章 无奈的选择第二十章 我杀人了第二百八十章 保持中立第二百四十七章 斩首一剑第一百五十二章 骆思恭的选择第二百九十九章 老顽童第二百九十二章 于大哥没死第三百二十一章 闻香教主第一百六十六章 胆小的熊兆珪第一百三十一章 魏家不简单第三百五十一章 该死的暗器第二百一十三章 吴梅没死第三百四十二章 交易第三百三十五章 闯殿第二百六十六章 师徒重逢第一百二十九章 都是宝马惹得祸第一百九十六章 应急对策第七十四章 联手对敌第二百四十七章 斩首一剑第一百九十六章 应急对策第二十一章 艾氏家族一百零七章 打劫还是赌博第三百三十八章 对策第一百四十九章 高杰封侯第一百五十七章 巅峰对决第一百三十八章 准备参赛第一百四十八章 射柳第六十章 点石成金第二百六十一章 引君入瓮第二十九章 依依惜别第三百三十一章 意外之外第一百三十一章 魏家不简单第二百零三章 骆思恭之威第三百五十一章 该死的暗器第二百九十四章 意外发生第十九章 后山之战第九十二章 再赌一次第八章 疯狂的石头第二百四十三章 出手救援第一百五十章 君臣之争第十九章 后山之战第二百五十七章 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