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依依惜别

在京城皇宫东部的宁寿宫以南,有一座红墙绿瓦的宫殿,叫慈庆宫,万历三十九年(即公元1611年)二月六日,崇祯皇帝朱由检出生在这里。

由于朱由检的祖父万历帝朱翊钧偏爱郑贵妃所生的三子朱常洵,由地位低贱的王宫女所生的长子朱常洛,也就是朱由检的父亲,太子地位一直不稳,他的孩子们自幼也未能得到正常待遇。

朱常洛做太子时共生有七子,五个夭亡,只剩下长子朱由校和五子朱由检。

朱由校十五岁时,生母王才人被父亲宠爱的“西李”(住在西宫的李选侍)殴打致死。

而朱由检五岁时,生母刘淑女受父亲朱常洛责罚,也含冤死去。

这两个没娘的孩子都被父亲朱常洛交给了恃宠专横的“西李”李选侍“抚养”,可以想象兄弟二人度过的是什么样的童年。

好不容易熬到祖父万历帝驾崩,帝位争夺激烈,还发生了著名的“明末三大奇案”之“廷击案”,最终,他们的父亲即位为泰昌帝,于是朱由校和朱由检跟着“西李”李选侍一起迁住乾清宫。

可是因身体虚弱又纵欲过度,加上父亲朱常洛急病乱投医,于是又发生了三大奇案中的另外一个“红丸案”,泰昌帝朱常洛只当了一个月皇帝即死去,成为了明朝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于是就在去年,朱由检唯一的哥哥,十六岁的皇长子朱由校在三大奇案中最后一个“移宫案”中获胜,破灭了西李想当皇太后把持朝政的阴谋,即位为天启帝。

即位后的朱由校曾对朝中亲信大臣控诉“西李”道:“选侍侮慢凌虐,朕昼夜涕泣。皇考(父亲)自知其误,时加劝慰……朕之苦衷,外廷岂能尽悉。”哥哥尚且如此,同样在“西李”“抚养”之下的朱由检童年所受待遇可想而知。

天启帝朱由校因和弟弟自小同病相怜,感情深厚,即位之后便立即将朱由检改让“东李”(父亲泰昌帝朱常洛的另一个李姓选侍,因住东宫而称“东李”)抚养。

到了今年,天启帝朱由校又册封十一岁的朱由检为信王。

于是朱由检便随着庶母“东李”又住进出生地慈庆宫。

“东李”崇信佛教,天天吃斋念佛,性情甚是淡漠,虽对朱由检没有特别多的关爱,但也绝对没有再发生什么虐待儿童的事情了。

朱由检是个坚强的孩子,不论是习文还是练武都甚是勤奋,小小年纪就文武双全。因为生母出生低贱,加上他心底善良,甚是体恤生活在底层的平民百姓的疾苦。

为了代兄体察民情,朱由检便带着自己的內侍王承恩,月前第一次走出了宫门,微服出巡,一边游玩一边视察了解各地百姓生活状况。来到延安府米脂县后,他听说王承恩的师兄姚石门在李继迁寨当外姓长老,便想去见见,于是就遇上了高杰。

初见高杰,他就有了一种特别的亲近之感,很希望能像李鸿基、李过一样成为他的朋友。大明皇家笃信佛教,朱由检也不例外,所以他认定自己和高杰是有缘分的。

只是为了安全着想,他隐瞒了自己的身份,把姓“朱”改成了姓祝,名字就取了“信王”的“信”字。

谁知道,经过追杀事件之后,他拜了高挺夫妇做干爹干娘,不但和高杰是朋友,还成了兄弟,享受了十天的天伦之乐。

听完朱由检的叙述,母亲高氏抱着朱由检,泪流满面,心疼爱怜不已,恨不得用浓浓的母爱将他那痛苦的童年都弥补回来才好。

高杰耳朵尖,隐隐听到自己房中传来嘤嘤的低泣声,知道是惠静那个小尼姑因朱由检的悲惨童年,而想到自己也是没娘的孩子,感到同病相怜,心里难过了。

重生后的高杰,不喜欢这种伤感的氛围,他故意拍了一下朱由检的小脑袋,戏谑道:“小王爷,你瞒得我好苦啊!以后要我怎么办,见着你都要跪拜,太亏了!”

朱由检立刻急了,大声道:“我才不要你们跪拜呢,我还是爹娘的孩子,还是你的小弟,你们永远都是我的亲人!只有外人才需要跪拜行礼的!”

高杰见朱由检急得面红耳赤,心头一热,感觉到这个未来的崇祯皇帝心底真的很善良,怪不得后世人都评论说他是个爱民如子,能力出众的好皇帝,只是生不逢时罢了。

高挺在旁边看见一家人其乐融融,相亲相爱的样子,也露出了笑意。可接着他笑容一收,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面色慢慢阴沉了下去,半晌才低声说道:“可是,检儿你马上就要走了!”

一句话,道出了现实,也迅速把气氛变得冰冷、伤感起来。

朱由检看看干爹干娘,又看看高杰,伤心不舍涌上心头,又扑进高氏怀里,娘儿俩一起抱头大哭起来。

高杰不喜欢伤感,不喜欢流泪,可他早把眼前这个小屁孩当作自己的亲人了,面对分别,听到母亲和小弟的哭声,他眼眶也湿润了,只好转过身去,平复情绪。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这句话,真应景。

突然,朱由检从高氏怀中猛地仰起头,惊喜道:“对啊!爹娘、大哥,这次你们可以和我一起回京,咱们就不用分开了啊!”

高挺夫妇面面相觑,他们就是普普通通的山民,地位卑贱,家境贫寒,和敞梁湾绝大数人一样,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机会离开这个穷山沟,就连米脂县城都没去过,哪会想到能去遥远的京城,甚至是去皇宫生活呢?

这个提议太惊世骇俗了,高挺夫妇俩根本无法想明白,更不能决定,只好把目光投向了高杰。

高杰听到朱由检这个建议的时候,心里也很是震动了一下。

爹娘如果去了京城,生活自然会比现在好上百倍千倍,这也是自己想要努力创造给他们的。只是在那深宫大内,他们能习惯吗?而且现在貌似连朱由检都身处危险之中,自己的爹娘是否也会受到牵连,横遭危祸呢?

高杰自己现在肯定是不能去的,一是还要继续跟师父修炼武艺,增强实力,二来还要帮李鸿基李过那两个发小完成家族大比。

而且自己舍不得爹娘,他们估计也会放不下自己。

高杰一时间思绪混乱,理不清头绪,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就说道:“这个事情我也无法决断,等一下,我去找师父来帮我们合计合计!”

在朱由检充满期待的目光中,高杰转头朝自己的屋子里喊道:“师姐,你出来下!”

话音刚落,惠静小师太就走了出来。

高挺夫妇俩突然见到一个光头小尼姑在家里出现,吓了一跳,等看清楚是见过面的小尼姑惠静,虽放下心来,但仍旧是狐疑不已,弄不明白她啥时候进了自己的家门。

没等高杰说话,惠静就点头说道:“师弟,我出去喊师父进来!”然后便走出大门去。

在外面静候着的众骑兵突然看到出来一个小尼姑,有些愣神,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就见这小尼姑如鬼影般便从人缝当中穿了过去,片刻就消失在山道旁的树林中。

王承恩和陈大可在犹豫之下,也不知道该不该出手阻拦,眼睁睁地看着她走了。

他俩均是武学好手,见识过人,也被这个才十几岁的小尼姑的精妙身法所震撼,

两人向屋中望了一眼,正准备出言商议,却又见刚才那个小尼姑带着一个身着红色袈裟的老尼姑从林中走了出来。

那小尼姑仍旧是身形闪动,飞快地向高杰家的方向而来,而那个老尼姑貌似在缓步行走,风轻云淡,却始终跟在小尼姑的身后。

王承恩和陈大可眼睛都是一眯,右手都不由自主地握紧了腰间的兵器,他们看得出,这个老尼姑的武功更是深不可测,心中震惊。

惠静到了院子前,丝毫没有停留,又径直穿过呆呆愣愣的众官兵,进了窑洞。

而净空师太进了院子后,却停下脚步,对着王承恩和陈大可双手合十一礼道:“老尼净空,蒙高施主有事相召前来,两位大人可否放行?”

王承恩和陈大可闻言对视一眼,随即慌忙回礼道:“师太请便!”

净空微微一笑,这才迈步进了屋内。

高杰看到师父进来,连忙上前拜倒,低首道:“见过师父!”

净空师太笑道:“小杰,起来吧!”

高挺夫妇也连忙上前来见礼,净空师太也一一回礼。

只有朱由检站在原地,怯怯地看着净空,不知所措。

净空师太看着朱由检的模样,晒然一笑,走过去摸了摸他的头,慈爱地说道:“孩子,你身份特殊,对我们有所隐瞒,须怪不得你,却不知以后我该怎么称呼你呢?”

朱由检见净空师太没有责怪的意思,心思大定,靠在她身上道:“您如果不怪我了,就还当我是小杰哥哥的小弟,喊我检儿就是!”

净空师太点点头,然后对高杰说道:“小杰,惠静刚才都和我说了,我觉得,让你爹娘先跟检儿去京城吧!”

高杰闻言,急道:“师父。。。”

净空师太打断他的话,继续道:“今天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你爹娘再留在此处,恐怕会有危险。敌人的势力只怕不小,他们跟检儿去了京城,一来可以照顾检儿,衣食无忧,二来会比这安全很多,三来嘛,你也能安下心来修炼。等过上一段时间,你再去京城和父母相见就是了!”

高杰略一思索,觉得师父考虑周全,言之有理,便点了点头道:“就依师父所言!”

高氏见已经决定了要去京城,而高杰却不能同去,顿时抱着儿子哭了起来:“杰儿啊,你从小就没离开过爹娘,娘舍不得你啊!你一个人怎么能照顾自己呢?!”

高杰眼含泪花,紧紧抱了抱母亲,哽咽着道:“娘,孩儿也舍不得你们啊!不过,你们放心,有师父在,孩儿没事的!倒是希望你们保重身体,很快,我就会去看望您们!”

一家人依依惜别,高挺夫妇俩又去收拾了一下,然后才跟着朱由检走出院子。

朱由检落在最后,拉着高杰的手,依依不舍道:“大哥,你一定要早点来看我们,我在京城等着你!”

高杰嘿嘿一笑道:“怎么了,是不是很想尝尝我制作的药丸子啊?!”

朱由检笑中带泪,使劲点点头道:“恩,到时候我一定不逃跑,就帮你试一颗!只试一颗!”

高杰哈哈大笑,眼泪都笑出来了。

朱由检想了想,从腰间取下那把他随身的宝剑,交到高杰手中道:“大哥,这个留给你,一来可以防身,二来如果有急事,可凭此剑找当地的军队求助,不管是卫所、千户所还是百户所都行,我会让小恩子去知会他们的!”

高杰也不推辞,接过宝剑道:“好,小弟,等我到京城的时候再还给你!”

朱由检使劲点点头,伸手和高杰拉了勾道:“说定了就要算数,不准放我鸽子!”

朱由检突然蹦出的一句现代话“放鸽子”,让高杰苦笑不得,他使劲抱了抱自己这个可爱的便宜小弟,然后带着阳光般的微笑,看着他和自己的父母上了马,在众骑兵的护卫下缓缓离去,消失在山坡转角处,才蹲在地上哭了出来。

第一百九十四章 重拳之战第一百二十五章 百兽之王第一百零一章 古家赌庄第一百三十七章 风波又起第一百六十章 真实的天启帝第二百零四章 五尺长剑第一百六十章 真实的天启帝第一百九十二章 东京城第三百二十五章 仙狐香尾第二百七十八章 叶府神秘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发现刺客第三百三十八章 对策第三百零二章 贵族与平民第一百六十六章 胆小的熊兆珪第二百九十七章 西李疯了第三章 灵魂穿越第十六章 初见成效第一百五十章 君臣之争第一百五十九章 顺则凡,逆则圣第五十五章 手下留情第二百零一章 第五旗队第二百五十九章 宝物到手第三百五十三章 黑隼秘籍第一百九十章 瞒天过海第二百一十五章 地宫之变第一百三十八章 准备参赛地一百一十三章 筹备开张二百六十三章 虎中皇族第二百七十六章 七生警第三百三十八章 对策第三百二十七章 少年之勇第一百二十七章 我叫悟空第二百二十二章 抚顺之战第九十一章 关帝庙第二百二十九章 收购辽参第三百五十一章 该死的暗器第三十四章 深夜袭击第三十九章 初见刘宗敏第三百四十九章 善后第二百九十四章 意外发生第二百五十七章 路在何方第二百五十四章 剧情反转第一百七十四章 神秘人第七十六章 偶遇师伯第一百七十七章 过关山洞第二百三十章 花努尔第三百四十七章 暗招第二百六十九章 锦衣卫诏狱第一百九十二章 东京城第二百二十五章 舒尔哈齐第三百四十六章 无奈的选择第二百三十七章 再度受挫第四十四章 群豪齐聚第二百四十九章 别亚大法师第三百三十二章 失而复得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兴堡第二百三十八章 落网之鱼第三百五十五章 弃屋凶案第四十六章 波谲云诡第二百九十三章 惺惺相惜第一百五十九章 顺则凡,逆则圣第十七章 河边约斗第一章 乌鸦嘴第八十二章 普救寺第一百五十三章 连扳两局第一百一十九章 机关赵门第二百八十五章 新仇旧恨第五十九章 名人扎堆第三百四十五章 断刀第三百一十二章 归圆大师第二十七章 两拨人马第三百四十八章 你叫张献忠?第五十六章 闻香教隐情第二百三十五章 被困地宫第一百九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零一章 古家赌庄第一百八十四章 踏足广宁第一百零六章 大获全胜第一百一十章 老实的人犯第一百一十八章 危机再现第二百一十九章 玛拉姐姐第二百二十五章 舒尔哈齐第一百三十五章 伙房顾问第三章 灵魂穿越第二十五章 保存实力第三百二十三章 扑空第二百一十三章 吴梅没死第三百五十一章 该死的暗器第七十八章 浮桥之战第二百四十一章 拜月教第二百九十二章 于大哥没死第十四章 缝衣服的针第一百一十四章 天现神迹第三百零九章 盗墓四派第二百二十四章 萨尔浒之战第三百四十六章 无奈的选择第二百九十八章 出卖高杰第二百二十九章 收购辽参第三十九章 初见刘宗敏第一百八十六章 又见代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