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埋头办公学

刚刚过完年,感觉每日在府中闲得无事,这一日兴致非常高,带着紫凡、张娟、吴苋便服去成都郊外玩耍,在去的路上,刘相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一直闹过不停,要求下去玩耍。

紫凡看到刘相如此顽皮,伸手在他屁股上狠狠的捏了下,以让其安静,但刘相自小长于妇人之手,又为长子,甚是骄纵,见紫凡没有满足其心愿,屁股有被捏痛了,更是吵过不停。

坐在后面一个车上的刘琦听到前面的哭声,问明情况后,当即决定带着紫凡、刘相等人去闲逛下。紫凡一听,就不干了,古代妇女天职就是相夫教子,自己管教下小孩,丈夫就出来干涉,如此自己如何教育。

想到前世自己生于山林之中,至少与同伴一起长大,虽然刘相看起非常尊贵,但是从小到大没有玩伴,每次看着他默默的坐在妹妹刘丽身边,刘琦就感觉鼻子酸痛。

于是,只有向紫凡灌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道理,看着紫凡似懂非懂的样子,听到紫凡说什么外面人混乱,万一出现三长两短的表情,才知道灌输现代教育方式的困难。

当即刘琦只好说自己疲倦,让紫凡、张娟、吴苋带着刘丽出去郊游,而自己却在周仓护卫下,牵着刘相的小手,游诳于市井之间。

自从从出生以来,刘相还没有到过市井,看作所有的东西都感觉好玩,摇摆着在前面跑着,有时从别人摊上拿个东西,有时将别人东西乱推,甚是让人紧张。

周仓与随行的五个铁卫大惊,连连想制止,刘琦知道是小孩天性使然,正如前世小孩一样,看到摊位都要买东西,看到东西都想搞破坏,因此也乐意当一个赔礼者,或者在东西损坏后,加倍赔偿。

如此刘相跑得高兴,刘琦在后面虽然紧张,就像后世父亲一样,痛并快乐着。

或者是刘相跑累了,看到一个酒楼,当即跑过去,看着一个衣着华丽文士碗中的茶水,就嚷着要。

他这一嚷可不打紧,这些士子看着一个身穿蜀锦的小孩,后面还跟着几个穿着蜀锦的汉子,当即抱拳道:“这是士人聚集地方,敢问你们可是世家子弟否?怎么带着小孩进入士人聚住地。”

刘相一听,不知道什么是士人不士人,还以为别人问他名字呢?停下脚步,恭敬的回答道:“我是相儿,请问你是谁?”

中年文士正准备答话,跟在最前面的周仓回答道:“这是我家公子,随着他吧,到时候我家老爷给你钱就是了。”

中年文士一看五大三粗的周仓,看着满脸不修边幅的样子,当即笑道:“原来是个家丁,一看你这个样子,就知道你家主人不识文墨,怎么可以打扰我们这些士人谈论国家大事。”

周仓大怒道:“你们士人又怎么样,我家公子向你要求点事情,那是看得起你的面子,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

该文士一听大怒,一个武夫竟然对自己如此无礼,当即说道:“我等皆为蜀中名士,岂可与你等武夫同伍?吾等皆为名士,往来无白丁。谁会你这个武夫?”

周仓大急,面脸通红,向前一双手将中年文士提起道:“谁是武夫,谁是武夫?”

中年文士大惊,害怕得要命,但还口口声声说到:“你们不识字,不是武夫,不是下人是什么?”。

周围数十个文士一看到周仓耍泼,当即纷纷站起指责周仓,害得周仓差点当即发作,双方剑拔弩张。

这时刘琦赶到,当即制止了周仓与一边数十个铁卫,对众人说道:“下人打扰各位先生了,在此向众人赔礼。”

这个中年文士拍拍身上的灰尘,洋洋自得的说道:“吾等士人怎可与这帮武夫一般见识,观你满身蜀锦打扮,大概就是为富不仁的商人,真是让吾等长见识了。”当即大笑着回到坐中。

刘琦在酒楼旁边选了一个座位坐下,店家伙计上来说道:“客官,请问你是士人吗?”

刘琦感觉大奇,问道:“你同样做生意,何须分什么士人不士人?”

伙计一看刘琦竟然不知道风俗,大奇道:“公子,我看你走南闯北,竟然不知道规矩。士人与庶民分际非常明确,在其他地方是士人不与庶民同桌,但本酒楼为益州最大酒楼,是士人与庶民不同层。公子就不要难为小人了,你看三楼满座都是士人,大家不知道公子是否为士人,都已经停止用餐了。”

刘琦大惊,扫视众人,看见大家都一个劲的看作刘琦等人,看来小二所言不虚,正不知道如何应对,周仓道:“吾老周不是什么士人,我家主人可是望族中的望族出生…..”

刘琦害怕暴露行踪,当即喝止周仓,莘莘的退出酒楼,稍稍用餐后,回到州牧府,一个人独自坐在书房,陷入沉思之中。

在隋朝以前,特别是在三国,由于书籍一般以竹简方式存在,不但贵,而且极不易获得,如此之下,那些掌握一定知识的豪族逐渐通过婚姻或者相互间互推孝廉的方式,产生了一个特殊阶层,那就是世族。

世族通过掌握的知识,以及行政资源,控制着国家舆论,控制着官僚体制。

但是这种制度明显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世族势力过渡膨胀,带来的后果就是人民生活?迫、国家财政收入锐减,在东汉末年,一面是很多饥寒交迫的百姓最后参加黄巾军,妄图建立新的统治秩序。另外一面是灵帝通过买官仍然难以解决国家财政危机。

更让人不能容忍的,很多世族势力过渡膨胀,有的竟然完全架空了当地政府,如历史上上庸申仪兄弟通过之家世族势力,周旋与曹魏、刘蜀之间,成为事实上的上庸太守。

作为一个穿越者,刘琦现在不但是益州牧,而且还是荆州牧,在三国最大理想就是改变原来历史发展轨迹,一统三国,将中华民族带上富裕、复苏的道路,因此,如此限制世族势力发展这一历朝历代难题,早已经引起刘琦的重视了。

对世族通知,历史方法是可以借鉴的,如在唐朝以后,随着科举考试制度的深入,世族制度逐渐寿终正寝。

那么解决世族问题,就是新的官员产生制度的引入,在历史上有两种比较好的官员产生制度,如开始于隋朝的科举制度,或者西欧大学演变而来文官制度。

科举制度弊端重重,刘琦更看重西欧大学培养的文官制度。

但是,现在这种制度还不能有效推广,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识字率太低。

既然打定主意,这一日刘琦召集荆州官员,问道:“诸位,大家都认为孔子是圣人,请问大家认为缘何被称为圣人?”

张松出列说道:“主公,夫子告诉士人做事应该仁义理智信,故夫子为圣人。”

诸葛亮是法承道家,不以为意道:“不对,孔子与老子一样,都是圣人,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与老子创立的道家学说,故亮认为老子孔子都为圣人亦。”

张松反驳道:“夫子让人博爱,让人受礼,岂是老子主张无为而治所可比拟?因此孔子为圣人,老子不为圣人亦!”

刘琦见状,害怕两人当庭争议起来,影响感情,制止道:“当然孔子与老子都为圣人亦。士人都只知道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但不知道如何才能达到无为而治亦?”

法正惊道:“主公,如何才能无为而治?”

刘琦笑道:“有人说孔子想让人智,老子想让人愚,诚妄言亦。想那老子亦为博学之士,孔子曾向老子请教礼,若是老子是想让人愚,何以礼教之孔子?何况老子教人而让习之《道德经》,孔子教人而让人习之《论语》、《大学》、《中庸》,如此看来,老子孔子伟大之处是共同的,是相通的亦。”

张松沉思片刻,虽然知道刘琦有点抢夺其理,但不好反驳道:“主公,汝认为孔子老子伟大共同之处为何?”

刘琦笑道:“育人亦,大家知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老子孔子将自己见解通过文字流传给世人亦,如此让众人聪慧,此乃老子孔子伟大之处。”

刘琦见众人仍有点疑惑,说道:“大家都为俊杰之才,比起田中农户,市井商人有何不同?他们之知道根据老人的言传身教,而周而复始的劳作而已.但是大家却不一样,大家由于识得文字,由于老子孔子开导我们的智慧,而成为俊杰之才亦。”

张松疑惑道:“老子授人以无为而治,岂会教人智慧?”

刘琦笑道:“此永年兄谬亦,老子虽然主张无为而治,但是自古到今,只有文帝朝能基本上做到无为而治,其后君王虽然刻意模仿,但是东施效颦多亦。如此看来,老子所主张的无为而治,亦非授以愚民亦。”

众人一听,神色方解。

刘琦大喜道:“古有老子孔子在前,我等作为道家孔门弟子,岂可违背祖师的意愿。琦计划在益州各县设县学,各郡设郡学,在各州设州学,以教化益州人民亦。”

众人一听,大喜,不分道家儒家弟子纷纷跪下道:“州牧大人此诚为仁政亦,吾等定将竭力达成州牧大人心愿。”

刘琦笑道:“既然如此,等下孔明、永年、孝直、元直等人留下,大家理一个条成,以通喻各郡县实施。”

在刘琦坚持下,规定了各地县府、郡府不得比学堂环境差,五年后,若是县府、郡府比学堂建筑华丽的话,官员一律免职。

为了示范,刘琦当即将州牧府空出来,留作益州州学院使用,而自己在城中另寻一住宅,作为州牧府之用。

大家看到刘琦如此重视办学,知道办学这种事情不能再如东汉末年那样糊弄,各郡各县纷纷效仿,从官府中搬出太守府,作为办学学堂之用。

在这之后,刘琦已按照后世小学初中课本,分儒家、道家、杂家、数学四个课程,确定县学、郡学课本,交付益州印刷局印刷。

在刘琦思路中,古代县学水平就相当后世小学水平,郡学水平相当初中水平,基于州学的话,那主要是培养各方面专才。

在发明活字印刷术之后,书本印刷虽然便宜,但是也花了益州数千两白银。

接着是授课老师待遇问题,为了养成重视教育的风气,刘琦严格控制老师数量之后,在诸葛亮建议下,确定县学老师收入30担,郡学老师收入为50担,州学老师收入为100担。

如此,一些破落世族子弟或识字寒族子弟,纷纷应聘为老师,刘琦让诸葛亮负责其事,以选拔饱学之士,以教化蜀民。

在刘琦强力推动下,东汉末年有名无实的州国学院,郡国学院、县学院意外得到重生,在益州得以蓬勃发展。

第135章 襄阳会战第51章 高祖之剑第74章 刘备兄弟第2章 三国刘琦第98章 兴义师讨奸佞第132章 反击78章 阴差阳错剑阁被破第44章 满宠耍毒计第119章 讨伐国贼第56章 袭扰战1 月29日不更新明日第46章 张绣的烦恼第79章 西凉抢马第75章 批斗大会第45章 北上第150章 襄阳风波2第126章 围困第174章 曹操投袁第94章 救助院124章 迎亲第133章 斩杀夏侯渊第8章 荆襄词第109章 黄祖之死点评穿越三国丛书第70章 后院起火第96章 诱拐猛张飞第78章 纸上谈兵第46章 张绣的烦恼第189章 曹操之死第125章 狭路相逢第62章 娶谁为妻?第167章 刘表去世第41章 大汉雄起第98章 张鲁投降第110章 错综复杂第154章 关羽之死第47章 曹操之怒第96章 会盟120章 学院教堂第45章 杀胡儿第93章 蔡瑁的阴谋第159章 追击周瑜3138章 生死对决第63章 静待机会第57章 名分大如天第108章 周瑜中箭第96章 会盟千古奇冤治世能臣刘表第134章 新野撤退第109章 黄祖之死第41章 大汉雄起第77章 西凉使者第52章 曹操驾到第172章 曹操投奔袁尚1第62章 娶谁为妻?第124章 奇袭潼关第93章 蔡瑁的阴谋第62章 袁绍的盟约第172章 曹操投奔袁尚1第75章 批斗大会第95章 打虎英雄第63章 妻妾之分122章 长弓兵第51章 高祖之剑第175章 大战乌恒1第86章 如何化解第45章 杀胡儿第153章 势均力敌第139章 出访西凉另评三国十大武将第29章 断敌后路第40章 收复周仓第26章 活捉刘琦第156章 守卫合肥食人族羯族白种匈奴鲜卑第156章 守卫合肥第99章 刘璋的烦恼第19章 落魄甘宁103章 对阵第54章 逃吧第51章 艰难阻击第74章 刘备兄弟第35章 孙策周瑜第94章 救助院111章 另类入赘第83章 另类官渡之战第39章 谋取宛城第65章 此恨绵绵第101章 前堵后追第35章 孙策周瑜第100章 会盟真名士庞德公138章 生死对决第45章 北上第13章 五马分尸133章 自刎第24章 定计第79章 西凉抢马网编欺骗伎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