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周朝来使

(求收藏)

殷崇义彻夜难眠,他还在琢磨着该不该将他参透之事说给郑王,想到他出宫时李璟要他做好自己分内的事,他有些犹豫不定。殷崇义知道他不说郑王殿下很有可能就会被消掉兵权,成为一个闲散皇子,也就是说唐国强大的基石就会被自己人砍断,皇帝虽然此时壮年无病,可是废长立幼将来还是会有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一旦将来北国周朝皇帝长大成人,志在天下向南进发,有了内忧的唐国则很危险。

若是他说了,李从嘉又不甘心给夺走兵权,那么唐国一定会出现内乱,不过此时出现内乱倒是可以让他接受,毕竟北国周朝新帝继位,年纪幼小,不可能在这时贸然发动对唐国的进攻。

殷崇义在厅内来回的踱着步子,左右思量之后,他还是写下亲笔书信,叫人给韩熙载送了过去。

韩熙载知道李弘冀回京暴死的消息,已经通过信鸽给李从嘉送去消息,这会儿已经抱着他的妾室王屋山休息,看过殷崇义的信他立即扔下美人,将殷崇义的信笺又通过信鸽送了出去,希望郑王殿下能够判断当前的形式立即作出相关的反应。

李从嘉接到信笺已经是次日午后,怀里的瑾儿亲昵的坐在他腿上,仲寓则是蹲坐在他面前的小凳上,两人睁大眼睛,聚精会神的听着父亲讲故事。接到信笺,李从嘉不得不将才讲了一半的《小白兔和大灰狼的故事》放下,让秋红和柳絮两人来照顾孩子。

李从嘉没有想过李璟会算计自己,不是没有想过,是从来没有想过,李璟给他的感觉时刻都在关心自己。

不过唐国从弱小走向强大,人心就随之而发生改变,他看过信后也能明白李璟的变化,一个庞大的帝国和一个弱小国家的君主,那种心态可是截然不同的。殷崇义所说李璟已经安于现状,他将唐国当成超然于天下其他国家的大国,眼高于顶,自然希望他能在这位置上坐稳,不给任何人威胁到自己的帝位。

李从嘉虽然没有表露有争储之心,可是如今李弘冀已死,那么顺位继承储君之位就应该是李从嘉的。但是他在这两年来的发展着实让人看到他的能力,特别是军事上的才华,以及在苏杭湖秀四州收缴地主阶级土地时的强硬手腕,李璟自然会怕李从嘉也和李弘冀一般,心急上位。

当然换做李从嘉坐在李璟的位置上,或许他也会这么做。虽然李璟是自己的父皇,但是为了自己的妻妾子女,为了唐国不再将来给北国周朝侵略,李从嘉不得不思考解决之道。

想要李璟不消掉他的兵权,有两个办法,一是与周朝立即开战,二是他逼宫,让李璟退位。

挑起事端与周朝开战,那么他就要立即开始派人去边境挑事,造成边境的混乱,无论是谁主动出击,只要让李璟看到周朝的威胁还在,让他知道柴荣虽然死了,但是周朝也不是任人宰割,瘦死的骆驼还比马大,何况柴荣死了,他手下那些将领都未死,如此一来他的兵权就不会被轻易消掉。

李从嘉更不怕李璟将银枪都借此机会给了别人,银枪都军士中,李从嘉养着他们本人,还养着他们的父母妻儿,全军上下对他忠心可以用死来代替。军中待遇比唐国其他军中甚是优厚,每月的饷银就是其他军种的两倍,逢年过节的津贴补助,李从嘉也会发的足足,就是他将这兵亲自送给别人,那人也得考虑一下,养不养得起。

李璟若是将银枪都给了别人,为了减少开支,就一定会消减饷银,再加上新银枪都将领,胡乱改变李从嘉的思路,全军上下一定会消极作战,连战连败,李璟也不得不再启用李从嘉。

还有一种办法,那就是采取逼宫的方式直接让李璟退位,不过此时对李从嘉来说时机还不够成熟,毕竟他在革新之事上,给众多大臣弹劾,他若是贸然逼宫让李璟退位,那么唐国或许就会大乱,有人支持李璟也会有人支持自己,国内上下不能齐心,这是他不想看到的局面。

李从嘉仔细思量之后,便将苏杭湖秀四州的“眼睛”,全部派去淮河边境防线,同时也在时刻注意着江宁府态度和变化。

李璟确实已经有了消李从嘉的兵权的意思,当然不是一下子就将他打回原形,而是要慢慢来。他有想法以李从嘉收缴地主土地为由,将他从苏杭大都督的职位上撤下来,再换上其他人来做,当然还是要以李从嘉做的思路继续走下去。苏杭湖秀四州是一个大粮仓,他不可能再将土地归还那些地主阶级。

然后在将李从嘉调回京中,再找其他理由将银枪都的兵力削减,在这几次战役中,李璟已经看到了银枪都的实力,他怕李从嘉手中握着这么多兵力,哪一天他突然想明白被自己给利用了,反过来将自己的军。

当然,李景遂和李弘冀刚刚才死,李璟不可能此时就对李从嘉动手,他也是怕自己立即动手,李从嘉会狗急跳墙,对自己不利。

李从嘉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因此他在将鹰眼派出时,就已经要他们立即在边境制造混乱,挑起两国的纷争。

*************

保大十五年的初春,由于李从嘉的命令,鹰眼在边境地带将周朝防线搅得的很不安生,周朝国内柴宗训幼不更事,太后符氏与大臣李谷、范质等人商议过后,便遣使出访唐国,斥责唐国在边境的所为。

李璟这时正将心思放在削弱李从嘉力量上,根本就没关注边境之事,就是刘仁赡也没有怎么在意,毕竟是那边混乱,而混乱又不是因自己而起,他只是叫自己的防御部队时刻关注周朝的动向,不给他们偷袭。

周朝来使还是陶谷,他事隔两年再来江宁府,江宁府还是那般繁华,可他的心上人秦若兰却是已经嫁做人妇,且已经给张洎生下了一个虎头虎脑的儿子,小夫妻的生活过得甚是美满。

李璟将自己当成天使上国,见到陶谷出使,满心欢喜的认为是周朝来朝贺,可是看到周朝的谴责之后,直接将眉头皱起,说道:“你朝帝幼,少不更事,朝中掌握军权武将作乱意图颠覆政权,想以此为理由,打散唐周两国的同盟,让天下陷入混乱,他们也好成事,你朝应该自查才是,不应该将事情怪在我朝……。”

“陛下息怒,我军在淮河一线,已经将作乱的一些人射杀,检查过尸体,每个人身上都有唐国军士的鱼符……,还请圣上过目。”陶谷直接将几个从死尸身上搜出来的鱼符交给刘贵。

李璟看了一眼,瞪眼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种鱼符可是哪里都做的出来,周朝看来真的是想对我唐国兴兵了……。”

陶谷从再次进入江宁府,就一改上次出使的作风,这会儿也直接硬气的回道:“陛下这说的就没道理了,我朝新帝继位不足一年,怎么可能挑起两国纷争,一定是你唐国看我朝帝幼,才会图谋不轨……。”

“一派胡言!”李璟本是心情很好,给陶谷这么一说立即火气大增,吼道:“来人,拖出去砍了。”

陶谷一身正气,朗声说道:“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外臣只是来讨还公道……。”

李璟听得这句将已经进殿的侍卫赶了出去,蹙眉说道:“别以为朕不敢责罚你这北国小臣,这不是你北国……。”

陶谷冷哼一声,笑道:“那唐国陛下不妨试试,我大周朝虽然新帝继位不足一年,但是肱骨之臣还建在,能征善战者也都在磨拳擦掌,可是唐国呢还有什么,为陛下您征战天下的李景遂先被贬后又给人毒杀,李弘冀又暴病而亡,只剩下个郑王李从嘉,就算是他再强,难道还能有三头六臂?”

李璟给陶谷这几句说的懵然一怔,也不怕丢人,良久才瞪着眼睛说道:“陶谷,你先退下,朕会查明此事,尽快给周朝一个交代。”

陶谷如此说也确实有底气,他在出使之前就曾与赵匡胤深夜长谈,赵匡胤虽然没将自己的想法透露出来,但却是告诉他该如何说如何做,赵匡胤的目的就是希望能与周朝发生战争,就算陶谷所说所做不能达成自己的目的,他也会随之就派出自己的人去骚扰唐国防线,让唐国不得不打。

与唐国开战,朝中自然有人推荐赵匡胤为帅,只要控制住周朝所有大军,他才有机会篡夺江山。从柴荣死后的这几个月来看,他身边的人所做的努力效果还算不错,可是李重进和白重赞等人他还没有拉拢过来,此时他能说动的人也才不过三分之一,若是他贸然篡位一定会有被反噬。因此他也有意推动战争,通过战争整合周朝此时还给他人控制在手的兵权,不管是北汉还是契丹,赵匡胤正在做着打算,可还没想出办法,淮河防线就传来了唐国密谍作乱的消息,如此也是正中赵匡胤下怀。

李璟听见陶谷说完那几句,恍然间有些想法,他认为这事可能是李从嘉挑起的。他知道自己的儿子都是聪明人,特别是这个六郎,李景遂和李弘冀相继死掉,如今作为皇帝的自己不提立储之事,一定是李从嘉从此中看到了危险,这才用了如此手段想要自保。

陶谷得意的下去,李璟便盯着殷崇义,然后又盯着韩熙载,沉思良久才喊道:“退朝,殷爱卿和韩爱卿留下,朕有事要说。”

第64章 又见嫁祸第216章 十万两第98章 连锅端第162章 孤注一掷第51章 纵火者第205章 即将围城第242章 储君人选第311章 结盟第282章 画中人第66章 误见美人浴第127章 一对双生子女第213章 私心与忠诚第46章 农妇的心机第276章 逃第147章 简单世界第47章 合作的条件第157章 抱孩子跳井第71章 王珏进府第71章 王珏进府第279章 张有望第237章 三本奏章第41章 李璟问案第48章 做梦数银子第144章 势在必得第65章 计谋第309章 李从谦的恶行第292章 周朝来使第267章 弥勒教第213章 私心与忠诚第171章 罗晟的扩大防守第255章 出京第75章 银子太少第27章 三十年宏愿第39章 江宁府尹钟蒨第49章 抓阄第33章 家事,幸福事第161章 长兴部署第24章 是痴还是傻第292章 周朝来使第36章 交易第81章 忙碌第190章 俘虏之事第262章 抓捕吴正阳第1章 魂归南唐第74章 身体有问题第228章 假死第113章 文化交流第315章 破城第196章 迟来的洞房第22章 偶遇第287章 李景遂之死第181章 蒙骗第315章 破城第230章 分赃与手段第148章 韩熙载做戏第98章 连锅端第25章 赌债第13章 韩熙载夜宴(二)第262章 抓捕吴正阳第121章 一边倒的战局第51章 纵火者第209章 称臣第329章 折家的代表第109章 穷人孩子早当家第257章 杀人立威第14章 江宁府晨景第209章 称臣第183章 战湖州(一)第297章 配合第111章 脑袋坏掉的孙晟第215章 钱俶的想法第70章 剥皮第66章 误见美人浴第288章 威胁尽除第115章 改换门庭第164章 攻城利器第58章 陈觉之死第103章 发展第195章 关键人物第220章 费嬴的心思第123章 诱敌之策第318章 换思路第83章 人皮面具第61章 真凶第26章 公平交易第301章 死守第216章 十万两第276章 逃第247章 长子当立第97章 收获第39章 江宁府尹钟蒨第262章 抓捕吴正阳第127章 一对双生子女第320章 军营内的密谋第126章 姚君生第245章 回江宁第16章 试探口风第293章 应对第131章 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