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短歌 (六)

“噢!”耶律化葛里低低的答应一声,然后神不守舍地跟在了耶律察割身后。『

河滩上站满了人,地面踩得泥泞不堪。一队队契丹武士骑着战马,追逐着大船,不停地开弓放箭,明知道羽箭很难射中河道中的大船,却依旧要全力一试。一队队幽州汉军,则用挽马拖起床弩,全力赶向下游。以便在下游的第二道陷阱挥作用之时,能赶过去助一臂之力。

也不知道郑子明能闯过几道天罗地网?耶律化葛里浑浑噩噩地抬起头,目光透过散着薄薄雾气的河面,投向河道中央偏北侧顺流而下的大船。内心深处,隐约竟然涌起了几分期盼。

他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在期盼郑子明被杀死在河道里,还是期盼对方能再度创造一个奇迹。他还年青,骨子里本能地崇拜英雄。他愿意看到自己和哥哥在战场上,堂堂整整将郑子明击败后擒杀,却不愿意看到一个英雄死于阴谋之下。如果没有人故意向大辽这边泄漏郑子明的行踪,如果没有人故意点明沧州军早在一年多之前就已经拥有水师的情况,如果……

没有那么多如果,事实上,郑子明是死在了鼠辈的无耻出卖。而不是这沿河两岸奋勇追杀的十万大军!事实上,在落入陷阱的最后一刻,郑子明极有可能还被蒙在鼓里,还不明白天下之大,却根本没有他们父子两个的容身之地。

“嗖,嗖,嗖……”大船进入第二道埋伏线的弩车射程,隐藏在第二道伏击线的弩车开始威。这回,不是锐利的攻城凿,而是绑着牛油和羊毛的巨型火矢。

浓烟立刻撕破河面上的薄雾,留下一道道又黑又浓的尾痕。大船上很快就冒起了火光,一个人影在浓烟烈火中纵横来去。

那是郑子明!耶律化葛里瞪圆了眼睛,心脏也提到了嗓子眼。他并不能听见对方在说什么,也猜不出对方有什么办法能化解杀劫。但是,他却希望自己能看得更清楚些,能记下此人最后的辉煌。

“顺子,将船尽量向北岸靠,向北岸靠!”郑子明单手握着缆绳,腾空而起,扑向船舷侧正在然绕的弩杆。手中钢刀奋力回落,“砍嚓!”一声,砍在将碗口粗的弩杆,深入盈寸。弩杆上正在燃烧的火焰立刻跳起来,燎得他满脸漆黑,眉毛和头同时散出焦糊的味道。郑子明却根本顾不上痛,继续单脚点着船舷,在半空中奋力挥动钢刀,“喀嚓!”“喀嚓!”“喀嚓!”,又是接连数下,弩杆终于断裂,正在燃烧着的牛油火球翻滚着落入水中。

“射,射死他!”辽河南岸,无数人扯开嗓子大叫,随即,箭如飞蝗。

大部分羽箭都在半途中被河水吹歪,只有极少一部分成功靠近目标。眼看着就要被乱箭攒身而死,郑子明忽然拉着缆绳腾空而起,如同鹞鹰般脱离险境,扑向甲板。

“呼——”耶律化葛里本能地长出一口气,然后赶紧屏住呼吸,四下观望。唯恐被人现自己在为敌将的安危而担忧。

他现,周围屏住呼吸四下乱看的,好像不止是一个。大家伙默契地将目光错开,然后举起手臂,扯开嗓子,高声叫嚣,“射,继续射,射死他!”

“嗖——嗖——嗖,嗖嗖,嗖!”第二轮火弩,再度飞出,直扑水面上挣扎起伏的大船。

韩匡嗣不愧为当世名将,伏击阵地选得极为恰当。六辆可射火矢的床弩,正卡在河道忽然收窄处,沿着河岸一字排开。这样,从上游顺流而下的大船,无论如何努力躲闪,都会有很长一段路程,完全处于弩箭的攻击范围,根本不可能摆脱巨弩的捕杀。

两根火弩在大船后方入水,燃烧着的牛油球受到冷水刺激,轰然炸裂,波浪推得大船上下起伏。另外两支,则落在了大船前方,溅起两道高高的水柱。最后两支,一前一后,掠着水面继续飞行,在数万道期盼的目光下,“呯”“呯”两声撞上了船舷。火苗立刻高高地跳起,浓烟沿着船身扶摇而上。

大船猛地一晃,度立刻变慢,两岸辽国将士见状,忍不住齐声欢呼。还没等他们的欢呼声到达兴奋的顶点,船身又是微微一晃,郑子明和陶大春二人,各自拉着一根缆绳,联袂扑下,半空中,如飞鹰般落向卡在船舷处的弩杆,手中钢刀泼出两道闪电。

“咔嚓”,“咔嚓!”钢刀剁入硬木的声音,穿透欢呼声,在所有人心底响起。

“放箭!射死他!”耶律察割大怒,抢过一张角弓,弯弓便射。

“放箭,射死他,射死他!”刹那之间,万矢齐,即便不能如愿将郑子明和他的同伴射成刺猬,也要干扰他们,令二人无法继续去砍断包裹着牛油球的弩杆。

由于河道收窄的缘故,虽然有大部分羽箭被河风吹歪,成功抵达目标区域的,依旧数以千计。郑子明与陶大春两人避无可避,猛然间,齐齐向下坠落,瞬间消失不见。

“啊——”耶律化葛里觉得自己的心脏突然抽了一抽,痛楚莫名。然而,就在下一个瞬间,两道身影忽然从水底窜了出来,像蛟龙般跳向半空。手中钢刀挥舞,再度砍在燃烧着的弩杆上,“咔嚓!”“咔嚓!”“咔嚓!”,“咔!”,弩杆断落,大部分火焰连同油球一并如水,船身上的浓烟立刻就黯淡了一大半儿。

“用床弩射,用床弩射死他!”耶律察割气得脸色铁青,咬着牙大声吩咐。

这是如假包换的乱命,床弩只适合用来攻击大型目标,根本不适合用来狙杀对方将领或者兵卒。韩匡嗣麾下的弩手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拒绝,然后瞄准大船,再度射出新一轮火焰巨矢。

“轰!轰!”“轰!”三枚巨矢落水,爆炸,溅起滔天巨浪。另外三枚巨矢成功命中船舷,在船舷上点燃了更多火头。

又一道魁梧的身影从甲板上飘落,与郑子明和陶大春两人一道,联手去劈砍弩杆。是郭信,郭威派往李家寨“协助”郑子明的郭信,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挥刀劈向了弩杆。

浓烟滚滚,郑子明和陶大春、周信三个,冒着被烈火灼伤的风险,钢刀奋力挥落。陶勇、石重贵和其他沧州勇士,则用木盆和皮口袋装满河水,顺着船舷不停地浇下。

火焰忽明忽暗,船身上下起伏,两岸辽国将士的心脏,也跟着上下起伏。眼看着大船就要脱离第二道伏击圈,辽河南岸,忽然奔来一匹通体火红色的高头大马。马背上,一名四十多岁的汉子双手挽弓,搭上一支破甲锥,任马背如何起伏,锥锋都稳稳瞄准了郑子明的后心。

“韩大帅,韩大帅!”幽州将士齐声欢呼,肮脏的脸上写满了崇拜。

韩匡嗣,幽州第一名将,曾经隔着河岸一箭射死亲生女儿的韩匡嗣!耶律化葛里迅认出了来人的身份,心脏再度提到了嗓子眼儿。

只见韩匡嗣迅将巨弓拉满,猛地松开右手,羽箭呼啸而出。正在奋力劈砍弩杆的郑子明隐约听到身后风响,本能转身挥刀格挡,“当啷!”一声,火花四射,钢刀歪了歪,羽箭倒飞着掉入水中。

还没等他看见是谁偷下的杀手,耳畔又已经传来了第二道羽箭破空之声。完全凭借本能,他用脚点了下船舷,荡开数尺,在千钧一之际,逃离生天。然而,就在他身体处于半空,完全凭借一根缆绳借力的时候,第三支羽箭,已经脱离了韩匡嗣的弓弦,不偏不倚,正中拴在桅杆上的缆绳末段。

“喀嚓!”缆绳断为两截,郑子明身体直接坠向河水。就在他的双腿即将没入水下的一刹那,陶大春拖着另外一根缆绳飞来,一把搭住了他的手腕。

“起!”兄弟二人配合多年,心中早有默契,呐喊着同时力。借助缆绳的拉扯,从水面上飞了起来,高高地跳向甲板。

“好!”辽河南岸,欢声雷动,也不知道是为了韩匡嗣的精湛射术喝彩,还是为了郑子明和陶大春两个危难关头不离不弃而欢呼。

“小子去死!”韩匡嗣被欢呼声刺激得怒火万丈,右手一次拉出三根狼牙箭,夹在指缝。双臂用力将角弓连续拉满,“嗖!嗖!嗖!”,三箭连珠,直奔半空中正在荡向甲板郑子明和陶大春两个。

“无耻!”

“不要暗箭伤人!”

“暗箭伤人不算好汉!”

辽河两岸,有无数人本能地大叫,然后迅低下头,捂住嘴巴。即便身在敌对一方,他们也希望自己落难时,有兄弟不离不弃。对韩匡嗣一而再,再而三偷袭行径忍无可忍。

“走,别管我!”郑子明猛地推了陶大春一把,松开手,任自己从半空落下。第一支冷箭贴着他的头皮飞过,第二支冷箭擦着陶大春的腋下掠过甲板。第三支冷箭,正中他的右肩窝,瞬间带出一团血雾。

“嗖!”“嗖!”“嗖!”韩匡嗣对周围的谩骂声充耳不闻,连续拉动弓弦,又是三箭连珠。这一回郑子明,彻底躲无可躲。

“完了!”耶律化葛里将双眼紧闭,不忍看到郑子明被羽箭穿身而死的悲凉下场。

“呀!”尖叫声,就在他闭上双眼的瞬间陡然响起,瞬间响彻辽河两岸。耶律化葛里迅睁开眼睛,定神再看。只见一名腰间拴着绳索,手里举着盾牌老将凌空飞下,恰恰挡在了郑子明身前,将三根狼牙箭,尽数挡在了盾牌之外。

“拉我上去!”石重贵一手揽着自家儿子的腰,一手举着盾牌,大声命令。刹那间,仿佛又回到了十七八岁年纪,身先士卒,所向披靡。

“您老小心些!”陶勇带着四名沧州勇士大喊着,同时奋力扯动绳索,将郑子明父子两个,拉上甲板。

郑子明双腿落地,立刻挣脱父亲的怀抱。左手抢过一把钢刀,身前猛挥。“喀嚓”一声,将肩膀上的狼牙箭砍做两段,带着羽毛的后半段飘然而落。紧跟着,他又竖起刀身用力一拍,“啪”,肩膀后窜出一股血浆。已经穿透了肩膀的箭簇和箭杆,被一并拍了出来,贴着甲板飞出老远。

“嗖嗖嗖!”李顺操纵船弩,射向韩匡嗣,逼得此人不得不策马闪避。

“嗖嗖,嗖嗖,嗖嗖!”新一轮火弩从南岸飞来,全都落在了船尾后,无一命中。

没有更多的射机会了,水流很急,待弩车重新装填完毕,大船肯定已经脱离了攻击范围。但是,半边船身已经烧了起来,浓烟滚滚。

河岸边,所有辽国兵卒,都失去了继续开弓放箭兴趣,目送着大船顺流而下,决定把郑子明等人的命运,彻底交给老天爷来掌握。如果船被大火烧沉,则郑子明在劫难逃。如果火被沧州勇士成功扑灭,则说明老天爷不想让英雄豪杰死于阴谋,谁也没必要再枉做恶人。

就在此时,下游忽然传来一阵低声的号角,“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

狼嚎般,撕心裂肺。

数百只丈许长,四尺宽,浑身涂满黑漆,散着腥臭味道的渔船,逆流而上。如争抢腐肉的乌鸦般,扑向燃烧着孤舟。

黑水秣鞨人,穿鱼皮,吃鱼肉,死后将尸体剁碎葬身鱼腹的黑水秣鞨人,来了!他们奉辽国泰宁王耶律察割的命令,要给郑子明最后一击。

第四章 虎雏 (一)第二章 风云 (二)第二章 风云 (四)第二章 重逢 (七)第六章 君王 (七)第三章 飓风 (六)第五章 求索 (七)第一章 问道 (七)第六章 绸缪 (八)第六章 绸缪 (三)第八章 人心 (十)第七章 仕途 (六)第十章 易鼎 (四)第七章 尘缘 (七)第三章 收获 (三)第七章 治河 (六)第六章 红妆 (五)第五章 草谷 (二)第二章 霜刃 (七)第三章 众生 (七)第九章 暗流 (二)第九章 长缨 (十一)第五章 短歌 (五)第三章 飓风(十一)第五章 求索 (八)第五章 逝水 (九)第四章 虎狼 (二)第六章 君王 (三)第八章 雄关 (三)第三章 飓风 (一)第八章 乌鹊 (七)第二章 风云 (九)第三章 收获 (二)第九章 夺帅 (七)第四章 虎狼 (四)第八章 麋鹿 (五)第三章 父子 (八)第五章 黄雀 (七)第一章 传说(五)第三章 抉择 (三)第三章 飓风 (四)第九章 血与水 (三)第一章 传说 (三)第九章 长缨 (九)第六章 红妆 (九)第十章 易鼎 (二)第五章 短歌 (六)第六章 破茧 (五)第四章 虎雏 (八)第七章 国难 (五)第四章 虎狼 (六)第三章 收获 (七)第六章 绸缪 (二)第一章 磨剑 (五)第五章 黄雀 (四)第九章 萍末 (七) 第二更第十一章 磐石 (四)第九章 萍末 (二)第五章 求索 (一)第二章 蓬篙 (三)第八章 人心 (十一)第五章 求索 (六)第十一章 磐石 (九)第七章 国难 (五)第三章 耕耘 (三)第九章 萍末 (二)第九章 萍末 (一)第八章 三生 (三)第四章 虎雏 (八)第一章 传说 (九)第六章 君王 (四)第三章 抉择 (四)第十二章 少年 (十五)第十二章 少年 (十四)第七章 国难 (五)第十二章 少年 (八)第十章 狂风 (二)第十章 宏图 (九)第一章 传说 (二)第八章 人心 (一)第九章 长缨 (三)第四章 归来 (八)第九章 萍末 (三)第二章 霜刃 (七)第五章 黄雀 (二)第三章 抉择 (五)第三章 飓风 (四)第十一章 磐石 (三)第七章 国难 (三)第三章 收获 (七)第九章 萍末 (四)引子第四章 饕餮 (一)第十章 余韵 (二)第六章 君王 (七)第九章 萍末 (一)第二章 蓬篙 (八)第一章 磨剑 (三)第八章 人心 (七)第四章 扑朔 (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