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回 看史书君臣改计 挟天子以令诸侯

局势也同样象李无庸等人猜测的那样,崇祯帝终于对李无庸为首的台湾采取了措施,派遣大军驻扎在沿海诸省,同样也对台湾岛采取了全面封锁,凡是内地的船只不得登陆台湾,同样台湾的一切也不能上岸,虽然事情是按照李无庸等人预测的一样,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但是事情真来到的时候,才发现事情大条了,台湾的商人损失之大让众人吃了一惊,要不是台湾有了一些纵深的区域,海南也在开发,扶桑也早就成了台湾商品的倾销地,恐怕这个时候台湾早就乱了套了。

“好个靖海令。”李无庸在书房里狠狠的骂道:“他就不怕我李无庸反了吗?他以为在江南的数十万人马能挡的住我的大军吗?”

旁边的宋献策并没有出言,因为他知道李无庸不过是想出口气罢了,同样是个明白人,知道事情有轻有重,一旦这个时候与明朝开战,就算击败了面前的数十万军队,台湾军队也是强弩之末,而江南作为中原财源地,只要稍微有点知识的人,都是不可能让他落入别人的手中,到时候李无庸面对的就是崇祯皇帝疯狂的反扑了。

“谷镇东打到了哪里了?”李无庸好半响才冷静下来。

“回主公,谷将军前些日子来报,已经攻占了安南北部最大的海港云屯,所获的物资都已经运送到了台湾,而且已经登记造册。”宋献策赶忙回答道。

“恩,不错,镇东深得我心也,有了安南的北方,我军就可以快速的通过高平,然后攻取鸡鸣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袭取广西全境,绕到敌人后面去,给予对方以致命的一击。”李无庸点了点头道:“他说了下一步的计划了吗?”

“好象是安南北方的庯憲,是交州东南的一个城市,是北朝最大贸易城市。广东、福建商人主要经商与出没的地方。”宋献策露出喜色的回道。

“哼,交州本来就是我中原汉家的领土,自从秦朝的时候,就安置了象郡,到后来汉武帝灭南越,并在越南北部地区设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明朝洪武年间也曾对安南行使了统治。”李无庸冷哼哼的说道。

旁边的宋献策忐忑的望了一眼,却被李无庸看见,不虞的说道:“我与先生相交数年,虽名为臣属,实以先生待之,先生有话何必放在心里?”

宋献策心里一惊,站起身来神情激动道:“回主公的话,属下这些日子关注了安南的往事,也略有体会。”

李无庸顿时来了兴趣了,招呼宋献策又坐了下来,微笑道:“军师请说。”

宋献策抿了嘴巴,仿佛是在酝酿着措辞,好半响才回答道:“属下以为我们如今最大的敌人和最迫切的任务不是占领安南,或者说是不能把最大的经历放在那个小地方。”说完又偷偷的抬起头来望了李无庸,见他脸色平静,心里也就松了口气,要知道占领安南可是李无庸既定的战略,自己虽然是军师,但是抵抗李无庸的决策,他还是不敢的。

“想来军师有更高明的方法了?”李无庸并没有生气,因为他知道一个人考虑的再多也有遗失的地方,这就是李无庸设置大都督府的原因了。

“属下不敢。”宋献策惶恐道。

“先生不必如此,接着说。”李无庸淡笑道。

“谢主公。”宋献策欠了欠身子道:“属下这几日翻阅史书,在历朝历代不乏有雄才大略的君王都想收复安南,但是皆未有成者,在北宋神宗年间,交址曾经侵犯过宋境,攻陷了边境两个州,屠大宋边民五万,王安石曾和神宗讨论过交址问题,虽然那时北宋有严重的财政问题,北方又有战时,但北宋还是派兵去报复,而交址则倾国抵抗不过这场战役不怎么成功,北宋军被交址军阻于一条江边无法渡河,北宋因为财政问题一直没办法筹集到足够的军粮,最后以交址向北宋臣服为条件而撤军;再到后来就是忽必烈了,在他即位的时候出兵安南,攻破王都。安南国王陈日眨亡避海岛。蒙古兵因天气炎热不能久留,还师。中统初,安南国王陈光昺被迫称臣入贡,接受忽必烈的册封。元朝命钠刺丁充安南国达鲁花赤。过不了几年,忽必烈宣诏:以“君长亲朝”、“子弟入质”、“编民数”、“出军役”““输纳税赋”、“置达鲁花赤”六事相约束,企图进一步控制安南,但遭到对方拒绝,后来忽必烈准备远征占城,遣使征兵粮于安南,安南强烈反抗,并且派大军抵抗,双方在万劫江大战,安南战败,安南王弃舟揖甲仗匿山谷间,走清化府。同时调谴安南援军,到了最后陈峻聚船千余艘于万劫,阮盝在永平。元军师老兵疲,加上暑雨疾疫,死伤甚众。限于地形蒙古军马无法施展,只好放弃京城,撤兵北返。安南军乘机追袭。元军行至册江,未及渡,林间伏发,李恒中毒箭死,脱欢逃回思明州。唆都距脱欢驻营二百里,不知道脱欢北撤的消息,回军途中在乾满江被歼。虽然后来忽必烈再次征伐,但是还是大败而归。”

“先生之意,我以知晓。”李无庸点了点头,安南的地形与众多的雨林决定着在安南作战困难多多,天时、地利、人和是战争胜利的基本保证,可如今地利这一条就限制了李无庸的大军前进的速度。

“看来,对安南的策略要改变了。”李无庸眼睛里突然冒出一丝精光。

“挟天子以令诸侯。”书房里两人相视而笑。

“既然如此,就有劳军师传令谷振东了,如今安南南北分治,我们现在既然是进攻北方,那就安抚南方了,派个人到南方去谈谈,就说我李无庸承认阮氏政权,阮氏政权臣属于我李无庸,至于北方,就让镇东去那里给我好好的搜刮一下吧!”

[无广告小说奉献]

第八回 敛财手段第一零二回 大将军怒斥美娇娘 李无庸议取锦州城第二十回 媚香楼 (三)第一百一十四回 阿巴泰窃掠十八州 崇祯帝封锁台第七十四回 铁齿铜牙李无庸第一百一十三回 恶魔将军首战克敌 神匠戴苍试制连珠第五十二回 《中倭江户新约》(六)第一百八十回 大决战之大沽口 (一)第七十六回 督师蓟辽第一百一十九回 罗振川奉命夺关 赵镜波兵阻鸡鸣第二百零七回 大唐鹰眼第十三回 登州之战 (三)第五回 初萌登龙志(一)第两百零一回 “马皇后” (二)第三十七回 何斌献第一百一十三回 恶魔将军首战克敌 神匠戴苍试制连珠第一百八十一回 大决战之大沽口 (二)第一百一十八回 安得壮士挽天河 净洗甲兵常不用第五十五回 《中倭江户新约》(九)第一百二十五回 调虎离山史可法中计 横扫广西罗振川出征第一百八十回 大决战之大沽口 (一)第四十七回 《中倭江户新约》(一)第一零六回 李无庸龙归大海 顺治帝渔翁得利第二十九回 福建任上 (三)第一百八十四回 大决战 (二十)第一百一十七回 罗振川总领安南事 李自成自立大元帅第二百回 “马皇后” (一)第二百零三回 新的世家 (二)第一百三十回 李自成招降吴三桂 多尔衮窥视中原地第九十三回 围困第二十六回 舰队第一百三十回 李自成招降吴三桂 多尔衮窥视中原地第一百七十一回 大决战 (八)第十回 成亲第一百五十四回 大封功臣第一百八十四回 大决战 (二十)第四十二回 收复台湾 (五)第一百七十三回 大决战 (十)第二百零八回 离间君臣第一百三十三回 顾炎武巧献粮计 李无庸兵进南京第一百八十九回 大决战之多尔衮之死 (一)第一百六十六回 大决战 (三)第六十九回 话运河第一百二十八回 庄烈帝弑杀后宫 周皇后从容赴死第一百三十四回 李无庸孝陵祭拜 吴三桂冲冠一怒第四十七回 《中倭江户新约》(一)第三十二回 福建任上 (七)第一百一十九回 罗振川奉命夺关 赵镜波兵阻鸡鸣第五十回 《中倭江户新约》 (四)第一百四十四回 江山为盘民为子第一百九十四回 最后的辉煌 (一)第一百四十七回 同样是人距离怎么那么大第一百五十四回 大封功臣第八十四回 北国千里入阵图 (三)第一百一十四回 阿巴泰窃掠十八州 崇祯帝封锁台第六十七回 鹰眼第一百五十六回 朕的对手又少了一个第二百零四回 新的世家 (三)第一百五十三回 昭陵与福陵 (六)第一百六十八回 大决战之虎牢关第一百二十二回 举义兵唐王伐明 烽火遍尽江南道第六十六回 校检三军第一回 紫气东来第一百九十六回 新的开始第五十五回 《中倭江户新约》(九)第七十五回 世界真是太小了第十四回 登州之战 (四)第一百六十四回 大决战 (一)第四十六回 摊丁入亩与家庭联产承包第四十三回 收复台湾 (六)第十一回 狡猾的李无庸第一百六十八回 大决战之虎牢关第二百一十二回 李定国的悲哀第一零二回 大将军怒斥美娇娘 李无庸议取锦州城第二百零五回 御驾亲征第二十一回 媚香楼(四)第一百五十八回 再会媚香楼第一百八十一回 大决战之大沽口 (二)第九十五回 战 (二)第一零三回 锦州城怒斩贰臣 李无庸流言后金第十七回 恐怖的明朝第六十五回 大都督府 (二)第七十五回 世界真是太小了第九十六回 皇太极十面埋伏 洪承畴无力回天第七十九回 主将无能 累死三军第九十四回 战 (一)第六十二回 施琅之师第一百六十二回 定安徽 (二)第四十六回 摊丁入亩与家庭联产承包第一百五十六回 朕的对手又少了一个第七十七回 枭雄与色鬼 (一)第一百七十三回 大决战 (十)第七十八回 枭雄与色鬼 (二)第一百三十三回 顾炎武巧献粮计 李无庸兵进南京第三十八回 收复台湾 (一)第十回 成亲第六十一回 崇祯的心 (二)第一百二十九回 朱由检煤山上吊 李自成箭射承天第一百八十四回 大决战 (二十)第六十章 崇祯的心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