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回 大封功臣

“振东,看大家都来迎接你这个功臣啊!”旗舰上,李无庸亲切的拉着谷振东的手,指着南京码头上的黑压压的人群。

尽管谷振东也知道这些人,都是冲着李无庸这个皇帝来的,但是心里还是比较激动,能被一个皇帝如此看重,在这个时代来说,可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

经过一个多月的航行,李无庸终于赶在年前赶了回来,随行的还有无数的黄金与帛,当然李无庸最看重的还是那十万匹战马了,有了这些战马,李无庸又可以在两年内建立一支强大的骑兵,虽然与蒙古、后金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但是在中原的各路诸侯中,已经占有很大的优势了。而加上唐军尽是精锐,帝**事大学的建立为唐王朝的军队源源不断的提供大量的基层和中层军官,他们有着先进的军事思想,比其他的割据势力的那些将领要专业的多,也许他们没有上过战场,但是经历了一两场战争,很快就能成熟起来。经过一年的征兵,大唐王朝的军队已经有五十万人,这还不包括在安南的仆从军队、在各府的守卫军队。只要再给李无庸一年的时间,横扫整个中原大地,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臣等恭迎陛下凯旋归来。”众大臣在宋献策、刘谦等人的带领下,在码头上高呼万岁。帝国又一次打了胜仗,尽管这一次胜的比较卑鄙,拿了别人祖宗地梓棺来威逼别人。但是总算是胜了,五万两黄金也就是五十万两白银,再加上十几万石粮草,这些可以让大唐帝国不怎么充裕的财政有了很大程度上的缓解,只要支撑到每季度上缴的海关厘金与商业税收,大唐的财政也就彻底好转。有了银子难道还怕买不到粮食吗?“苏湖熟,天下足”。“安南熟,大唐足”。在大唐境内有那么多的粮食产地。还怕没粮食吗?

“都起来吧!这次能有如此大的收获,也是谷大将军地功劳,朕离京的一段时间,朝廷之事也是由诸位爱卿负担,功劳也是不小地。传旨,每人赏上好丝绸十匹。诸位爱卿今日就随朕到崇元殿喝几杯吧!”众人闻言心中一喜,崇元殿是李唐王朝举行大小宴会的地方。每逢节日皇帝就会在那里赏赐宴会什么的。

“大将军,请上马。”李无庸突然拉过旁边的一匹雪白御马对谷振东说道。而正在高兴的众大臣见状,心里一惊,在这个场合,众人都是走着过来的,就是有轿子也不敢骑啊!也只有李无庸才能坐上那用六披白马拉的马车。其他地文武大臣也只能跟在后面吃灰尘。今日,皇帝居然让谷振东骑上御马,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恩宠?试探?等等。一时间在众人的心里留下了众多的疑问。

谷振东也是一惊,连忙跪在李无庸面前道:“请陛下先登龙车。”然后跪爬到那龙车面前,一动不动,显然要李无庸踩着他的背上去。

李无庸见状点了点头,龙靴轻提,轻轻的踏在谷振东的背上。跨上了龙车。龙车轻轻启动,待行到宋献策身边的时候,突然对侍侯在一旁的太监总管秦九道:“去把军师也请上来。”

秦九神色一动,连忙走到仍然跪在一旁地宋献策轻声的说了几句,宋献策神色一变,连忙跟了上去。而等李无庸的仪仗走完后,刘谦等人才站了起来,望着趴在地上的谷振东与上了龙车的宋献策,眼睛里露出了异样的光芒。

龙车上,宋献策坐了半个屁股。而李无庸并没有注意这些。他地眼睛不时的看到外面不断山呼万岁的百姓。

“军师!朕不在朝的日子,周围的那些人可有什么动静?”李无庸突然问道。

宋献策一怔。随着李唐王朝的势力加强。除掉后金,其他人在心里只求李无庸别找他们的麻烦就不错了,哪里还敢来找李无庸的麻烦呢!刘泽清整个人都龟缩在皖城,左良玉在湖北也是与李自成对峙着,另一方面还要防备着清军,在襄阳防备曹百原的也不过五万人而已。张献忠虽然已经占据了成都,但是秦良玉那个老太婆一日都没有给他过上安宁的日子。李自成地对面有多尔衮与吴三桂大兵压境,坚守潼关都成了问题了。哪里还有精神来管李唐地事情。显然李无庸话里还有别的意味,这里面地含义宋献策是猜不透的。

但不管怎么样,宋献策还是很老实的回答道:“自从谷大将军关外大胜后金,陛下更是势压多尔衮,我大唐王朝声威震天,天下无人能及,哪里还有人敢来冒陛下龙威的。”虽然话里有点拍马屁的嫌疑,但是宋献策倒是说了几分事实。

“当年洪武皇帝登基的时候,就封功臣与封儿子的问题与刘伯温讨论了好久,朕当初建国的时候,也曾经再三的思考,但是还是先封三位王子和公主,一方面是朕考虑四海未定,这个时候封赏恐怕早了点,以后没的封啊!而另一方面,众人都不在京师,今日振东、廷臣他们都回来了,这次谷振东在关外这么一闹,清朝实力大损,短期内不可能有什么异动了,朕已经招施琅与刘启他们回来了,估计后天也会从陆路赶回来。到时候把封赏的事情给定下来。”李无庸叹了口气。

“陛下准备怎么封赏?”宋献策并没有反对,毕竟功成名就,荫妻封子,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不封的话才有些奇怪呢!

“功劳大者封公,计有二十一人,日后再凑足二十四人,次者封侯、伯、子、男,仿唐例。非宗室,不得封王,军师以为如何?”李无庸问道。

“陛下圣明。古有唐太宗封二十四功臣,会表凌烟阁,成就君臣一段佳话,今日陛下此举,可以为我大唐更添几份气度。”宋献策这个时候心里也舒了口气。

李无庸是皇帝。宋献策他们都是臣子,而且是立有大功劳的臣子。如今大唐鼎立,中原也是指日可下,宋献策他们都是开国地功臣,封侯拜相也是必然的事情。然而在历史上,君臣之间成为一段佳话的,有始有终的,并没有多少。汉朝的刘邦,一开始就杀了大将军韩信,明朝洪武皇帝朱元璋更是了不得了,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兼太子少傅魏国公徐达赐蒸鹅,病疽毒发死,太保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兼太子少保鄂国公常遇春长子茂以遇春功,封郑国公,后因过而安置茂于龙州。自己病死了,但儿子也跑不掉;李文忠被中毒而死;沐英也被赐死,虽然他的子孙后代被世袭云南王,但还是被鸩杀了的;李善长被满门抄斩;冯胜、傅友德、廖永忠等等,都是被赐死,侥幸逃过去地。也只有回到老家的汤和了。这些人有地一开始还被封了王,但后来都是被朱元璋以各种理由被杀。如今李无庸明确表示非宗室不得封王,仿唐例,成全君臣之义。他们这些有功之臣也可以稍微安心了,只要你没有胡惟庸那样的谋反大罪,想来李无庸也会网开一面,饶其性命,顶多也是一个削爵。

“各个皇子也日益涨大,传旨下去,众文武大臣不得擅交皇子。”

“遵旨。”

“明亡其中有三。其一苛政;其二贪官;其三朋党;其五宦官;其六昏君;其七弱旅。传朕旨意禁止朋党;禁止宦官干政。违者立斩。”

“臣遵旨。”

三天后,崇政殿内庄严肃穆。在京城以及从外地赶来的数百位官员济济一堂,神情激动,因为今天是皇帝陛下大封功臣的日子,各个都是兴高采烈的,都期望着自己是那上面的一员,也可回去光宗耀祖。

随着净鞭三响,御乐升起,李无庸穿上了除掉大场合才穿上的通天冠,有二十四梁,附蝉十二首,加珠翠、金博山(山形饰物),这种通天冠是皇帝在郊祀、朝贺、宴会等上才穿地。而其他的大臣也身着冠冕,一品官服衮冕,二品官服鷩冕,三品官服毳冕,四品官服絺冕,五品官服玄冕,六品至九品祭祀时服爵弁,武将朝参时服武弁,文官九品服弁服。文官朝参时戴进贤冠。进贤冠以梁数多少表示品级高低:三品以上三梁,五品以上两梁,九品以上及国官一梁。法冠,以铁为柱,饰珠两枚,成獬豸形,是御史大夫、中丞等司法官员戴的。幞头,包头软巾,也叫四脚、折上巾,有四条带,两带系于脑后下垂,两带反系头上,今其曲折附顶。它始于北周。唐代把四脚改成两脚。两脚左右伸出,叫展脚幞头,为文官所戴;两脚脑后交叉,叫交脚幞头,为武官所戴。一时间大殿之上喜气浓浓。

秦九在得到李无庸的示意后,打开圣旨,首先是封二十一功臣的:宋献策为荣国公;刘谦为莱国公;顾炎武为宋国公;施琅为鄂国公;刘启为申国公;谷振东为英国公;李岩为危国公、王夫之为赵国公;黄宗羲为褒公;何斌为魏公;罗振川为谯公;曹百原为勋公;孙元化为渝国公;王廷臣为卢国公,追赠曹变蛟为兖国公,其位由长子曹国忠继承;陈大戈为蒋公,关尔森赐名郑成功,封为郑公;孔胤玉为胡公;姚启圣为永兴公;戴沧为陈公。其余众大臣或封侯、或封伯、或子、或男。尽管这些都只能是个荣誉,多拿些俸禄,但是也是光宗耀祖不是,一时间,南京城内众大臣都热闹不已。互相请客,南京城的酒水倒是消耗了不少。而随着年关将近,李无庸又对前线的将士赏赐了不少的酒水与牛羊,在不经意间,拉动了大唐帝国地经济增长,一举数得啊!

[无广告小说奉献]

第一百七十八回 大决战之疑神疑鬼第一百一十回 都督府众人齐聚 李无庸借口兴兵第二百零六回 姚启圣的作用第十三回 登州之战 (二)第一百五十回 昭陵与福陵 (三)第二十五回 晋江施琅 (二)第一百四十九回 昭陵与福陵 (二)第四十四回 土地国有 (一)第一百四十四回 江山为盘民为子第一百七十二回 大决战 (九)第一百七十二回 大决战 (九)第一百三十八回 李自成兵败山海关第三十八回 收复台湾 (一)第一百七十四回 大决战之糜烂山东第一百六十八回 大决战之虎牢关第一百一十六回 一将功成万骨枯 围点打援定郑氏第三十三回 福建任上 (八)第一百七十一回 大决战 (八)第七十八回 枭雄与色鬼 (二)第三十二回 福建任上 (七)第六十八回 邸报第一百五十八回 再会媚香楼第一百五十回 昭陵与福陵 (三)第一百一十四回 阿巴泰窃掠十八州 崇祯帝封锁台第一百七十六回 大决战之所向披靡第九十一回 北国千里入阵图 (十一)第十七回 恐怖的明朝第九十一回 北国千里入阵图 (十一)第六十五回 大都督府 (二)第九十八回 吴三桂兵破重围 崇祯帝无缘辽东第一百七十四回 大决战之糜烂山东第一百一十九回 罗振川奉命夺关 赵镜波兵阻鸡鸣第十二回 一只鸡的影响第一百八十六回 大决战之英雄迟暮 (一)第一百九十六回 新的开始第六十五回 大都督府 (二)第五十一回 《中倭江户新约》(五)第一百九十四回 最后的辉煌 (一)第九十八回 吴三桂兵破重围 崇祯帝无缘辽东第三十二回 福建任上 (七)第二十回 媚香楼 (三)第一百三十八回 李自成兵败山海关第一零五回 清宁宫诸王公争位 吴三桂兵阻山海关第一百九十六回 新的开始第一百一十六回 一将功成万骨枯 围点打援定郑氏第一百八十三回 大决战 (十九)第一百六十七回 大决战 (四)第十三回 登州之战 (一)第二十二回 日进斗金第一百三十二回 两大臣争相招揽 大汉奸左右逢缘第四回 名不虚传第四十二回 收复台湾 (五)第六十三回 子嗣第五十二回 《中倭江户新约》(六)第一百四十八回 昭陵与福陵 (上)第一百八十回 大决战之大沽口 (一)第一百九十九回 家宴第一百一十七回 罗振川总领安南事 李自成自立大元帅第一百六十九回 大决战(六)第一百五十六回 朕的对手又少了一个第一百二十五回 调虎离山史可法中计 横扫广西罗振川出征第一百六十二回 定安徽 (二)第一百八十七回 大决战之英雄迟暮 (二)第一百五十八回 再会媚香楼第一百五十九回 这年头,骑驴也能上金銮殿第四十六回 摊丁入亩与家庭联产承包第一百五十回 昭陵与福陵 (三)第七十四回 铁齿铜牙李无庸第五十五回 《中倭江户新约》(九)第二十二回 日进斗金第一百九十回 大决战之多尔衮之死 (二)第一百九十五回 最后的辉煌 (二)第一百五十二回 昭陵与福陵 (五)第六十七回 鹰眼第二百一十三回 袭营第二十三回 相互算计第一百七十回 大决战 (七)第三十九回 收复台湾 (二)第四十四回 土地国有 (一)第二百零九回 秦氏忠烈第一百二十三回 四督师齐聚南京城 史可法无力镇三藩第一百二十一回 看天下群雄纷争 问江山谁人称王第一百八十四回 大决战 (二十)第二十七回 福建任上 (一)第二十回 媚香楼 (三)第九十八回 吴三桂兵破重围 崇祯帝无缘辽东第五十二回 《中倭江户新约》(六)第一百三十四回 李无庸孝陵祭拜 吴三桂冲冠一怒第一百九十八回 回京第一百三十二回 两大臣争相招揽 大汉奸左右逢缘第二百一十回 阳谋离间第十五回 进京第十三回 登州之战 (三)第一百七十一回 大决战 (八)第一百二十一回 看天下群雄纷争 问江山谁人称王第一百一十回 都督府众人齐聚 李无庸借口兴兵第一百五十三回 昭陵与福陵 (六)第八回 敛财手段第四十八回 《中倭江户新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