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回 大决战之糜烂山东

淮安城外十里亭处,一队骑兵身着黑色盔甲,脸上带着狰狞的脸罩,让人看不清楚,只见头上的红缨随着朔蒴北风飘舞,虽然如今已经是三九严寒,但是这些骑兵却骑在马上岿然不动,显得的纪律十分严明,这就是唐皇李无庸最精锐的赤龙兵团,虽然只有一千人,但是却是以一当十的人物,平常都是护卫在李无庸身边,如今随其出征的也不过八百人而已,看如今的架势,居然都在现场。那显然李无庸也是在其中了。

十里亭一般都是官员出(入)城被同僚相送或相接的地方,而如今能被李无庸亲自相接的人物也是屈指可数的,想当年也只有李岩享受过待遇。如今也不知道是哪位豪杰能有如此待遇,能够劳动一代帝王十里相迎接。

李无庸一身金黄色盔甲,腰间悬挂天子剑,神色微笑的望着远方,而在他的身后,施琅、刘启、李丰等随军出征的将领一字儿排开,众人中,施琅面无表情,刘启却不时的朝身后有些不安的众人瞪了几眼,这么冷的天,也只有他与施琅这样的身板能够忍受的了。

“陛下,高夫人一行快要到了。”原来李无庸是来迎接高桂英一行的,李岩在打败多铎后,就收到李无庸的诏书,诏高桂英等一行人淮安见驾。而高桂英也确实想见见这个年纪比李自成还小,却能够建立一份比自己丈夫还要大,还要牢固的基业。

“高将军。我们地陛下听说将军前来,已经在淮安城外十里亭处等候多时了。”赵镜波对身边的高桂英说道:“能让陛下出十里相迎接的,也是当年危国公到南京去觐见的时候,陛下曾出城十里而迎接。”

那高桂英闻听李无庸居然为了这个家破人亡的妇人,迎接城十里,而且还是在这种天气里,饶是高桂英也是一位巾帼英雄。心里也不由的十分的感动,同时也想到自己地丈夫。要是当年李自成也有这番气度的话,恐怕手下也是人才济济,不可能混到如今地局面的吧!不过想归想,她还是率先打马前进,她可不愿意让李无庸再那里呆的太久了。

战马很快的带着一行人赶到了十里亭,首先进入高桂英眼帘的是一身着金黄色盔甲的年轻人,大约二十五六。三十不到的年纪,相貌虽不英俊,但是却是雍容潇洒,柔和地目光中却带着一丝威严。

“草民高桂英率属下刘体纯、李过、高一功、贺珍、李来亨拜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如今形势不同了,高桂英率领着李过等人跳下马来,上前几步拜倒在李无庸面前。

李无庸赶忙走上前去,扶了起来,说道:“高将军就算不是闯王的夫人。见到朕也不必如此多礼。”

“陛下说笑了,外子不过是个看不惯前明暴*的造反的草民而已,至于闯王的称号也不过是一些好事者胡乱叫的而已,还望陛下莫要当真。”高桂英诚恳的说道。如今新朝以建,而大顺也已经灭亡了,李自成兵败身死。高桂英虽然是个猎户出身。但是察言观色的本事还是有地,在李无庸的话中,称呼李自成为闯王而不是称大顺的皇帝,就知道李无庸不会承认大顺王朝的存在的,既然如此,这个闯王的名头也许在将来还有可能是个惹祸地东西,索性今天也把它给推了。为了一个虚名而葬送十几万弟兄还是划不来的。

李无庸闻言在心里叹了口气,他当然知道高桂英的顾虑,当下也不做声,走到队伍中一个年纪轻轻的青年身边。说到:“如果朕没有猜错的话。你就是江西百姓口中的‘小闯王’李来亨了。”

“草民不敢。”李来亨虽然在战场上威风凛凛,但是刚一见到李无庸。也受到了自身思想的影响,皇权天授,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紧张。

“朕从危国公那里知道了你,还知道你手下的旋风十八骑的威名。怎么?他们就是旋风十八骑吧!”李无庸越过李来亨,看着不远的十八个彪汉。

“草民不过多杀了几个胡人罢了。”李来亨到底年轻,经受不了别人地夸奖。

“杀几个胡人?要是杀了几个胡人都那么简单地话,那朕如今都已经坐到了北京城了,也不用大过年的呆在这冰天雪地里。”李无庸微笑地拍着李来亨的肩膀道:“朝廷有规定,非王室不得封王,你先做个一等伯,就叫闯伯!待到打到了北京城,再封你做侯。和你老子并列,如何?一门双侯,也是一段佳话了。”

“谢陛下隆恩。”李来亨没想到自己一来就封了伯爵,而李无庸居然还承诺将来一门两侯,这可是天大的荣耀。

“李过为西乡侯、贺珍为东乡侯、刘体纯为闽乡侯、高一公为建乡侯。”李无庸微笑的说道:“高将军为韩国夫人。”李唐的侯爵有三类城侯、乡侯、关内侯,而女将中则为国夫人为第一位,仅次于皇后和皇贵妃了。

而无论是李唐自己还是李自成旧部,谁也没想到李无庸居然这样不吝爵位,对这些投降的将领有这样的厚赏,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李无庸自己也清楚,要不是高桂英在关键的时候,以大局为重,千里迢迢的从江西赶到虎牢关,那这个时候虎牢关也不会在自己的手中了,而虎牢关的一失守,多铎的骑兵就可以快速的插到自己的背后,河南、江苏、山东甚至安徽、湖北都会成了清军牧马之地,他李无庸也只能回长江喝水去了,也不可能在这里扬眉吐气了,高桂英的功劳大矣。

“高将军。请上马。”李无庸说道。

“陛下先请。”高桂英哪里敢在李无庸面前先上马。

而李无庸也不推辞,翻身上了疾风,挥了挥手喊道:“回城。”赤龙军护卫着李无庸当先开道,朝淮安冲了过去。

“高将军,请。”淮安行在内,李无庸与高桂英坐了上首,在他们地对面仅有一只烤全羊而已。而其他人也只是吃着烤全羊,喝着一些烈酒来抵御严寒。

高桂英看着行在一眼。又看了眼前的食物一眼,在心里叹了口气,想当初自己吃的食物比这个还要丰盛,当初李自成在西安称帝,然后一路北进,也设有行在,不过与眼前这个行在相比起来。恐怕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吧!眼前的这个皇帝出征,随行的不过一个太监而已,听说还是为了晚上为了给他煮点小吃的而已,而今天吃的烤全羊也不过是因为自己这批人地到来,特地杀的而已,听说平日里,这位皇帝士兵吃什么,他就吃什么。李自成也曾经做到过。不过那好象是在商洛山中地日子吧!自从称帝后,吃的都是山珍海味,整整一百零八道菜啊!吃不了就倒掉。如此奢侈浪费,大顺安能不灭亡。

且不说李无庸众人在这里大宴宾客,而被李无庸派到山东的谷振东与傅以渐这个时候也遇到了麻烦。由于从多尔衮进入北京那时起,他就公开申明他欢迎明朝官僚加入新的政权。所以,

北京及其周围城镇的占领,在开始就非常顺利。崇祯十七年,多尔衮谕示兵部,对于

迎降之处实行赦免,因为帝国的百姓“皆属吾民”。同时,还特别向地主官员做出保

证,如果他们剃发归降,那么他们不仅可以恢复原职,甚至还将官升一级。三天以后。多尔衮正式表示。如果明朝的城市官僚剃发并纳名投诚,则将官复旧职。多尔衮许诺

:“各衙门官员。俱照旧录用”。由于那么多地官员因为投顺李自成而已经名节扫地

,所以他们大部分立刻就接受了这一招降要求。这样,整个政府都投降了,并且没有

一个人因为忠于明朝而自杀殉节。而到了山东,在李自成拨开了黄河大堤,黄河淹了开封,而更为严重的是黄河改道了,不但淹了山东的大半个北部,更重要的是经过淮安,从江苏入海了,顿时把山东搁到了黄河以北了。更为奇怪的是,清军刚想占领山东,李无庸的大军就压境了,多尔衮不得不放下山东事宜,只是暗中派人到山东传达了清军朝廷的意思。

而李无庸就不同了,刘启不行,就换打仗好无顾及的谷振东,虽然谷振东在临走地时候,李无庸也曾反复叮嘱,只可惜,当谷振东到达山东的时候,山东的局势渐渐失去了控制,被洪水冲刷完土地后,又没有得到官府的赈灾,那些地主豪强们又毫无顾及的征收租子,顿时把百姓给惹毛了,反正都是个死,不如反了再说,先抢了你的粮食吃饱了再说,如实乎,在那些土匪地挑拨下,山东省就这样反了。谷振东的大军在镇压土匪的同时,又为了安抚民心,处置了几个罪大恶极的地主,本来这件事根本就没有什么,但是在有心人的挑动下就不一样了,更何况挑动的人还是个大人物呢?

晚明时期,山东是一个社会与经济的极端繁荣的省份。像济宁这样的城市在天启末就已经繁荣起来了;作为地区货物集散地的大运河畔上地临清,尤其繁荣。还有一些富裕地乡区,例如淄川,为大地主所控制。但是,这个省的中部,泰山与沂蒙山周围地区,以及西南地区,却相当贫困,在天启年间年代经常遭到饥荒地袭击。在西南地区的地主并不太富裕,但有很强的自卫能力,住在有家兵和沟垒防护的“家庄”中。许多人习惯以劫掠为生。横贯山东西部的、从北京到徐州的东去大道,整家整家的人——甚至整村整村的人,以抢劫为主要生活来源。滕县与兖州府会之间那令人生畏的驿路上的旅客们,如果能够逃脱“响马”的袭击,那真是要感谢苍天有眼了;如果其车马没有陷入泥淖,以致被村民以租借牵引用的骡马为由而横加勒索,那也真是万幸。

与山中土匪和起义军为敌的是乡绅及其联盟,但他们在横暴残忍上与其敌手差别不大。这种地方武装很像封建团体,都有很好的训练,常常带有浓厚的个人忠诚色彩,一般以忠于乡绅领袖的马队或家丁为主力。邹县豪强鱼维新,拥有一支八百名步兵的武装,纪律严明,随时可以与正规军一同作战。嘉祥县的名流刘君学,在多尔衮暗传消息时期征集并训练了一支三万多人的“义勇”。

许多这种地方地主武装,特别是山东西北部的地主武装,被征调去进攻短命的大顺政权。李自成占领北京后,派出了许多军官和地方官,到山东各乡、县的都会去接管原政权。他们把在北京用过的拷饷追赃的办法又用到了这里,首先被驱集到一起的就是乡绅。例如,在兖州(这里是明朝鲁王的封地),大顺的首领们取得了被叫做“无赖”的下等阶层的支持,来打击乡绅。在济宁,郭志伟为大顺政权接管了此地,他把官僚、生员和富民囚禁起来,拷掠赎银多达四十八万两白银。当他们占领了运河与山东——北直隶间驿道的接合处的德州后,这种行为变得特别地残酷无情。崇祯十七年,那里的乡绅在著名士大夫天启年间的进士谢升率领下,起兵反扑。后来,在北京城吏部衙门里,搜到谢升在给清军的信中说到:“臣等鼓励阖州士民,磔伪州牧吴徽文,伪防御阎杰,誓众登陴,激发远迩,共诛闯贼,所置伪官贼将郭升丧胆西遁,谨扫境土,以待天庥。”

谢升在赶走了大顺军官后,与乡绅们共同邀请了一位明朝皇亲朱师钦,让他以“济王”的名义统辖这一地区。在他的名义下,他们鼓励了其他地区的绅士也组织乡兵,进攻大顺军队。在谢升的同窗、前兵部侍郎谢启光的领导下,这个城镇的两千居民赶走了大顺的统治。在繁华的淄川,前翰林学士、进士孙之獬倾其家财,组织训练了一支地方武装,借此保卫了他在亲戚邻里,并从这个地区把大顺军队赶了出去。

本来,李无庸出身山东,皇后刘玲儿也是山东人,朝廷次辅、当朝国丈刘谦与山东不少人的关系都还不错,在当初听说李无庸占领江南的时候,山东诸人都是弹冠相庆,纷纷说山东出了皇帝,只可惜的是,当他们知道李无庸在江南实行的是土地收归国有,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后,这种心情也就淡了下来,而当他们知道衍圣公孔胤植入京受到顺治帝的热情接待,还继续担任太子太傅袭封衍圣公后,当下从那里得到信心,如是乎在这位衍圣公的游说下,毫不犹豫的向北京的顺治写了效忠书,也联合起来对付进入了山东的谷振东大军,而谷振东在土匪与地主豪强的围攻下,也损失了不少。山东局势再次陷入了糜烂的境地。

[无广告小说奉献]

第一百九十六回 新的开始第七十二回 李岩第九十六回 皇太极十面埋伏 洪承畴无力回天第二十六回 舰队第十三回 登州之战 (一)第二百零九回 秦氏忠烈第一百一十九回 罗振川奉命夺关 赵镜波兵阻鸡鸣第九回 被历史闪了一下腰第一百九十一回 吴三桂之死 (一)第三十五回 买一送二 (二)第一百九十六回 新的开始第八十五回 北国千里入阵图 (五)第一百三十四回 李无庸孝陵祭拜 吴三桂冲冠一怒第三十二回 福建任上 (六)第一百九十六回 新的开始第三十四回 买一赠二 (一)第六十二回 施琅之师第一百二十一回 看天下群雄纷争 问江山谁人称王第一百二十六回 陈大戈兵投大唐 李无庸登陆上海第十八回 媚香楼第一百一十回 都督府众人齐聚 李无庸借口兴兵第五十回 《中倭江户新约》 (四)第九十三回 围困第一百二十八回 庄烈帝弑杀后宫 周皇后从容赴死第十五回 进京第一零四回 多尔衮上呈战报 皇太极吐血驾崩第六十四回 大都督府 (一)第一百九十二回 吴三桂之死 (二)第一百九十三回 吴三桂之死 (三)第一百九十八回 回京第一百六十回 北伐第八十五回 北国千里入阵图 (五)第二百零八回 离间君臣第一百八十五回 大决战 (二十一)第六十三回 子嗣第一百七十三回 大决战 (十)第一零八回 宋献策忧心忡忡 李无庸左右平衡第一零七回 旗舰内笑谈抚臣心 史可法趁乱归南京第二十三回 相互算计第十五回 进京第一百一十二回 李自成无德施水计 开封城灾祸二十年第一百八十二回 大决战之大沽口 (三)第四十七回 《中倭江户新约》(一)第一百三十七回 牛金星难解帝王心第八十三回 北国千里入阵图 (三)第一百七十四回 大决战之糜烂山东第一百八十三回 大决战 (十九)第九十三回 围困第四回 名不虚传第一百七十六回 大决战之所向披靡第一百一十九回 罗振川奉命夺关 赵镜波兵阻鸡鸣第六十八回 邸报第四十一回 收复台湾 (四)第七回 筹划第一百一十三回 恶魔将军首战克敌 神匠戴苍试制连珠第十三回 登州之战 (二)第八十回 山海夜话第二十回 媚香楼 (三)第一百六十三回 大决战前夕第八十四回 北国千里入阵图 (三)第十八回 媚香楼第二百一十四回 二连击第一百六十六回 大决战 (三)第三十一回 福建任上 (五)第二十二回 日进斗金第四十三回 收复台湾 (六)第一百八十回 大决战之大沽口 (一)第一百八十四回 大决战 (二十)第四回 名不虚传第九十六回 皇太极十面埋伏 洪承畴无力回天第一百八十六回 大决战之英雄迟暮 (一)第六十九回 话运河第一百六十回 北伐第十三回 登州之战 (三)第一百三十回 李自成招降吴三桂 多尔衮窥视中原地第八十七回 北国千里入阵图 (七)第一百六十回 北伐第四回 名不虚传第二百零七回 大唐鹰眼第六十四回 大都督府 (一)第二十三回 相互算计第一百回 曹化淳假传消息 庄烈帝活人作祭第五十回 《中倭江户新约》 (四)第一百六十四回 大决战 (一)第一百七十四回 大决战之糜烂山东第一百四十三回 文武相争是为何 (二)第一百三十三回 顾炎武巧献粮计 李无庸兵进南京第七十六回 督师蓟辽第三回 刘谦父女第一百二十三回 四督师齐聚南京城 史可法无力镇三藩第二十六回 舰队第一百八十五回 大决战 (二十一)第一零一回 台湾岛群臣度难关 冯锡范暗中施离间第一百五十八回 再会媚香楼第一百五十八回 再会媚香楼第七十八回 枭雄与色鬼 (二)第一百八十四回 大决战 (二十)第一百二十五回 调虎离山史可法中计 横扫广西罗振川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