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看谁的演技精湛

不过,从面上来看,李世民不肯示弱,不愿先鸣金收兵,而远东军这边也貌似不甘心,所以也不收兵。

于是直到天色全黑,双方才不得不罢战,各自抢了伤兵与战死的同袍退去。

远东军又退了十里左右,但竟然没有退回河谷县城,而是在一座处于远东军治下上谷郡地境内的破败的村庄中安营扎寨。

这一日的战事,虽然双方投入兵力都不多,但战斗之激烈,却是不少将士前所未遇的。

半天血战,李世民麾下杜有超带领的两千骑兵死伤合计六百余人,远东军也差不多损失,十杀寨前原本有一条小溪流过,战斗结束之后,溪中流过的,已是染红了的血水。

李世民一边仔细询问了杜有超对远东军战力的具体判断和切身感受,一边派出大量探子盯紧这远东军主力,同时也与自己在上谷郡的情报探子的负责人联系,设法弄清楚尉迟敬德等远东军主帅这次战略目的到底是什么。

但第二天一整天,远东军都在休整,除了同样派出大量探马防止李家军偷营之外,并没有什么新的举动。

不管怎么说远东军刚好是在对方上谷郡的境内,目前来看也再没有异动,李世民虽然因为李渊密令,想要打胜仗心切,在当前北路和东路战况不妙的情况下,也不好轻举妄动,要尽可能的稳中求进。

不过,李世民从远东军谨慎的举动中看出,昨天的同等数量骑兵一战,让远东军貌似对自己一方多了一些忌惮之心,竟然都不攻打军寨了。

李世民带领信心比前几天明显更足的众将正在商议如何打一个胜仗,外面有亲兵带进来一名信使。

李世民认识此人,这是他安排在远东军治下上谷郡的情报人员。

这位情报人员给李世民行过礼之后,便当着所有人的面,脱下裤子,露出了大腿。

众人没有任何意外,只是看着那情报人员将大腿上一个伤口的缝线拆开,从里面拿出了一个小小的蜡弹。

众人知道这是“蜡弹”,是由李世民一手成立的情报组织用来传递军事机密情报所用,多以白绸或者黄绸书写,外面用蜡封牢,缝入送信人的大腿肉里。

李世民吩咐亲兵将满脸大汗,脸色微白的情报人员带下去处理伤口,并且现场进行了赏赐,然后他拿着亲兵处理干净的蜡弹,轻轻捏开,从中拿出一条白绸,凑到一座烛台旁边,就着烛光细看。

“幽州罗艺再有十日便会派五万精兵来援助尉迟敬德,而且都是骑兵,到时候对方兵力大增,再想打一场胜仗就更难了。所以我们要在罗艺的人马到来之前便打一场胜仗。”李世民看了白绸上的一段字迹之后,神色变得肃然凝重,最后终于下了决心。

众将精神一振,纷纷抱拳道:“请二公子吩咐。”

李世民已经恢复了胸有成竹之色,笑道:“我确有一个计划。”

他看着眼前模仿远东军那样打造的沙盘,说道:“从我们十杀寨至远东军河谷县之间,几乎全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不过在十杀寨东边却有一片树林。”

众人不解的望着李世民,不明白后者的言下之意。

李世民用手中细棍指着沙盘上代表树林的那一片绿布,继续说道:“这林子虽比不得深山密林,但也算是聊胜于无。在这十杀寨附近,举目四顾,除了农田还是农田,有了这片树林,亦算是老天爷给了我们机会。我今日观战,远东军能够打下河北、山东和中原,实非幸致,远东军的战力也的确如传说中那样强悍,但现在看来我们也不比他们弱,甚至若是有钢板甲和九发快弩、火药武器,我们还会比他们更强。所以,远东军若是再来挑衅,我倒有一计将对方留下。”

这时有大将旁边笑道:“二公子之意,是要引远东军入林么?”

李世民却摇了摇头,道:“尉迟敬德此人不可小觑,只恐远东军不会轻易上当。这片树林太小了一些,远东军与其深入,倒不如直接纵火烧林。如今冬天的天气干燥,远东军若是放火,这树林是经不得几下烧的,轻易便可燃起大火,我们在树林中埋伏,可能是自寻死路。”

“那二公子之意是?”有一名年龄较大的老将军替众将官问出了众人心中所想。

“我的计划是,我们主动攻打他们,经过激烈交战之后,我们抵挡一阵,便佯装不敌,兵分两路逃跑。一路由杜有超率领,经树林南边的大道,往青石谷败退。另一路由李光明率领,当成游兵散勇,退入树林之中。远东军尉迟敬德一路比起他们的北边和西边进展顺利,一直没有什么进展,所以肯定也是杀敌心切,我们要利用他们这一点,想来他们绝对不会放过追败退之敌的机会,如此一来,远东军必然只会追击杜有超那一路。”

众将顿时明白过来,说道:“二公子的意思是让杜将军再杀个回马枪,来个前后夹击?”

“当然,主力将会由我亲自率领。”李世民一脸自信道, “光是李光明和杜有超纵是前后夹击,只恐亦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唔?”众将又心生疑问。

“我会带领主力在西边二十里外的黄阳坡等候,杜有超率军将远东军引向黄羊坡,一旦远东军军追过去,李光明便领兵断其后路!”他冷笑一声,脸上露出一丝杀气,“此计若成,我们定要叫远东军损失惨重。”

…………

…………

十一月二十九日的清晨,黄阳坡。

李世民勒马停在路边,望着身旁大道上一队队悄无声息地列队东行的骑兵和步兵,心想成败就在此一举。

此时,他已经命令李光明和杜有超主动出兵向远东军发起进攻。

倘若他们此次的计策成功,能一举歼灭远东军数万精兵,这对眼前他们家军在北路和西路战况不利的局面是一个极大的缓冲,同时也可以让他李世民个人在李渊集团上下的威望达到极高的地步,甚至已经可以因此而压过有着长子先天优势的兄长李建成。

只是,如今他唯一需要担心的是杜有超和李光明二人能不能胜任他的计划。他突然有些后悔将段志玄派往川蜀有些早了,若是有段志玄这员良将配合他实施这个计划,当是可以百分之百成功的。

细细想了一下,尉迟敬德身边可能会有李靖在暗中谋划,李世民为了谨慎起见,又兵分两路,派麾下大将毛海忠率一万骑兵,衔枚摘铃、僵旗息鼓,绕道疾行,插到杜有超的东边,一旦杜有超的伏兵尽起,毛海忠便率军突袭远东军的营寨,既可扰乱远东军的军心,同时还可防范远东军另有援兵到来。

倘若远东军另有人马闻讯来救,毛海忠只要挡得一时三刻,李世民便能集中精兵,先歼灭突前的数万远东军,然后主力退回十杀寨。

李世民的这番部署纵不能称天衣无缝,亦算得上十分周密。

李世民又思前虑后半响,也找不出什么毛病来,就算是李靖可能会有何阴谋诡计,只要他布了毛海忠这么一支奇兵,亦总可保得全身而退。

只是,看着听命开始准备调集一万人马离去的毛海忠,李世民想起毛海忠的能力并不是非常出众,心里面隐隐的又犯起了嘀咕。

多疑是许多上位者的通病,李世民这一点尤其严重,只不过他平时掩饰是极好,想了好一会,想着毛海忠平时表现还算勇武,且能力还说得过去,才算是放下了心。

但他免不得又在心里面重新细细想了一遍整个部署,直到实在找不出破绽,方才作罢,也暗暗松了口气。

这次的计划进行到现在,对李世民来说,其实已是箭在弦上,不能不发了。

此时要再去通知杜有超和李光明改变主意,已经来不及,他若临时变卦,便如同置杜有超和李光明率领的麾下近四万将士于死地,这种事情自然是不能做的。

李家军依然按照既定的部署,有条不紊的行动着。

在毛海忠率一万骑兵离去之后,李世民此时麾下还有两万骑兵和三万步兵。

他将这五万军队分成三部,五千骑兵和一万步兵做为大军的左翼,右翼和左翼一样的人马布局,而李世民亲自披挂上阵,坐镇中军,统领余下的一万骑兵和一万步兵。

李世民因为年轻力壮,且武功高强,所以虽然颇有智谋,但是打仗之时,却很喜欢身先士卒,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他在麾下将士心中威望极高。

当然,这也与李世民身边一千亲兵全部都晓勇凶悍,乃是从全军百里挑一之辈有关。

这些人可以保证李世民不会轻易死去,否则李世民敢不敢次次冲杀在前,还真不一定。

为了防止被远东军的斥侯、探子或者军情府察觉,在那远东军钻进圈套之前,他们也只能藏在黄阳坡耐心的守株待兔。

李世民对黄阳坡的地形颇为熟悉,在这一马平川的平原上,相对来说,黄阳坡算是个不错的藏兵之所。

实施上,为了灌溉稻田,他在去年还动员当地豪绅和百姓组织挖了一条十多里长的沟渠从附近的河里面引水,沟渠虽然很窄,但在沟渠之畔,种着两排杨树、柳树,而在杨树柳树之后则是大片的芦苇,大军藏在芦苇之中,远东军不到跟前,便很难发觉。

辰初时分,李家军便悄无声息地进入到了黄阳坡。

因为黄阳坡离李光明、杜有超带领的人马临时营地对峙之处太近,区区十数里地,动静稍大一点,都可能被远东军察觉,因此李家军骑兵也全是下马步行,一队队的分散进入到庄中。

而庄子里面本来就为数不多的百姓自然早已被李世民派人连夜撤走。先前李世民已经派出几个探子堪察地形,画定各军潜藏之处,所以李家军大军一到,这几名探子便指引着他们,前往自己的藏身之地。

虽然李世民行事周密,战事准备充分,考虑周全,但是待到左中右三军布阵完成,还是足足用了大半个时辰。

设伏的地点如此之近,固然是受地形限制迫不得已,但只要能够达到目的,绝对会让追过来的远东军大吃一惊。

不过,之前对着沙盘纸上谈兵的时候并没有感觉,真到了实际行动之时,李世民仔细观察,才觉得要想瞒过敌人还是有些困难。一支五万人的军队,要完成布阵而不生推挤、声响,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么多人马,操练再好的部队,在一个即使比较熟悉的地方,也会有人站错位置出现小小的混乱。

尤其是骑兵,战马再驯练得好,终究也只是畜生,有许多意外的因素出现,会让战马受惊。

而李世民却带领李家军做到了。尽管这中间肯定有一些运气,但是不得不说,李世民的军队练得很不错,用后世的话来说,纪律严明和作风过硬。

东边二十多里外的杜有超和李光明也有意配合他们的行动,远在二十多里之外,李世民仍然能隐约听到战鼓擂动的声音。

这是杜有超和李光明已经带人在与那支有着三万人的远东军交战!

不用在现场,李世民闭上眼睛便能想见那种矢如雨下、血肉横飞的场景。

为了不让远东军对打败杜有超和李光明而生疑,杜有超和李光明只带了近四万人,只比远东军人数多几千人,而且一定会真刀真枪的与远东军血战一场,不知道又会有多少人会因此丧命。

李世民自然不是同情这些士兵,只是他隐隐有些担心杜有超和李光明那里损失太多。

而对于大多数的李家军将士来说,东边隐约传来的战鼓之声,还有那滚滚而起的灰尘,初时尚能让人感觉安慰,甚至有一种接近战场的兴奋,但很快,它便成为一种侵蚀人们耐心的东西。

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抓狂的渊太祚第二百一十七章 王君临最后的大礼第一百三十九章 各方反应第六百一十一章 又锋芒毕露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陈丹婴的眼泪第九百三十四章 草莽之中遗有明珠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舞女变成了刺客第九百二十七章 又到了比拼演技的时候了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第一百七十章 国丧(第三更)第二百一十七章 王君临最后的大礼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进退两难的突厥大军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第八十八章 春秋刀法第五百八十九章 史上最愚蠢的皇子第六百八十一章 疯狂杀戮第四百九十三章 天魅妖女第七百九十二章 新都之地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逼到死境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英雄难过美人关(下)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房乔的劝谏第三百零五章 追杀(一)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抓狂的渊太祚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突如其来的暴乱第二百八十六章 武三的战略第四百零七章 山中同路人第三百三十五章 难民营的规矩第四百八十九章 你敢打我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一号杀手之王再现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一盘大棋局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远东军来了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罗艺的四万骑兵第四百三十二章 愤怒的苏媚儿第八百九十二章 突然翻脸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杀人魔王张金称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疯狂的追杀第八百九十二章 突然翻脸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与突厥可汗的会面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开挂”的军队第八百七十二章 动了谁的蛋糕第三百九十五章 谁背黑锅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抢夺城门第四百二十七章 郁闷的血鬃马第二百八十九章 我就是隋人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闪电战与黑色钥匙第八百八十一章 拜师和比武第六百五十二章 大战罗艺(下)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桃李子得天下第九百四十章 杜如晦的看法第一百零二章 子默被抓(第四更)第三百四十三章 月黑风高杀人夜(中)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心理战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特殊的礼物第一千章零四章 农业“革命”第八百三十一章 强攻第二百九十八章 他是自己人?第四百三十六章 单纯的刘子明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如此军阵第九百八十六章 最后的疯狂(三)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被包围了第六百八十六章 重赴太原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百姓的绝望第二十五章 平兰县大捷第七百五十九章 聂小雨的强迫症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死亡的影子第六百四十四章 是谁的暗子第七百八十三章 当堂对质第一百八十六章 借兵之计第六百三十二章 与死神抢时间(二)第六百三十六章 伴君如伴虎第二百六十七章 我要炼虫人第七百五十五章 魔女张出尘的广告代言第八百九十六章 利益使然第九百八十五章 最后的疯狂(二)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水鬼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洛阳来的钦差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大山关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心怀恐惧的杨广第七百九十三章 百姓如蝼蚁第四百七十三章 鬼故事与赴宴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温柔背后的杀机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王君临送来的破城秘宝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蛇岛议事第一百六十三章 受刺第七百零六章 太原武氏第一百六十二章 预防旱魃的出现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上钩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一切都为了杀死王君临第五百零八章 长寿的诱惑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有一种女人不能得罪第六百四十七章 好演技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宇文化及的忐忑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杨素的战略第八百九十章 小不忍则乱大谋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特殊的骑战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百济国的使者第五百一十一章 千年代沟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蛇岛上特殊集训第九百七十五章 恐怖山大王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榆林郡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