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果然是有果必有因啊

王世清连忙上前躬身道:“启禀王爷,夏侯端父母被马贼掳走,李渊派兵灭了那股马贼,救了夏侯端的父母双亲。”

王君临点了点头,没有就此事发表看法,而是继续问道:“那夏侯端对这些士兵又有何恩情?”

王世清好似早就料到王君临要问这句话,没有经过任何思考和回忆,立刻就说道:“回禀王爷,夏侯端爱兵如子,经常将自己的军饷拿出来全部分给了家庭困难的士兵,并且凡是他麾下战死的士兵,他都供养其父母,为此夏侯端欠了一屁股的债。”

“果然是有果必有因啊!”王君临微微有些震撼,“所以此人必须要死,可这一千多知恩图报的士兵死的太可惜了。”

“夏侯端!”王君临突然大声喊道,“结局早已注定,你既然爱兵如子,为何又让这一千多士兵白白送命!何不放下刀投降,好保住这一千多士兵的性命?”

夏侯端循着声音看过来,喊道:“你是何人?”

王世清立刻大声吼道:“大胆,秦安王当面,夏侯端你安敢无礼。”

“哈哈哈……”夏侯端突然疯狂地大笑了一声,“原来是秦安王当面,本将的确不敢无礼,但是本将若是有机会,肯定会杀了秦安王。”

“找死。”罗士信怒极,远东军将士们怒极,便要上去将夏侯端连同这一千多人砍成肉酱,但被王君临阻拦了下来。

王君临阻拦之后,也不说话,就这样静静的看着夏侯端,看他如何选择。

说实话,王君临对夏侯端做的那些事情动机有些怀疑。

自古以来爱兵如子的大将多的去了,但是其中大多数其实都是为了让士兵在战场上给他拼命,对他忠诚。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将官在爱兵如子这方面做得越多,所图就越大。

毕竟,这个世界是绝不可能有真正无私的人,因为这不科学,不符合生物存在的规律和本能。

可是夏侯端既然在这次战争中明明有机会逃走,却没有逃走,还要在这里送死,那说明他没有野心,也不是为了荣华富贵。

若是夏侯端在王君临将话挑明之后,依然不顾这些士兵的死活,还要带着这些人一起死,那么夏侯端此人就是为了名,而且是那种为了名可以去死的人,可以不顾其他人去死的人。

所谓名利,为何名不能算在利的范畴之中,而且要在利的前面,因为名和利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大的区别和不同。

名是一种精神层次上的满足,自古以来,特别是华夏有太多的人为了这种生前名和死后名可以付出一切,包括生命。

这种人中有些人值得尊敬,但有些人却是大奸大恶最为自私之人。

比如,自己女儿名节有失,为了自己名声杀死自己女儿以证气节的的那些所谓大儒和个别清官。

总之,王君临想验证一下夏侯端是不是真人。

当然,夏侯端自己一个人因为忠于李渊所以去死,这也算是舍生取义,这自然是值得佩服和尊敬的。

可是,他为了自己取义,宁愿让一千多名明明想要活下来,且对他忠心耿耿的士兵去死,那就不是伟大了,而是天大的自私了。

夏侯端没有犹豫多久,突然转身对身边的一千多名麾下士兵大喊道:“兄弟们,我知道你们想要活下去,我不勉强你们……”

话音刚落,夏侯端突然用手中长刀割向自己咽喉,旁边亲兵都来不及阻拦,他咽喉便已经被割断,热血喷溅中,跌倒在了血泊之中。

王君临终于动容,感慨道:“不想这夏侯端真是舍生取义之辈。”

“尔等还不投降,莫非是想让家中老小沦为乞丐流民。”王君临突然一声暴喝。

那些因为夏侯端的死,一个个一脸激动,脸上生出仇恨的李家军将士浑身一震,脸上的仇恨顿时消散一空,有的只剩下了对死亡的恐惧。

一个武官首先丢下了兵器,跪倒在王君临面前,接下来“叮叮哐哐”一阵响动,一千多士兵手中的兵刃全部扔下,跪在了王君临的面前。

王君临微微叹了口气,吩咐道:“来人,将夏侯端的尸首送还给其家人,任何人都不能伤害其家人。”

罗士信恭敬称是,当场做了安排。

“裴元庆,这一千多士兵不错,便交给你,给你当亲兵吧!”王君临突然吩咐道。

裴元庆愣了一下,惊喜道:“属下多谢王爷。”

另一边王世清目光一闪,但立刻神色就恢复如常,不知道再想什么。

…………

…………

在远东军和降兵的共同努力下,太原城中的大火很快就被扑灭,秩序得以恢复,太原城渐渐恢复了平静。

在数千骑兵的簇拥下,王君临骑马来到了李渊在太原城的府邸。

李府门前王氏家主王绪和裴氏裴寂率领数十名文武官员齐齐跪下对王君临施大礼:“参见王爷!”

王君临点了点头,道:“诸位辛苦了,都起来吧!以后我远东军寻常情况下不行跪拜大礼。”

王绪代表诸人朗声道:“多谢王爷,我等遵命。”

裴寂不甘落后,连忙道:“王爷辛苦了,我等愿为王爷效命。”

待众人起身之后,王君临又道:“尔等的功劳我都知道,王氏攻破了西城门,虽然迟了一些,但守军中有上万人突然反水起事都是你们王氏的功劳,事后你们又稳定局势,功不可没,现命王绪为太原府太守,另再给王氏五十名范阳学院入学名额。”

王绪、王世清等一众王家人顿时欣喜若狂,但王绪城府很深,神色始终一片平静,此时躬身道:“多谢王爷,我王氏愿意拿出百万两银子作为军资。”

王君临却摇头道:“百万两银子就算了,王家拿出五十万亩良田用于公田便可。”

王绪深吸一口气,没有丝毫的犹豫,立刻躬身道:“卑职遵命。”

王君临突然转身对王世清道:“如今降兵有多少?”

王世清连忙上前禀报道:“启禀王爷,主动投诚和投降我们的敌军有三万四千五百多人。”

王君临对王世清点了点头,突然对裴寂说道:“裴家擒获李建成,功劳也不小。”

顿了一下,王君临又对另一边的裴元庆说道:“元庆,所有投诚和投降我们的这三万多人如今全部交给你,你是他们的主将,另立一营,营号你们自己取,营中将官任命由你全权负责,事后给军部报备就行。”

裴元庆闻言顿时大喜,连忙下马单膝跪地,大声道:“属下遵命。”

另一边王世清和王绪却是脸色微变,但很快就掩饰起来,神色恢复平静。

而裴寂则是眼睛微微一眯,躬身道:“多谢王爷对我裴氏的信任。”

王君临点了点头,又大声道:“百刀盟主宁少宝何在?”

附近的降兵中立刻有一人跑出,对王君临躬身道:“小人宁少宝参见王爷。”

王君临道:“任命你为特战队副统领,可从你百刀盟中挑选五百人并入特战队,事后听从特战队大统领张天冈的吩咐,按照特战队的训练章程,完成训练任务。”

宁少宝早已欣喜若狂,想要跪下谢恩,但想起王君临刚才所说,只是深深躬身一礼,道:“卑职多谢王爷,愿为王爷效死命。”

另一边的王绪和王君临身后的王世清心中暗恨,但脸上却不敢流露出丝毫。

王家这一老一少都是聪明人,虽然对于宁少宝从他们王家脱离极为不爽,但也知道此事由不得他们。

…………

…………

第六百五十四章 演一场好戏第一千零八章 热火朝天的盐场第四百六十六章 江湖‘中’人第四百八十三章 你想不想当皇帝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飞来神箭第六百六十三章 太原城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闪电战与黑色钥匙第五十六章 惨烈的混战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宇文成都之死第三百九十章 阴谋和阳谋之争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三面同时开战第九百零一章 寻找内奸第三百零一章 臭不可闻第二百三十六章 七彩蜘蛛第八百八十六章 范阳卢氏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各种私心的臣子第三百二十八章 如此剑法(第五更)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白虎节堂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裴寂之才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特种游击战第八百七十八章 范阳郡太守王君临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奔赴辽东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一千死士重装骑兵第四百三十六章 单纯的刘子明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侥幸未死第六百二十八章 力挽狂澜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小雨和可汗的诡异对话第九百六十二章 实力对比第六百三十六章 伴君如伴虎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盖世枭雄第一百四十九章 陈丹婴的眼泪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程咬金的怀疑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扮猪吃老虎的程咬金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心理战与李密的狠辣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破城(上)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李世民接到的密信第一百六十九章 皇后宾天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来自北方的威胁第八百九十九章 幽州边军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单雄信的古怪决定第九十七章 本宫要给你奖励第三百二十章 灾民为何而出现第八百八十一章 拜师和比武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救兵出现了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皇帝的绝望第八十八章 春秋刀法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李世民的惊人提议第五百七十章 权力的妙用和出狱第九百四十九章 你们中毒了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朝堂争执和萧皇后的恨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翟让派来的人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第七百八十五章 弹劾第二百七十八章 迷路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臭气熏天的战场杀戮第七百一十二章 无人能看见的聂小雨第六百八十八章 太原赌坊第五百七十一章 布局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围杀一号杀手之王(一第六百零二章 独孤明月上门第三百二十八章 如此剑法(第五更)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李世民的心思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四十万突厥骑兵第三十章 抢攻水泉关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李渊的担忧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救秦琼第八百五十四章 天子西巡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沉稳的徐世绩第九百一十三章 她是海妖第五百四十七章 恐怖的铁片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李渊父子的争论第六百七十章 杨谅之死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自我感觉良好的赵晨第一百四十章 开隋第一老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城破之后第八百二十四章 陈丹婴的异状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宇文成都之死第三十六章 特殊的训练第三百八十二章 官兵疯了吗?第二百章 温情攻势第四百三十五章 图谋龙宫第三百九十章 阴谋和阳谋之争第一百九十七章 大考之日第四百二十一章 计划赶不上变化第八百七十八章 范阳郡太守王君临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杨空蝉的心思第八百九十二章 突然翻脸第九百七十章 各种山头第四百三十二章 愤怒的苏媚儿第七百二十二章 少年的表演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撒欢的魏刀儿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水战(上)第四十九章 景教的来历第六百二十七章 朝堂惊变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第一个作战目标第三百八十八章 最想杀之人第三百八十七章 李氏三十六死卫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翟让派来的人第七百一十五章 不见棺材不落泪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白虎节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