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娶妾的模范带头

六名年轻官员看见罗成以上官之尊竟然亲自迎了出来,心中暗想这位武将出身的总管大人貌似没什么架子,同时连忙上前拱手行礼。

六名年轻官员显然之前没有商议过齐声同时行礼,所以便显得有些乱。

罗成神色稳重,面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一丝不苟的一一回礼,说道:“诸位从扬州城远道而来,一路车马劳顿,却是辛苦了。”

顿了一下,紧接着又笑着说道:“诸位不知对本总管安排的六位南诏小娘子是否满意。”

六名年轻官员顿时略微有些尴尬,说实话,若不是罗成提前派人给他们通知,让他们在路上演一场戏,并且言明让他们各自纳一名南诏族女子为妾,之前在路上那般直接将与首次见面的少女拉入车中的冒失事情他们是不会做的。

不过,话说回来,这一路上软香满怀,感觉……甚好。

六名年轻官员互视一眼,一起躬身,齐声说道:“多谢总管大人,下官等甚为满意。”

罗成一边邀请六人入府,一边说道:“不要谢我,这本就是你们接手六镇政务要做的第一件要事。给你们六人各自相配的少女都是六镇中威望地位最高的六位族老女儿或者孙女,之前尉迟大将军杀南诏人杀的有些狠,你们娶这六个南诏少女为妾,却是为了安抚六镇的生诏人,我已经给你们安排好了,三天后你们便娶亲,到时候这声势不妨弄的大一些。”

顿了一下,罗成又打趣笑道:“只是你们六人都是我大安国年轻一代俊杰之士,让你们娶生诏女子,委屈你们了。”

六名年轻官员中连忙有人道:“总管大人客气了,六名少女个个貌美如花,我等喜欢还来不及,哪有委屈之意。

“就是,就是………”

其他五名年轻官员连忙纷纷出声附和。

罗成见六人如此态度,顿时彻底放下心来,心想我大安国的文官与之前隋朝那些文官果然大为不同,至少这门弟观念不再迂腐。

………

………

此时,自南诏六族被尉迟敬德带大军踏破祖地,已经过去了大半年,当时,尉迟敬德强行将这六万多南诏族生诏人从大山中迁移出,没少发生激烈冲突和矛盾,后来王君临派了罗成过来,调派了大量人手和财力,修建了这六镇,将这六万多生诏人安排在了此处。

其他五个镇子上都驻有一千五百精兵,最大的蓝诏镇上驻扎有两千五百人,都是罗成从幽州带来的精兵。

罗艺为了让儿子罗成能够在这南诏六镇立足,可是将幽州军团十万大军中最精锐的一万人挑选出来,派给了儿子。

而王君临亲自吩咐,大安国朝廷有详细的后续计划,所以总的章程罗成不用多想,他需要做的就是根据实际情况和时事特点,按照王君临和朝廷的意思将这些事情逐一落到实处就行了。

原本计划是在南诏郡城近处屯田安置,但周边田地有限,而且熟诏人与生诏人混在一处可能会生出一些麻烦。于是当时朝廷直接选择了南诏郡城西南二百里处,这条南诏河两侧的小平原上,几个熟诏族因大战而荒废的寨子屯田扎镇。

有朝廷一力计划,南诏郡的军政主官的大力支持,安顿这六万多南诏生诏人很顺利,前后用了两个多月,便建好了南诏六镇。

后来,又散下布匹、粮食、生活器具,已勉强过日子。

“有之前朝廷和郡府的支持,六镇的基础很不错,不过这只是开始,接下来还有一大堆难题………”

进了府中,罗成简单的将六镇最终要定型结果说了一下,期间偶有提及皇帝陛下有意让六镇成为大安国统治异族的试点,让六名踌躇满志的年轻官员听得双眼发亮。

罗成继续道:“六镇四万三千七百二十五户,六万多口人,柴米油盐可不是小数目,现在屯田才刚开始,短时间内是指望不了田里的收成,虽然有着朝廷和郡府的支援,但是我来之前陛下曾经有过交待,这六万多人生活所需只有在前一年依靠朝廷的帮助,后面必须要靠自己,甚至每年还要上一定税钱”

“六万多人,就有四万多户?”

这些年轻官员都是从范阳学院毕业的,都学过数学,对数字很敏感,从罗成所说的数据里看出了问题。

罗成叹道:“是啊,很多都是一户一人,大半丁壮都死光了,他们谋反时和梁国人打仗,死了一些,后来又被尉迟大将军带人杀了一些。”

六名年轻官员对六镇生诏人壮丁如何死的显然不感兴趣,只是蹙了蹙眉,他们想到的是,六万多人中大多都是老弱妇孺,这可怎么种田过活?

罗成笑道:“这件事我早有对策。”

一名年轻官员问道:“总管大人有什么对策?”

罗成说道:“募民之策,只招单身汉家郎,不仅送十亩田,若是与诏女结为夫妇,还送布帛等彩礼。”

这其实不是罗成想到的,而是来之前王君临想出的化夷之策中的一个,这六万多生诏族人里,有两万多适龄女子,要么未嫁,要么是寡妇,只要引入两万多汉人结为夫妇,这南诏六镇的人心根基就稳了。

两万多汉人一来,南诏六镇就不复羁縻之地,就要如内地郡县一般管治,六名年轻官员都是挑选出来的精干之官,略微一想,便明白了这其中的深意。

“不过……”罗成又补充说道:“这也是长期之策,不可能一下就招募来两万多汉人,而且很多汉人受思想禁锢,未必就愿意娶南诏族女子,让你们六位各纳一南诏女子为妾,其实也有模范带头的作用。”

“事实上,按照陛下的意思,这南诏六镇只是起步或者说试点而已,陛下迟早会攻下唐国,而且志在北方突厥、西边吐蕃、南边南越族,甚至西域诸族都要终归我大安国。所以,南诏六镇立镇之始,我就以郡县制管治。”

“陛下果然一代帝王人杰……”罗成这话让六名年轻官员呼吸急迫,相互对视,眼中都闪动着炽热的光芒,这一句“志在天下所有异族都终归大安国”可非读书人泛泛之言,而是实义。

如罗成所说,南诏六镇就是以内地郡县制而立,郡县制的核心是什么?

自然是编户齐民。

这个时代编户大致分两套体系,一套是沿袭古时籍贯和赋税征发所立的乡里制,一套是按人户和治安所编的都保制,也即保甲制。

南诏六镇就是一张白纸,罗成自然可以从容勾画。

其实他也没有搞什么新鲜玩意,毕竟编户这事即使在后世都是头等难题。

难就难在要通过编户收税、征发以及动员,就得解决人和地(产业)的联系问题。

而人和地(产业)又从来都是在变化的。

这些事情虽然王君临和朝廷给了罗成非常详细的章程,但有些事情计划的时候或许容易,但落实起来却极不容易。

要知道,即使在通讯技术已非常发达的后世,也无法实现人与地的完全统一。找人可以,由人找地(产业)就难。找地(产业)找可以,由地找人就难。除非完全把人绑在地上。

从民国到共和国前期,其实都是沿袭这两套制度。一套是行政区域的乡里制(乡村制),一套是赋税差役体系的保甲制(生产队制)。

当然,这一点罗成是不知道的,但是从后世来的王君临和聂小雨知道,并且就一些事情对罗成有所指示,否则罗成也不可能将这件事情看得这么通透。

因此,罗成目前只作为一个地域区划。

目前南诏六镇每个镇都有十二都,十二个都保之下设大保和小保。

十户一小保,二十一户一大保,都保则在一百到三百户之间。

而另设的四里,则是按照南诏六镇每个镇子里面民居的四个片区划分,如城廓户的坊一样。

每个里的管理由指定的里正负责,里正也基本都由住在该里内的都保户充任。

“总管大人,南诏六镇还是羁縻之地,朝廷又不征税,编来作什么?”一年年轻官员虚心请教。

罗成笑道:“眼下南诏六镇人户虽多,却是寡妇、孤女、老弱为主,这些畸零管带户算不得正户。只有等汉人户多了,才可能被朝廷纳入郡县正制,这一点大家毋需担心。”

“再说,编户还是为了谋公财啊。南诏六镇现在是一穷二白,只能把大家组织起来干活。”

这么一说。大家就明白了,罗成现在编户更多是为了征发差役,只不过这差役是给南诏六镇自己搞建设。

要想自力更生,开荒、耕种、修沟渠等等,要干的事还真不少。

六名年轻官员互视一眼,齐声躬身说道:“总管大人,那我们六人各管一镇,具体能作些什么?请总管大人指示。”

说了半天终于说到重点上,罗成笑道:“南诏六镇现在一穷二白,不仅我这个总管手上没有多少钱粮,镇子上的南诏人也都嗷嗷待哺。朝廷的支援还有三个多月就要断了,到时候南诏六镇如何自力更生、自给自足,便是你们六个人需要去研究、思考和谋划落实的…………”

罗成目光深沉,他这段时间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有了一些思路,但是还不够成熟,这六人都是朝廷挑选派来抓民生的好手,刚好能帮他做这些事情。

…………

…………

第四百五十九章 来自门阀的报复第七百三十七章 杨广不赏赐的原因第三百四十五章 一条大鱼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厮杀第七百三十五章 如履薄冰的面圣第六百八十四章 战争之外的一些东西第三百七十七章 李宗凤的盘算第二百零八章 秋雷炸响第二百零一章 辛苦耕地的王君临第一千章零二章 卢氏内乱第九百五十四章 打入大牢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四方兵马第四百二十一章 计划赶不上变化第四百九十四章 酒与画第二百八十四章 死缠烂打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悲催的水师中郎将第五百零五章 天子微服私访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这杀人速度吓死个人了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如此毒誓真何用?第七百零一章 百刀盟之车轮战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王君临带来的恐惧第三百六十七章 三名杀手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心理战之人和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恐慌的宇文智及第八百九十一章 小雨的行踪第二百章 温情攻势第九百八十四章 最后的疯狂(上)第四百八十三章 你想不想当皇帝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聂小雨中原兵工厂计划第三百二十三章 难民围堵军营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金氏之主第二百五十二章 奇怪的商队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渊家父子的计划第九百一十七章 盐场(第五更)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南诏六镇与罗成第九百七十三章 被利用的百姓第七百九十一章 魔女坑钱第三百九十四章 李宗宪不敢赌第一百六十三章 受刺第五百一十五章 武林公会的悬赏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水战(下)第五百七十八章 脑残粉单雄信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天子亲军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三大纪律八项禁令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 患了精神分裂症的朱粲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一千死士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自我“神化”的杨广第二百九十二章 奇妙之夜第七百五十九章 聂小雨的强迫症第五百八十七章 宇文化及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不一样的攻守战(三)第四百九十一章 大礼重否第六百六十三章 太原城第四百七十章 王君临的想法第二百二十六章 血鬃马的嘶鸣第三百零七章 追杀(三)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骑兵战术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皇帝的绝望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征伐高句丽的开启第八百二十六章 陈丹婴被绑架了第九百三十章 大开杀戒(下)第一千章零四章 农业“革命”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心理战与舆论战第七百零二章 杀出重围(上)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他们就是蛀虫一般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宇文化及的忐忑第二百九十八章 他是自己人?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唐王李世民的活路第四百九十七章 靠山酒第三百九十四章 李宗宪不敢赌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李玄霸的使命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就这么简单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卑躬屈膝第二百三十六章 七彩蜘蛛第一百零一章 此子不凡第二百零六章 何为寒门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房乔的劝谏第六百六十一章 恐怖的躲闪能力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裴府中的惊天巨响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邸报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无敌长枪战阵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攻伐两淮四郡之地第八十九章 困守古庙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惨烈第一千零八十章 被杨空蝉忌惮的少女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没有悬念的海战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第一把火枪第三百四十四章 月黑风高杀人夜(下)第五百七十章 权力的妙用和出狱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辽河血战第八百零三章 生死拼杀(下)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蛇岛第二代手榴弹第八百三十九章 神秘的会主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全部吓傻了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吃人魔王朱粲第二百五十章 密谋第二百三十九章 以毒攻毒第八百六十二章 怕死的杨广第七百四十三章 试探与媒人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我们投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