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绝望的李世民

一年后长安城内粮食耗尽,守军若不想被饿死自然会投降,到那个时候即使李世民也阻止不了。

事实上,王君临也知道,李世民根本等不了一年,因为长安城内还有六十多万的百姓。

长安城头,当李世民看见城外王君临让人开始砌墙之后,便已经明白了王君临的意思,脸色已经难看到了极致,心中一片绝望。

李世民其实是心存侥幸的,这份侥幸不光来自于隐藏在秦岭深山中的萧瑀带领的那三万虎诏族战士,还因为他对坚守住长安城的信心。

李世民仔细算过,他只要将长安城守住一年之久,大安国的大军损失至少二十万人,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安国大军因为损失惨重,必然会士气下降、军心动摇。

到那个时候,在萧瑀的接应之下,他未尝没有带大军出城反败为胜的机会。

然而,王君临根本不给他任何的机会,直接采用了最稳妥的战术——砌墙!

李世民自然不甘心,所以在绝望之下,他立刻便采取了眼下最正确的反应———他直接下令三十万大军出城,与大安国城外二十万大军进行野战。

这场野战当然也是决战。

“如此果断和魄力……不愧是李世民。”长安城外大安国大营御帐之中,王君临和李靖、秦琼、杜如晦、徐世绩等人听说唐军开始有序出城之后,王君临略有些感慨。

对于李世民的反应,王君临等人之前自然是有所预计的,不过李世民在砌墙的当天便如此决断,还是有些出乎王君临等人的预料。

“既然如此,那便在一场浩大野战中让李世民绝望吧!”若非逼不得已,王君临其实也不想耗时一年之久。

…………

…………

大安国,天祥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京兆府多云。

长安城南边广阔的秦岭平原之上,双方总计五十万大军隔着二里左右,开始排兵布阵。。

大安国这边,一个个军团、一队队骑兵队列整齐,旌旗鲜明。

一个个大型抛石机、巨型枪弩、百发弩等远程攻击武器的阵地颇有章法和讲究。

王君临一身特制戎服,端坐在高高的指挥台之上,李靖、杜如晦、秦琼、徐世绩、罗士信、程咬金、裴元庆等虎将云集,将他簇拥在最中央。

对面两三里之外,唐国大军以李世民亲自指挥为主,大将军柴绍为副,长孙无忌在旁边充当参谋长的角色。

唐国人马也已集结完毕,大军严阵以待,远远看去,人喊马嘶,气壮如山,旗幡蔽日,刀光锋寒,不愧是李世民最后的精锐,称得上是兵强马壮,只是士气有些低落。

……

……

“李靖,此次大军野战,朕只做壁上观,便由你指挥大战,按照之前我们定下的计划,一战败敌,让李世民丧胆。”王君临很清楚自己虽然也是打老了仗的,但是指挥二十万人马与三十万敌军的大战规模,自己肯定是比不了李靖的。

“臣遵旨!”

战鼓声中,军旗飘扬,李靖开始调兵遣将,大军开始随着中军李靖身边的号手、旗语手的指令徐徐调动。

对面,李世民端坐马上,背后一杆大旗,脸色凝重地看着对面徐徐展开的队形。

李世民目光扫过众将,徐徐说道:“我们有三十万人马,对方只有二十万,而且萧瑀那边朕已经传令过去,会在关键时刻杀出来以定乾坤,所以,这一战,我们只要挡住敌军第一波强大攻势,必可挫其锐气,再以我们优势兵力将他们打败,到那个时候,我们不但能够守住长安城,而且还能够彻底扭转战局,打败大安国,恢复我唐国疆域。”

神色一个个凝重无比的唐国众将闻言,无不精神一振,眸中有了一些信心,战意也上涨了不少,因为李世民所言的确有理。

李世民嘴上虽然这样说,但其实心中一点信心都没有,暗中问旁边的一号傀儡道:“国师,萧瑀那边前些天三万匹战马已经送去了吧!千万不要什么意外才好。”

“陛下放心,三万匹战马已经暗中分批送了过去。”一号傀儡道:“萧瑀文武双全,颇有能耐,而那位叫天狗的虎诏族大巫同样是一位神通广大的异人,由他二人统领三万精兵应该不会出意外。”

旁边柴绍悬着的心也落下不少,说道:“最好如此,待会两军交战,战到疲惫之处,有萧瑀这一路大军突然杀出,当可收以奇效。”

李世民却想了一下,眉头微蹙,心中总感觉有些不放心,但事已至此,他已经没得选择,有些事情也由不得他了。

……

……

“咚咚咚……”

战鼓轰鸣,号角响起,大安国这边步兵以军团下辖的营为单位,一个个长枪方阵已经布好。

骑兵同样是以军团下辖的营为作战单元,身披乌黑钢板甲,左手执快弩,右手平端钢枪头的长枪。

其他抛石机、巨型枪弩、百发弩等远程攻击武器穿插在步兵方阵间隙之中,已经各自设好了发射阵地,看似杂乱,实则有序。

双方大军固然没有全部摆到正面战场上来,但各自前方的兵力也不会少于十万,兵马过万,无边无沿,何况是十万大军。

大地颤抖,蹄声如雷,杀声冲天,烟尘弥漫,双方骑兵与骑兵,步兵与骑兵狠狠的碰撞下,人仰马翻,一瞬间便死伤上千……

李靖和李世民竭尽所能调兵遣将,很快都不约而同的向对方的侧翼军队发起了攻击,一场全面的大混战,就此展开了……

李靖和李世民坐镇中军,不断投入兵力,战团越来越壮大,从山巅俯瞰下去,长安城南边的秦岭平原上到处都是横冲直撞的兵马,杀得天地失色,日月无光。

双方兵力几乎已经全部投入到了里面。

不断挥砍厮杀,让双方大军都极为疲惫,大安国大军兵力虽少了十万,但是盔甲兵器优良,战阵厉害,军队战力明显强大。

只是,因为唐军也有手雷弹和抛射的炸药包。

所以,刚开始大安国一方也只是隐隐占据了上风。

李世民这几年苦练精兵,且他在麾下将士中威望极高,如今亲自指挥,唐军倒也韧性十足,至少眼下看来,还能够坚持不短时间。

就在此时,从秦岭终南山方向,地平线上突然烟尘腾起,很快三万骑兵如狂风暴雨一般卷而来,战马上的骑士一个个人高马大,魁梧之极。

两军交战正酣,猛地杀出一路奇兵,令所有人都为之一惊。

大旗飘舞,上面写着‘大唐’两个大字,所以,唐军一方士兵顿时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般的欢呼声,他们的“援军”到了!

李世民也是欣喜若狂。

然而,很快李世民脸色就又变了,所有的唐军士兵脸色也变了。

这支举着大唐旗帜的大军在半路突然转弯,向他们唐军的侧面冲了过来。

当李世民发现不对,再调集身边自己一直没有动用的两万亲兵拦截时却已经来不及了。

天狗带领三万人马从唐军侧方突然冲杀而入,彻底打乱了唐军的阵营不说,对唐军士气的打击却是致命的。

李世民的心在滴血,也顾不上多想是萧瑀背叛了自己,还是萧瑀也被王君临的人给耍了。

他一直担心萧瑀带来的这三万人马会被大安国的探子发现,提前有拦截的人马,但却一直没有想到,这三万人马从最开始就是王君临的人。

他一直等待的一线生机,却不想在最为关键的时机,从他后心狠狠地捅上了一刀。

腹背受敌,且被“友军”从后方捅了一刀,在前面拼命的唐军将士很快受到影响,败像开始出现,很快便变成兵败如山倒的局面。

若是从最开始,天狗带来的这三万虎诏族人马直接加入到大安国大军里面,远不足以让唐军这么快便出现溃败,可是这三万人马出现的时机实在是太及时了,一头扎进了唐军的侧阵。

别说是唐军,即使让唐军与大安军互换,结果同样可能会兵败如山倒。

虽然心中绝望,但李世民毕竟是天命之子,老天爷赋予了他最坚强的意志,不到最后时刻,他都不会放弃。

所以,他一直在竭尽全力的挽救败势,或者说尽量组织回撤,让更多的人马逃进长安城中。

李靖当然知道那三万突然杀出来的人马是自己一方的人,眼见这三万人果然没有辜负陛下的期望,在最为关键时刻出现,他早已在第一时间便下令挥动令旗,喝令全军掩杀。

各个军团的主将率本部人马一窝蜂地冲了上去,不管唐军之前是多么精锐的军队,在这种情况之下已经变成了将后背留给敌人,各自只顾着逃命的乌合之众。

这一通追杀,因为唐军后面是长安城,所以不到一个时辰便已经结束了。

李世民个人魅力果然厉害,在这种情况下,依然有大将愿意领着人断后,掩护主力回撤。

最后的结果是,三十多万唐军死伤大半,只有十万左右的唐军跟着李世民逃回了长安城。

在最后时刻,李世民毫不犹豫的下令将自己的人射死了一波,拉开一片真空带,然后将城门死死的关上,将数万自己的人马挡在了城外。

城外的唐军因为城门已经关闭,很快直接就投降了。

但即使如此,长安城外依然尸横遍野,惨叫漫天。

大战过后,大安国的大军再次围城,李世民带领唐军继续守城。

不过,守军由三十万变成了十万左右不说,这一战唐军的最后一点军心士气已经耗光了。

最主要的是,李世民最后一点希望破裂了。

…………

…………

守军只剩下十万,且士气低落,长安城防御能力下降不少,但是王君临因为一些原因,依然没有下令攻城,而是一声令下,长安城外再次开始砌墙。

第二天,李世民便派出使者长孙无忌来见王君临。

长孙无忌这几个月以来也是身心疲惫,从小到大的骄傲被打击得体无完肤,而且对自己一直以来的坚持———李世民是真命天子的认识也早已产生了动摇。这无疑于信仰破裂。

最主要的是,他悔恨无比!

要知道他与王君临本来交情很不错,而且比大安国几乎所有重臣都要更早认识王君临,可惜他当年一见了李世民,便认定了后者乃真命天子。

这般悔恨对长孙无忌的精神折磨,让在他这短短一两个月的时间,好似老了十数岁。原本正值壮年的他,竟然已经有了一些老态。

“来人,给长孙宰相赐座。”王君临目光如电,轻描淡写看了一眼长孙无忌,后者不由自主的心中一震,王君临暗暗点头,他刚才那一眼可不简单,这长孙无忌即使是眼下这种状态下,竟然也没有受到多大影响,不愧是历史上大唐第一功臣,千古名相,这意志果然坚强。

“多谢陛下。”长孙无忌强压下刚才王君临那一眼带来的惊惧,坐了下去。

“长孙宰相这些年过得可好?”王君临很随意的问道。

长孙无忌苦笑道:“无忌甚为后悔当年没有跟着陛下。”

这就是很明显的对王君临表示要效忠了,李世民不可能没有想到这一点———长孙无忌这等心智顶尖之人,很难对任何一个皇帝生出愚忠的想法,即使这个人是李世民也不行。而长孙无忌与王君临当年交情又不错。

但李世民依然将长孙无忌派了过来。

王君临略一思索,便明白了李世民的深意,笑道:“无忌,李世民是想谋条生路,而你也算是他对朕的一份赠礼。”

若是在两国开战之前,被人说成是赠礼,即使是王君临说的,长孙无忌也会感到是莫大的羞辱。

但是眼下他显然也知道李世民的意思,且只能苦笑一声,点头道:“陛下目光如炬。”

王君临却叹了口气,神色有些感慨的说道:“李世民这等人物若是死在朕手中,着实有些可惜。”

顿了一下,王君临又说道:“这样吧!无忌回长安城告诉李世民,朕欲与他单独见面说一些事情。”

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大罗城守军第五百八十七章 宇文化及第五百二十九章 出乎意料第二百九十六章 俘虏交易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绝望的李世民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那时才会有一场真正的第二百零八章 秋雷炸响第九百二十章 是个人物第九百九十一章 父子最后的对话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高句丽亡国和猞猁的消息第六百三十五章 杨广死了?第四十五章 替身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王君临另一个目的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要杀一些枭雄才行第五百六十三章 逼宫第六百四十九章 三大车人头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安南正式立国第五百七十章 权力的妙用和出狱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人口才是最宝贵的资源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敌后根据地和范阳铜元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强权下的合作第六百五十八章 聂小雨的孪生姐姐?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虎狮相搏第三百零一章 臭不可闻第一百二十一章 独孤皇后的病情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鸡犬不留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异变突起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就是一个疯子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李世民VS程咬金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李靖的计划第六百八十一章 疯狂杀戮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天下大势第六百三十一章 与死神抢时间(一)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李元吉身边的幕僚第三百三十一章 毒计第二十六章 断粮道第五百七十八章 脑残粉单雄信第一千一十章 农事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抢占黑风口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锤铁铺第一千章零四章 农业“革命”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杨广的死期到了第九百二十五章 突然翻脸第九百一十三章 她是海妖第二百八十二章 牛进达的怒火第八百二十七章 如抓小鸡第六百二十八章 力挽狂澜第五百二十四章 杀出重围第二百二十九章 摧枯拉朽(三)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李氏父子终反目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如此打法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杨素投降与京都大变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罢免官职第八百八十六章 范阳卢氏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长安城内的秘密武器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阿拉伯数字的应用第一百一十三章 人命不如牛马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拼命二郎李世民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闪电战与黑色钥匙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李渊的担忧第七百七十六章 兵围关陇门阀第一千一百章 攻城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四郡之战第八百零一章 生死拼杀(上)第六百零一章 温柔的威胁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倭国人的野心第三百七十六章 皇恩浩荡第六百九十一章 太原王氏二老爷第七百五十八章 鱼子默和虫妖第六百八十一章 疯狂杀戮第三百一十一章 从未出现过的战术第三十章 抢攻水泉关第二百四十二章 五毒鼎第二百五十一章 果儿的发现第五百五十章 聂小雨的特殊能力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毒王来了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全部吓傻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人命不如牛马第六百九十三章 参赌第一百六十三章 受刺第五百九十三章 真凶(中)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悲愤的十二位大将军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愤怒的军神第九百三十五章 神与科学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与无首一号的拼死(二第六百一十章 明月香阁第三百五十四章 竟然是龙宫第三十九章 这是去送死第七百七十二章 天子秘密出城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远东军新式武器效能试第二百六十八章 李风云疯了第七百一十一章 街头遇刺第六百四十九章 三大车人头第八百六十六章 上将军史万岁第九百六十章 好大雪(第五更)第七百零四章 杀出重围(下)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远东军新式武器效能试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遍地饿殍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燎原与杨广的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