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陇西李氏

(非常感谢‘啊葛’的慷慨捧场和月票支持。)

不过,沈光带人抓获了不少以各种方式败坏和抹黑王君临的人,这些人中有官差,有商人,有在当地素有民望的宿老。

三天之内,沈光抓获了一百七十四人,显然这些人是受人指示的,不用王君临吩咐,沈光便开始严刑逼供,然后通过这些人又挖出了二十多名身份地位颇高的人,这些人大半是金城郡的贵族和大地主,还有少部分却是金城郡州府和县衙中的下品官员和军中将官。

王君临让沈光将这些人的底细查过之后,发现这些人在金城都是颇有身份之人,不说威望地位,身边都多多少少有一些护卫,而且眼下这个节骨眼上,他们的爪牙的失踪,肯定引起了他们的警惕,心虚之下,必然是提高警惕,将自己保护的更好,想要抓捕并不容易,毕竟沈光的人多是一些探子,高手并不是很多,而且一些人的身份是见不得光的。

就在王君临思考着如何将这些人抓捕时,沈光终于打探到了一个好消息。

将那些败坏和抹黑王君临的人暗中抓起来之后,沈光便带人在金城郡全力寻找那些神秘失踪的地主贵族,终于让他们挖出一窝……地主和贵族。

挖出一窝地主贵族们并不容易,特别在这灾年光景,贵族地主们因为有多年积攒的粮食,所以成了香饽饽,一不小心便会被饿疯的流民群起攻多。更何况这次雪灾来临之后,某个势力庞大的黑手便开始暗中操控金城郡的贵族地主,帮助他们藏了起来。

再说,能够成为贵族和大地主的人,本身就是这个社会上的精武英雄分子,心智和见识绝不会差到哪去,更绝不可能是愚笨之人。当然这些普通贵族和大地主比起真正的门阀世家和官员来说,心智、见识和势力还是差了不少。

总之,这些普通贵族和地主处于金字塔的中层,无论世道太不太平,聪明人总是比较容易出头的,所以乱世里的聪明人登高一呼,成了造反领袖,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能取了江山,而在太平年景里,聪明人依靠才智也非常容易发家致富。

所谓“才智”,其中就包括见风使舵和察言观色,不但看人的脸色,也懂得看老天的脸色。当然也包括自保的能力。

从去岁隆冬开始,这些普通贵族地主们是最先瞧出气候不对劲的一群人,当然,有经验的老农也都看出来了,不同的是,农户对老天没办法,但地主有办法。

囤粮,转移粮食,这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凡地主门户,不论任何年景,家里的粮食总不会缺少的,听说过灾年饿死的农户,但有谁听说过灾年饿死的地主?任何时候地主家里都不缺粮。

而到了灾年,自家庄户人心惶惶之时,有良心的地主不用等朝廷的赈济,他们会主动给农户发放赈粮,积德行善的同时,也给自己攒下人品和声望,哪怕是最没良心的地主,为了防止自家庄子的农户造他的反,也会迫不得已给农户减租免租,意思一下开个善棚之类的。

当道德成了这个时代的主流,再恶劣的人终归也会露出善良的一面,不论情愿或不情愿。

当然,赈济农户的粮食只是小部分,地主家余粮真正的大头还是牢牢把控在地主手里,而且他们会在灾年即将到来前毫不犹豫地把粮食转移出去,山里挖个洞,地里挖个坑什么的,灾难面前,地主必须最大限度地保证自己和家人的肚子,留存大部分的粮食以待来年再起,像过冬的松鼠似的,在冰天雪地即将来临前,先把松子和坚果藏在树洞里,有多少藏多少。

总之一一句话,地主贵族们手中绝对有大批的粮食,而这也是王君临要找这群富户地主的最大原因。

……

……

沈光带着‘鬼眼’的数百探子找到这窝地主可谓是大不容易,当大规模的农户变成了难民,并且大批朝金城方向迁移逃难时,贵族地主们在某个势力庞大的黑手操控之下,早已跑了个精光不说,也将家里的粮食也藏得妥妥当当,难民队伍里某些心术不正的人结伴闯入地主家时,人家早已人去屋空,事实上除了非常点背的地主,这些心术不正之人真正抢到的粮食少得可怜。

一个聪明的群体,凡事料先是必备的素质,当然不会把满仓的粮食留在家里等人来抢。

粮食转移了,按照正常逻辑,地主们贵族们携带部分粮食进城献给官府避难,然后等灾后再出城回自己的宅子,收回自己的土地,顺便再将主家死去的一些无主土地巧取豪夺到手,以壮大自己,千百年来,历史上一直便是如此。然而,这一次雍州北方三郡受灾,绝大部分地主贵族们竟然没有进城避难,而是集体神秘失踪了。

“侯爷,在雍州能够能够暗中操控七上以上的地主贵族,并且影响整个民间舆论,恐怕只有一个势力能够做到这件事情。即使是王通以刺史之尊去做这件事情,也难以办到。”许敬宗眉头紧紧蹙起,肃然说道。

王君临眼睛一眯,想了一下,突然心中一动,说道:“敬宗莫非说的是陇西李氏。”

许敬宗点头道:“没错,正是陇西李氏。”

“敬宗所言陇西李氏莫非是唐国公李渊所在陇西李氏?”王君临目光闪动,想起了原本历史上大唐开国皇帝李渊便是出自陇西李氏,但他记得李渊刚开始与陇西李氏本家关系并不是很好。

“唐国公李渊?”许敬宗愣了一下,然后想了一下,才恍然道:“侯爷所言唐国公李渊是我大隋开国八柱国之一李虎的后人,虽然算是陇西李氏,但其实却已经是陇西李氏的分支末流。据卑职所知,李渊与陇西李氏关系并不是很亲密。”

王君临点了点头,说道:“我对陇西李氏的来历和势力不是很清楚,敬宗不妨先给我详细的说一说。”

第三十三章 朝中有小人作祟第八百一十二章 对射(下)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心理战与舆论战第一千七百章 高句丽太子和迷幻香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朕要去江南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杨广最后的自尊第四百六十七章 你对我动了情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使者在山上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大龟岛的使者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王君临的胃口第二百五十三章 回返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李世民回关中了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拦路的两万强军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东莱左孝友第八百零一章 生死拼杀(上)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实战训练第八百六十章 许敬宗的计划第四百零二章 黄雀在后第五百八十二章 喜欢听墙角的聂小雨第九百六十六章 水师大营的异状第四百五十二章 把亲王打成半死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火烧峡谷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狼来了第八百五十六章 三百死士第十三章 独孤门阀与重任第五百八十三章 疯狂的杨丽华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天下财富都集中在门阀第四百二十六章 看不见的恐怖第八十章 赏赐美女第一百一十三章 人命不如牛马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火拼一触即发第二百三十八章 春秋奴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一号杀手之王藏在何处第八百九十八章 鹰扬郎将薛礼第三百四十五章 一条大鱼第一千零四十章 歼灭(上)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实战训练第四百六十章 朝堂之争(上)第六百五十三章 这是什么妖法?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对冲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夺城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蛮巫鸡卜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绝望的李世民第五百五十七章 陷入死境第八百二十六章 陈丹婴被绑架了第五百八十一章 不好的预感第七百六十九章 关陇贵族的密谋(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是白痴啊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竟然还有这等好事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天理循环报应不爽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王君临的胃口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贼首们的想法第二百七十七章 启明可汗的反应第四百五十九章 来自门阀的报复第八百七十九章 初见李世民第五百三十章 绝望的于家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献俘盛典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蛇岛议事第九十一章 将计就计第五十章 彪悍的突厥少女第四百七十二章 聂小雨吃东西第十二章 折服与重任第五百九十四章 真凶(下)第五百五十九章 王君临的报复手段第一百零八章 老太监墨九寒(第三更)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李世民果然不好打第九百七十六章 三千铁骑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没有脑袋的聂小雨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第一个作战目标第六百八十二章 三天不眠不休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围城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特种游击战第七十二章 进入沙州城第七百四十九章 都是老狐狸啊第六百二十九章 群战春秋使者第七百四十一章 逼婚第七百六十三章 强抢民女第六百九十章 神算之术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大火烧了火神殿第四十七章 篝火晚会第六百五十二章 大战罗艺(下)第五百四十二章 层出不穷的杀手锏第八百三十九章 神秘的会主第七百三十六章 英雄迟暮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一千死士重装骑兵第一百九十二章 出人意料的宴请第六百七十章 杨谅之死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回到范阳郡第四百四十三章 真假官差第二百八十章 狼来了第七百零三章 杀出重围(中)第八百九十八章 鹰扬郎将薛礼第三百五十七章 刺史被打了第一百八十一章 天子的反应第一百九十三章 静看废太子装逼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不看好王君临的黄卫阳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异变突起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死士养成之第一步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如此打法第六百三十一章 与死神抢时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