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唐山反击

相对而言,唐山也不是决战的理想地点。

主要就是,这个战场太狭窄了。

虽然与秦皇岛相比,唐山这边更加理想一些,但是从战场范围来看,罗耀武最多在该地区投入两个主力集团军。再多的话,就会因为兵力密度太大,使得部队难以分散机动,从而在美日联军的空中打击下遭受更大的损失。

可惜的是,除了唐山,罗耀武别无选择。

再退的话,就是天津与北京了。

因为无法投入更多的兵力,所以罗耀武不但动用了战斗力最强的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还在作战部署上精打细算。

前面已经提到,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东北军争取到了一个月的宝贵时间。

只是在反击开始的时候,局面仍然不太有利。

随着美日联军挺进丰润县,也就是唐山的丰润区,罗耀武不得不把靠前部署、原本应该作为突击主力的第三十九集团军撤退到玉田县,从而使第三十九集团军的突击距离增加了数十公里。

这一变化,对整个反击战役的影响不可低估。

比如,为了弥补第三十九集团军后撤留下的空白区域,罗耀武除了将原本应该配合第三十九集团军发起反击的两个新编集团军留在丰润县,并且使其进入防御阵地,从而很难参与反击行动,还不得不把原本应该部署在大后方,充当战役预备队的第二十七集团军派往北面的遵化市,增强侧翼突击能力。

甚至可以说,罗耀武不得不指望这支战斗力非常有限的部队。

说得直接一点,如果第三十九集团军因为突击距离延长而无法顺利完成任务,就只能依靠第二十七集团军发起突击,对美日联军实施大包围。这样一来,能不能在反击中取胜,就得看第二十七集团军能不能完成战役迂回。

更重要的是,随着包围圈扩大,被围的敌军增加,还得投入更多的兵力。

相对而言,战线南方的问题还不是很突出。

因为美日联军没能在古治县迅速取得突破,所以在中**队发起反击之前,部署在丰南区的第六十五集团军没有受到影响。

当然,受北面局势影响,第六十五集团军的作战负担也增大了不少。

按照罗耀武最初的部署,第六十五集团军主要配合第三十九集团军作战,即在第三十九集团军突破成功之后,从南面杀出,迂回到滦南县,对前来增援的美日联军a集团军的侧翼发起攻击。只有这样,罗耀武才能利用第三十九集团军歼灭从北面南下的美军第十山地师与第一零一空中突击师。

虽然罗耀武的胃口大得多,但是在扩大战役规模之前,他必须打掉几个美军主力师。

现在的问题是,第三十九集团军的突击行动很有可能无法取得圆满成功。如此一来,美军就可以适当扩大活动范围,而第六十五集团军在南面突击的意义必然大打折扣。说得简单一点,如果不能保卫第十山地师与第一零一空中突击师,就算第六十五集团军能够迫使第一装甲师放弃驰援行动,也无法阻挡第二机步师、第三机步师与第七步兵师,而第三十九集团军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一场战役中干掉这么多美军!

受此影响,罗耀武必须想办法挡出从东北方向上赶来的三个美军主力师。

正是如此,在五月二十六日,也就是唐山反击战打响的前一天,罗耀武命令已经撤下来的第十五集团军与第二十六集团军分别在卢龙县与迁西县停了下来,并且就地部署防御,准备阻击美日联军。

毫无疑问,这道命令对两个主力集团军造成了严重影响。

甚至可以说,这道命令,基本上抵消了因为帕特里奇过分谨慎而获得的微弱优势。

要知道,当时第十五集团军与第二十六集团军都没有得到补充,就算在撤退的时候从协同行动的新编集团军中抽调了部分作战人员,但是装备损失非常严重。加上在此之前,罗耀武并没有想到要在唐山东面再打一场阻击战,所以卢龙县与迁西县的防御部署相当薄弱,几乎没有现成的防御阵地。

就算第十五集团军与第二十六集团军的素质非常过硬,也很难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挡住三个美军主力师。

事实上,这也是罗耀武在五月二十七日就下达了战役反击命令的主要原因。

只有尽快完成歼灭战,才能让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向东增援,或者把第十五集团军与第二十六集团军撤下来,保住这两个主力集团军。

问题是,帕特里奇已经有所警觉。

在发现丰润县有大规模驻军,而且守军的战斗力非常强大之后,帕特里奇面临着两个选择,一是强攻古治县,争取早日打下来,二是降低进攻强度,让部队提前转为防御,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占据有利地位。

要在以往,帕特里奇肯定会选择前者。

毕竟只有在打下古治县之后再转为防御,才能使美日联军在防御作战中更加有利。

这次,帕特里奇却没有冒险。

在他看来,随着罗耀武让顶在秦皇岛的三个主力集团军向唐山撤退,中**队的反击行动很快就将开始,而能不能在反击中占据主动权,主要就看能不能守住古治县。显然,中**队绝对会死守古治县,而且守军的士气将非常高昂。

更重要的是,到了五月下旬,中**队的战斗力将得到明显提升。

按照美军获取的情报,在这一个月之内,中**队肯定获得了足以武装七个主力集团军的全部主战装备。因为在秦皇岛担任防御工作的第十五集团军、第二十六集团军与第四十集团军没有撤到战线后方,罗耀武也没有冒险将这三个主力集团军的装备送到前线,所以罗耀武很有可能将分配给这三个主力集团军的主战装备分给新编集团军,以增强反击实力,提高反击的成功率。

如此一来,在接下来的战斗中,美日联军实际上要面临相当于七个主力集团军的中**队的迅猛反击。

毫无疑问,以第十山地师与第一零一空中突击师的战斗力,即便加上那几个协同作战的日军主力师团,也很难顶住如此强大的进攻行动。

为此,深入敌后的美日联军必须尽快完成防御部署,不能在进攻上耽搁时间了。

更重要的是,增援部队必须到达。

受此影响,帕特里奇不但让第二机步师、第三机步师与第七步兵师会师一处,从青龙县直接南下,避开了秦皇岛,进军迁安市与卢龙县,还让a集团军在包围了秦皇岛之后,让第一装甲师火速西进,把攻占秦皇岛的任务丢给了日军。

由此可见,帕特里奇的目的绝不是顶住中**队的反击。

要知道,在他的部署下,除了继续在兴隆县与第十六集团军对抗的第四步兵师之外,美军的全部主力都集中到了唐山与秦皇岛之间。

六个主力师,加上十多个国民警卫队师,还有十多个日军主力师团与二十多个日军二线师团。如此强大的兵力,绝不仅仅为了防御。

帕特里奇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在打退中**队的进攻之后,趁机拿下唐山。

只不过,美日联军的部署并不是非常理想。

到五月二十七日,除了第四步兵师之外,美日联军的主力全部集中在唐山东面。如此一来,就算美日联军能在防御作战中顶住中**队的迅猛进攻,也很难在随后的战斗中迅速攻占唐山。

说得直接一点,只要罗耀武稍微有点眼光,就会在发起反击的时候,在唐山部署足够多的兵力。这些部队不但是反击的预备队,还是反击失败之后守卫唐山的主力部队。只要反击行动出现问题,罗耀武就会让部队转为防御。到时候,美日联军得花很多时间调整部署,也就难以及时打下唐山。

再拖上一个月的话,就算打下了唐山,美日联军也无法及时进军北京。

从时间上看,帕特里奇已经没有转圜余地了,必须在这次战役中打下唐山,也就得为此做出全部努力。

帕特里奇做的第一个努力,就是将第一零一空中突击师从前线撤下来。

显然,这么做非常冒险,因为这等于让第十山地师单独顶在前面。虽然第十山地师的素质很不错,但是在平原地区作战,第十山地师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帕特里奇不得不冒这个险,因为要想尽快打下唐山,他就得依靠第一零一空中突击师的战术突击能力,即让该师负责攻打唐山周边地区的重要军事据点,完成包围行动,从而在击溃中**队的反击之后,迅速攻入唐山。

由此可见,帕特里奇甚至做好了牺牲第十山地师的准备。

可惜的是,美日联军的这一部署调整来得太晚了。

五月二十七日,帕特里奇让第一零一空中突击师逐步撤往承德的时候,罗耀武下达了全线进攻的命令。

随着第三十九集团军从玉田县出发,唐山反击战正式打响。

几乎同时,第六十五集团军从丰南区出发,比预先确定的作战计划提前二十四小时发起了反击行动。

第10章 最后底线第80章 全力投入第23章 竭尽全力第30章 客串演出第173章 交战原则第71章 雪上加霜第41章 大敌将至第190章 针锋相对第152章 傲骨连队第139章 战地谈判第182章 特遣小队第95章 栋梁之危第152章 战略撤退第79章 出其不意第32章 福大命大第135章 走上正道第42章 诱敌深入第41章 预备力量第28章 军事管制第52章 日本定策第1章 半夜鬼叫第84章 托人带信第6章 松弛有度第164章 迁都决议第24章 大难不死第8章 一席之谈第149章 来去匆匆第17章 战场扬威第59章 战略冒险第52章 致命伏击第76章 不战自溃第47章 城市游击第107章 转移重点第69章 一地得失第66章 遍地主力第20章 火力打击第180章 层层递进第17章 自投罗网第78章 关键战役第128章 作战策划第32章 中央突破第34章 以攻对攻第162章 大举增兵第37章 见证奇迹第98章 破釜沉舟第37章 全面撤退第27章 空军发威第101章 多此一举第88章 强势干预第72章 存亡之秋第203章 有舍有取第38章 关键时刻第112章 最优选择第108章 心系战场第203章 有舍有取第35章 为战争活第55章 大动筋骨第198章 利益关系第25章 强行抓人第188章 战略打击第3章 机缘巧合第27章 空军发威第5章 大局为重第13章 捷足先登第176章 美国精神第28章 军事管制第153章 虽败犹胜第161章 绝不退缩第170章 最后办法第122章 釜底抽薪第55章 稳重踏实第68章 反击开始第125章 缩小差距第65章 实力说话第107章 转移重点第107章 想走还留第145章 大举增兵第53章 强行上马第22章 见好就收第73章 进军大连第21章 不是诀别第187章 最终决策第73章 进军大连第49章 出奇制胜第93章 请客喝酒第86章 全数投入第139章 战地谈判第17章 战场扬威第51章 骑虎难下第183章 向着胜利第120章 铺天盖地第71章 出敌不意第69章 燃眉之急第17章 寻求突破第6章 重大发现第20章 火力打击第20章 大举推进第11章 入朝作战第70章 地面救援第8章 一席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