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蜉蚍撼树也

郑显礼自告奋勇,打算亲自渡过黄河去给高仙芝送信。不过,秦晋出于人手吃紧的考虑并没有同意他的请求,而是建议郑显礼派一名与封常清有过一面之缘,最好是知有其人的部下,前往送信。这样,可以省去很多因为信任基础薄弱带来的麻烦。

“这还不好说,下走麾下每个人封大夫都识得,只请长史君写信就是。”

秦晋提笔,久久方才落下。高仙芝和封常清带兵撤往河东,以秦晋的推测当是打算迂回到迂回到黄河以北的风陵关,再南渡黄河转进潼关,由此实现他紧守潼关以待天下变化的策略。

封高二人如果回到潼关,便如牛羊入了屠宰场,其下场可想而知。但犹豫了一阵,秦晋最终还是打消了将边令诚奉天子敕书欲处死他们的消息,如实相告的想法。

因为秦晋不敢肯定,他们知道了自己天子准备处死自己的消息后,还会不会一心不二的为了唐朝与逆胡叛军搏杀,会不会产生拥兵自重的想法也未可知。在这种要紧关头,如果再以为他的搅合而使得局面更为复杂,那就诚非所愿了!

有了这种想法后,秦晋便只谈崔乾佑,而绝口不说边令诚与天子敕书的一字一句。而今崔乾佑被大山火困在陕州以西,崤山以北,潼关以东的狭长地带。如果高仙芝能够领兵南下,对狼狈不堪、人心惶惶的崔乾佑部做致命一击,仅凭如此一件大功,想来也会给天子一个手下留情的台阶。

在此期间,秦晋则全力搅乱陕州以东的局面,视情形对硖石、渑池的叛军予以打击。

将自己的计划一一详述于信上,秦晋将信纸双手捧起,轻轻吹干了墨迹,又小心的卷成了一个纸卷,塞到早就准备好的铜管之中,再以蜡封住旋口处,然后又于未凉透的蜡封处盖上他的私人印鉴。蜡封一则用于防水浸,二则可用于保密,防止送信之人泄露了秘密,而收信人尚不自知。

“请速派妥善之人渡河北上,一定要尽快交到高大夫的手中!”

秦晋郑重交代郑显礼踩着重重的步子退了出去。

这时,秦晋才想到还有那个准备叛唐的降将杜乾运尚待处置,于是又命人将这厮带了过来。

经过小半天的冷静之后,杜乾运已经不像此前那么惊慌失措,但仍旧面色惨白,精神萎靡,眼睛空洞无神,充满了未知的恐惧。

见到秦晋后,杜乾运二话不说扑通一下就跪在了这位年轻的长史面前,声泪俱下,痛哭流涕。

“长史君再给下走一个机会吧,下走鬼迷心窍,猪油蒙心……”哭号的同时,杜乾运又赶紧膝行几步,一把抱住秦晋的大腿,苦苦哀求。

秦晋心道,如果不是此时身陷囹圄,这厮只怕已经摇身一变成了叛军之将,调转刀口烧杀抢掠也未可知。又岂能如现在这般,啼哭不止,惺惺作态?

有了这种想法,秦晋心中残存的那点怜悯也消失的无影无踪,一脚将杜乾运踢了开去,目光鄙夷的落在他身上。

“秦某之所以还有耐心听你聒噪,全是要听听那天大的秘密,否则此时此刻足下早已人头落地,血溅刑场了!”

这时,杜乾运就像抓到了救命稻草一样,再欲上前,可是看到秦晋虚抬欲踢的马靴时,又生生停了下来。

“不敢瞒长史君,下走早在杨相公那里得知,天子已经下敕书处死高仙芝和封常清,杨相公曾叮嘱下走就近见识此二人。长史君想想,高仙芝将下走留下来断后就安了什么好心吗?无非是借刀杀人,下走也是走投无路,一时才,才犯下如此大错……天子欲使哥舒老相公取代高仙芝统帅大军……”

这些消息是秦晋早就知道的,而且携带天子敕书的边令诚此时此刻说不定也早就丧生在岘山大火之中,亦或是死于叛军之手。只是杨国忠还派了人在高仙芝军中充作耳目一事,则超出秦晋所料。但细细思忖一番,这也不难理解,高仙芝久在边镇任节帅,屡屡立下灭国之功,飞扬跋扈惯了,除了天子以外,岂会听命依靠裙带关系幸进的权臣?杨国忠身为宰相之首,如果对领兵在潼关外的大将丝毫控制不住,便肯定会有如影随形的危机感,派出耳目就近监视动向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只可惜杨国忠所托之人竟是如此不堪的鼠辈,又能成什么大事了?秦晋心中一动,这杜乾运口口声声是杨国忠的心腹之人,无非是寄希望于狐假虎威要自己饶他一命,想到这里边禁不住一阵冷笑。

“那又如何?临阵降贼,就算杨相公亲临,一样要拿足下的首级祭旗!”

见到自己努力徒劳无功,杜乾运只得不管不顾的再次恳求:“长史君饶命,下走一定会在相公面前美言,以长史君之功就算升任郡守,也不是难事啊!”

至此,秦晋已经了然,杜乾运肚子里的干货已经彻底都掏空了,这些出自宫闱权臣的隐秘在一般官员看来,的确会震撼不已。但秦晋却又是何等样人?他的灵魂本就不属于这个世界,那些深入到骨髓中对君权的畏惧,在其中不曾有过一丝空间,又岂会因为几句消息就饶了这杀才一命?

摆了摆手,当即就有护卫如狼似虎的扑了上来,提着杜乾运的衣领,倒拖着就往门外而去。

杜乾运自感末日临头,吓得连声音都嘶哑变调,一时没忍住,黄白之物径自窜了出来,满室立即骚臭不可闻。

“长史君,下走还有一事,可戴罪立功,只求刀下留命啊!”

秦晋哪里还肯信,只不耐烦的挥挥手,示意迟疑的两名护卫将满身骚臭之气的杜乾运拖出去,就地正法,以儆效尤。

“下走与硖石守将多有书信往来,只要下走书信一封,那守将就会提兵赶来,到时,任凭长史君杀伐!”

“且慢……”

秦晋本想说带回来,但一闻到杜乾运满身的骚臭之气,又改口道:“就在门外好了。”然后目光陡然一凛,直视着地上狼狈不堪的杜乾运。

“若有虚言诓骗,信不信秦某剐了你?”

言语虽狠厉,杜乾运却如蒙大赦,激动的保证着:“如有半句虚言,下走不得好死,永世不得超生!”

看到杜乾运这幅德行,秦晋就像吃了苍蝇一般难受,想吐又吐不出来。自从来到这个世界开始,亲自接触过的人里,如新安县令崔乾佑,长石乡啬夫范长明,监门将军边令诚,还有面前的唐将杜乾运,有头有脸有身份有地位的都是这种不堪之人,而从这些人身上,又哪里看得到半点奋进勃发的盛唐迹象?

就连高仙芝、封常清这等流芳后世的名将也都不见了当初的骁勇智计。要么是兵败如山倒,要么是避战连连,如此种种,秦晋的胸口就像塞了一团破布,吐不出,吞不下。

秦晋决定再给杜乾运一个机会,如果真能借此斩杀硖石守将,将会极大的震慑渑池一带的叛军。

“带他下去,收拾干净了,再来见秦某!”

几次交锋下来,秦晋算是看明白了,这个杜乾运口中没一句实诚话,如果不是死到临头,实在没有办法,他也未必会将与叛将早有勾结的事吐露出来。

杜乾运乖乖的按照秦晋的要求,去信给硖石守将,言明高仙芝已经是烧掉太原仓逃到黄河以北,让对方带兵来接收陕州城,只看对方是否上钩了。

契苾贺与乌护怀忠分两部埋伏在半路密林间,不管对方上钩与否,有枣没枣总要打上两杆子。至于杜乾运,只能默默祈祷,硖石的胡将会如猎物般一头撞上来,否则终归还是避免不了那当头一刀。

过了一日功夫,坐守陕州的秦晋忽然得着了一则消息。消息是从河北道传过来的,秦晋得知之后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河北道各郡纷纷起兵归唐已经成了气候,现今已经公推平原郡太守颜真卿为盟主,共同对抗安禄山叛军。如此一来,燕军的后方大本营,便彻底陷入混乱之中。身在洛阳打算于元日后登基的安禄山,想必此时也是焦头烂额了吧?

让秦晋忧虑的是,安禄山的部将史思明已经带着幽燕精锐铁骑越过黄河北上,这两点都与秦晋所知的历史,一致的吻合。如果按照历史的发展,史思明此去会将河北道起事各郡打的稀里哗啦,生擒常山郡太守颜杲卿等忠于唐朝的官员,押解回洛阳后,安禄山将他们斩首并传之各郡县以震慑人心。

如此一来,唐朝最有希望将安史之乱扼杀于襁褓之中的机会便眼睁睁的丢失了。

而秦晋来到这个世界以后,做的种种努力,似乎并没能阻挡住各种关键事件的发生。就仿佛有一双无形的命运之手,在操弄着每个人,乃至于全天下的命运。不管作为个体的人多么努力,都像小小蚂蚁一样,意欲撼动一颗参天大树,是多么的可笑。

第八百二十一章:攻城将开始第一千四百零四章:难逃的宿命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突然遭遇战第八百零四章:虎父生犬子第三百四十八章:杀贼反不成第七百八十章:翻脸的前奏第一百二十一章:再得圣人心第一百一十二章:有贼夜遁逃第三百六十九章:劣胡入长安第五百一十三章:设计赚城门第五百零七章:不堪的臣子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可萨之盟约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马赫迪之梦第七百七十一章:叛臣做使者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吐火罗王子第九百二十章:乱起深更中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丞相之策略第二百九十七章:崔使君有礼第七百二十六章:宰相心如焚第二百四十一章:熊熊无名火第五十八章:峰回且路转第三百八十八章:崔焕有改观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心有千不甘第一千一百零七章:监国心意乱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库思老之战第一百二十四章:殿上有危言第一千三百章:马赫迪之怒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巧计安军心第二百五十八章:宰相戚戚然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归心已似箭第七百一十一章:急转又直下第一千三百零七章:行事反其道第一百三十一章:天子忽罢相第八百一十七章:火烧豺胡营第九百二十五章:窦宪的打算第九百三十六章:花又落谁家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库思老之战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王子有哀叹第二百零五章:将错亦就错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时机已成熟第七百二十六章:宰相心如焚第九百七十四章:不计前嫌也第九百三十二章:曙光已初现第三百七十章:下嫁皇家女第三十六章:误救边监门第九十七章:惊闻哥舒事第五百四十五章:弃暗投明也第一千六十九章:一日便百年第四百九十八章:明主莫如此第八百六十三章:公主抵洛阳第三百三十三章:贼子生恶念第九百一十章:戏耍尚悉结第一百二十一章:再得圣人心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堂兄求上门第三百九十三章:将军绝命书第九百九十章:窦嘉欲从军第一千三十八章:巴结反成拙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对峙显危机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擅动终得报第八百零四章:虎父生犬子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自立波斯王第九百六十五章:整肃大风潮第四百五十七章:危机重重生第九百三十三章:长安空城计第一千三百零三章:死志存心矣第一千一百零八章:父子决生死第二百三十五章:辣手难翻天第五百章:设计逼宰相第一千一十四章:长子突被困第八百三十八章:最后的挣扎第七百一十七章:步步皆为营第四百四十章:忽闻相公败第二百零八章:树倒猢狲散第九百九十章:窦嘉欲从军第一百五十四章:功亏一篑哉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围歼神武军第八百五十七章:心思又深沉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真相大白时第五百七十八章:反击已开端第三百二十二章:使君与明府第五百八十九章:不知胡将假第四百五十二章:使君心思定第二百一十五章:刀枪又相向第六百四十三章:无声之答案第七百九十二章:水火相生克第五章:青史谁不见第五百六十三章:困兽决死战第六百一十四章:毒瘤难回避第四百零三章:天子心难测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孰真孰假邪第七百零一章:再现火牛阵第一百一十七章:安知人心恶第一千六十章:神武军长史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丞相之策略第七百七十章:蠢上再加蠢第三百九十八章:民心不如贼?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移民实西域第四百四十二章:血战风陵关第一百六十章:疑虑重重生第六百三十六章:兄妹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