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章:秀实入长安

天子诏命在次日早间送达了潼关,自从叛军哗变事件以后,出城联络外面再不是冒险之举,更多的空隙可以让神武军从容出入围城,因而诏命送达潼关也比以往快了半日。

“将军,将军,天子诏命到了!”

此时,田承嗣正在津津有味的吃着早餐,手捧猪蹄啃的满口流油,炭炉上坐着铜制的酒壶,里面的酒液已经温的发烫。他已经不记得上一次如此惬意是什么滋味了,在风陵关外缺吃少穿,又要面对不知何时就会突然出现的偷袭唐.军。这一个月的遭遇现在想起来都有如在噩梦中的感觉。

闻得天子诏命到了,田承嗣浑身一颤,当即丢下了手中的猪蹄,用袖子擦了把满是肥油的嘴巴。

“走,接诏去!”

潼关驿馆中的佐吏见田承嗣如此便要去接诏,惊讶的连说话都有些结巴。

“田,田将军,如此便要去接诏不成?”

田承嗣哈哈笑道:

“自然要去接诏的,晚了便是对天子的不敬!”

佐吏咽了口口水,又道:

“下走知道田将军心切,但按照规矩,接诏之前是要沐浴更衣焚香……”

这时,田承嗣才省悟,原来佐吏的迟疑,是因为自己不懂接诏的礼仪,立时觉得有种遭受了鄙视的感觉。其实这也不怪田承嗣,在安禄山起兵南下之前,他不过是个低级镇将,手底下人不过千,别说接到天子诏书,就连安禄山、史思明这等边帅节度使也未曾单独见过,自然不知道接诏还得沐浴更衣以示庄重。

就算安禄山称大燕皇帝以后,田承嗣的身份地位猛窜起来,如今虽然也有着正四品下的武职,可接诏时也从未有人提醒过他应该沐浴更衣的。

“不知者不怪,田某这就更衣……”

经过一番复杂耗时的拾掇之后,田承嗣终于光彩照人的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以前他总觉得当大官,手底下带兵过万就是大富大贵了,自今日才省得,富贵就是这折腾人的规矩。

天子诏书也不过是天子之命而已,为臣者便要沐浴更衣,焚香祷告,然后才能正式接诏。

今日头一次见识了这一套繁文缛节,田承嗣大有食髓知味之感,甚至在贪心不足的幻想着,有朝一日,若能统御地方,也要让部将们这样尊崇自己,如此才不枉来一遭人世间。

像田承嗣这种非良家子出身的军汉,对朝廷没有足够的敬畏,对天子也没有应有的忠诚。他们一切行事的准则就是为了自己能够吃饱肚子,过更好的日子。一旦吃得饱,穿得暖,便又要东施效颦般,希冀与得到更多人的尊崇和敬畏。

“田将军,田将军?”

馆驿佐吏的呼唤把田承嗣从幻想中拉回了现实。

“啊,啊哈哈,走走,抓紧接诏去!”

天子使者是神武军的一名旅率,早就在帅堂外庭院站立多时,田承嗣急三火四赶了过来,大礼参拜,山呼万岁。使者静静的看着他,足足有好一阵功夫,才摊开诏书,正是宣读。

“……田承嗣随附逆从贼,然关键时刻能够分清大义,弃暗投明,当从重褒奖……封忠武将军,驻兵风陵关,协助神武军长史陈千里,把守渡口,万不得落入安史叛贼之手……”

天子诏书的内容很多,但多数都是废话,田承嗣只听清了其中两点至关重要的,其一是自己被封为忠武将军,这个将军究竟是几品,地位有多高,一时间不得而知。其二,也是他最担心的,生怕自己被朝廷调离旧部,或是旧部被分化瓦解,万幸朝廷没有这么做,还令他出镇地方……

慢着,田承嗣忽然觉得哪里不对劲,眨眼的功夫就已经恍然,风陵关不正是他吃尽了苦头的地方吗?

……

秦晋罕见听从了部众的劝告,对田承嗣网开一面,优渥待遇。然则,经此插曲之后,他脑中竟生起了一个令人更为吃惊的想法。在与郭子仪初步商议以后,立即就得到了对方的支持。

“御史大夫智计过人,末将钦佩之至,然则此举也许会带来凶险,还要想个万全之策。”

“招降叛军?”

崔光远的反应则比郭子仪惊讶的多,在他看来叛军连人都吃了,又怎么能招入唐.军之中呢?再者说,即便招降,也要对方肯来才行。

秦晋只是习惯性的与崔光远和郭子仪商议,这两个人只是负责提供意见而已,是以对崔光远的反对也只是一笑置之。

“长安城内民营有十万人,其中可战男丁四万人,加上团结兵两万人,可达六万之数。这些人里真正能够野战的,绝不超过三万人,其中有过野战经历的甚至连一万人都不到。凭借如此弱势之师,守城绰绰有余,反击则差之远矣!招降叛军,此消彼长之下,也是消耗孙孝哲所部的一个折衷办法。”

“那些吃人的畜生若招进军中,大夫又当如何处置?”

秦晋面不改色,从容道:

“自当一视同仁!”

他连田承嗣都能放过,还有什么不能放过的,只要可以挫败叛军,就没有不能做的。

崔光远明知自己反对也无济于事,他这个京兆尹还是御史大夫时时护着才能做的安稳,又哪有能力去反对呢?若真的明目张胆的去反对,岂非要被人骂成忘恩负义之徒?

念及此处,他叹了口气。

“下吏刚刚由宫中来,听李内监说起,陛下似乎有意向回纥借兵。”

“回纥?借兵?”

郭子仪目光一凛,马上就盘算起向回纥部借兵的利弊。他和秦晋一直在唐朝内部物色可调之兵,却一直忽略了草原上的铁勒人。当年的铁勒薛延陀部在唐朝的扶植下,取代突厥人成为草原霸主。但好景不长,薛延陀部起兵反唐,被唐朝出兵打败,从此一蹶不振。

为了有力的羁縻大漠草原,唐朝又物色扶植了铁勒回纥部,直至天宝初年,回纥部在大漠草原的兵威声势,已经直逼隋末唐初的突厥。

郭子仪的脸上流露出淡淡的冷笑,说到底回纥部不过是唐朝驯养的一条狼。然则,狼终究是狼,只要有机会,反咬主人也不是不可能的。他看向秦晋,希望从秦晋不显喜怒的表情里,读出其中所蕴含的想法。

然则,郭子仪仅从秦晋的表情里根本就无法判断,他对这种建议,支持还是反对。

秦晋和郭子仪默不作声,崔光远又自顾自道:

“向回纥部借兵的确是个可行之法,草原骑兵野蛮勇武,只要出兵,孙孝哲部叛贼必然难以支持。但崔某是反对的,唐朝但有力量,就不该引狼入室!”

啪的一声!秦晋一掌拍在面前的书案上。

“引狼入室,哪个杀才的狗屁建议!”

崔光远被吓了一跳,低声道:

“下吏也是听李内监无意间提及的,并未细问。”

李辅国?秦晋嘴角泛起一丝冷笑,这个老滑头,既不想得罪人,又要在自己的面前买好,崔光远自然就成了最好的传声筒。这哪里是什么无意间的谈起,分明就是有意而为之。

犀利的目光扫向崔光远,只见他尴尬的低下头来,很显然这厮也是言不由衷,以此人智商,若看不透李辅国的心思,又怎么可能在唐朝官场上混得一席之地呢?

秦晋不愿意说破,崔光远那点小心思还算不得什么问题,关键在于天子的态度。

正怒气上涌间,忽有亲随禀报。

“安西军来人了!”

秦晋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甚?”

“是安新军来人了,求见大夫?”

听得清清楚楚,秦晋身子一颤,安西军来的正当其时!

“快请!慢着,来了多少人马,领兵者何人?”

“安西军节度副使李嗣业,带了五千人马,入城求见的则是李嗣业麾下都尉段秀实。”

“五千人马?”

一喜之后是一惊,想不到安西军只派了五千人回来,据秦晋所知,朝廷在安西驻军足有五万人上下。

只听郭子仪道:

“领兵者不是安西军节度使梁宰吗?”

“应该不是,将军有疑问还是亲自问那段秀实吧!”

段秀实在来长安之前做好了一场恶战才能破围进城的准备,谁知选择了南面作为突破口以后,竟一路上如入无人之境,十分顺利的就抵达了城下。大约一个时辰以后,他在城中军卒的引领下,终于见到了如雷贯耳的御史大夫秦晋。

和每一个初见秦晋的人一样,都被秦晋的年轻所震惊,实在难以想象,传闻中杀人不眨眼的神武军秦晋竟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末将段秀实……”

秦晋紧走几步,一把扶住了段秀实的手臂,激动的说道:

“不必拘礼,我在长安等的望眼欲穿……”

见到段秀实以后,秦晋忽然又心生主意,可以用来一试。

段秀实此来只带了百余人随从,主要目的一是联络长安,可以合兵对敌,二则试探孙孝哲叛军虚实。李嗣业及安西军的五千人马俱在京兆府以西两百里处,随时可以出动。

第三百八十二章:分进再合击第一千二百十六章:成功的谈判第七百二十二章:二虎争高下第五百九十六章:善恶终有报第二百五十八章:宰相戚戚然第二百六十六章:二人畅所言第二百二十二章:而今从头跃第四百九十六章:惊闻蕃将败第二百九十四章:皇甫再中计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胆怯康多思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欲杀大亲王第四百二十四章:希德中埋伏第二百四十章:众叛且亲离第一千四十五章:小荷露尖角第七百七十一章:叛臣做使者第一百六十九章:名门出虎子第二百九十七章:崔使君有礼第一千六十九章:一日便百年第五百一十章:夜半劫军粮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意外的发现第六百六十三章:大夫再出手第六百九十六章:内监太心虚第十六章:诛杀卖国贼第一百五十章:啬夫心机深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意夺大纛旗第六百七十一章:忽闻江南事第三百七十六章:杨二生死难第一百六十五章:兵危难逆袭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众叛已亲离第一千一百章:坐守已七日第一千六十七章:暴起刺少府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军帐有定策第一百三十六章:筹谋军器监第二百一十九章:太子悲良才第六百零四章:兄弟阋于墙第八十三章:夜半突袭营第一千二百十七章:惊魂一夜间第七百三十九章:从容便脱身第三百三十九章:使君有对策第三百八十二章:分进再合击第一百零二章:郎将掩真相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叔侄的雄心第七百七十八章:再次反唐营第一千二百十一章:神秘的节奏第六百六十一章:政事堂丑闻第七百二十一章:重返新安城第六百一十二章:大宁坊拿人第六百三十四章:隐晦之交锋第八百二十章:刑场重说教第七百四十五章:激战哑口上第一百二十八章:寒梅最堪恨第六十三章:进退两难间第二百三十一章:残照兴庆宫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丞相忽遇刺第一百二十八章:寒梅最堪恨第四百六十九章:利器显神威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可萨出英雄第二百九十七章:崔使君有礼第三十六章:误救边监门第二百七十二章:乱起突然间第二百二十二章:而今从头跃第四百三十九章:秦琰追燕贼第二百二十二章:而今从头跃第五百五十七章:咎由自取之第三百三十二章:天子用此贼第八百六十七章:引出叵测事第七百六十四章:执贼首要挟第五百九十章:君臣有奏对第一百八十四章:恶人终有报第六百三十六章:兄妹的对话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优素福反击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暴雨帮大忙第七十九章:面君机锋深第三百四十二章:驱虎吞狼计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神武军威武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袭破酒泉郡第一百六十二章:抽签定生死第六百三十四章:隐晦之交锋第九百一十四章:渭水向东流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可萨汗来使第八百七十五章:轻易便平乱第一千六十九章:一日便百年第三百七十七章:答案已揭开第九百七十章:一意且孤行第九百一十七章:身份终暴露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折辱再加身第五百八十二章:内部有杂音第三百五十七章:将军欲联手第二百八十七章:阴云蔽天日第九百三十章:进退两难也第一千七十三章:无意的对话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绝命只一战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抵达那密水第七百七十八章:再次反唐营第五十章:磨刀向虎狼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祸福两相依第九百五十二章:郎中家遭劫第三百四十三章:兵锋指长安第一千四百五十章:中允来相见第三百三十五章:各有心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