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尼罗河之赐

“陛下……这样真的没问题吗?”

杰弗瑞拄着拐杖,一路跟随约翰来到亚威尔港。他原本以为,自己是帝国上层官员中最大胆且最激进的一个。

直到在新罗马方阵基本成型之后,约翰忽然提议要和商队一起去一趟马穆鲁克苏丹国。身为雄踞埃及,囊括大半北非,特别是还强占着亚历山大和安条克两大牧首区的王朝,约翰认为很有必要和马穆鲁克好好整理一下“外交关系”。

“马穆鲁克人的巅峰在一百年前已经结束了,现在的马穆鲁克只是空有广袤无垠的土地,财政却已经拮据不堪的躯壳。”约翰带着索菲雅与伊芙蕾登上了前往马穆鲁克的航船。

“放心吧杰弗瑞,马穆鲁克人现在的政权并不稳固,军官和权臣强占着土地和税收,名义上的苏丹并没有什么实际权力。我们跟着商船前往埃及,也只是简单地去熟悉一下马穆鲁克目前的情况而已,并不一定会签署什么条约……当然了,如果我们之间能建立香料丝绸贸易线,那应该是最好的结果。”

“可是我们预定年末就和奥斯曼……”

“不用担心,还有大半年时间。伊庇鲁斯满眼的群山绿树我也有些看腻了,借这个机会,刚好去看看沙海之舟是什么样子。”

随行的侍从人数不多,除了已成惯例的世俗骑士卫队之外,其余的仆役不超过二十人。因为是跟随商船同行的外交出访,带太多人恐怕反而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我们已经和马穆鲁克的苏丹有过交流,除了对帝国近年来的复苏感到震惊之外,马穆鲁克苏丹还十分热情地邀请我前往开罗,一览埃及文明的辉煌。盛情难却,盛情难却啊。”

约翰与索菲雅一前一后走进了船舱。

对于帝国而言,外交关系越错综复杂,越能从其中牟利,除了已经撕破脸皮的奥斯曼和热那亚之外,欧陆与北非还有无数可以利用的“盟友”,来为帝国复兴添砖加瓦。

“帝国与马穆鲁克的友情必将万古长存,牢不可破……”

在回信的末尾,约翰这样写道。

……

南地中海虽然海盗猖獗,但恐怕没有海盗会把目标锁定在东帝国的出使船队上,护卫舰与旗舰的桅杆顶部,四β旗足以闪瞎所有过路船只的双眼。

“罗马人疯了?爱琴海一堆破事没有处理完,敢来染指南地中海?看样子,这还是罗马人的主力舰队?难不成他们的皇帝在船上吗?”

突尼斯的海盗看了一眼自己脚下渺小的桨帆船,又看了一眼如诺亚方舟一般的尤比乌斯-光辉号,连忙降下了骷髅旗,悻悻离开。

罗马人的澡盆也没有那么宽敞,横跨南北两岸自然也花不了太多时间。按照马穆鲁克苏丹给予的行程安排,舰队会在亚历山大港停靠,随后一行人再前往开罗、吉萨等地,整个行程至结束回到伊庇鲁斯,大概不会超过三个月时间,赶上年末的大戏绰绰有余。

“伊芙蕾姐姐……你这是晕船吗?”

“在海上飘了那么久,突然又踏在地上,腿有些发软……”

索菲雅对皇室与仆从的身份一向并不敏感,甚至还亲自扶着伊芙蕾从登陆板上下来。虽然出访人员数量早已经提前告知了马穆鲁克,不过在亚历山大港摆开仪仗的马穆鲁克士兵依然没能分清究竟谁是帝国紫室中的公主。

“呃,尊敬的远道而来的客人,欢迎你们来到沙海中的绿洲,金色海湾的主宰——马穆鲁克大苏丹国。我代表这里的一切,向帝国的使者表示问候”

前来迎接的外交使臣对希腊语居然一窍不通,而是在使用蹩脚的拉丁语和约翰交流。索菲雅早知道约翰的拉丁语水平实在感人,连忙催促随行的翻译从船舱里滚下来。

约翰心知肚明,早在五十年前,马穆鲁克王朝在沙海之中的统治早就已经面临崩溃的危局,甚至出现了“最差的苏丹永远是下一任苏丹”的尴尬局面。埃及地区爆发大规模鼠疫之后,人口锐减,瘟疫当初的规模不亚于欧陆的黑色病,而统治者的无能更加重了马穆鲁克王朝的倾颓。

人口大量外流已经成为了马穆鲁克王朝的常态,说起来伊庇鲁斯倒也是外迁热潮的受益者之一。不少马穆鲁克的难民在伊庇鲁斯群峦之间悄悄扎根。虽然不能提供稳定的税收,但日后也是相当不错的人力资源。

“我们是直接前往开罗面见苏丹大人吗?这里的阳光简直和你们一样热情……”

“罗马人的共治皇帝陛下,如果您希望在亚历山大港游览的话,我们非常乐意随行。”

游览?游览个屁!约翰暗自腹诽道虽然北非沿岸并美欧埃及腹地的大沙漠那么炎热,但这片土地对于帝国来说充满了诸多不堪回首的记忆。那坍塌一半的庞贝柱立在亚历山大港区,还天天的盯着我们呐!如果非要邀请帝国的后裔来参观的话,不如等着亚历山大光复凯旋吧!

“还是直接去开罗吧,我们双方的时间都有限,不是吗?”

“再好不过了,苏丹大人一定会设宴款待远道而来的客人!我们已经得到了苏丹大人的谕令,来自罗马的远道而来的商队,可以在境内自由贸易。”

这位马穆鲁克的使臣虽然身材十分矮小,但实际上却相当聪明。至少说话滴水不漏,处处表明了对帝国使团的尊重。不过约翰心中也有数,马穆鲁克苏丹支持帝国商队的自由贸易,实际上的原因是他根本无法掌控大部分地区的实际权力。大部分肥沃的土地被手握军权的军事将领所侵占,而且独立倾向相当之高,马穆鲁克行使的也只是表面管辖权而已,与帝国签订任何条约,还要看贵族的脸色。伊克塔制发展成现在这样,也可以说是足够丢人了。

“那就出发吧,我想你们的苏丹大人应该不会乐意等太久的。”

“最好不过了,尊敬的陛下,请——”

第七十四章 伊庇鲁斯之路-登陆第一百二十八章 金葵条约第一百七十六章 巧合或意外?第一百七十九章 后伏第三百三十一章 小亚细亚之战(二)第三百十二章 烬第一百二十一章 伊芙蕾·杜卡斯-科穆宁第一百六十九章 巴尔干—受降第十八章 斡旋第二百十四章 第一道锁(下)第三百十四章 安日旺的雷米(下)第一百十一章 塑圣第三百十二章 烬第二百三十三章 误打误撞第三百十四章 安日旺的雷米(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伯罗奔尼撒之梦(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小亚细亚之战(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儆猴第二百七十三章 伯罗奔尼撒之梦(一)第八十五章 规划[求推荐!]第二百九十三章 笼中之鸟第七章 皇帝的赌注第一百七十四章 守卫信仰,援助苦难第一百十一章 塑圣第一百七十六章 儆猴第一百三十四章 珀涅修斯大海战第一百八十二章 罗马人的罗马第七十九章 错综之局第三百二十二章 逝往英杰(一)第三百零一章 惊变(二)第一百零七章 凡人的抗争第九十五章 鹰岩堡(四)第一百十五章 身后黄雀第九十六章 贡布里涅—王选之战第二百四十七章 后续处置第二十七章 舰队构想第一百四十九章 敲定第一百五十四章 巴尔干—普林蒂娜高地第五十三章 反思第二百九十一章 实情第一百七十章 巴尔干—光复凯旋!第二百十一章 谨慎的抉择第一百八十九章 摧枯拉朽第一百零九章 孤岛第八十三章 雅典海之战第三百零五章 惊变(六)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点儿也不能少第二百二十九章 泥淖第一百七十五章 无聊的反抗第三百章 惊变(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瑕疵第二百七十九章 伯罗奔尼撒之梦(七)第一百三十五章 下沉第一百六十五章 巴尔干—南门攻防第二百十八章 分立第四十五章 利用的价值第二百八十二章 最后的骑士第一百六十二章 巴尔干—哈德良!第五十八章 联姻是结盟的高级形式第一百四十七章 钳形攻势第四十六章 还巢第二百五十八章 我的一个苏丹朋友第七十八章 惊变之夜(四)第一百四十五章 陷阱里的兔子第三百三十七章 切什梅:最后准备第五十五章 科穆宁的遗产(下)第三章 历史的教训第二十八章 秋季攻势的序曲第二百五十五章 破罐子第二百十章 圣座的卫士第二百六十五章 维罗妮卡·露婕希·冯·哈布斯堡第四十七章 渗透第二百六十七章 第二内阁(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巴尔干—四战之池第二百十一章 谨慎的抉择第一百零七章 凡人的抗争第三百零六章 惊变(七)第两百零二章 死地第二百五十一章 对攻第三百十七章 余灰第三百十一章 计划第二百六十九章 第二内阁(下)第二十一章 新罗马式的攻城守城第二百九十章 刺杀计划(二)无题第一百二十二章 圣选侍女第一百零六章 闭城第二百五十一章 对攻第一百八十四章 登陆日第一百七十八章 火与剑第三十一章 大希腊——意外之外第二百二十六章 议会传统第二百零五章 最后的卫城第二百五十五章 破罐子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点儿也不能少第一百四十五章 陷阱里的兔子第二百三十九章第二百八十三章 荣耀或火药第三十七章 大希腊——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