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丘吉尔的方案(上)

面对首相的询问,丘吉尔认真的回答道。“是的首相阁下,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温斯顿·丘吉尔当然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作为34岁就担任内阁大臣、37岁就担任大英帝国最重要的要害职务海军大臣,这可以看出他的官运亨通。

不过一切在他来自丘吉尔家族就能说的通了。他的父亲伦道夫·邱吉尔以在政坛不得志而出名,不过这个不得志是相对而言。担任过印度事务部大臣,37岁担任财政大臣,不过这让一心打算出任首相职务的伦道夫·邱吉尔郁郁不得志,最终在其46岁时过世。

看看这份让丘吉尔父亲不得志的经历,这充分说明丘吉尔家族在英国的地位。这也是温斯顿·丘吉尔在达达尼尔海峡战役惨败后,还能呆在内阁中的主要助力。

但是作为已经担任过首相已经快70岁的外交大臣贝尔福而言,老头子完全不被丘吉尔家族的显赫所压制,哪怕他只是侯爵的外甥,只见他慢条斯理的擦了擦自己的老花眼镜讲道。

“丘吉尔先生,请注意这是在开会决定帝国的方针策略,而不是你的军需办公室。请说出你认为合适的理由。”

面对贝尔福的诘问,丘吉尔换了在担任海军大臣那会可不会客气,要知道开创无畏舰时代的费舍尔元帅,可是因为在一站时关于进攻方向问题被他挤兑的辞职。不过丘吉尔也没有落得好,因为达达尼尔海峡战役失利被排挤出决策圈。不过还好凭借家族的人脉又很快复起,担任军需大臣一职。

在担任军需大臣期间,他推动了多项对产生深远影响的新发明,包括坦克、飞机和化学毒气。在丘吉尔的提议下,英国迅速扩大了坦克的生产规模,推动飞机在战争中的应用。要是没有在军需大臣位置上出色的表现,那么这场会议他的发言也不会得到这么重视。

看到大家都望着自己,丘吉尔说出自己的理由。“诸位,不知道你们对于罗马尼亚了解多少?”

看到大家都一脸茫然都看着自己,丘吉尔从公文包中拿出一堆罗马尼亚的资料分发给大家。“这是我从政府中找出关于罗马尼亚这些年的资料,其中有部分是我自己整理的,大家将就看一下吧。”

大家拿起丘吉尔准备的资料看了起来,从这份资料中能够看出丘吉尔的用心之处。他将罗马尼亚的工业、人口、资源地理环境、外交变换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其中对罗马尼亚几个主要高层都做了评论。

其中总参谋长普烈山被丘吉尔评价为不可多得的军事天才,因为他彻底改变罗马尼亚的军队,这从巴尔干战争中就可以看出来。而且在军事新技术领域中,普烈山也是未雨绸缪研发新式武器,让罗马尼亚军队在装备不落后任何一个列强。(显然他不知道埃德尔在其中的作用。)

而罗马尼亚首相布勒蒂亚努,也被他评价为一个优异的内政天才。在其任首相这段时间,罗马尼亚经济发展一直是高速发展。

而罗马尼亚的国王埃德尔,当然也被他评价在内。在评价埃德尔中,丘吉尔用精明的头脑、卓越的眼光、还有天才般的设想,称赞其在罗马尼亚的表现。无论是早期为了发展罗马尼亚急速靠拢德奥两国,还是在一战爆发前向中立转变,到现在情况逐渐明了,选了一个绝佳的时间让伦敦和巴黎不得不倚重他,满足他的要求,都是其能力的表现。

丘吉尔的资料让众人对罗马尼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其中财政大臣安德鲁·劳看完后忍不住讲到。“没想到小小的罗马尼亚居然有六千万英镑的收入,这真的出乎意料。”

财政大臣的让在场的其他内阁成员也是非常的感慨,战前大英帝国贵为世界头号强国也才接近3亿英镑,没想到现在一个巴尔干小国也能达到自己的五分之一。尽管拿战前和现在对比有失公平,但是也让在座的内阁大臣们感叹,主要是罗马尼亚战前才两千万英镑的收入,现在直接翻了两倍怎么不让人眼红。

丘吉尔看到大家都看的差不多了,于是他开口说道。“对于为什么会让罗马尼亚扩大领土的机会,也是通过这些资料查阅得来。”

丘吉尔指着外交大臣让人挂起来的地图,对他们讲到。“诸位请看,这里是罗马尼亚。”

他在罗马尼亚位置点了一下,然后指着蒂萨河以东的匈牙利部分讲到。“这是罗马尼亚要求的领土。我认为现在并不是纠结在这些匈牙利领土的时候。”

他在乌克兰划了一笔,将南布格河以东都划了进去说道。“我们还可以给他乌克兰的领土。如果觉得不够,我们还可以将第聂伯河以东都给他们。”

在场的都是资深政客立刻明白丘吉尔的用意。“你是想让将来俄国和罗马尼亚不死不休。”

听到有人说出自己的用意,丘吉尔点头承认道。“是的,我认为现在我们亲自去挟制一个有潜力的国家,会消耗我们宝贵的国力,这不值得。那么给他找一个对手,就是我们需要准备的工作。”

很明显俄国就是丘吉尔为罗马尼亚寻找的对手。

丘吉尔在这里停顿一下,便于内阁其他成员消化自己说的内容后,继续说出自己做出如此决定的思路。“这场大战我们已经打了三年了,目前我们占据绝对的优势。相信用不了多久德奥就会打不下去,所以我们需要未雨绸缪提前准备。如果德奥投降,那么收获最大的将是我们盟友法国人,他们在欧洲大陆将会一家独大,这是非常糟糕的事情。”

听到丘吉尔对盟友法国担忧,在场的人都没有表现出惊讶。别看现在英法在一条战壕中作战,但是在其他场合两者不对付的时候也不少。

对于法国在战后欧洲大陆一家独大的情况,不止丘吉尔一个人有过担忧。他们可是信奉帕麦斯顿首相的那句话: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

第502章 远东行(一)第430章 威廉港的寒冬(下)第770章 美援来了(下)第308章 目标克卢日(三)第743章 美援?第669章 德罗同盟第331章 保加利亚战败(下)第494章 在意大利(下)第169章 合成氨工厂第九十四章 三国借款第159章 战争花销第620章 风起保加利亚(下)第105章 轴转式星型气冷发动机第690章 欧洲三轴心(六)第326章 动荡的保加利亚(上)第114章 巴尔干同盟成型(求订阅)第642章 1935编制(中)第802章 中东战役(二)第四十章 搅局者T型车第623章 向索菲亚进军(二)第309章 目标克卢日(四)第348章 无名英雄第524章 贝凯什乔包暴动(下)第112章 罗保谈判 中 (求订阅)第659章 爆发第323章 保加利亚战役(二)第636章 代号H的海军造舰计划(上)第359章 摇摇欲坠的帝国(续)第797章 突尼斯角海战(完)第七十五章 钢铁厂新领导第406章 逃难的乌克兰政府第128章 巴尔干同盟破裂第六十四章 投机人选第731章 最后通牒第706章 七日下华沙(二)第389章 莫诺尔决战(上)第710章 海军奇袭计划第163章 新领土(上)第696章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第218章 高涨的民族主义(下)第156章 布加勒斯特谈判(二)第694章 雷达第398章 特里亚农条约第375章 德国战败第十九章 汽车工业第七章 军队整编 上第224章 婴儿潮 下(为天诺W有情加更)第355章 饮马蒂萨河(中)第744章 无题第472章 RK公司第382章 匈牙利革命第170章 履带装甲车第783章 贝鲁特(下)第244章 安第齐·丹东(下)第405章 捡漏第十二章 清理杂草第739章 温泉关(上)第709章 空袭 (终)第632章 意大利的异动第186章 最后通牒第355章 饮马蒂萨河(中)第五十章 鲁道夫·狄塞尔第646章 空军(上)第227章 国民教育(中)第九十三章 新的执政方案第455章骑兵大战坦克(下)第432章 风起华沙第446章 迪特·拉姆斯第638章 代号H的海军造舰计划(下)第687章 欧洲三轴心(三)第201章 大肆发展的粮食加工业第756章 塞浦路斯作战计划第八十六章 奥匈公主 (为天落W有情加更)第567章 克虏伯(下)第219章 德国的要求第七十五章 钢铁厂新领导第708章 空袭(下)第175章 1914年的到来第608章 1933年第518章 造船厂的海上巨兽第129章 奥德支持的保加利亚第331章 萨洛尼卡停战协议第288章 宣战第707章 出逃华沙的波兰政府第291章 突袭(三)第303章 德瓦保卫战(四)第210章 难民(下)第532章 罗马尼亚的新政(一)第629章 意大利的消息(感谢小兴盟主与句号大佬的打赏)第667章 元首的罗马尼亚行(四)第647章 空军(中)第七十八章 第十二师第340章 喀山黄金(四)第522章 贝凯什乔包暴动(上)第706章 七日下华沙(二)第332章 多骨米牌第368章 鲸吞(七)第608章 1933年第398章 特里亚农条约第三十八章 特兰西瓦尼亚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