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大萧条来了

随着股票巿场的崩溃,美国经济随即全面陷入毁灭性的灾难之中,可怕的连锁反应很快发生。

因为遭受到损失,不少家庭涌入银行取出自己的存款,而大量存款的提取让不少小银行支持不住了。因为他们也在这场股市下跌中损失惨重,很多小银行被取款的人围的水泄不通,因为他们拿不出钱来给这些储户。于是破产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生了,而这又引得更多的人涌入银行想要取出实际的血汗钱。于是更大规模的挤兑浪潮爆发了。

而被储户逼急了银行立刻找到贷款的企业要求收回贷款,同样损失惨重的企业拿不出钱支付给银行。原因也是一样,他们也没有钱。这就像一个循环,储户挤兑银行,银行逼迫企业还钱,企业破产让更多人挤兑银行,银行逼迫更多企业还款,于是更多的人失业。

在这段时间美国失业大军达到830万,几乎是占据美国总人口的9%。在美国各城巿,排队领救济食品的穷人长达几个街区。

别忘了其背后还有等待生活的家庭成员,这相当于美国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家庭都失去了收入来源。这导致200—400万中学生中途辍学,许多人忍受不了生理和心理的痛苦而自杀;社会治安日益恶化。

这时候已经不是经济问题了,而变成社会问题。

而美国的振幅对此束手无策,因为此时他们依然坚信市场会自动调节过来。此时的困难不过是短暂的,未来美国经济依然会增长。

实质上美国的困难不过才刚刚开始。根据后来的统计,美国经济从1929年开始逐年下跌。一直到低谷的1933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腰斩几乎一半,国民经济达到全无信心的地步。

据1932年9月的《财富》杂志估计,美国有3400万成年男女和儿童没有任何收入,此数接近人口总数的28%。而且这个研究报告一如其他报告,那正在另一种地狱里受难的1100万户农村人口是不包括在内的。

关于找工作,1932年前后传说的很多,有些听来离奇,却一点不假。

确实有人通宵守在底特律职业介绍所门口。确实有一个阿肯色州人为了找工作步行900英里。

曼哈顿六号大街某职业介绍所招聘300人,确实有5000人来应聘。

华盛顿州确实有人到树林里放火,为的是人家能雇他当救火员。

在那样一个经济萧条的年代,有1500万以上的人到处找工作,可是哪里也没有工作做。《商业周刊》做过调查,证实有不少人不再喜欢美国了,有的已经离开美国,有的正设法离开。30年代初期,迁居国外的人数年年超过迁入的。

而且不少人被苏联所吸引,移居到苏联。

那么这时美国的穷人是怎么度过这段时光的呢?

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自己动手卷纸烟,要不就抽“翅膀”牌(一角钱一包)。为了省电,改用25瓦灯泡。孩子们捡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分,上面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妇女们把旧被单剪开再把两边缝接起来,这样就把中间磨损的地方分移到两边去了。

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这样在邻居太太面前就不显得寒碜了——其实邻居手头一样紧,恐怕采取的办法也是一样。许多人家把收到的祝贺圣诞的卡片保存起来,明年好改寄给别的朋友。

在农村,特别是中西部的农民们,生活极其惨淡。由于农产品价格惨跌,大量农场主破产。千百万人只因像畜生那样生活,才免于死亡。宾夕法尼亚州的乡下人吃野草根、蒲公英。肯塔基州的人吃紫罗兰叶、野葱、勿忘我草、野莴苣以及一向专给牲口吃的野草。城里的孩子妈妈在码头上徘徊等待,一有腐烂的水果蔬菜扔出来,就上去同野狗争夺。蔬菜从码头装上卡车,她们就跟在后边跑,有什么掉下来就捡。

中西部地区一所旅馆的厨师把一桶残菜剩羹放在厨房外的小巷里,立即有十来个人从黑暗中冲出来抢。人们还看到,有人全家走进垃圾堆捡骨头和西瓜皮来啃。因为蛆虫多,芝加哥市有一个寡妇在捡东西吃时总是先把眼镜摘掉,眼不见为净。

既然美国人民都过得这么差,那么欧洲方面呢?

首先作为欧洲起到主导作用的英法两国也损失掺重,此时英国传统的重工业也日薄西山。1921年英国的失业率达到了将近百分之十七。在整个1920年代,英国的失业人口常年保持在一百万左右。

大萧条自然火上浇油,当英国对外贸易消减了23%,其中大量银行破产,企业倒闭,工人失业。而在这期间工党政府采取的措施也是标准的古典自由主义。这些措施的结果,不是失业,就是工资削减,当然无法挽救英国经济。不过还好英国还有殖民地可以倾销产品,不过也让英国顾不得应对欧洲事物,首先他需要全力自救。

而法国方面,直到1931年才遭到大萧条的直接打击,但是在两年之内,法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百分之二十六。整个三十年代法国经济都处于危机之中,直到1939年6月,法国工业生产才恢复到1931年的水平。而直到二战后的1950年,法国工业才恢复到1929年的水平。

如果说英法还有喘息机会的话,那么德国最惨。

1924年起,通过道威斯计划和扬计划,魏玛德国经济暂时稳定下来。不过,正是由于这个时期德国追随美国的“经济理性化”,德国工人的劳动条件在恶化,失业率也在上升。

也正是由于这两个计划的作用,魏玛经济对美国的依附性也就特别深刻。截至1928年,美国在魏玛德国的投资高达四十亿美元,而当时美国在欧洲的总投资为八十亿美元。

大萧条对魏玛经济的打击也就特别严重。德国的工业产出大幅度下降,劳动者自然在劫难逃,到了1932年初,德国的官方失业率高达三分之一,也就是六百万劳动者,这个数字还没有算上两百万“非官方”失业者。

至于其他欧洲国家一样在这次大萧条中损失巨大,银行破产、企业停工、人民失业,同样折磨着各国政府。而这次的大萧条也造成欧洲人民的思想分裂,左翼右翼政党吸引了大量人关注,他们迫切需要一个政府来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至于同属于欧洲的罗马尼亚自然也无法避免,一样受到大萧条的影响。

第337章 喀山黄金(一)第五十六章 送别鲁登道夫(求推荐票)第425章 影响第355章 饮马蒂萨河(中)第608章 1933年第757章 意大利求援第471章 新总参谋长的计划第204章 工会(中)第108章工业化合成氨第七十六章 小型柴油机第528章 突如其来的休假(上)第642章 1935年编制(下)第480章 1913年的财政安排第246章 米兹克上尉(上)第355章 饮马蒂萨河(上)第173章 怀孕第213章 发展的动力实验室第130章 保加利亚的准备第四十二章 波黑问题第109章 巴尔干同盟初现第424章 收尾第376章 被救济的德国第477章 局势的变化第六十五章 准备投机第二十九章 自行车第497章 美国行(二)第二十九章 自行车第758章 北非军团(求票)第408章 罗乌合并(中)第601章 米尔恰号服役第785章 贝鲁特失守第222章 1915岁末第二十七章 钢铁厂第770章 美援来了(下)第十八章 演习 下第752章 克里特战役(终)第644章 扩军计划第424章 收尾第287章 错过第308章 目标克卢日(三)第709章 波兰战败第650章 劫船(下)第355章 饮马蒂萨河(中)第379章 巴黎和会(下)第114章 巴尔干同盟成型(求订阅)第772章 北非第一战(中)第361章 鲸吞(一)第437章 东加利西亚重工业区(中)第526章 1928年的结束第671章 张伯伦访罗第四十七章 石油公司第478章 进军罗马第313章 后续(三)第261章 谢洛夫(上)第768章 在利沃夫(下)第530章 大萧条开始了第548章 罗苏局部战争(一)第396章 冲突第144章 出击 王国利剑(四)第184章 萨拉热窝事件的影响(中)第483章 趁火打劫(下)第304章 德瓦保卫战(五)第123章 奥斯曼求和第421章 反攻(下)第259章 圣彼得堡暗夜第302章 德瓦保卫战(三)第425章 影响第780章 法军投降第195章 新的生命 (二更求月票)第171章 装甲试验营第399章 大讨论第250章 俄国的隐患第694章 雷达第495章 惨淡的英法之行第四十七章 石油公司第310章 目标克卢日 (五)第640章 R20中型坦克样车(下)第422章 溃败(上)第631章 喷气式的首飞第622章 向索菲亚进军(一)第265章 罗马尼亚的条件第六十六章 橡胶危机一第278章 英法的应对第269章 谈判泄露(上)第513章 利比亚石油(上)第十六章 演习第778章 霍夫曼上将第187章 罗马尼亚的应对第687章 欧洲三轴心(三)第558章 和谈(下)第164章 新领土(下)第105章 轴转式星型气冷发动机第703章 骑兵大战坦克(中)第622章 向索菲亚进军(一)第508章 外来劳工的问题(下)第118章 吕勒布尔加斯战役 一第758章 北非军团(求票)第654章 来自罗马尼亚的援助第389章 莫诺尔决战(上)第546章 赫尔梅克冲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