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阴谋

照我的猜测细细推敲,项羽分封的这十八路诸侯实在机,每一位都不仅仅是因为一个原因而存在,而是环环相扣,相互间保持着微妙而脆弱的平衡。

这样一场策划得如此周密的大布局,究竟怎样才能破去呢?

我沉思良久,终于摇摇头,自己到底还是没有顶级谋士那种凌驾于世事的大智慧,虽然已经看出这是一个局,却找不到破局的方法。

微叹了一口气,继续看下面的情报。第二份却是关于塞王司马欣的消息。前些日子我让青鸟着意查了查司马欣的背景,想必是有了结果。

果然,青鸟的情报里写了一件让我有些吃惊的事——司马欣与项家原来竟是旧相识、老朋友。

塞王司马欣原本只是秦朝的一名小吏,职为阳狱掾,管理阳县的大牢。当年秦灭六国之初,曾对六国贵族后裔进行过大搜捕,结果项梁不慎被逮了进去,恰就关在阳县牢之中。以项梁的身份,他的下场便是等死一途。为了营救项梁,项家四处托人,终于找到同为狱掾的曹咎给司马欣送了一大笔的钱,私下里用个死囚冒名顶替,将项梁从牢中捞了出来。而项梁脱此一难,立刻赶往吴中隐名瞒姓,在项氏宗族的庇护之下定居了下来。

只此一事,司马欣可说是对项家有着莫大的恩德,从此便和项氏家族拉上了关系,在项氏暗地里的金钱支持之下。也一路荣升,待到巨鹿之战时,已经位居长史之职,成为了章地亲信。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十多年,若不是青鸟着意查探,怕也挖不出这段隐秘。青鸟在后又回报道,巨鹿之战中,有传闻司马欣当时就曾与楚军多有书信往来,但此事尚未证实。

看到这里。我心中不禁微微一动,想起当初得知司马欣受章之命赴咸阳报信,结果苦侯三日未见,最后从小路逃回巨鹿这个消息时。心中一闪而过的那个疑惑。

赵高若真是想杀司马欣,早就杀了,又何必让他在宫外苦侯三日,非要等到司马欣觉出不对。易装逃走之后才大动干戈的一路追杀?再说当时关中犹在二世手中,秦律酷烈,秦人对陌生人防范之心甚至重,当年商秧就未曾逃脱秦军严密的搜捕。为何司马欣就能这么好运的脱身出关?

从另一方面讲,就算赵高再蠢,也知道章是他手里最后一支可用的力量。逼反了他。岂不就是自寻死路?多次严词斥责也罢。令人逼其速战也罢,其实一直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并没有稍动过章的指挥权柄,直到司马欣逃走之后,赵章二人的矛盾才走到了台前,终于正式决裂。

所以再细想一下,司马欣的这一“逃”,倒是“逃”得相当值得回味。

若无他这一“逃”,赵高不会被司马欣激怒,又疑又怒之下,终于决定对章军队采用真正地威胁手段,断其粮秣供应。若无他这一“逃”,章也不至于对秦廷彻底死心,在前有强敌,后无退路之下,被迫向楚军投降。所以他这一“逃”,大概也能算得上历史上最有价值的一“逃”了,直接改变了整个秦末的天下大局。

当初得到司马欣逃亡的消息后,我只是心中掠过一丝疑惑,隐约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直到今日知道司马欣与项家地关系,这才恍有所悟,觉出这“逃”字后面的章来。

青鸟回报道,巨鹿之战时,司马欣与楚军常私下有书信往来,虽然还是传闻,但空穴来风,未必无因,这件传闻倒让司马欣后来的这一“逃”有了一丝阴谋的色彩。

以他与项家地交情,大有可能是双方私下早有联络,设下了一个逼反章邯的局。由司马欣主动要求回咸阳,上演一场苦侯三日、间道易装而逃的苦肉计,然后再对章诉说赵高早有除掉将军之心,等等等等,让章邯心灰意冷,终于在进退两难的境地之下投降楚军。

虽然这只是我地猜测,但逻辑上倒也说得通。否则,司马欣有何资格位居十八位诸侯之列?要知道关键时刻力劝章投降

是他,而是当时的秦军都尉董翳。董翳立了这般劝功封了翟王。若要说是当初搭救项梁地旧情,那更不可能,最早出面搭救项梁地曹咎也不过封了一个小小地侯爵而已,而司马欣却贵为一方诸侯了。

所以,可能性极大的一个解释是,司马欣立了某些不能为外人道地大功,所以项羽才封了他一个诸侯。而这个大功,极有可能就是他在咸阳的那奇怪的一“逃”。

阴谋啊,又是一件阴谋。

我觉得有些头痛,青鸟送过来的两件情报,竟让我猜测出了这么两件隐匿的计谋。不管设下这些计谋的究竟是范增还是项羽,他们在我心里都突然变得高深莫测起来。和这样的人为敌,怎不让人烦恼?

而更让人头痛的是,我虽然窥到了其中的玄机,却不能对其他人说。刘邦如今已经对我有所忌讳,觉得我用心太过,告诉他这些,只会让他更认为我心思诡谲。萧何?他如今的态度我还不能确定,似乎对我有敬畏之心,但是从内心深处,他必定更加忠于刘邦,毕竟是从小玩到大的兄弟,情谊非比寻常。这等大事,他岂有不向刘邦回报的,这一回报,自然也就把我给露了出来,更让刘邦觉得我小动作太多。

不说?项羽与范增布的那张天下大局就像一张沉重的网压得我透不过气来,待他们把身边的诸侯都一一收拾掉了,肯定不会有汉军的好果子吃,挨刀的便将会是我们。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刘邦若垮台,我和秀儿、如意,以及我们吕氏满门也都没了活路。

这一夜,我的太阳穴隐隐生痛,在榻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直到天色将明,看着那渐起的晨光,忽然想起一个人来,暗道,我怎的将他给忘了。又思虑了一会,才静下心来渐渐睡去。

……

终是心中有事,只瞑目迷迷糊糊睡了一会儿,隐约听得屋外侍女轻轻走动的脚步声,便一下子清醒了过来,看看窗外,天色已明,索性便起身,唤侍女进来伺侯更衣洗漱,用了早饭。

坐在案几前将昨夜的思路理了理,这才问琼莹:“审将军来了没有。”

琼莹轻声回道:“审将军已在宫外等侯了。”

“把审将军请进来吧。”我看着琼莹领命向外走去,突然想起了琼英,问道:“你姐姐昨夜什么时候回来的?”

“回王后,姐姐昨夜入更时分回宫,见王后在忙正事,不敢进来打扰。”琼莹忙停下脚步,有些不安地俯身回禀。宫中婢女在外面一直呆到入更,也就是天快黑了才回宫,从规矩上来讲,总有些不妥。琼莹姐妹知道我素来对下都比较宽容,但她们到底是从秦皇宫那种地方出来的,遇到事情,心里还是未免有些不安。

我点点头,并没说什么。想着韩信和琼英劫后相聚,想必比平时有更多的话要说,恋恋不舍以至拖延了时间也不奇怪,这种结果才是我乐见的。若琼英一大早就回了宫,那我反倒要心中不安了。

过不多时,审食其迈步进了屋。

“食其,”我将昨夜青鸟送来的情报翻了开来,道:“这些你事先看过没有?”

“是,小人看过了。”

“你怎么看这两件事?”我抬起头问他。

审食其迟疑了一下,有些谨慎地道:“小人觉得,其中大有可值得推敲之处。”

“你说得不错。”我点点头,心里却暗叹了一声,审食其虽然精明能干,终究还没有顶级谋士那种察微知著的天才,不过我也不能要求他太多,他做得已经够好的了,何况他也毕竟不是一名谋士,不能以张良的标准来要求他。

随手合上那几份情报,我淡淡地道:“食其,你去军中替我把陈平先生请来。”

第一百七十四章 整军十八章 焚书坑儒第三百三十四章 垂帘(三)第三百二十二章 刘濞第二百六十三章 张敖第一百七十五章 猜疑第二百七十二章 饮鸩九七章 决断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亲一四五章 逃婚三四章 得失第二百章 昙花第一百六十二章 改变第二百二十七章 荆轲第二百一十六章 未来第二百六十六章 改变五五章 李由五八章 君臣十二章 书第二百四十五章 抽薪八六章 选择楔子一二九章 李代第二百零四章 潜逃第三百三十九章 冲突第二百六十八章 闲话八七章 借良第二百三十四章 用心第一百八十七章 惊梦八三章 项羽第二百二十七章 荆轲第一百八十二章 家族第二百九十一章 出发第一百六十四章 死因第二百零五章 牺牲第二百二十五章 婚配第一百六十九章 未来三五章 夫妻第二百四十章 输赢第一百八十三章 交换五一章 朋友第二百零一章 楚囚第三百一十五章 联姻第二百四十一章 血战一四一章 十一六四章 易服第二百三十九章 余香二七章 如意四三章 访客第二百九十七章 游说三五章 夫妻八九章 密使第二百六十六章 改变第二百七十五章 溺亡第一百九十四章 夫妻二五章 野心十七章 武装第一百六十五章 熊心第一百八十六章 路遇六五章 路线第二百一十七章 药毒第二百四十九章 三子第二百五十五章 狼皮第二百零二章 苦役第二百六十八章 闲话第二百一十七章 药毒三六章 反复第三百一十六章 撞破第二百九十章 临行一四三章 混乱一二九章 李代第二百四十七章 余悲九七章 决断第二百四十七章 余悲第一百五十八章 位置第一百七十三章 前奏第二百九十三章 前由七三章 贼寇四二章 丧痛第二百三十二章 醉酒十九章 人言可畏四六章 苍头第二百五十五章 狼皮一一零章 说和第三百二十七章 留客第二百五十四章 茶叶第三百三十一章 新帝(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目击第一百五十一章 拜将十六章 要约五六章 对阵楔子第一百六十六章 忠心第二章 计划一百章 软禁第三百零五章 签约第二百四十六章 偕亡六四章 易服第三百三十章 新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