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死因

所有的诸侯王里,只有韩王成一直跟随在项羽身边。多么忠心耿耿,而是被项羽变相的扣留了。

其实韩王成在诸侯王势力绝对属于弱小的那一类,刘项入关之前,他刚刚结束在韩地的游击生涯,勉强占了几座市镇,手下兵不满万,将不足十,唯一的谋士张良都被刘邦借去了。后来得封韩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这个韩王确实是故韩王室后裔,且已经得到当年的武信侯项梁认可。项羽看在已故叔父的面上,这才重封他为韩王。

但项羽封侯后,关东六国大多被各家新旧势力瓜分,唯有韩国只有韩成这一个名正言顺的诸侯王,所以虽然地盘不大,但好歹还保持着统一的局面。

我曾和陈平讨论过项羽分封诸侯之后的天下局势。当时陈平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过项羽的这次分封。

“若说汉王入蜀之后,霸王便完全放心了,平倒是不以为然。”陈平当时道:“以平看来,章等三秦王便霸王压制汉王的第一步,若汉王不顾三秦直接东进,则三秦的存在可以威胁汉军后方,如果汉王先攻三秦,那么就算关中打下来,霸王的大军也够时间赶到了。”确实,刘邦与项羽分居东西,中间是漫长的战略纵深,足够项羽做好任何战争准备。

陈平微笑道:“只是正如平上次所言,霸王未曾考虑到时间的问题,如今齐、赵二国均反。而又有昌邑水贼彭越于后骚扰,三方俱乱,且都近在眼前,直接威胁他地彭城腹地,他就算有心援楚也得把身边的这些给清理干净再说。”

我点点头,必须承认刘邦入关的这个时机选择得非常好,恰在项羽正全力压制齐、赵两国,无暇西顾之时,且行动迅速。短短三个月就拿下了整个关中,并建立了自己的防御,让项羽就算整师西进也赶不及了。

“为了控制汉王东进的步伐,以免在霸王腾出手来之前让汉军发展壮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项羽就必须杀韩王成。”陈平慢慢道。“所以,平以为韩王之死实是为汉王之故。”

我心头一跳,道:“陈先生此话怎讲?”

“王后试想,若汉王得了三秦继续东西。第一个碰到的是哪位诸侯王的地盘?”

“韩国。”我在脑中构想了一下地势方位,对陈平的话若有所悟。

“正是。”陈平肃容道:“下一个能阻挡汉王东进地,就是韩国。可韩王素与汉王交好,且韩相张良曾长期居于汉营。与汉王私交甚笃,霸王自然不能放心。所以霸王始终将韩王带在身边,不允其回国。后又封其为穰侯。就是为了通过韩王控制韩地。但这么做就又出了新问题。那就是韩国无主政之人,军政俱是一片混乱。兵无战力,根本不能阻挡汉军东进。霸王想必已经虑到这点,这才决定杀掉韩王,直接插手韩国的军政事务。”

他看了我一眼,道:“想必王后已经知道,霸王杀韩王成之后,封郑昌为韩王。如此以韩地为中心,联同河南王、殷王,三王合力,便形成了阻挡汉王东进的第二道防线。只要汉王与三王陷入苦战,临江王共敖、衡山王吴便可自南向北攻击汉王的右翼,断其粮草辎重通路,到时汉王自然不战自败。”

陈平地大局观相当的好,听他这么细细的分析,有条有理,我确实也想不出项羽还有什么其它的意图。不禁点头道:“先生所言有理,可如今韩王已死,霸王是抢在我们之前动了手,不知我们有何应对之策?”

陈平沉吟了一下,微微一笑道:“依平看来,我军不能在关中多作停留,当速速出关东进才是,至少也得在霸王西顾之前在关外抢得一块进可攻、退可守地地盘,再伺机徐图东进。”

我含笑道:“先生此言不妨向汉王细细禀明。”

陈平丹凤眼闪动了一下,淡淡地道:“倒也不需平去分说,韩将军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自会定好东进之策。”

这话里似乎另有意味。我不禁看了陈平一眼,见他神色淡然,却也看不出多少端倪,心道,只怕是韩信自恃才高,在军中过于独断,让一向圆滑的陈平都有了几分怨气。又想,这世上当真没有十全十美的完人,韩信在军事上那般天才,在待人处事方面

普通人也不如。不过联想到韩信少年时的际遇倒也个孤零零长大地孩子,四周都是鄙弃的眼光,又有谁肯耐心教导他处世之道,再加上天性就倔强孤傲,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也不奇怪。

……

不管韩王成为何而死,死者已矣,我现在关心的是在彭城失踪地张良。

听派驻在彭城地青鸟回报,项羽杀韩王当日,张良恰不在城中,故而逃得一劫。其后便再也无人知道他地行踪了。张良当年谋刺始皇,天下大搜都让他成功逃脱,如今楚地局势远不如当年严密,抽身而走对他来说应不是难事。所以我还不算十分担心,只是吩咐让各地的青鸟尽力搜寻张良地下落,一旦发现,便全力助其西入关中。

自彭城还传来一个重要消息,那就是怀王熊心终于移驾郴县。

当初项羽还在咸阳之时,就派范增催熊王移往郴县,将彭城让他做王都。熊心以县王宫尚需修建的理由一拖再拖,直拖到今日才动身。听说县王宫尚未完工,但项羽已经回师彭城,却一直住不进王宫,实在气恼得很,便逼着熊心搬了家。

听到这个消息,我突然想起历史上熊心之死就是在他离开彭城的路上,心中不由一惊,难道项羽就是在此时下的手?这时代的消息总是滞后,就算是以青鸟的速度,从彭城传入关中,也已经过了多日,就算我想有什么动作也来不及。暗自叹息了一声,幸好陈平早已李代桃僵,以假换真,那个熊心不过是个冒牌货而已,否则我此刻又得面对着一个故人之死了。转而又想,那个冒充熊心的孩子岂非也是无辜,只不过是因为长得像另外一个人,就平白的葬送了性命。

这真是一个残酷的时代。

在我全力寻找张良的同时,韩信也启动了他的第二步战略,那就是出关。

在这段时间,为了稳定关中局势,刘邦颁布了三项重要政令:第一,为了激励将士奋勇杀敌,诸将如果率领一万人就能够招降一个郡的,封万户侯;第二,为了安抚关中民众,斥资整治关中河道,并开辟故秦贵族封地以为耕地,分令农民耕作——争取民众支持;第三,大赦原三秦王手下的故吏降卒,使其安心为汉王效力。

这三项政令都是由陈平建议的,很明显,他虽挂着军中谋士的身份,却从不参与军事的安排,只是在行政事务中向刘邦进言。目前萧何仍在南郑,所以在这方面刘邦确实也相当倚重于他。

而韩信则全力负责军事攻伐。在他的策划之下,汉军终于杀出了关中。

最初,韩信选择的是走武关,但南冀为临江王共敖的地盘,共敖对项羽倒是忠心耿耿,竭尽全力地替项羽守住了南面防线,将汉军阻于阳夏。这时的汉军虽然已经在关中招兵买马,补充了近十万的新军,但也经不起这般老是啃硬骨头,于是韩信果断改变出关路线,由函谷关走中路东出。

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怀王熊心的死讯传到了关中。

熊心果然死于前往郴县的路途之中。虽然公开的消息是熊心于江中浪大船覆而亡,但私下里传得沸沸扬扬的却是项羽指使英布、吴和共敖。等人于将熊心勒杀于船中。据说是有人亲眼见到英布等人满脸杀气的自怀王坐船中走下,随后船上便响起了震天的哭声,船头也很快地换上了白绢。

几乎没有人怀疑这种说法,因为从项羽硬逼怀王远赴郴州的动作来看,他早已经没有了一点臣子之仪,就算做得更过份一点,索性杀了熊心,也并不奇怪。何况早在当初项羽听说熊心不肯迁往郴州的时候就曾怒道,这大楚的基业是我项家子侄拼着性命打下的,他熊心又出过几分力气。当初也不过借他一个名头而已,如今竟爬到我的头上来了。

这话虽只是和帐下几个亲信将领说过,但要遮掩得密不透风,却也不可能,早在项羽到达彭城之前就已经散布得人人皆知。

一二六章 小宴第一百五十一章 阴谋九五章 邀请第一百五十六章 明修八一章 酒徒七三章 贼寇第一百六十八章 敲打第三百一十三章 楚王二二章 新生活二二章 新生活第三百零二章 善言第二百一十七章 药毒第二百五十章 友恭六二章 西进五六章 对阵第二百五十四章 茶叶七十章 暗流第二百六十九章 眼光八二章 陈留八十章 迁族第一百八十一章 班底一三一章 栈道第五章 半步一一五章 接应第三百二十一章 探病第二百五十一章 家宴第一百八十七章 惊梦第一百八十三章 交换第二百四十三章 悖论第一百六十九章 未来第二百九十三章 前由一三五章 首富二六章 当如是一四六章 派对八一章 酒徒九八章 定计第一百五十八章 位置一二七章 锦囊第三百一十七章 帝裔第一百九十三章 陷阱三十章 天变十三章 咸阳道审氏同人之一(作者:uruvil)审氏00主)第三百零三章 驾崩第二百八十四章 螳臂十八章 焚书坑儒第七章 天才的存在第二百九十三章 前由审氏同人之一(作者:uruvil)审氏00主)一一六章 诛曹第二百三十一章 腰带第二百五十九章 遗祸第二百二十章 夫人第二百四十六章 偕亡八三章 项羽第二百七十七章 整顿第二章 计划第二百二十九章 戚姬第二百三十六章 信简一一九章 赴死一三七章 拜师第二百五十章 友恭第二百九十一章 出发第四章 饮食的创新之道一零三章 仇恨弹指拈花(上)刘邦32正文五二章 陈平第一百四十九章 考题第二百一十八章 归来第二百三十八章 决别第八章 沧海之远第二百九十七章 游说十九章 人言可畏第二百三十八章 决别第二百九十九章 入山第二百一十二章 营救第三百三十三章 垂帘(二)六一章 彭城第二百三十一章 腰带第二百七十三章 胎脉第三百三十章 新帝(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山居第二百五十七章 难产第一百七十三章 前奏第二百一十二章 营救十八章 焚书坑儒第一百九十五章 合作第二章 计划十五章 兰池夜一三四章 成全第二章 计划第一百六十五章 熊心第三百三十四章 垂帘(三)第二百九十四章 对策第一百八十九章 遇刺第一百四十九章 考题第一百九十四章 夫妻七四章 对敌第一百九十三章 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