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白登

走又有数月之久。

总体来说这几月前线的战况还比较顺利。韩王信的队伍是回归封国之后才组建的,终究不及汉军百战之师,因此上以樊哙为前锋的汉军前战连胜,韩王被迫弃守马邑,回归晋阳。晋阳是韩国都城,又临着北边匈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墙高壕深,易守难攻。汉军试攻了几回也没拿下,只得与韩军一个城外,一个城里,僵持了下来。

韩王信困在城中,终究是心虚,苦苦思虑良久,学刘邦当年在阳的故技,使了个金蝉脱壳之计,趁手下大将出城邀战之机,把兵马都留在了晋阳,自己却带着家小径投匈奴去了。

可是他这个亏吃得不小,怎么能忍得下这口气,到匈奴便借兵来攻刘邦。这一借正合匈奴人的下怀,爽爽快快的便拨了十多万精兵给他,又恐他部下无将,把军中大将也尽数借了出来,名义上是韩王领兵,实则还是匈奴人当家作主,韩王不过做了个领路人罢了。

匈奴大兵压境,晋阳城内的韩军又趁乱出城攻打汉军,倒闹得刘邦腹背受敌,有些手忙脚乱。不得不后撤数里,重新立下阵势与匈奴人对峙。此后双方互有攻防,谨慎中做着试探,但总的来说汉军输少赢多,犹自占着胜面。

消息传到长安,留守朝官一片欢欣鼓舞。过去没有和匈奴打过,心里难免没底,现在看来也不过如此。再过几月北方天气便将转寒。匈奴远来攻掠,又素来是以战养战,随军粮草有限得很,天寒草枯,就算军粮还可以供应,草料却定然匮乏,支撑不了多久便只能撤兵。如此一来,虽未大胜,到底也没让匈奴人占多少便宜。待匈奴退走之后。立刻重修边防,就算外敌再来,至少也能抵挡一阵。

而后宫之中同样喜气洋洋。前面打了胜仗也就意味着刘邦可以比预计得更快一些回来,虽然只有一个男人的后宫是极端地买方市场。但总比连一个男人都没有要好得多。只有我心中仍然疑惑,总觉得有些不安。

琼英、琼莹两姐妹倒常常抱着韩信那刚一岁的儿子过来陪我说话。这个肥肥嫩嫩的小家伙脾气却不似他父亲,整天笑呵呵的,让人忍不住想捏两下。聊来聊去还是要谈到前线的战事。我知道楚王韩信现在虽然人在长安,但心却在晋阳。早在刘邦出兵之时,就让人描了幅巨大的地形图挂书房里,整天对着地图算来算去。

“前面又胜了一仗。楚王这几日可说了什么没有?”我一边逗着琼英的儿子,一边问她。

“皇后也知道,韩信向来话少。打仗的事我也不懂。他更不会和我说了。”琼英想了想。笑道:“倒是昨儿吃饭时,见他有些神不守舍。嘴里咕哝着什么‘奇怪,应该还有十几万人马,到底在哪里’什么的。”

我微凛,笑了笑道:“是吗?”

待她走后,忙命人翻出晋阳方圆几百公里地地图,看了半天,又想着韩信说的那句话,猛的惊了一下,让人赶紧把萧何请进宫来。

“萧侯可知匈奴人究竟有多少人马?”见萧何踏进屋来,不等他施礼,我劈头便问。

萧何怔了一下,道:“匈奴大汗冒顿乃塞外雄主,据臣得的消息,其御下能弯弓射箭地精锐士卒足有三十多万,但臣想,只怕实际上远远不止这个数。”

我吸了口气,道:“好,咱们就当他有三十万人马,可晋阳城外却只有十多万,那么还有至少十多万人马去了哪里?匈奴的王帐可不像咱们的长安,需要留十万人马照看,若到危急之时拔了帐蓬走人也无所谓,冒顿难道会让他那十多万人马闲着吗?”

萧何含笑道:“原来娘娘担心的是这个,好教娘娘得知,臣刚得地消息,先前赶来的十多万匈奴人乃是他们左右贤王所率,其后他们大汗冒顿又率了十多万人到了晋阳城下,所以现在算在晋阳城外已有近三十万的匈奴人了,与咱们先前知道的数字倒也差不多。”

“是吗?”我怔了一下,心里知道自己是把韩信地话看得太重,结果他随口说的一句话就让我格外敏感起来,却原来竟是庸人自扰。不免感觉有些不好意思,萧何又要理民政,又要管军事后勤,不知忙成了什么样子,我这么咋咋呼呼的就把他喊

宫里,也不知道前面要耽误多少事。忙笑道:“既也就安心了,倒了扰了萧侯。”

“哪里,娘娘对皇上关心忧虑,这原是情理之中,倒是臣没能体谅娘娘地这份心情,没有及时将前线战报送到宫中。是臣地不是。”萧何恭谨地道。不过他确实是极忙地,只略略说了几句,便匆匆告退了。

我稍稍放下心来,虽然仍然有些不妥的感觉,但也想不出究竟哪里不对,心知自己远在长安,就算想破了脑袋也只是一场空,前面战场上终究还是要随机应变地,也就把这事给放下了。

忽忽又过了数十日,倒也无事。

这一天,萧何突然来见我,立在厅中,深施一礼,道:“娘娘,晋阳加急军报,皇上被困了。”

我心里忽悠一下,定了定神,方道:“究竟怎么回事?”

萧何额上微见有汗,道:“娘娘,军报书写不详,只说皇上在平城以北受伏被困,具体情形还要待后面的军报才能知道。不过从平城到长安最快也要两日一夜,也就是说,皇上已经困近两天了。”

我觉得自己的声音都开始有些古怪,慢慢地道:“平城以北……白登山?”

萧何很明显的倒抽了一口气,猛地抬起头看着我,失声道:“娘娘……”

看他的神情应该就是了。虽然匈奴入侵的时间提前,但白登山之役终究还是逃不过。我脑子里一片昏乱,白登山之役已经发生,可刘邦却未必能如历史上那般逃出生天,万一他死在白登山,那么外有匈奴,内又有这些强势的各路诸侯,这场乱局可怎生收场。

镇静了片刻,方道:“不知萧侯有何应对之策?”

“为今之计,只能速速发兵解救皇上。”萧何脸色苍白,道:“皇上当初留了十万人马,臣只要一万守城,让平阳侯曹参率其余九万人马急奔白登山。不管死多少人,也一定要将皇上救出重围。至于以后是和是战,再看皇上的意思而定。”

“一万不够,长安至少得留五万人马。”我冷冷地道:“你别忘了长安城里还有一帮子诸侯王爷们。如今他们并不知道皇上被困的事,可若是一个不严密,走漏了风声,难免有些人就会心生异念,须知他们每个人带的私兵虽不多,但合起来也有数万人,真要在长安城里翻起来天,你那区区一万人马哪里镇压得住。”

萧何恨道:“偏偏匈奴来得这样快,若是能缓个年余,臣又能凑出十万人马来,也不至于像现在这般被动。”

“事已如此,这些话都不用再提,咱们先应付掉眼前的情况再说。长安是大汉的根本,朝廷在这里,太子在这里,就算……”我咬了咬牙道:“就算皇上有个三长两短,只要长安还在,朝廷还在,太子还在,大汉朝就倒不了。所以萧侯,你只有五万人马守长安,这责任比赴白登山救驾更重。这可是咱们最后的一点家底了。”

“可是匈奴用三十万大军围住了皇上,咱们只派五万兵马前去相救,只怕是杯水车薪,无事无补。”萧何的眉心已经皱成了一个深深的川字。

“五万人肯定是不够的,可是,咱们也拿不出更多的人了。本来我身为皇后,职在后宫,已不便再插手前方战事,可这一回说不得还是得走一趟。”

萧何大吃了一惊:“娘娘,这怎生使得?”

“吕雉并不是个不知轻重,无理取闹的女人。”我慢慢地道:“之所以和你说要随军同行,是因为二十年前,我曾经在咸阳城救过一个匈奴人,那个人的名字叫做,冒顿。”

第二百五十八章 目击第二百七十九章 回宫第二百八十九章 白登四三章 访客第一章 单父的吕家第二百零一章 楚囚一四五章 逃婚第二百三十四章 用心第二百六十三章 张敖第三百三十八章三七章 困局第三百二十四章 情窦第二百九十八章 承诺第二百零四章 潜逃第三百四十章 团结第一百九十八章 换命第二百八十六章 惊变一四五章 逃婚第二百四十六章 偕亡第三百三十四章 垂帘(三)第二百八十六章 惊变第三百三十四章 垂帘(三)第二百六十一章 忘记第三百二十九章 丧钟八八章 洛阳第三百三十五章 垂帘(四)一三八章 川马第三百二十四章 情窦七六章 彭越一二七章 锦囊第一百七十五章 猜疑一零一章 夜谈九十章 私约第二百九十二章 奔援第二百八十一章 危机第二百六十二章 称帝第三百三十一章 新帝(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夫妻第三百一十八章 趋炎一二三章 大婚一四二章 心思九八章 定计第三百四十章 团结五七章 残酷第二百四十七章 余悲一零三章 仇恨一三六章 纳妃第二百六十章 罪过第三百三十八章三十章 天变一三三章 百工七一章 冲突第三百三十七章 垂帘(六)刘氏同人之一(作者:雨蛙蛙)刘氏00三二章 首战第三百一十五章 联姻第二百七十章 造反一一四章 情义第二百九十七章 游说第二百三十五章 避嫌第二百零二章 苦役第一百五十九章 护具七三章 贼寇第二百九十六章 冒顿十三章 咸阳道第二百五十九章 遗祸第二百零七章 简单第二百四十一章 血战一零一章 夜谈四一章 乱战第二章 计划第三百一十二章 筹谋一四零章 规矩七二章 宿命六五章 路线一一九章 赴死第二百三十章 指婚第二百三十五章 避嫌第一百七十章 触动一四六章 派对六八章 恩怨一四一章 十一第三百四十三章 嚣张九五章 邀请第一百六十四章 死因第一百九十六章 出场第二百四十章 输赢三一章 立足楔子第一百七十四章 整军第三百一十五章 联姻第二百七十六章 吞金二三章 义气二七章 如意一三五章 首富一二七章 锦囊第一百八十九章 遇刺第三百二十八章 提防九十章 私约第二百五十九章 遗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