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应对

万五千石。我低头盘算了一下,二十多万汉军吃饭,到几天,也罢,先渡过这道关口再说,人不死帐不烂,我以后慢慢再和冒顿讨回来。咬了咬牙,道:“好,一家一半,不过这些粮草得从谈好的总数里面扣。算是我们先付的。”

冒顿笑道:“果然是做生意出身的,一点亏也不肯多吃。”

我只冷笑一声,心道,这回给刘邦补漏子,亏已经吃得够大了。但是此刻时势俱劣,也只能隐忍,待到将内患收拾掉以后,与匈奴人终究还得有一场大战。到时非得让他们乖乖的把今天吃进去的东西加倍的吐出来不可。又强自忍了忍心火,才道:“既然如此,吕雉就告辞了。待粮草送到之后,还望大单于依诺撤军。”

“那是当然,我们匈奴人向来都是讲话算数的。”冒顿点头道。

我也不再多说,起身随意拱了拱手,便转身向外走,在这个时代,大汉与匈奴这两个民族是天生的死对头,这个大背景之下,私人的那一点交情根本提都不必多提。就算我救过冒顿的命又怎么样,终究抵不过整个民族的利益。

现在的我和冒顿,是大汉皇后与匈奴单于,是上天注定的敌人。

“喂,”冒顿突然在背后出声道。我站定回头,见他靠在圈椅的背上,似笑非笑的看着我:“喂,女人,最后奉劝一句,别那么强悍。男人不喜欢的。你要是能温柔听话一点,就算你家那个老头子不要你,说不定我还会考虑用五万石粮草来换你。”说罢,哈哈大笑起来。

我气结,掉头冲出了营帐。几个随从忙围了上来,神情颇为紧张。我看了他们一眼,叹了口气道:“走吧。”牵过马来,翻身骑上,抖疆催马出了匈奴大营。

…………

萧何筹措地军粮确实已送到了前线。第一批五万石昨日夜里便运进了曹参的军中。因为我们刚刚从山中脱困,还未来得及和曹参联系,所以才不知道。陈平听了我带来的消息,叹了口气。道:“确实也只能如此了,先把皇上……送回长安才是大事。两万五千石虽然不够,但微臣想萧大人那里应该还有粮草会陆续送来,我们先扛上几天再说。反正这仗暂时是不用打的,让士卒喝几天稀的问题也不大。”

“我也正是这个意思,所以才应了。当断则断,大亏已经吃了。没必要在这件事上再纠缠不清,皇上那里拖不起啊。”我点头道,“你给曹参那里去一封信。让他把粮草准备好。等匈奴人这边一让路。他那里再把粮草送出营。”

“那……要不要把皇上的事情告诉曹侯?”陈平迟疑了一下。

“还是不要提为好。虽然不怕他走漏风声,但……待到合军以后。我亲自去和他说。”我道。曹参是跟随刘邦多年的老兄弟,兵合一处之后,必然要来拜见,到时候若是强行阻拦,只怕反而让他心里起了疙瘩,只有我亲自去和他说才是最妥当的。

陈平诺了,下去把给曹参的书信写好,后面盖上刘邦地印信,让人快马送到了曹参军中。途经匈奴大营时被拦住盘问了好久,幸好我和陈平早有预见,让他另带了一封信给冒顿言明是为调粮,这才放他过去。

外面探看的士卒将这情形禀报上来,气得一旁的樊哙立马就拍碎了一张案几。我和陈平对视一眼,也是满腔郁怒。“咱们承诺每年送给匈奴十万斤铜铁,他们有此一项,军中武器必然会迅速的翻新改进,以后该越发难对付了。陈大人,你有没有想过什么应对之策?”我问。

“当年大秦对付匈奴人地法子主要是筑城防、置烽火、驻重兵、移边民。蒙恬就曾在北境驻强军三十万,使得匈奴人数年不敢轻言南下。”陈平说着摇头道:“可我大汉初建,万事都以体恤民力为先,所以这筑城防、置烽火一时便行不得了。打了这些年的仗,中原男子死伤无数,剩下的青壮已是不多,若是强行征来,必然会影响农耕桑事,这驻重兵之策只怕十年之内也难做到。而迁移中原百姓充实边境……

笑了一声:“匈奴人年年都来劫掠,而我边镇守军又原先的边民都逃亡殆尽了,哪里还有人肯再迁徒过来。”

“我知道难,可是再难也得想出办法来。陈大人,匈奴之患一日不除,大汉就一日不得安宁啊。”我叹道。

陈平道:“匈奴人生在马上,长在马上,死在马上,他们地行军速度是我们汉军骑兵无论如何也比不上的。微臣想,既然咱们攻势上一时占不了上风,便只有借有坚城严守,不让他们有可乘之隙,所以,这韩、赵、燕三地的诸侯便显得犹为重要。可如今燕王叛乱被诛,新王初立,国境之内情势尚未平静,根本谈不上蓄力御敌。韩王投了匈奴,这已不必再说,赵王年幼,长年居长安,事务都由属臣代管,依微臣看,若是匈奴人真的攻过来,只怕也是不堪一击。这一一数来,三位诸侯竟无一位可以倚靠地,也难怪匈奴一来,咱们就抵挡不住。”

“陈大人的意思我也明白,可是,养虎为患这个词大人不知听说过没有。”我深吸了一口气,道:“枝强干弱,到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整棵树都倒掉。诸侯王虽然能一时替我们分担些压力,但时间长了,尾大不掉,只怕就会变成更大地麻烦。不瞒大人,此次事了之后,我便不打算再封立韩王了。”

“娘娘……如此似有不妥啊。”陈平大吃了一惊。樊也紧张地看着我。

“有何不妥?”我冷笑了一声:“秦灭六国时,韩国宗室几乎尽丧,现在地这个韩王信是张良先生好不容易才寻到地,他如今已投匈奴,自然子孙都不能再继任这个韩王之位。韩国无王,我将它收回来重设郡县应该也没什么不对。”

陈平吃吃地道:“虽是如此,可诸侯王们只怕不是这么想的,咱们刚输过这一场,若是他们趁机以此为借口发难,而皇上又……太子殿下如此年幼,只怕事情就难办了。”他说地是实情,现在是大汉建立以来最虚弱的时候,拢共也只二十几万的残兵,若是那些诸侯联合起来欺负我们孤儿寡母,还真是不好对付。

“诸侯王?我看他们在长安住得很滋润啊。”我看了陈平一眼,“皇上特意替他们在长安修建了富贵豪华的府邸,他们若不多住住,怎么对得住皇上的这片心意?”

陈平目光闪烁了一下,似有所悟,而樊哙也不知道明白没有,坐在那里有些发呆。

我扫了一眼帐内,并无外人,就连审食其也随同周勃他们一起巡营去了,才又道:“陈大人,樊将军,我信得过你们,才这么坦然直言,此话出得我口,只入六耳,切勿他传。”

诸侯王是大汉建立后的百年中最麻烦的问题之一,历史上直到武帝时期,诸侯王们才渐渐势微,真正实现中央集权。而现在韩王叛逃,正好是收回韩国土地的良机,我怎会放过,刚刚透点口风,也只是给陈平的一个暗示而已。

陈平目光一凛,俯身喏道:“微臣遵旨。”樊哙大约也知道事情重大,忙跟着说道:“娘娘,末将也知道了。”

“至于匈奴人,他们善于以战养战,从来也不需要什么粮草辎重,所以才来去如风。”我续道:“所以我打算回去之后单独训出一支骑兵,他们必需说话、行为都像匈奴人。他们也要学会如何以战养战,只不过是以匈奴人的血来养活自己而已。匈奴人是狼,那么他们也要让自己成为一只狼。”

陈平有些发呆,过了一瞬才道:“娘娘的意思,是打算把他们放到草原上去?”果然不愧是第一流的谋士,思维反应极快。

“不错,匈奴人年年到中原打草谷,难道我们就不能去他那里?对付强盗,就要用强盗的法子。”我冷笑一声:“也不必多,只要有两万人,匈奴人就该哭了。”只要不在战时,匈奴人都是以小部族的形式群居的,力量极其分散,正好是演练游击战的最佳目标。

七五章 援兵第二百一十七章 药毒第二百八十四章 螳臂第三百四十二章 出行第十章 绝色第二百零四章 潜逃第六章 大铁锥吕氏同人之一(作者:飞翔的大象)蛙)32刘氏八六章 选择四三章 访客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亲第二百一十八章 归来九九章 刺赵三二章 首战九四章 秘辛第二百一十二章 营救第八章 沧海之远第一百五十二章 时间第三百零八章 应对七七章 斩宋八四章 巨鹿(一)一四五章 逃婚第二百三十六章 信简第三百四十章 团结第一百五十九章 护具一二八章 意外第一百七十八章 虞姬十二章 书第二百三十四章 用心四二章 丧痛第三百三十七章 垂帘(六)十八章 焚书坑儒第三百零七章 谈判一三六章 纳妃第一百七十五章 猜疑第三百三十三章 垂帘(二)第九章 初见第二百二十五章 婚配第二百二十三章 后宫一零一章 夜谈八四章 巨鹿(一)四四章 王孙第一百九十四章 夫妻第二百五十九章 遗祸第一百八十四章 归来第一百五十一章 拜将第一百五十一章 阴谋十一章 妹妹一零五章 寒病第三章 忠奴三三章 天命六三章 命运六七章 出兵第二百零七章 简单第三百二十七章 留客八十章 迁族第二百一十七章 药毒五一章 朋友第二百二十七章 荆轲三二章 首战六一章 彭城第三百一十八章 趋炎第一百六十一章 兄妹六一章 彭城三二章 首战第二百六十七章 美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家族第二百九十六章 冒顿第三百三十九章 冲突审氏同人之一(作者:uruvil)审氏00主)三三章 天命第二百九十三章 前由七六章 彭越一三九章 专利第三百三十一章 新帝(二)三八章 相得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亲第一百八十五章 入城一二四章 霸王第二百四十五章 抽薪第二百一十三章 故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明修六一章 彭城九九章 刺赵第二百九十章 临行第二百四十二章 慈悲第一百五十七章 回家第二章 计划第三百三十七章 垂帘(六)一百章 软禁三一章 立足四三章 访客八六章 选择第一百九十八章 换命七九章 高阳四一章 乱战第二百八十八章 出征三三章 天命二五章 野心第二百章 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