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两难

楚王妃和世子刚刚进宫。”我又道,“她们母子会几天。”

萧何微颤了一下,抬头看我:“娘娘的意思是……”

“今夜丞相大人若是能有些许闲暇,不妨往楚王府里走一遭。春夜清明,没有妇人幼子在旁相扰,你们两兄弟正好可以喝喝酒说说话。”我看着萧何道,“若是张良先生还在,这事原本也烦不着大人你,可张先生避世修行去了,这满朝武中能称得上与韩信恩义相结的人也只剩下了丞相大人。别人说的话,楚王或许根本不放在心里,大人您说的,他多少总要想一想。”

何低头喏道。

“萧大人,你要知道,就目前的这种情况,我实在不愿,也不能和楚王翻脸。”我叹道,“韩信……是个人才啊。”心里没有说出口的一句话是,若是真的翻了脸,那么我也不会手下容情。作为敌人,韩信的才能越大,对我和如意的威胁就越大。一把绝世利刃如果不能为我所用,那我也绝不会把它交到敌人的手里。

萧何沉默了片刻才道,“娘娘的意思,臣明白。臣会好好劝说楚王殿下的。”

我看着他,忽然道:“如果楚王坚决不肯听劝的话,我是说如果,情况真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皇上和楚王只能有一个人存在下去,那么丞相大人会站在哪一边呢?”

凭心而论,这句问话颇有点诛心之意。但我却必须现在就要逼着萧何表明立场,选择好自己的站队。因为我和如意与诸侯王之间必然会有一场你死我活地战争,在开战之前,我必须要清楚自己手中究竟能掌握多少筹码。历史上的萧何是站在皇家一边的,可对于现在的萧何我却完全没有把握。

因为刘邦死了,他的提前死亡让所有的事情都微妙起来。

情谊并不能决定一切,大多数人的选择往往还是忠于利益的权衡。我和如意,一是妇人,一是幼子。能够带给他们多少信心,让他们觉得跟着我们走也能有美好的前程?相反,一个强势地诸侯王在他们心里只怕还会更占优一些。虽然刘邦称帝之后,君君臣臣定了名份。但刘邦当年不也只是一个诸侯王嘛,焉知将来韩信就不会成为下一个皇帝。

如果现在把韩信和如意摆到一起,可能有八成的人会立刻倒向韩信,毕竟他在楚汉战争期间的战绩实在太让人印象深刻。就连樊哙这样的军中宿将现在见到他也要恭恭敬敬地执下属礼,何况那些普通将官以及臣谋士。在他们脑海里,韩信是超越了项羽的新一代战神,跟着战神混总比跟着个毛孩子混要好。

“各诸侯王名下只能留一万私兵。这是我的底线。”我冷冷地道:“这一万人马,一半留在属地镇守王都,另一半跟随在各王的身边。至于各家诸侯王现在节制地那些兵马。一律编入汉军。”

萧何眉头深锁。道:“娘娘。此事似乎还应缓行。各家诸侯在这些兵马经营已久,突然就拿到咱们手里来。只怕会引起不满。再说,这些兵马各成体系,只怕就算给了咱们也使唤不动。”

我缓缓说道:“萧大人这是老成谋国的想法,可是不瞒大人,就是因为他们各成体系,所以我才更要把这些兵马抓过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没有那么多替他们卖命的,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野心。再者,这些兵马良莠不齐,一旦遇到大事,只知道维护各自地小团伙,哪里能担大用。说起来,虽然先前这十来年一直在打来打去,可咱们大汉论人数比匈奴要多上十多倍,怎么就败成这样子呢。一则,确实是战术上有所失误,二则,也是我们不团结。能用的只能是皇上直属的那些人马,诸侯王地手下一人一卒也调不动。结果一旦败落,竟连援兵也凑不齐全。我们这边是一团散沙,人家匈奴却是高度集中,岂能不输?当初大秦之所以能固守长城以北,让匈奴人不敢越界一步,政权统一应该也是其中地一个原因吧。萧大人,吃一次亏没关系,可要在同一个地方再摔跟头,那可就是愚

看了看萧何又道:“我知道萧大人是担心就算这些兵马名义上给了我们,其实里面用地还是诸侯王的私人亲信,担了个名头,白出了养兵地钱,其实却是替别人养儿子。”

萧何苦笑一声,道:“娘娘所言不差,微臣所虑正是这点。”

“萧大人放心,此事我已经有了计较。等这些兵马划过来以后,第一件事就是进行精减。”我微微一笑:“兵贵精不贵多。养着那么多狼亢无用的兵马,纯是白费粮食。我算了一下,把士卒之中年过四十,或不足十八的全部精减掉,人数上至少会少四成,甚至可能会少上七成。人少了钱也就少了,也好管好训。民间劳作本就缺少男子,这些精减下去的士卒也算是壮劳力,正是适宜不过的。”顿了顿,又道:“第二件,则是要把八大军区对调。”

“什么……八大军区?”萧何有些迟疑的问道。

我自知口误,也不多解释,只道:“调动兵马,那是大动作,惊动的人太多,也容易出事。若是只调将领就没那么麻烦了。楚王手底下的将军调到齐国去,齐国的调到燕国去。咱们再把调兵之权收回来,凡军中调动超过一千士卒都需报送长安太尉府批准。”说着,冷笑一声:“我便不相信,难道一个初来乍到的楚将能够带着一堆齐人造反?”

萧何瞅着我,半晌才道:“既然娘娘心中已有成算,那微臣依命从事便是。”

我微笑一下,道:“萧丞相,我心里的打算已经一点不漏的告诉大人了,大人该更加清楚要怎么和韩信谈了吧。”

何垂首道。

“最后再说一句,我吕雉虽然是一介妇人,可也不介意杀生的。”我淡淡地道。这也是句实话,改朝换代的时候,杀人总是难免。尽管我不愿意多造杀孽,但为了大局,该杀还是得杀。

因为在这个时候,慈悲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萧何默然无语,只是俯身施了一礼。

萧何走后,我独自在殿内坐了一会儿,想着以后的事情,自己也觉得其中风险相当之大。这些诸侯王哪个会是省油的灯,能够任由得我把他们手中的这点实力掏走。或许有些人会真的造起反来。就比如英布、彭越……

而韩信……真的能甘心?

我不相信。

想着,又冷笑了一下:“他们敢造反,难道我便不敢杀人?”

英布虽强,却没个好儿子。他娶的是吴的女儿,人家是大秦的官宦人家,在英布不得意的时候嫁给了他,给他生下了一个女儿。英布心里对吴家的恩情始终有所感念,所以一直未曾纳妾。如今他若一命呜呼,或许有若干下属打着为他复仇的名号起兵造反,可到底没有主心骨,终究成不了多大的气侯。

至于彭越,他是水匪出身,自来就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性子远不如英布桀骜,必然不会在短时间和我硬拼。只要过了这段时间,怎么想么收拾他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至于其他的人,比起这两人是差得远了,比如卢绾,当年我从他手里把兵马拿过来,他就连吭都不敢吭一声。

至于其它的人,越发好对付了。

唯有韩信……

想到这两个字,我就感到头疼。凭心而论,韩信这样的人才,杀了实在是可惜。而且杀了他,且不提军中士气动荡,只说琼英和琼莹两姐妹肯定得被毁了。这两丫头以后就算不怨恨我,恐怕也不会像现在这般忠心耿耿。但若是不杀他,怎么能保证他会安安份份不给我添麻烦?

把这样一个人留在世上,风险实在是太大。

杀,还是不杀。

真是个让人两难的问题。

---------

沉痛悼念汶川大地震的死难同胞。

---------

最近没有更的原因就不多解释了。东园正在努力恢复状态中……

第二百四十二章 慈悲七二章 宿命一零六章 伤见第三百零八章 应对四十章 利用第三百一十五章 联姻第二百七十五章 溺亡二九章 赤帝子五九章 迁都第二百四十一章 血战十一章 妹妹第二百九十四章 对策第一百六十四章 死因第二百零二章 苦役第二百七十九章 回宫二二章 新生活九六章 弑君三七章 困局八四章 巨鹿(一)第六章 大铁锥第二百一十一章 舌战第三百二十五章 传记一四八章 韩信第二百三十一章 腰带六八章 恩怨第二百四十七章 余悲第二百二十五章 婚配一三零章 入蜀第一百五十二章 时间十七章 武装第二百六十三章 张敖第二百五十八章 目击六二章 西进第二百三十一章 腰带第二百五十六章 父丧(下)第二百七十七章 整顿第一百六十六章 忠心第三百零四章 驾崩(二)第二百九十章 临行第一百八十九章 遇刺第九章 初见六七章 出兵第二百八十八章 出征刘氏同人之一(作者:雨蛙蛙)刘氏00一零四章 逃离一三四章 成全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亲五二章 陈平六四章 易服第二百四十二章 慈悲一一七章 喜事一三一章 栈道第一百六十一章 兄妹第一百七十三章 前奏一三零章 入蜀六九章 安阳第三百一十四章 怀璧一零六章 伤见第二百二十二章 夜语一三七章 拜师六六章 用心十三章 咸阳道第二百七十四章 毒杀一四三章 混乱第二百零一章 楚囚一一七章 喜事一一六章 诛曹九六章 弑君二二章 新生活一二五章 分封十八章 焚书坑儒第二百三十四章 用心第二百零九章 范增第二百一十六章 未来第一百五十章 破绽第三百二十章 距离第三百三十三章 垂帘(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位置第二百四十二章 慈悲第二百五十三章 钱马第二百二十章 夫人第三百一十五章 联姻第三百一十九章 女官一二零章 族灭第二百四十六章 偕亡八六章 选择三七章 困局第二百八十四章 螳臂一一一章 移民一二二章 希望第二百四十六章 偕亡十八章 焚书坑儒第二百九十五章 出使第一百六十六章 忠心五八章 君臣第二百七十八章 提亲一二五章 分封审氏同人之二(作者:白帝城主)第二百三十章 指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