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章 战火

五四章 战火

数日后,张良与韩王成离盱台往颖川而去,韩国故地秦军之势仍大,此一去便是孤军作战,以仅有的数千士卒独抗韩地秦军,可谓艰难万分。

那日刘邦等与张良交好的楚将都到了城外十里亭相送。当此乱世,谁也不知道明天将会发生什么,每一次离别都可能是永别。所以,彼此虽然都谈笑自若,满腔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豪情,但心底里难免也都有些黯然。

我没有去送张良,一则因为是女眷,总觉得不甚方便,二则,也因为我知道,张良此行虽艰险异常,却并无大难。他是一个能得善终的人,至少,真实的历史上是这样。我只是让叶小七在送别之人离去之后,再追上张良,将一块我亲手绘就的布帛送给他,那布帛上画的便是颖川四周方圆千里的地形地貌图。

地形图还是当年设立镖局时,我让那些镖师们利用四处走镖的机会画下来的,后来审食其又花了诺大的心血,将其一一汇总,形成了一张较完整的山川形势图。地形图,即使在古代也是禁忌之物,也许秦王宫中还藏有更详细的地图,但在民间,能够详尽如我手里的这张图的几乎已是绝无仅有。但是因为刘邦以前的活动范围不过是沛县一带,其后我又受伤,这张图竟是一直毫无用武之地。直到张良临行前,我才翻出了这张图,用两个晚上的时间,将颖川附近的地势另外用布帛细细地绘了一张送他。

对于很快就要面对数倍于己的秦军的张良来说,这张图的价值想必会胜过千两黄金。

-----------

随着公子韩成被立为韩王,山东六国一一复立,中原,似乎又回到了战国末期的时代。

但实际上,此时的义军却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四处起的星星之火脆弱得似乎随时都会被一阵微风吹灭。而显然,章邯,这位秦末最优秀的统帅并不是微风,而是一阵酷烈的狂风暴雨。

果然,不多时便有消息传来。章邯,率着他部下的骊山士卒,直扑魏境,以众击寡,打得魏军一路溃败,已退到魏都附近。原陈胜王大将、现魏相周市急向楚、齐二国求救。魏齐原是唇齿相依,齐王田儋,亲自率兵援魏,武信君项梁也令族内将领项它领兵赴援。

于是,又一场连绵战火揭开了序幕。

齐王田儋先至魏国,与魏相周市合兵一处,共击秦军。两国联军与章邯的军队在临济相遇,厮杀了一场,不分胜负。但章邯终是一代名将,当晚,竟趁两国联军劳师远来,又战后疲惫之机,令部下衔枚潜走,趁夜劫营。齐魏联军猝不及妨,一时溃乱成一团,死伤无数。就连田儋与周市也亡于军中,人头被悬于章邯营中示众。

章邯趁胜追击,率兵直逼魏都城下,魏王咎无兵无粮,自知大势已去,遂遣使至章邯营内,甘愿以一身抵换城内数万百姓。章邯倒也敬他是一位好汉,慨然允诺。魏王咎得信之后即于宫中纵火,**而亡。而其弟魏豹则率数百亲随,趁乱逃出了魏都。

魏王焚身之火刚熄,齐国便已乱相丛生。田儋死后,齐人即立齐王建弟田假为王,以田角为相,田间为将。田儋的亲弟田荣自是不服,收拢了田儋剩下的几万残兵,自行占据了东阿城。怎料章邯攻下魏都之后,趁着齐国内乱,直捣东阿,将一座小城围了个水泄不通。田荣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快马飞报项梁,恳求楚国出兵相助。

楚将项它自魏都无功而返后,项梁欲亲率人马前往迎敌,这时却接到齐国的求救急报,与帐下众将商议,众人皆道,魏都已为章邯所占,回攻之事倒不必急于一时,倒是田荣困于东阿,便有旦夕之祸,还是救援东阿为上。项梁深以为是,遂带齐了手下大将兵马,与田荣的使臣共赴东阿。

刘邦亦在出兵之列,因为我与虞姬的时常来往走动,如今他与项羽关系也极好。项羽素来心高气傲、目中无人,但也不知怎的,竟看上了刘邦这个出身草莽,没半点学问的沛公,居然还开口称他一声大哥,偶尔也来家与他喝喝酒。

wωw● тт kΛn● ¢ O

帐下点兵之时,项羽便捎带上了他的这位“大哥”,将刘邦的兵与自己合为了一路,意思自然是想替大哥挣点军功。而刘邦也是无可无不可,他反正也在项梁帐下听用,怎么用当然还是要听主帅的。于是,他手下这万余杂兵便混在项梁的大军里出发了。

而陈平,这个我一直关注着的家伙,果然称病未出。他如今已被项梁封为客卿,参赞一应军务。虽不是实职,但好歹靠近领导,遂也成了盱台城里颇为重要的人物。这一突然称病,顿时引得好些人侧目。好在项梁知道他原是从魏咎那里投奔而来的,而此次出兵最后总归还是要打回魏都去,在他含含糊糊的解释之下,以为他心有芥蒂,便也没多加细问,只令他留城休养。

只有我知道,陈平的称病是因为与我的那场赌约。

我与他,盱台城里两个深居简出的人,以一种近乎冷酷的心态,旁观着项梁那注定悲剧式的命运。

-------------

张良走后,审食其却回来了。

他回单父城安葬了红玉,又出资替红玉的寡母建了屋子,买了田地,一切安顿得妥妥当当,这才抽身回到了盱台。

灌婴的一千骑兵并未随刘邦出征,我原想将他们再交到审食其手上,他却拒绝了,只道:“小姐,灌婴带兵远胜于我,已不必我再插手。今后,食其只跟在小姐身边就好。”我看了看他,觉得他这一次回来似乎消瘦了很多,也沉默了很多。想来红玉的死必是伤他极深,以致整个人仿佛被抽去了精神一般。

既这么说,我也不愿勉强,好在名下的镖局因为近日几多波折,已经好久都没有过问了,这原就是审食其管的事,如今依旧交给了他,倒也合适。我只告诉他,今后镖局行镖各地,要注意收集军情、民情,再一一汇总到我这里。若说建立一个情报机构网络,现在的我纵是有心也无力,但若是现有的条件都不去利用,那也未免太浪费资源。

刘邦走后,一应军情都属机密,以我的身份是探听不到的,也曾试着到虞姬那里打探过,但虞姬这小姑娘却天真得让我很是吃惊,因为讨厌打仗,更讨厌杀人,关于这方面的事她竟是听也不愿意听。

“姐姐你别问我,我可不要听这些事。”虞姬皱着眉道:“上次项羽打襄城,打仗也就算了,仗打完以后,他还坑了人家几万人,我听了以后,心里难受死了,几天都吃不下饭。”

我心里一动,微笑道:“那次在我家,你不理人家就是为着这事?”

虞姬点了点头,叹了一声,道:“姐姐,我知道打仗总要死人,可那是几万条命啊,那些人家里也都有老有小,他们死了,家里人可怎么办呢?”

我默然,忽然发现自己似乎已没有了初来这个时代时那种悲悯的心态。我,变得越来越冷漠了,越来越无视于那些生命的泯灭,战争在现在的我眼中,渐渐的,只剩下胜负得失。

二五章 野心第二百六十七章 美人第一百九十九章 惊魂第八章 沧海之远六九章 安阳三六章 反复一零二章 罪孽一二零章 族灭九六章 弑君四六章 苍头第三百二十三章 太公第一百五十三章 逃信第三百三十八章十九章 人言可畏一三六章 纳妃三九章 三忍第二百四十四章 有情五四章 战火一三五章 首富七三章 贼寇第二百五十八章 目击六五章 路线第一百六十四章 死因第二百八十三章 男宠第三百二十一章 探病第三百三十章 新帝(一)二一章 嫁与四三章 访客第二百三十二章 醉酒第一百七十九章 明悟第三百三十五章 垂帘(四)第二百七十七章 整顿第二百二十八章 面对第一百七十二章 宿命四十章 利用三七章 困局第一百七十五章 猜疑六六章 用心第一百六十七章 争议一四七章 相亲第三百零八章 应对第一百九十九章 惊魂第一百九十九章 惊魂一四二章 心思第一百九十九章 惊魂第二百二十一章 噩耗十四章 山有扶苏六九章 安阳一一八章 双喜第二百三十一章 腰带二五章 野心五八章 君臣第三百一十九章 女官第二百六十一章 忘记十九章 人言可畏第二百一十一章 舌战第一百八十二章 家族第三百零三章 驾崩七三章 贼寇六一章 彭城五二章 陈平一零七章 约法第二百二十六章 不疑第二百六十三章 张敖第二百九十二章 奔援一零六章 伤见一三零章 入蜀第三百二十一章 探病二六章 当如是圣诞外篇 我和我的女人们(上)——刘邦一零三章 仇恨一零三章 仇恨六九章 安阳十一章 妹妹一零七章 约法第二百三十六章 信简第二百五十六章 父丧第一百六十四章 死因第一百六十七章 争议十七章 武装一三九章 专利四一章 乱战八一章 酒徒第二百七十四章 毒杀七六章 彭越第三百一十四章 怀璧第二百零七章 简单第二百六十八章 闲话十一章 妹妹第三百零五章 签约三九章 三忍第二百二十一章 噩耗第二百八十四章 螳臂一百章 软禁三四章 得失第二百八十三章 男宠第七章 天才的存在四八章 伤逝第二百二十三章 后宫九十章 私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