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章 密使

八九章 密使

汗~刚才发错了,把明天的发到今天来了,刚刚才发现,道歉道歉。

------------------

此后,刘邦对张良言听计从,在阳城整兵十数日后,即全军南下,与南阳守将桓齮战于犨东。这次刘邦总算打了个胜仗,逼得桓齮退入宛城,坚守不出。宛城并不是什么名城,也没有多少战略价值,刘邦便欲放弃宛城急速西行,直扑武关。

“沛公,武关天险,未必便能一鼓而克。若被阻于武关之下,而宛城之敌又从后而来,前后夹击之下,我军危矣。”张良温言道。

“先生的意思是?”刘邦问道。

“宛城也属韩国故地,良有南阳郡太守舍人陈恢有旧。我军可先以重兵围困宛城,良再草书一封相寄,劝其归降,或可兵不血刃夺得此城。”张良微笑道。

刘邦果然依言而行。当夜全军掩旗落帜,重返宛城,五万大军直将宛城围个水泄不通。张良又手书一封短信,令萧尚趁夜送入宛城之内。萧尚当日在昌邑力擒彭越,一战成名,全军都知道他是个高手,一旦碰到这种隐秘又危险的事便想到用他。

这封信的效用果然不小,不出一日,太守舍人陈恢便代表桓齮轻车简从出城与刘邦谈判投降的条件。

桓齮的条件是,继续保持与他在秦国相等的官职和俸禄,依旧留守宛城,部下兵卒也继续归他指挥。前面都好说,刘邦同意保证桓齮同等的地位和权势,并可以继续留守宛城。只是对于最后一条,双方有所分歧,最后各退了一步,刘邦军在桓齮麾下的士卒中抽调一万人补充入西征军中,再补充数名低级将领及千名士卒进入宛城的守军中。这么做也是为了防备桓齮一旦翻脸不认人,反咬一口之时,安插在宛城的自己人至少也能通个风,报个信。

在陈恢的斡旋之下,桓齮也爽快的同意了刘邦的条件,双方握手言和。宛城遂成为刘邦西征路上第一座“和平解放”的城池。

以宛城为鉴,当大军到达丹水时,秦国的高武侯鳃、襄侯王陵也主动投降。紧接着,胡阳城、析城、郦城均不战而降,竟是顺顺利利的一路到了武关之下。

-------------------------------------

相对于刘邦的一路顺风顺水,此刻章邯却是极度的郁闷。

他在漳水已经与项羽对峙了半年多,眼见着冬季过去是春季,春季过去又到了夏季,又到了用兵的最好时节。前次巨鹿之战的奏报早已递了上去,苏角战死、涉间**、王离被擒,这实在自他出兵以后最大的败仗。章邯也不掩已过,只一五一十的禀报了关于巨鹿之战的具体过程。并恳请朝廷再补充人马、粮秣及物资。

他自忖项羽在漳南已经驻扎半年有余,当初破釜沉舟的锐气早就没了,只要能绊住他的八千骑兵,项羽再强也不过是个人罢了,围个几千人过去,累也能累死他。只需咸阳能及时补充人马物粮秣,他未必便没有办法战胜项羽。

但奏报递上去数月,咸阳竟一点声息也没有,直到数日前,才终于等来了一份诏书。严斥他手拥重兵,不思为国效力,竟养盗自重,不臣之心昭然。又令他早日荡平楚军,将功补过,以洗前罪。

章邯又惊又怒,私下里贿赂了颁诏的宫人,这才知道他的那份奏报自递上去以后便一直被中丞相赵高搁置不报,直到近日巨鹿战败的流言传入咸阳,又从民间传入宫中,恰巧被秦二世恰巧听到,这才问了起来。而赵高却推托自己为内相,不能远察军情,又辩称关东群盗,不过乌合之众,为何章邯手拥重兵,竟迟迟未能荡平,可见其必有隐情,陛下还应下诏严斥才是。如此这般这般,才有了手里的这份诏书。

章邯一时忧惧不已。他原不过是个商人之后,朝中从无倚仗,虽自小便有大志,却一直只在秦廷之中担任少府这等低层次的事务官员,若非上次周兵逼咸阳,朝中又大将可用,怎么可能轮得到他来出头露面。他自问虽然心中瞧不起那个阉人,但明面上对赵高还是恭谨的,年节的孝敬从没一次少过,但如今看来,这个权倾朝野的赵高却是成心要和他为难了。

自己的前程倒也罢了,可手下还有二十万的人马,对面还有那个杀人如麻的项羽率领的十多万楚军正虎视眈眈,他若有什么问题,岂不是将这二十万秦军送入火坑吗?辗转反侧,思量再三之后,章邯决定让副将司马欣亲赴咸阳走一趟,谒见二世,细禀将巨鹿之战的前后始末,至少也要洗清这盆泼在身上的污水才是。

于是司马欣星夜入关,赶至朝前求见二世。但二世久已不朝,一班值守卫卒知道赵高的意思,便故意推拖,哪里肯替他通报,足足晾了他三、四日。司马欣心急如焚,不得已用重金贿赂宫中之人,这才知道原来赵高虽掌朝政,却无兵权,久已有意要夺章邯之兵,即使无巨鹿之败,也会另寻个由头来收拾他,所以章邯若想在咸阳求个说法,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闻听内情,司马欣大吃一惊,惧恨之下,转身便骑马直接出了咸阳,易服自函谷关抄小路奔回巨鹿。待到赵高听得消息之时,竟已追之不及。

------------------------------------

司马欣从咸阳易服而逃的消息,很快就放到了我的案几之前。经过大半年的整合,如今审食其布置的情报网运转得已经相当不错。从司马欣离开咸阳,到消息送到了我的面前,其间也只不过花了两天时间。

此时,刘邦的部队在武关之下已经停了数日。

武关北依少习山,南临武关河,建筑于狭谷间的一块高地之上,关西地势平坦,但出关东行之路沿山腰盘曲而过,崖高谷深,狭窄难行,险峻异常。所以武关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与函谷关、萧关、大散关并称为“秦之四塞”。

若强攻武关,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故而刘邦迟迟下不了决心,这几日一直和张良、萧何几人在附近转悠,想着有什么巧妙的法子来破掉这座著名的险关。关于打仗的事我是从来不乱掺和的,便留在营寨之中休息,同时也看看近日送来的一些消息。

看到章邯派司马欣回咸阳诉情的消息,我不禁微笑了一下,觉得这个章邯竟然有点天真的味道,难道他真的以为派司马欣去和秦二世说说清楚就会没事了?赵高的心思又岂是他能摸透的。?

记得还在那个时代,我曾经看过一部极短篇的小说,主角便是这位权倾大秦朝野的赵高。小说中将赵高描述成了一个为复国仇而不惜自残身体的人,一个不惜与敌俱亡的人。现在想来,倒也有点有趣。据那书上说道,赵高原也是赵国王族远支的后人,后来在秦赵之战中被掳掠至秦国,他便一狠心自己净了身入宫,又百般设法谋得了秦始皇的宠信。但赵高复国之念始终未泯,所作所为皆是为了祸害秦国,一个人在大秦的权力核心演出了一场精彩的无间道。

当然赵高是不是这样的人,我并不清楚。自来到这个时空以来,见了很多人,似乎都与历史的记载有些不同,真正的赵高究竟是什么样子,想必也要亲眼看看才能知道。

心中忽然一动,想到刘邦已经兵至武关,离秦朝灭亡自然已经不远了。我别的不清楚,至少还知道秦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并不是秦二世,而是子婴。

子婴……

十多年前的那个下午,灞河边,兰池畔,弹唱着《山有扶苏》,仿佛神仙中人般的那个青年的身影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子婴……只做了四十多天皇帝的子婴,他也命不久长了。

正自神思恍惚,忽见帐帘一掀,审食其自外走了进来,低声禀道:“小姐,秦廷来了密使,此刻正与沛公于大帐之中密谈。”

我不觉有些诧异,刘邦的军队都打到了武关,秦廷该是全力严防死守才是,怎么还会遣使与之密谈,点点头道:“知道了。”见审食其退了出去,便起身披了一件长袍,悄悄往刘邦的大帐而去。

--------------------

推荐大家一本《美少女的魔法师》,络腮胡子出品,书号65241。

九七章 决断一一八章 双喜七九章 高阳五六章 对阵十六章 要约一二五章 分封十九章 人言可畏楔子十二章 书第二百四十四章 有情第一百九十章 耳光十九章 人言可畏第一百五十二章 时间六六章 用心第二百四十五章 抽薪第二百八十六章 惊变四十章 利用第一百四十九章 考题十三章 咸阳道第一百五十一章 阴谋二十章 一万钱第二百八十五章 迁都二六章 当如是七十章 暗流第二百二十五章 婚配一四三章 混乱第四章 饮食的创新之道第一百九十一章 出城第二百二十四章 稻草十二章 书一二二章 希望一四六章 派对二五章 野心第一百六十三章 席卷第二百三十八章 决别第二百六十一章 忘记一零八章 死志第一百五十章 破绽一二零章 族灭第二百五十七章 难产五八章 君臣二八章 倾家第二百七十一章 归来第二百一十章 杀意第二百四十二章 慈悲第三百二十八章 提防九三章 再见一零四章 逃离二八章 倾家第二百六十章 罪过第一百八十一章 班底第二百二十一章 噩耗第三百三十章 新帝(一)一三二章 南郑八一章 酒徒第二百九十三章 前由第三百零二章 善言一一二章 相托六九章 安阳审氏同人之二(作者:白帝城主)四一章 乱战一零二章 罪孽第二百一十六章 未来第二百五十八章 目击六拾章 三军第五章 半步第二百六十一章 忘记八三章 项羽第二百六十八章 闲话第二百九十八章 承诺一零二章 罪孽第二百零六章 理解二六章 当如是第一百七十章 触动第二百五十四章 茶叶第二百一十章 杀意四十章 利用四十章 利用一一七章 喜事七三章 贼寇第一百六十四章 死因第二百二十七章 荆轲第二百五十章 友恭五拾章 风云二三章 义气第二百六十二章 称帝三八章 相得第二百九十六章 冒顿第二百九十九章 入山第二百二十二章 夜语十八章 焚书坑儒第一百七十六章 掠地第二百八十八章 出征第二百六十九章 眼光一一七章 喜事十三章 咸阳道第二百四十九章 三子五六章 对阵审氏同人之一(作者:uruvil)审氏00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