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节 驳运

林氏兄弟当天先是被忽悠到塘庄,随后又被谈妥一笔海运生意,合同签完后,兄弟俩人只能匆匆回去调派。原本已经装满杂货,只等上路的兴安平号,赶紧又卸下来一些粗笨货,然后再塞进去100担生丝,一应事项都折腾完后,这才满载着货物出海归航。

好在大明朝没有管理超载的部门,兴安平号乘着北风,一路晃晃荡荡回到了福宁州老家。

在老家过完农历年后,林家兄弟俩不敢耽搁,无视朝廷禁令,大摇大摆就地收了7万斤上好生铁,连带一小部分熟铁和100担生丝,说话又把兴安平号给塞满。看看时间已经是阳春三月,林氏兄弟于是找个良辰吉日,上香拜过妈祖娘娘,扯帆放炮,祭海出航,直奔海峡对岸。

从福建北部乘北风渡海,兴安平号等于是划出来一条控制不住的斜角线。

运气正常的话,只要风向不变,福船大概在海面漂浮两三天后,就能看到台湾的海岸线;当然,这时候船有可能在台北,也有可能在台中,这个福船没办法控制。

如果运气差,遇到各种狂风乱风邪风......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五六天后大伙发现来到了普陀山,这也是很正常的事。

林家兄弟这趟运气勉强算正常,过海峡头一晚风力减弱,船速骤降,好在兄弟俩和舵工都是多年跑船的老人,经验丰富,有惊无险的将航向保持下去。由于风力减弱,所以兴安平号在海峡中耽搁不少时间,直到第三天傍晚,望斗里的伙计才看到陆地。

这两天一直焦躁得在艉楼上观海的林保全,看到陆地后终于松口气,急忙下令减速缓行——这趟好险,如果拖到入夜还没能看到陆地,福船一头撞向大岛,很容易触礁。

第二天清晨,被北风吹到新竹河口,下锚一夜的兴安平号,终于再次起航,沿着海岸线南下,直奔大员。

......

当兴安平号来到大员外海的时候,已经是1628年的3月底,穿越众这时已经摆平麻豆土人,正处于开盐田,炼钢和种大豆的过程中。

一艘小艇在福船刚到外海的时候,就远远迎了上来。

林保全情知这是红毛人的巡船,于是下令降帆,很快小艇就靠到福船身边,一个巡丁利索地借助软梯翻上船。近身一看这位巡丁,福船上的人不由得微微一愣,这是个髡人!再仔细一看小艇,上面的人也同样留着短发。

......来人二十许岁的年纪,黑瘦精干,一层短短的黑发覆在头皮上,没有看到戒疤,上身是一件紧小的靛蓝对襟短褂,正中一排四个黑色木扣,下身是露着小腿的牛犊裤,脚上一双怪模怪样的草鞋。

此人的扮相是那个了点,但是一张嘴,却露出了一口闽音,林保全亲切之余,倒也不见怪:他知道荷兰人手下有闽粤船民,只是没想到这帮人连毛都被剃了,看来弟兄们在红毛人手下当差,也委实不容易。

巡丁操着一口闽音和林保全对答几句,得知林氏来意后,当场测了福船的吃水,然后巡丁明确告诉林船首:福船吃水太深,进不了港,需要先用小船驳运。

这一点林保全倒是不意外:兴安平号本身就是尖底福船,再加上这趟铁料装得满,吃水深那是必须的。通知兴安平号把船往航道口再挪一挪后,巡丁就下船回港,这边等兴安平等号缓缓开动,把船挪到大员航道口一侧后,一串五六艘小艇已经从台江内海蹿出来。

这次那个巡丁翻身上船后,拿出来的居然是林保全和熊道在杭州签订的契约副本。林保全看到副本后,再无疑虑,下令打开舱门,水手们开始用缓慢的吊装方式,往小船上一点点转运铁料。

五六艘小艇桨撸并用,轮流驳货回大员,从上午一直忙活到下午,才勉强卸掉兴安平存货的三分之一。不过这已经足够,巡丁下午测量吃水后,告诉林保全,现在可以进水道......于是兴安平号当即升起半帆,在两艘小艇带领下,缓缓驶入台江航道。

站在船头,林保全一边搜索着年轻时的记忆,一边眺望着右手边,自己年轻时曾经来过一趟的大员岛。

当年的大员岛,是一片野草繁茂的生地,和左手边的北线尾岛一样,两处都稀稀拉拉散落着一些野人的草居。林保全清楚记得,当他们那艘不大的福船在脚下这条航道里前进时,两边的沙岸上,都有一丝不挂的野人在随着船奔跑,吼叫。

而今日重蹈覆地,林保全却再也看不到光屁股的野人,大员岛上取而代之的,是鼎沸的人声,喧闹的工地。

从船头望去,航道两旁的沙地上,荒草早已不见,倒是有人在种植着某种树苗;植株被整齐地隔成三排,前面有人挖坑,后面有人推着小车在浇水。再往远处看去,能看到大批人手正在工地上忙碌,扬铲推车,似乎在平整沙丘。

当兴安平号驶过航道中段后,大员岛右上角的商馆愈发清晰起来,而相比起破烂的商馆,更加吸引林保全注意力的,则是商馆附近一座醒目的,红彤彤的墩台式建筑。

这是一座稀奇的红砖建筑,四四方方,底大头小,已经建起约莫有两丈高,此刻从林保全的角度,能看到墩台四周的工匠正在竹木脚架上忙碌。

“这帮红毛还真是财大气粗!”林保全想到:红砖在福建是有钱人建宅院的材料,不想荷人却拿来建墩台。

就在林保全努力观察着荷人的商馆,炮台,码头的时候,兴安平号此刻站满了水手的船头上,却发出一阵惊呼声,没等林保全搞明白状况,他的袖子突然被猛得一拉,耳边传来族弟的惊喝:“五哥,快看,海底捞!”

林保全闻声后,下意识将视线转向左前方,此刻兴安平号已经渐渐接近航道口,即将进入台江,林保全就在这一刻,见到令他永生难忘的一幕。

第615节 广州的夜晚第69节 靠近第100节 两个世界的家底第310节 建制(八)第150节 赤崁见闻第623节 讨逆(一)第453节 同行第50节 王对王第369节 他乡逢故知第480节 买地政策第502节 台北(一)第626节 讨逆(四)第500节 自己人第364节 意向协议第580节 春雷营(一)第71节 散沙第579节 官邸会议(三)第478节 转移话题第220节 两手准备第404节 法师与骑士第398节 连续打击第499节 山精第22节 买枪第403节 进击的湖匪第228节 群贤毕至(一)第320节 水利第412节 观光第22节 买枪第353节 开港(十九)第713节 收线(五)第145节 熊道第379节 到站第71节 散沙第636节 甲板话语第316节 曲线救国第444节 人头武库和包衣第327节 会议(二)第241节 崩溃第189节 夜会熊文灿第295节 龙岩战记(十七)第66节 出航前(一)第403节 进击的湖匪第428节 手术第226节 善后杂谈第381节 特殊使者第201节 公平交易第31节 塘庄第245节 建设和展望第17节 银元宝第660节 救反贼(六)第94节 别了,甘第丢斯第658节 救反贼(四)第102章 开门迎客第606节 克劳利的奇幻之旅(七)第371节 问诊第147节 驳运第40节 萝卜开会(二)第623节 讨逆(一)第698节 北方三人组的日常(七)第261节 一波又起第491节 李大嘴第633节 联军第272节 西班牙人的选择第663节 救反贼(九)第134节 砸响窑第129节 城市化第373节 无病呻吟第150节 赤崁见闻第536节 蓄谋已久第104节 新型贸易第516节 扎根第414节 私人恩怨第661节 救反贼(七)第515节 奇门兵器第407节 交公第479节 走人前的谈判第173节 买椟还珠第709节 收线(一)第376节 王尊德服软第115节 两位秀才第402节 湖中会第251节 后遗症第437节 休假第91节 大樟村第435节 淬火第309节 建制(七)第411节 镇蛮号第304节 建制(二)第420节 白酒业第509节 鸡汤第621节 大会(四)第557节 明葡战争(九)第167节 木料和水泥第720节 鲠骨第11节 接着忽悠第345节 开港(十一)第2节 假剧组第442节 接触第367节 跌倒第38节 群英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