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节 圣光照耀

名义上最重要的两座城堡归属商议完后,接下来才是重头戏:奴隶贸易谈判。

考虑到这是西班牙人自50多年前来到东亚以后,第一次有了白银之外的“自产拳头商品”,所以政策方面还是要略微扶持一下的:蔡飞明在1628——1629年度的奴隶贸易协议上,给予了西班牙人5%的收购价优惠。

签署协议后,胡安男爵禁不住暗中长出了一口气:只有上帝才知道,连锅碗瓢盆都要从大明进口的菲律宾在东亚的局面有多么艰难。

不出所料,当协议在商人们中间公开后,打听到消息的荷兰人立即跑去外交部表示了强烈抗议和严重关切——大家卖得都是马来货,凭什么新教徒要吃亏5%?这是赤裸裸的种族歧视,不行,哪怕优惠时间只有一年也不行。

最终在外交部只得到一个爱莫能助的眼神的荷兰人,只能化悲愤为力量了:这之后的一年里,荷兰人不但增加了联合马来海盗袭击西班牙殖民地的次数,还在多条战线上对大饼脸们展开了持续的压制......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当西班牙人和穿越众的贸易协议签订后,已经变成“负翁”的西班牙商人们,便急匆匆开着两艘满载着工业品和明国杂货的商船出发了。

后世的工业国是如何与殖民地做生意的,穿越国同样如此。来的都是客全凭独家货:无论可怜的商人们运来了多少银币和奴隶,穿越众总能用更加昂贵的工业品平掉差价,然后让来宾们“满债而归”。

于是当两艘船在六月下旬返回马尼拉的时候,所有的西班牙商人都背上了数量不等的借贷。昂贵的漂白粉,生丝,稀少的煤油灯,还有形形色色的各种工业化日用品,将他们带来的银币搜刮一空。

为了最大限度的收购这些紧俏物资,商人们不得不联合起来将胡安男爵和台北城堡的士兵,大炮都抵押在了大员,以换取一定额度的出口信贷。

当然了,这点债务是短暂的:船只很快回到马尼拉后,船上的所有物品都被销售一空,随船回来的商人们统统大赚一票。

而当胡安总督看完贸易协定的文件和特使先生的私人信件后,也终于下定了决心,开始全面调整起马尼拉的内外政策。

首先,市政厅提高了城外米沙鄢人村庄的税率,凡是交不够税或者抗税的人,将会被税务官抓走卖掉,妇女儿童一样不能幸免。

其次,几块适宜种稻米的土地上,原住民统统在大批士兵的枪口下“迁移”到了某个神秘地点:土地被承包给了善于耕作的明国人,他们必须在今后的日子里提供大量的稻米用来完成大员方面规定的配额。

接下来才是重头戏:由所有打算在奴隶贸易上分一杯羹的贵族,商人和教会共同出资组建的舰队,在半个月后袭击了名都洛岛上的一个土著大部落。

这个部落位于名都洛岛中部,是一个由摩洛人组成的强盛部落。菲律宾的摩洛人是一个包括许多散碎民族在内的伊四兰教大杂烩,“摩洛”为西班牙语音译,意为信伊四兰教的摩尔人。

从这个名字中就能看出来,大饼脸们对摩洛人有多么不待见了:西班牙人可是花了几个世纪的时间,才把北非的摩尔人从家园赶走的,这中间仇深似海。

而所谓的摩洛人也没有愧对这个名字:本质上还是属于马来人分支的土著对白皮们极端仇视,这里的部落民不但多次充当马来海盗的前哨和集结地,还一同出发打劫和攻击过西班牙人的船只和据点。

一直以来都面临着低地强盗(荷兰人)巨大战略压力的马尼拉政权,事实上对这些多如牛毛的海盗和敌对部落没有任何办法——市政税收用来养活官吏和加强马尼拉城防就已经捉襟见肘,更不用说在千岛之国四处派兵讨伐了。

然而这次不一样。

当17世纪最有钱的部门:教会出手后,一切都不一样了。

冒险家,贵族,商人们很快就在主教的黏合下行动了起来。每天都在抱怨着马尼拉贪婪的税务系统已经将大家都榨干的阔佬们,很快就掏出了大把的银币。

这里面不但有教堂圣库的资金,还有税务官本人的家私,另外,总督和市长据信也入了股,只不过是由亲信代投的。

最重要的资金问题解决后,剩下的就好办了。

以“萝丝小姐”号武装商船为旗舰的舰队随即组建了起来。作为主力的萝丝小姐号有550吨的排水量,被临时加装了多门长管火炮后,这艘船将在未来负责对付一切海面上的敌人。

另外两艘小一点的武装商船主要负责装运补给和“运货”。而舰队中最主要的,其实是10条中型艇和20条小划艇——目标部落只有供独木舟停靠的小码头,武装商船其实用处不大,只能在外海靠小艇转运人员和物资。

马尼拉城里的酒馆在一夜之间被清扫一空,大批的水手,醉鬼,流浪汉,恶棍,人渣在领到几个银币后,统统被编入了小艇登陆部队。

而由红人迭戈·桑多瓦少尉指挥的100名正规士兵,也在随后登上了萝丝小姐号的甲板......马尼拉的市政厅这次终于把税收用在了该用的地方。

一切准备就绪后,在主教大人亲自做完战前弥撒并高喊“为主传播荣光者将沐浴圣光”这个神圣口号后,士气+3,负面状态检定+2的捕奴舰队就出发了。

名都洛岛就在马尼拉南方,200公里的海路耽搁不了多少时间,而摩洛人的部落,就在后世的旅游小镇萨布拉延附近。

上万人的土著大部落,如果不考虑质量的话,至少能凑出2000名战士来。

于是,特意绕到河口下游的西班牙人,渡过了第一天危险的登陆期后,第二天便开始溯河而上......然后就迎面遇上了土著的大部队。

这个时候在陆地上交战,已经失去了唯一滩头阻击机会的防守方下场不问可知:将近1500名土著战士在100正规士兵+300人渣+小炮打击下很快就溃败了。

鬼子进村了。

第22节 买枪第58节 李逵李鬼(三)第319节 大田作物第531节 吴掌柜的日常(十)第356节 开港(二十二)第512节 公文和健勇第113节 种瓜得瓜第331节 刘香的应对第397节 堂上交锋第512节 公文和健勇第677节 北归(二)第141节 农场第409节 调兵遣将第167节 木料和水泥第206节 杀王(三)第163节 新服务第338节 开港(四)第644节 年话第272节 西班牙人的选择第308节 建制(六)第498节 出逃第217节 第N类接触第547节 明国军民的准备(一)第494节 贺扁担第167节 木料和水泥第79节 政府不是土匪第597节 抚远号条约(一)第381节 特殊使者第440节 三屯营第224节 噩耗第77节 虽近亦诛第289节 龙岩战记(十一)第580节 春雷营(一)第593节 定约第330节 刘香的决定第708节 北方三人组的日常(一十七)第147节 驳运第204节 杀王(一)第116节 夜谋第627节 讨逆(五)第180节 新枪原型第728节 历史(三)第58节 李逵李鬼(三)第589节 摊牌一刻第403节 进击的湖匪第518节 徭役第509节 鸡汤第689节 北归(一十四)第207节 杀王(四)第669节 共襄大业(六)第484节 到埠第24节 出山剿匪第588节 舱房夜话第276节 恶意第661节 救反贼(七)第558节 接收(一)第624节 讨逆(二)第5节 高科技第541节 头筹第211节 杀王(八)第533节 接待入住第331节 刘香的应对第396节 通用大招第540节 商号清盘第550节 明葡战争(二)第618节 大会(一)第123节 珠光宝气的协约第373节 无病呻吟第428节 手术第13节 备战备荒第8节 两只老板第236节 群贤毕至(九)第615节 广州的夜晚第97节 居者有其屋第417节 落脚和撕逼第674节 幻变(二)第328节 会议(三)第620节 大会(三)第198节 播种机第469节 晨光第261节 一波又起第418节 小吏陆水第575节 阮春堂和梅西第101章 参政议政第324节 营养过剩第490节 特区局面(二)第426节 求医第729节 历史(四)第497节 人棍第453节 同行第76节 江山多娇第24节 出山剿匪第167节 木料和水泥第625节 讨逆(三)第626节 讨逆(四)第661节 救反贼(七)第183节 强行贸易第535节 大卫星第253节 钢厂和矿石第581节 春雷营(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