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节 建制(四)

通常来说,每到过年,长辈是要掏腰包给孩子们压岁钱的。这个道理在古代皇帝那里也通用:每逢朝廷大祀,皇帝在祈天禳地这些仪式之后,总要给臣子和军民发一波红包。

在这个过程中,底层的军兵和小吏们会得到一些钱钞,布匹和冷肉。而高层的大佬自然看不上这点东西,他们在意的是恩萌:子孙会得到做官的名额。

这波红包虽说名义上是由皇帝来发,但是实际上花得还是国库的钱。哪怕是恩萌的名额和等级,那也是有定数和规矩的;皇帝可以小范围私人调整,大局上是不能改动的。

这种局面通常会在新帝登基时达到高潮。无论是开国皇帝还是后代新帝登基,都会“大宴群臣”外加“大肆封赏”。

这种封赏就相当有含金量了:勋贵集团的传家爵位就是这么产生的。每当新帝上台,就总会有一批新贵,权宦和外戚得势......一朝天子一朝臣。

当然了,以上这些政治资源和配套的大笔赏赐开支,大出血的依旧是国库。

事实上,户部每年拨给皇帝养家的银子数目是有限的,在一个王朝结构稳定的前中期,皇帝很难从文官集团那里勒索出不合理的资金用来私人消费。

这里有一个专有名词:内帑银。

内帑银就是私房钱。皇帝在享受一部分国库财政的同时,另外还靠着皇商,皇庄,贡品,放印子钱等等手段来搞外快。在清代,皇帝单单在东北、华北等地就设有886处皇庄,由内政府管帐司经管。

以上的各种收入加起来,就是皇帝平时养家,给太监嫔妃发工资,赏赐臣下私人礼物,宫廷采买各地珍玩的私人资金来源。

那么既然是私房钱,就永远没有嫌多的时候——历朝历代的皇帝们,为了自己手头能宽裕点,也是和文官集团干了很多仗,撕了很多逼的。

这中间有的皇帝成功了,譬如宋徽宗;也有被文官忽悠瘸的,亡国时勋贵和文官家里都塞满了银子,唯独皇帝精穷......是的,说得就是崇祯老兄。

还有一些皇帝属于不要脸类型的。明万历皇朝后期,穿越众到来之前的20多年,为了充实内库,多年躲在后宫不上班的万历皇帝,竟然派出大批矿监税使去各地敛财,导致了全国此起彼伏的抗税暴动。

不过,除了容易出现极端情况的王朝后期和一些奇葩皇帝之外,纵观历史,大部分时候,皇帝们的内帑银都是有稳定数额的;某些时候,在国家用兵之际,皇帝还要贴银子出去。

......

事情回到穿越众这里。

这之前曹川运输到新位面的所有物资,事实上都是属于“公物”。这些物资是挂了公账的:先由大股东曹川投资进来,然后实际主持工作的小股东们再按需分配物资,建设国家。

然而现在不同了:架构中既然产生了皇室,那么就一定会有内帑银。公私要分明,否则的话,皇帝拿着国库当自家钱袋子,那更可怕。所以,政府今后是肯定要每年拨一笔款项的,话说英国财政部同样有下发的“君主拨款”。

注意,这里所说的内帑银,是专指曹皇帝从后世带来的那些穿越众“有生之年”无法制造的物资。至于大明当地的工业品和金银财宝——这些囊中之物在第一代穿越众眼里根本不值钱,大家回头和皇帝商量个分配比例就行了,没人在意。

所以说,眼下的局面比较特殊:因为皇帝比较牛,所以他理论上可以把今后运来的货物都据为己有,当成内帑银留给傻儿子。

譬如,停在楼下的那辆金色劳斯莱斯幻影——某人前些天专门花了两个“宝箱”运来的零件,现在已经被组装了起来,就为了自己登基时装逼用的。

......于是新的,还没有正式成立的“影子政府”现在就很头痛:夏老中堂不但要想方设法和皇汉们斗争,还要负责和曹皇帝谈判,争取从对方手里拿回大部分的“进口物资”分配份额。

好吧,这年头政府是弱势群体,要靠剥削皇帝的内帑银来过日子。

然而皇帝好歹是三流大学毕业的,没有崇祯那么好忽悠:文官们想要拿回主动权,不出点血是不可能的......这个容后再说。

......

皇帝有了内帑银,那么其他人呢?事实上其他人要求发一点私房钱的呼声早就有了。

自从穿越以来,每个穿越者除了半个立方的私人物品外,其余的就只能在大明朝寻找替代品。

这是很悲催的一件事。绝大部分穿越众都是用的草纸擦屁股,化工厂建成之前洗澡用皂角,而最早穿越的那帮人,尤其是野外工作的,鞋烂了,裤子烂了,外套烂了,连内裤都完蛋了。

当“国库”里的那点早期日用品储备用完后,哪怕是糙老爷们也叫苦连连。

而这些都不是最难熬的,阿玛尼破了大不了肘子上打两块灯芯绒补丁冒充休闲款......最难熬的是烟没了。

对于一个正常烟鬼来说,一天一包是平均值。所以无论这帮人如何节省,到了穿越1年半之后的今天,所有烟鬼都断粮了。

这件事也间接促成了窑区卷烟厂的上马。然而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的:后世的卷烟是高档工业品,里面不但有现在无法生产的香精,另外包括专用的卷烟纸,过滤嘴里的丝素,还有接嘴和搭口的无毒EVA胶,都不是卷烟厂有能力生产的。

粗大,辛辣,呛人,吸一嘴烟渣子的土造香烟给广大职工们带来了幸福的享受,然而老爷们却在天天骂娘。论坛上现在专门用来内部交易的板块里已经见不到香烟了......大闺女都换不来。

好吧,这件事自从有了皇帝之后,终于解决了。曹某人之前已经宣布:他老人家登基那天,会赏赐诸位臣工每人一张丹书铁券.....错了,是空白清单,列位臣工都可以在清单上填写体积为一个立方的私人物品。

这一举动得到了所有臣下的真心拥戴,大伙就差山呼万岁了。当天晚上,论坛上就自发组织起了N个小团伙......打算几个人凑一辆美军悍马的不在少数。

包括夏先泽在内的一票官员也乐于如此:进口两百多个立方的私人消费品不是他们这些“政府官员”有胆子拍板的......会被皇汉们和一部分红着眼等设备的工业党喷死。

是的,一边抽着进口烟,一边抨击政府不应该进口奢侈品是少数党的专利。

现在由皇帝出面的话,就算是皆大欢喜:每人一个立方的物资等于是皇帝私人掏的腰包,谁也无话可说。

......

掌握资源供给和分配权利的一方,永远是强势的一方。这就是为什么当大伙去皇宫开会“面圣”时,白鸿达他们恐惧曹川的原因。

不需要用“收走”之类的大招来恐吓这帮混蛋:曹川只需要宣布所有皇汉的赏赐减半,那么白鸿达和魏虎一夜之间就会下台,然后被人五花大绑,头上插个草标送到皇宫谢罪......

所以当天在建元殿的会谈,自从曹川出马后,就没有什么障碍了。皇汉们一改前非,老老实实,就事论事,很快就将之前悬而未决的几件事定了下来。

首先是国号。

这之前的几个选项里,排名靠前的是曹川本人提出的“秦”。不学无术的三流大学生原本说得是“东秦”,后来被臣子私下指出来后,就改成了“秦”。

排名第二的国号是保守党人公推出的“金龙帝国”。这个土得掉渣的称号是源自于一个物品:曹川手中的那只戒指。当储备的能量足够时,戒面里显现出的就是两条盘旋环绕的金龙。

因为迄今为止发生在穿越众身上的一切,都是源自于这枚戒指,源自于那两条龙,所以保守党认为:饮水思源,帝国的一切都应该和戒指挂钩,毕竟这个神秘高等文明的存在已经实锤,穿越国也算是有了渊源。

除了这两个称号外,皇汉们自然也提出来了一堆的带有“唐汉”字样的国号。

而今天曹川出面后,坐在建元殿里的几方很快就达成了共识:最终定下的国号就是“金龙帝国”。

这个道理很简单:曹川的“秦”和皇汉们的那一票“唐汉”互相抵消掉了。负负得正,旧时空那些国号既然删哪一个都不合适,那就干脆都别用。

定下了这个充满着玄幻精神的土包子国号后,国旗也就顺理成章了:两条金龙围绕着的星空就是国旗的图案......其实就是把戒指的戒面复印了下来。

国徽也是大同小异。两条金龙围绕着帝冕和交叉的权杖,象征着皇帝和其下掌权的开国贵族们。

最后一个定下来的是国歌。

这里是肯定不能用前世那首歌的:一听到“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这句话时,坐在堂上的一干奴隶主们脸色顿时就绿了。

于是乎,一首杀气腾腾,很适合帝国扩张用的歌曲就被定了下来——红警主题曲之《苏维埃进行曲》。

好吧,歌词和歌名是需要略微改动一下......其他的都挺好,反正这首歌也被网友改了很多遍,想必那位美国作者也不会在意的。

第426节 求医第652节 勋章和墨宝第322节 钟四毛第368节 反应第365节 自驾游第258节 前路第504节 台北(三)第726节 历史(一)第516节 扎根第620节 大会(三)第465节 温尚书第198节 播种机第721节 逐鹿第407节 交公第696节 北方三人组的日常(五)第671节 暖风吹得游人酔第213节 杀王(十)第229节 群贤毕至(二)第584节 大凌河之战(三)第375节 公文的由来第136节 挨打立正第380节 落脚第572节 鸿基堡第174节 看片第197节 漂流节目第248节 化工厂(一)第523节 吴掌柜的日常(二)第446节 傻狗第278节 对澳门的攻略第502节 台北(一)第684节 北归(九)第685节 北归(十)第66节 出航前(一)第631节 调停第220节 两手准备第626节 讨逆(四)第219节 修路和奴隶第63节 视察摩云观(二)第537节 宗本第567节 人头谈判第568节 落脚事宜第265节 分配工作第27节 暗青子第310节 建制(八)第29节 告辞第504节 台北(三)第124节 历史在改变第511节 教头第484节 到埠第185节 纷杂第19节 来龙去脉第274节 圣光照耀第317节 草料第412节 观光第571节 下龙湾登陆第221节 人质第647节 赴任第399节 地契联盟第310节 建制(八)第717节 龙蛇起陆第364节 意向协议第153节 妹子第654节 邸报上的信息第674节 幻变(二)第682节 北归(七)第711节 收线(三)第397节 堂上交锋第644节 年话第313节 竹鼠第26节 打声招呼第679节 北归(四)第21节 王国栋第254节 一把军刺第124节 历史在改变第309节 建制(七)第567节 人头谈判第586节 初见第417节 落脚和撕逼第711节 收线(三)第701节 北方三人组的日常(十)第704节 北方三人组的日常(一十三)第473节 弹劾第173节 买椟还珠第131节 大员鹰第502节 台北(一)第364节 意向协议第203节 传道第62节 视察摩云观(一)第224节 噩耗第363节 曹大头第686节 北归(一十一)第389节 报应来了第586节 初见第390节 何以解忧第327节 会议(二)第605节 克劳利的奇幻之旅(六)第611节 克劳利的奇幻之旅(十二)第573节 来自北方的团队第695节 北方三人组的日常(四)第276节 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