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节 开港(十)

对于任何一个新生政权来说,城市流氓都是最令人厌恶的人群。

这个阶层平时作奸犯科,本身就是社会的寄生虫;一有动荡,趁乱打砸抢,烧杀掳掠就成了流氓们必备的保留节目。这种情况会导致新政权不得不将宝贵的时间和兵力用来四处弹压,恢复社会秩序。

最令人头痛的是,这个阶层在日后的改造也是极其费劲的。

你不能指望一个泼皮老老实实去当什么油漆工或者钳工,他们和农民,手工业阶层不一样,他们不能无缝融入新社会,他们在新社会同样是肿瘤,是一个必须要花费额外资源才能改造出来的阶层。

事实上针对这帮城市黑社会的清理工作,穿越者早就有过实验。在杭州,从丐帮的整顿开始,后来就慢慢延伸到打行这些黑社会团伙,现如今的杭州城里城外,已然没了这帮人的生存空间。

然而这种所谓的社会实验其实意义并不大:杭州站最多用争抢地盘的借口将这些黑帮排挤和驱散掉,他们并不能大规模将这些毒瘤抓捕去台湾扔进矿坑。毕竟这种不是无人问津的流民,他们在城里有家室和亲朋,屠杀和失踪官府都会过问。

而真正要“消化”这帮人,则必须等到穿越众将来在城市执政了。所以,尽管以“国家主人”心态出现的穿越众们很不待见这帮城市流氓,但是眼下由于没有直接掌握政权,就只能将他们交给官府了。

......

当嘉定县衙的上百号人进了岳王庙后,接下来的流程就只能公事公办了,毕竟人赃俱获,而且最重要的抓捕行动已经有人代劳。所以尽管躺在地上惨叫的某些人和衙役们平时都是熟人,但他们还是被板着脸的公人们统统捆绑起来,锁拿归案。

令公人们满意的一点是:现场起获了大量的赃物和银钱,还有一些珠宝首饰。

这下大家的积极性就不一样了。原本以为油水都被熊老爷的家丁捞走,没想到居然还在。看来大户人家就是不一样啊,讲究,如此多的财货都看不上。

有了赃物,衙役们的态度立刻就转变了。呼喝声中贼娃子们就被套上了颈绳,由白役们统统拉走。而有编制的衙役们则开始指挥着徒弟们掘地三尺搜寻赃物。

事实上这些赃物能有十分之一被还到苦主手中就已经不错了。按照惯例,衙门中上上下下的“有关人士”最终会将这一笔外财分润干净,无痕无息。

而这种局面正是熊老爷需要的:既然吞了赃物,那么大家就有了一点攻守同盟的味道,所以刑房这边就不会轻易放过这帮盗贼。

熊道的目的很明确:自己不方便出手的话,借官府的刀也是一样的。既然嘉定这里未来会出现一个富裕的“港口自贸区”,那么这些魑魅魍魉还是早早开始打击为妙。

将五十多号贼人全部送进县衙大牢后,没过两天,县太爷来方炜同志,就在某种神秘力量的推动下将这票倒霉蛋统统给定了罪。

由于人赃俱获,再加上衙役在大牢里通过拷打后得到的罪证,所以县太爷这边就没什么客气的:有命案的老拐和几个小头目秋后问斩,其余的小贼流放充军打板子坐牢各种花样都有,没一个跑掉。

这下就算是各取所需了:老拐这种货色会在秋天到来之前被衙役们敲诈出他藏匿起来的财产。

通常来说,如果运作得当的话,老拐会在被砍头之前被府中改判为斩监侯,也就是死缓。然而这次由于有了某股神秘势力的插手,所以被蒙在鼓里的老拐,到秋天是注定要去菜市场唱一首凉凉了。

突袭岳王庙事件毫无疑问在江湖上掀起了轩然大波。自有贼伙以来,官府还从没有一次性抓到这么多贼娃子,而且是人赃并获。通常来说,即便是要抓,那双方也是商量好了交几个人出去应付差事,不会弄到如此惨烈。

围观的各路吃瓜群众且不去管他,这件事上真正被打肿脸跳脚的,则是打行的大掌柜邓虎。

压根没想到事情会演变成这种鬼样子的邓虎,这几天始终处于一种精神分裂状态:他时而想出动人手去找熊道讨回场子,时而又被打听出来的对方底细所镇,害得他不敢轻举妄动。

邓虎的焦虑在不久后被抚平了。

导致他最终认清形势的,是一个从杭州跑来的泼皮。此人原本就是在杭州城混的,后来到了去年底,杭州站站稳脚跟后开始有意无意地扫黑,这货待不下去后就来嘉定投奔泼皮好友。

这两天事情闹大以后,这货才惊闻杭州的熊掌柜来到了嘉定,于是急忙求见了邓虎,将熊道这伙人在杭州的所作所为倒了个通透。

邓虎听完后头上的冷汗都下来了:杭州丐帮帮主的结义兄弟?背后是上万海匪的大豪?

......在一个没有网络,没有电视和报纸,传递消息全靠旅人带信的时代,普通的民众其实是极其闭塞的,哪怕是所谓的城里人。

所以除非邓虎有缙绅级别的消息网络和传递渠道,而且他还要关心远在杭州和福建的专业消息,否则像他这种县城里的土棍,是根本没有能力去打听熊道底细的。所以说这次算是他运气好,手边正好有知道熊道底细的人,否则的话......

搞清楚因为接了一个小活而导致自家踢到了铁板上后,邓虎立即请了中人——杜牙人带着礼物去熊老爷那里赔礼谢罪。

然而那边根本不吃他这一套。当杜牙人从鹤楼,现在叫做熊府的园子里出来后,带回的消息很冷很硬核:拿张苏滩吴猛的人头来赔罪。

“侬个外乡赤佬欺人太甚!”得知消息后,邓虎一拳砸在了桌面上。

......

在贼把头老拐铃铛入狱后的第七天,张苏滩的吴三爷终于迎来了阶段性的结局。

清晨,大批人手来到了张苏滩。

这些人大部分是熊道的手下,还有少部分是穿着皂衣的官差和民伕。而当吴三爷闻讯赶来,隐藏在草场中观望的时候,迎接他的是一股黑烟。

是的,这帮外乡佬开始烧荒了。

一群口鼻裹着湿布的民伕,开始拿着长长的火把烧起了荒草。没过多久,大片的火场和滚滚的黑烟就在张苏滩出现——继栈桥被烧毁后,吴三爷赖以生存的另一半生产资料也完蛋了。

荒草滩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它可以遮蔽视线,可以隐藏私盐和逃犯,可以让吴猛一伙在里面胡作非为,称王称霸。

现在荒草滩没了。烧荒行动只持续了三天,就将张苏滩包括周边的荒草一扫而空。

吴猛吴三爷现在就连谈判的资格都没有了,因为之前耍的花样败了人品:口中说要考虑几天,反手就去打行那里买了烧楼的业务,现在楼没烧掉,自己开始坐腊了。

原本三爷一伙还打算热血莽一波的。然而在烧荒之后,在一望无遗的江滩上,三爷和手下遭遇了地主老爷派来的狗腿子的沉重打击:400米开外,5杆火枪轻松将三爷打得肝胆欲裂,抱头鼠窜。

原本气势汹汹地对抗就这样虎头蛇尾得暂时完结了。

之所以说暂时,是因为吴三爷并没有在火枪下毙命,而是带着残部一路跑去了太湖,隐入群匪之中,慢慢去舔伤口了。

而这件事演变到现在,打行的邓虎却成为了最受伤的那个:吴三爷可以跑路,家大业大的他却没办法跑路。

邓虎邓掌柜这时候无疑认为自己趟了枪......不就是一件烧楼的小事吗?这人也被你们抓到了,楼也没烧成,还搭上了几十号贼娃子,至于这么不依不饶吗?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穿越众对于一力肃清城市流氓这件事是相当重视的。现在不下手,等到将来港口建好以后,这些货色造成的破坏会成倍放大。

这就叫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面。事实上熊老爷也没想到,原本就是吴三一伙的事,最后居然扯到了邓氏打行的头上......好吧,这下正好接茬干就是了。

于是乎,沟通无望的邓虎就被迫和熊道这边进入了冷战状态。

打行现在提高了警惕,熊道这边抓不到现行的话,也没办法在县城里大打出手,所以就只能暂时冷战了——等找到破绽再说,老拐的例子就摆在那里呢。

......

当熊老爷一边强拆,一边打击地痞流氓的时候,以余本德为首的土地收购行动也已经开展得如火如荼了。

和熊老爷那边比起来,余书办这边由于散户比较多,所以总得来说任务还是比较繁重的。但好的一点是,余书办这边玩得是账目,银子和田契,和熊道那边打打杀杀的做派不是一回事。

第一个被余书办征地小组进驻的,是离着高桥不远的左家村。

左家村人口不少,有将近五百户人,村里左姓为大姓,其余赵钱孙李小姓也有不少。

而余书办带着牙人和帐房来到村里后,二话没说,先撒出银子溢价收购了几块田土。

第273节 城堡价格第167节 木料和水泥第76节 江山多娇第638节 滩头的坑爹事第392节 碧血丹心第258节 前路第410节 黑烟第90节 初次接触第200节 展销会第371节 问诊第606节 克劳利的奇幻之旅(七)第566节 本地人物的接待第264节 熟悉环境第663节 救反贼(九)第587节 难念的经第432节 服了第166节 买方时代第540节 商号清盘第379节 到站第627节 讨逆(五)第127节 不服王化第427节 病友第645节 销假第340节 开港(六)第48节 紧锣密鼓第492节 祠堂第67节 出航前(二)第265节 分配工作第719节 各处的开端第583节 大凌河之战(二)第121节 外籍劳工第23节 冷兵器第673节 幻变(一)第473节 弹劾第584节 大凌河之战(三)第701节 北方三人组的日常(十)第539节 谈话(二)第181节 入役第631节 调停第281节 龙岩战记(三)第203节 传道第720节 鲠骨第377节 古道热肠第163节 新服务第26节 打声招呼第727节 历史(二)第293节 龙岩战记(十五)第547节 明国军民的准备(一)第393节 贼巢穴第352节 开港(十八)第456节 各方(一)第425节 飞虎营第191节 海防游击第243节 小军阀第495节 一碗菜粥第218节 黑土第262节 工分券和货币政策第371节 问诊第231节 群贤毕至(四)第383节 上硬菜第651节 落脚第386节 节奏感第543节 使节培训第22节 买枪第578节 官邸会议(二)第533节 接待入住第125节 镇宅之宝第712节 收线(四)第254节 一把军刺第524节 吴掌柜的日常(三)第144节 林家兄弟第228节 群贤毕至(一)第265节 分配工作第239节 火烧连营第208节 杀王(五)第640节 立锥第223节 接活第24节 出山剿匪第717节 龙蛇起陆第340节 开港(六)第669节 共襄大业(六)第118节 公开信第470节 京观第444节 人头武库和包衣第476节 金殿撒泼(二)第103节 斗争开始激烈第643节 年饭第60节 姜十三第461节 过夜第184节 外交成果第493节 堂下何人第262节 工分券和货币政策第729节 历史(四)第323节 过期品第574节 北部湾整肃第228节 群贤毕至(一)第69节 靠近第289节 龙岩战记(十一)第341节 开港(七)第398节 连续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