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节 电报和任务

南望是秀才出身,写报告这种事对他来说是轻松加愉快。

事实上如果把古代这些文人放到后世,那毫无疑问个个都是学霸。能在那种枯燥落后的教学环境中,把晦涩难懂,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搞懂背熟,然后再自己写出文章来;这种人放在后世也一定能考进985。

在同期的情报局学员里,南望比较偏科,大部分技能点都加在了“文科”上,这也是他能深造化学课的必要条件。他这种优势是绝大部分同仁所不具有的,因为其他人光补习基础文化课就要花费很长时间,007不是那么好当的。

手捏一杆粗大的钢管碳素笔,南望刷刷地写着报告草稿。

由于缺乏关键零件:橡胶/塑料吸墨管,所以看似工艺更加简单的毛细管钢笔,窑区反而造不出来。至于那些需要活塞吸墨的早期货色,这边又不屑于造。

相反,在21世纪才流行起来的碳素笔,反倒贴合了眼下的工艺条件:窑区可以造出合格的油墨、海绵笔芯和笔杆。

至于要求最高的笔头......这玩意穿越众有生之年是做不出来的。要知道后世的圆珠笔头可是连首辅都头痛的东东,网红董太婆还抓紧机会蹭了一波热度,继汽车、手机、芯片后,又爱了一波国,发誓要造出生产笔头的核心设备,到最后又不了了之......

一根头发的直径是100微米,一个圆珠笔头的加工误差连3微米都不能超过。即便是碳素笔头的要求低,然而穿越众现在既没有专用的特殊钢,整个体系的加工精度也到不了微米级别,所以这玩意真心属于“有生之年”系列,只能靠进口。

好在还有曹皇帝他老人家在,进口一箱笔头就是几万个,足够大伙眼下使用了。

未来等到窑区机加工技术升级后,还可以进一步压缩进口物资的体积:只进口笔头的圆珠。那样的话,一箱就是几十万个。

当然,最终的解决方案还是要靠种橡胶树,生产毛细管式钢笔。至于笔头的圆珠,这个只能留给子孙后代解决了。

......

谙熟情报局内部审查规则的南望,将报告分为了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他自己过往人事关系的补充内容。里面包括了南望和黄韶洲老爷,方唐镜以及黄家其他人之间的交往亲密程度,金钱往来等等信息。

这些补充内容是为了方便组织内部审查而写的。之前他的档案中对这一块没有写那么详细,现在出了方唐镜这档子事,南望要想恢复联系,就必须向“组织”提交这些内容。

他很清楚情报局的运行规则:报告内容之后会被发往杭州,由杭州站来组织审查,最后再将结果提交总局。

所以南望尽可能详细地写了报告:遮掩和遗漏都会造成审查困难,反馈回来后,对被审查人不利。

报告的第二部分是他拟定的“招募带路党”计划。

这种带路党计划现在已经很普遍了。17世纪正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西方还在三十年战争和重商主义的泥潭里挣扎,东方依旧在迟钝地玩着家天下的古老把戏,无论东西方,这个时间段都还没有建立起近代国家和民族的概念。

所以管情报的穿越众后来发现:本质上是一些渗透,培养带路党的行为,在这个时代根本就不会受到社会谴责和土著的警惕。

除了一部分没事就把“世受皇恩”挂在嘴上的士大夫外,其余明国各阶层,可以说压根没有什么“保家卫国”的先进理念,招募起来都是很方便的——给好处就行。

WWW☢ тт kΛn☢ c○

所以南望今天就抓住机会,将拉拢黄家的建议写在了报告上:带路党也分先来后到的,49年反正的,事后评级都要低一档。

这个拉拢带路党的计划对于南望来说是公私两便。

于公,为组织在江南地区拉拢,招安一家土著缙绅,这怎么看都是一件好事。

于私,当年他落魄时第一家打工的就是黄府。黄老爷为人练达,待他以诚,方唐镜又是他挚友,所以南望在这种时候,无论如何都要帮黄府一把的。

南望是帝国最精英的一批土著人物,他可是有资格看“内参片”的。所以南望知道,将来迟早有一天,江南的缙绅会被那种发射铜弹壳的大炮清洗一遍......只有带路党会例外。

所以他现在迫切需要开始引导黄府,而引导的第一步,就是提交报告,以求上级批准。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名正言顺地调动一些资源,顺带传递一些信息给黄老爷。

随着南望奋笔疾书,不知不觉天色已经黑了下来。起身拉上窗帘,点亮书桌上的煤油灯,南望低头将已经写好的草稿复核一遍后,又拿起一张印着红色情报局抬头的信纸,工工整整地誊抄起来。

一切做完后时间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南望折起写好的报告,起身先去了食堂。情报局的食堂自然是二十四小时开火的,某人匆匆吃完一顿盒饭后,就转身去了总部大楼。

说是大楼,其实还是三层,只不过多了两座裙楼而已。在大楼门口验过证件,进去一楼登记通报完毕后,南望就老老实实坐在大厅的排椅上等待了。

由于他是临时起意要求见上级,所以他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就只能先在一楼侯见区等消息了。

今天运气不错,等了将近40分钟后,南望接到通知:值班局长要见他。

按照情报局的内部规定,在任何时候都会有一名穿越众坐镇总部担任战备值班任务。而据南望所知,他的顶头上司行动处处长兼副局长唐七前不久出差了,所以今天要见他的,跑不脱副局长马跃和大局长戴云这两人之一了。

果不其然,在三楼的值班哨那里南望被告知:大局长戴云在等他。

公司刚开张时就加入的老员工就有这点好处:大小领导都认识,人头熟,有点小事人家也能给面子。

讲真,如果按照办公室政治来说的话,南望还真就是“戴云的人”。因为当初就是戴云看好他,亲自招募他进情报局的。只不过穿越众这里一切规则都是新建,所谓的办公室政治还不成熟,没那么明显而已。

路过回响着滴滴答答发报声的电讯室,再一路行到走廊尽头,得到正在打字的美女秘书点头允许后,南望走进了大局长办公室,然后他就被微笑着的戴云招呼到一旁的会客沙发上坐了下来。

恭恭敬敬说明来意后,南望将写好的报告双手递了过去。戴云接过报告后没急着看,先是关心了几句南望的私人情况,这之后他招呼秘书倒了茶,然后他才低头看起报告来。

差不多用了十五钟时间,戴云将南望的报告细细看了一遍。看完后戴云先是喝了一口茶,然后考虑一下后对南望说道:“既然是偶遇,那么机会就不要错过,嗯,我原则上同意你对这位方唐镜展开进一步接触。”

南望心下高兴,他赶紧点头称是。然而就在这时,戴云却伸掌止住了南望接下来的说辞,并且在他脸上露出了一股回忆的表情。

很快,戴云从沙发上起身,回坐到他的局长檀木大班桌后,便掏出钥匙打开一个抽屉,从中取出了一份电报文稿。

看了眼文稿后,戴云又想了想,然后他掏出手机打了出去:“老乔啊,我戴云。嗯,问你个事,船厂那艘大家伙什么时候下水?什么,这个月开始舾装?那海试到什么时候啦?哦......好好,我知道了,拜~。”

戴云打完这个电话后,用手指敲了一会桌面,取出笔在文稿上划了几下,然后伸手将南望召了过来,递给了他那份电报文稿。

南望接过文稿后一看,发现这是一封从上海直接发往总部的电报,上面的内容是上海站副站长熊道的求援计划。这其中“请求调派熟悉绅情之有力人士来我处听用”这句话,被戴云在下面划了线。

“看来这趟差事跟你有缘了。嗯,熟悉绅情,又是杭州本地人士,今天又偶遇了那边老关系,打算拓展。”

戴云说到这里停了一下,给南望一点反应时间后,他继续说道:“电报你看了,上海那边现在是暂时僵持住,下一步需要人手支援。怎么样,有没有回乡做任务的信心?”

南望这时候能说不吗?何况现在的他早已不是文弱书生了,还乡又如何?对自己极有信心的南望当即答道:“有信心,还请局长下令!”

“嗯。”戴云看到南望信心十足的眼神后,满意地点点头:“快则两月,慢则三月,咱们这边就要发动。你从今天起就要开始做准备,我现在授权你可以调阅今后从上海发来的一切情报。另外,关于那个方唐镜,你接触的步伐不妨迈大一点,资源适当可以倾斜过去。”

“定不负戴局长所托!”南望这时一脸坚毅。

第245节 建设和展望第156节 卡位第286节 龙岩战记(八)第320节 水利第666节 共襄大业(三)第139节 电炉第701节 北方三人组的日常(十)第107节 人货混装第89节 土著贡达第486节 黑导游第625节 讨逆(三)第549节 明葡战争(一)第66节 出航前(一)第576节 上半场结束第447节 打援第296节 龙岩战记(十八)第247节 续升级第679节 北归(四)第500节 自己人第728节 历史(三)第155节 希高堂第180节 新枪原型第67节 出航前(二)第638节 滩头的坑爹事第41节 动力为王第315节 胚胎移植和马政第504节 台北(三)第433节 检验成果第336节 开港(二)第228节 群贤毕至(一)第364节 意向协议第61节 学霸第124节 历史在改变第357节 开港(二十三)第544节 家园第557节 明葡战争(九)第192节 勘探队第136节 挨打立正第422节 校场(一)第616节 皇帝的心思你别猜(上)第636节 甲板话语第294节 龙岩战记(十六)第558节 接收(一)第195节 欲取先予第134节 砸响窑第386节 节奏感第492节 祠堂第335节 开港(一)第79节 政府不是土匪第50节 王对王第466节 解惑第177节 船厂第381节 特殊使者第286节 龙岩战记(八)第502节 台北(一)第178节 备战工作第91节 大樟村第393节 贼巢穴第339节 开港(五)第168节 主次分明第65节 秋闱第422节 校场(一)第347节 开港(十三)第414节 私人恩怨第337节 开港(三)第67节 出航前(二)第499节 山精第574节 北部湾整肃第238节 剥洋葱(二)第198节 播种机第362节 落脚第148节 海底捞第311节 瘟疫第189节 夜会熊文灿第627节 讨逆(五)第696节 北方三人组的日常(五)第644节 年话第39节 萝卜开会(一)第583节 大凌河之战(二)第324节 营养过剩第699节 北方三人组的日常(八)第576节 上半场结束第658节 救反贼(四)第16节 靶场第671节 暖风吹得游人酔第606节 克劳利的奇幻之旅(七)第252节 机械厂第396节 通用大招第44节 丐帮第662节 救反贼(八)第20节 拦路虎第147节 驳运第555节 明葡战争(七)第489节 特区局面(一)第413节 炮打徐府第717节 龙蛇起陆第623节 讨逆(一)第545节 葡人的抗战准备(一)第110节 杨二和摩云观第381节 特殊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