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节 进击的湖匪

听完毛秀才的战情分析后,在场众人愈发地兴奋了:整个港口说白了就那一处二层石楼是硬骨头,其余地段都无需在意。这对占有人数优势和偷袭优势的盗匪来说,就是轻松莽一波的事情。

巢湖帮的牛金锣这时用手指在图上比划了几下后,侧头对他身旁一个红脸膛的中年壮汉问道:“乔爷怎么看?”

乔十七,虎丘大族乔家的“弃子”,太湖本地土著组成的水火帮帮主。

听到牛金锣问话后,乔十七没有正面回答,而是侧头对身后一人说道:“老吴,前边来,给各位掌柜的说说。”

随着乔十七的话声,一个四十来岁,满脸胡渣的老男人挤到了台前。

此人是穿越众的老朋友,名叫吴猛,当初人们都叫他吴三爷。今天大伙在图上看到的港口外围那片商业区,之前就是三爷的地盘。

后来三爷遭遇熊老爷强拆后,欲当钉子户的他被打得损兵折将,分分钟就要送命;于是三爷便带着弟兄跑路去了太湖,如今在水火帮里当了个小头目。

站到台前后,场面人三爷先是做了个罗圈揖,然后开始指着那张地图,给众人补充了一些港口的细节。譬如河码头的具体位置,譬如冲过商业区的最佳路线,譬如港务局的院墙上有后门,所以要第一时间将整个院墙包围住等等......

对故土魂牵梦萦的吴三爷,大概是一直以来最关心上海港发展情况的一位明人土著了。从他事无巨细将港口内情讲出来这一点就能看出,三爷大概在港内安插了不止一位探子。

在最后,三爷还隆重指出了刚才毛秀才布置时的一个关键部分:港口守卫扔出来的毒烟炮仗,光靠掩住口耳鼻并无大用。只要在烟雾中稍稍待久一些,中者依旧会双目流泪,不能视物,大肆咳嗽,任人宰割。

听完三爷这一番战术补充后,水火帮老大乔十七得意地环视一眼,然后笑呵呵地说道:“不瞒众家兄弟,那处港子其实早已是水火帮的囊中之物。不过今趟既然老爷们发话了,那我就带各位玩玩,可有一点,事后分银子,水火帮要多占一成!”

乔十七话音刚落,一旁矮壮的牛金锣便哈哈大笑起来:“张口银子,闭口银子,那港务处里到底有多少银子,你怕是都马虎着呢?”

听到牛金锣挑衅的话语,乔十七也不生气:巢湖帮和水火帮是历年的老冤家,双方平日里互相火并下绊子无数,也不在这几句嘴炮上。于是乔十七反问道:“毛秀才方才说了,四十万两银子,难不成你变些出来?”

“嚯嚯,说不得就变些出来。”牛金锣这时举起双臂,拍了两下巴掌,然后示意身后人让出路来。

挤进来的是一个老头。此人年纪说不清楚,大约有四五十岁,一脸沟纹,满手老茧,黑皮苍发,浑身上下穿得破破烂烂,走路松松跨跨,满脸苦愁,一副常年给人扛活的苦力模样。

然而在场却有不少人认识这老头:巢湖帮的粮台管事,湖匪中辈份最高的一辈,积年老贼钟四钱。

这钟四钱进场后,也不废话,举起手比划了个六的手势:“最近这几日,那港务处全数出货,地窖里被各地商人塞进去了不下六十五万两银子。除过前日用快船起走了五万,到昨日我回来之前,银子数还是六十万两!”

钟四钱说到这里,老农般的面貌早已变成了阴狠的盗匪标准表情:“老子这几日就在港务处场院里干杂货,一两银子也休想逃过我这双招子......六十万两只多不少,全是大锭的雪花银,那港务处嫌麻烦,连碎银都不收,倒方便老子记账!”

“嘶......”随着钟四钱斩钉截铁的话语,场上顿时一阵抽气声发了出来,别说小头目了,就是大掌柜眼也开始喷出了贪婪的火焰。

牛金锣这时阴恻恻地长笑一声:“莫要以为就你家盯着那处港子。流着金山银水的地界,当你老子我是瞎子不成?那什么多占一成的鬼话,再也休提!”

说到这里,牛金锣大刺刺从怀中掏出一盒硬盒黄鹤楼,抽出两根散给种四钱一根,然后打着ZIPPO,得意洋洋地吞云吐雾起来。

场面一时间陷入了尴尬之中。

“趴”得一声,一柄湘妃竹的描画折扇被重重地拍在了佛台上:“混账!都什么时候了,一个个还在这里拿乔作态,真当老爷们办不了你们?”

破口大骂的是毛秀才身旁一个老头。这老头五短身材,圆脸圆眼圆鼻头,看着蛮喜庆。此人戴着软脚幞头,和毛秀才一样穿着青袍,一看也是秀才出身。

这老秀才姓石,人称石翁。此君在湖匪中辈分很高,是老一辈中专责收赃,销赃,做中人,收放肉票的坐地虎。

到后来石翁上年纪后,便开始减少了业务,渐渐远离了江湖,开始走顶层路线,成为了一些缙绅的白手套,高端掮客。

而今天久不问江湖事的石翁都被派来,可见偷袭港口一事的重要性。

此刻的老书生,一张圆脸上刻满了凶狠,显得滑稽而又诡异:“你们这帮混账东西给我听好:今趟这票买卖,干系到大格局,牵扯到的都是大门槛。便是你们背后那几位老爷,也要听命行事!”

老书生说到这里,凶狠地和乔十七对视了起来:“怎地,虎丘乔家日子不想过了是不?信不信明日就办你一个通匪大罪,满门抄斩!?”

乔十七听到这里,一张脸膛憋得通红,没过多久,他还是在矮老头面前侧过了脸,不敢再和对方对视。

“哼,光福镇余朝奉,镇湖马乡绅,香山杜老虎,嗯,还有虎丘乔家。莫要以为大人们不知道,不过就是一帮吃赃通匪的地头蛇,在那些大门槛眼里,都是土鸡瓦狗,伸伸指头就能碾死!”

“都支起耳朵给我听好。这趟买卖,谁家要是不顾大局,动小心思坏了事,大人们发作起来,可是连根拔——先抄了你们背后收赃的,再黑白两道通缉,让尔等全伙死在塘泥里!”

......破口大骂一通后,大小头目顿时噤若寒蝉,老书生眼睛所到之处,一个个全没了凶气,纷纷低头避开了那道凶历的目光,口中说道:“还请石翁做主,我等绝无二话。”

看到场面压住后,被称作石翁的老秀才这才缓和了一点,开始分派任务:“既是吴三那里熟悉内情,那今趟就是十七说了算。不过分红还得照老规矩来——你们三家大伙平分六成,其余小伙合起来分四成!哪个还有话说?”

众匪这一刻再无异议,轰然应诺。

而刚刚被任命为总指挥的乔十七,也开始了发号施令:“那伙护卫手中有快铳和毒烟炮仗,如此一来,弟兄们也只好以快打慢,夜中暴起突袭,冲入港务楼和对手搏命,丝毫不得拖延。”

环视一圈,见众人都点头同意这个战略后,乔十七沉声继续说道:“此战只需敢冲锋搏杀的精锐,其余那些跟趟打和声的杂碎就不要带了。照我看来,总数出八百人,三大伙出五百,其余三百你们各帮分了。”

“明日傍晚之前,各帮大当家带齐精锐,来三山汇合,咱们天黑出发。”

“好说!”

“这便是了!”

“兄弟我这就回去挑人!”

乔十七分派完后,各帮首领纷纷点头表示同意,然后就散伙回去各自准备。

就在这时,石翁阴冷的话声又在大伙背后传来:“不得内讧,闻令不冲者,回来之后一并种荷花。”

.....................

第二天傍晚,十条大乌蓬准时聚集在了三山岛,然后依次出发了。

现在是17世纪,整个江南地区水网密布,各种大小湖泊还没有被填埋盖成小区,所以十条船从太湖至黄浦江,有无数条水路可以走。

船队出了太湖后,便沿着胥江一路来到石湖。

到石湖后,便有那早早等在这里的几艘小船围了上来。这几艘小船都是地契联盟派来的领路船,上面有拿着名帖的向导在等候。

这个时候,为了缩小目标,船队便一分为二各走各路了。其中一队走得是独蟹湖至吴淞江的北线,而另一队则走了淀山湖至黄浦江的南线。

冬季的内河波澜不兴,两支船队在这些积年湖匪的驾驶下,稳稳航行一夜。在第二天上午,船队先后渡过了黄浦江主航道,绕过陆家嘴,从后世著名的洋泾浜河道插了进去,一路驶向了位于后世高桥镇沿岸的上海港。

这中间船队七拐八折,到了午后时分,船队终于停泊在了距离港口二十多里外的一处小湖里。

这处周边长满了芦苇的小湖,是附近一所庄子的私产。至于庄子的主人,不用说就是某位缙绅老爷了。

船队停下后不久,几艘小船就轮流驶来,上面载着做好的饭菜,有猪有羊,不但丰盛,而且管饱。

大批湖匪这时纷纷从舱里钻出来吃饭兼透气。而头目们则带着亲信不住巡逻,弹压住这些桀骜不驯的手下——不许喧哗,不许喝酒,不许离船,只准睡觉。

与此同时,每隔半个时辰,就会有埋伏在港口周围的探子跑来禀报敌情:一切正常,港内的守卫很松懈,三三两两在闲逛。

当大队人马在湖边休整好之后,夜晚也来临了。

第479节 走人前的谈判第2节 假剧组第489节 特区局面(一)第485节 女流氓第447节 打援第113节 种瓜得瓜第579节 官邸会议(三)第267节 捕鱼第147节 驳运第551节 明葡战争(三)第226节 善后杂谈第139节 电炉第406节 全体覆没第235节 群贤毕至(八)第92节 村落实景第486节 黑导游第555节 明葡战争(七)第597节 抚远号条约(一)第117节 政局第469节 晨光第495节 一碗菜粥第117节 政局第226节 善后杂谈第550节 明葡战争(二)第138节 盐场和船厂(二)第556节 明葡战争(八)第227节 有光号第108节 灯塔点燃第48节 紧锣密鼓第19节 来龙去脉第166节 买方时代第300节 龙岩战记(二十二)第142节 种点什么好第333节 招安之旅(二)第69节 靠近第36节 夏先泽第358节 开港(二十四)第83节 柴系统第351节 开港(十七)第625节 讨逆(三)第197节 漂流节目第161节 你也来了第145节 熊道第162节 忍无可忍第380节 落脚第366节 政策第201节 公平交易第2节 假剧组第454节 降将第448节 连战第225节 葬礼和反思第115节 两位秀才第145节 熊道第576节 上半场结束第557节 明葡战争(九)第164节 净街第462节 接触和态度第190节 迂回第662节 救反贼(八)第341节 开港(七)第383节 上硬菜第348节 开港(十四)第469节 晨光第680节 北归(五)第376节 王尊德服软第336节 开港(二)第383节 上硬菜第178节 备战工作第699节 北方三人组的日常(八)第97节 居者有其屋第97节 居者有其屋第619节 大会(二)第322节 钟四毛第276节 恶意第394节 大手笔第512节 公文和健勇第396节 通用大招第136节 挨打立正第31节 塘庄第24节 出山剿匪第476节 金殿撒泼(二)第88节 谈判(二)第728节 历史(三)第424节 校场(三)第68节 行路难第327节 会议(二)第423节 校场(二)第517节 展示和震慑第397节 堂上交锋第58节 李逵李鬼(三)第538节 谈话(一)第579节 官邸会议(三)第714节 收线(六)第226节 善后杂谈第708节 北方三人组的日常(一十七)第548节 明国军民的准备(二)第700节 北方三人组的日常(九)第494节 贺扁担第329节 刘香的焦虑第380节 落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