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节 金殿撒泼(二)

老朱家杀臣子是有祖传手艺的。

朱元璋就不用说了。在后世,人们或许说不上老朱的其他功绩,但是清洗老兄弟,以及他创造出的剥皮楦草,瓜蔓抄这两个有深刻内涵动词,人们肯定是耳熟能详的。

一个靠着发明杀官新模式在历史上留下字号的皇帝,那也是没谁了。

接下来的朱棣也不是省油的灯。

相当于重新开国的朱棣,面对大批忠诚度可疑的前朝官员,自然也是杀人如麻。

这之后接班的皇帝就不行了。后来者首先面对的,是日益稳固的朝堂格局和日渐强大的士大夫集团——王朝前期社会矛盾少,底层人口繁衍速度增加,地主阶层的实力随之膨胀。

其次,守成的皇帝们既没有开国的能力和锐气,也缺乏足够的政治声望。一句话,于国无功。你一个靠着血统上台的富N代,凭什么能大批杀人?于是到了明中期,皇帝在士大夫集团面前步步退缩,居然出现了骗廷仗这种滑稽剧目。

文官的这种滑稽剧本别说朱八八了,就是在朱棣时代,那也是杀全族的下场。

然后就是明末。

到了这时候,情况又转到了另一种极端:社会矛盾总爆发,士大夫集团已经HOLD不住局面了,然后大家恰巧又遇到了一位能力不够,却一心要力挽狂澜的年轻皇帝。

于是就悲剧了。

发现自己接手的是一个超级烂摊子后,性格急躁的崇祯皇帝开始对官员动刀了。

而这个时候,官僚集团同样没了底气——时局变成这副鬼样子,掌管具体行政,兼并天下土地,分赃国家税收的士大夫集团不负责,难道把锅扔给躲在宫里做木匠活的皇帝?

崇祯上台后,一开始官僚们还是蛮高兴的,因为九千岁和阉党先被办了。

然而当年轻皇帝发现局面不但没有改观,反而更加烂污,朝堂失去平衡不说,居然连京城都被鞑子围了......皇帝的怒火于是对准了台上这批人。

从剐了袁崇焕开始,崇祯便毫不犹豫地举起屠刀,开始放飞自我,在无能狂怒的路上一去不回,

这次的己巳之变中,除了直接被杀掉的袁崇焕,其余被皇帝直接和间接弄死的大臣,其实还有很多。

大学士钱龙锡因袁案受到牵连被判为死罪,后来险险逃过一命,差点成了有明以来第二位被皇帝砍掉脑袋的首辅。此君之后被发配戌守定海卫,终崇祯一朝,两次大赦不得归。

然而钱龙锡的命运还算是好的。

己巳之变中,崇祯磔死了辽东督师袁崇焕,关死了兵部尚书王洽,三位郎中被乱棍打死。刑部尚书乔允升和大学士钱龙锡下狱论绞后减刑充军,继任韩继思削籍。

蓟辽总督刘策、总兵张显世、山西巡抚耿如杞、总兵张鸿功以上四位大员问斩......

像宣府总兵侯世禄这种被免职的,其实都已经算得上是幸运儿了。

以上被崇祯直接弄死的大员,每一个身后都会有数量不等的中低级犯官陪死。像历史上被崇祯下令乱剑砍死的二五仔李际春等一帮永平投降官员,那都不算事,根本上不了台面。

光一个己巳之变,崇祯就杀出了威风。

崇祯收拾官员,是没有开国皇帝那么霸气的。朱元璋杀起人来不分文武,动辄抄家灭族,还要捎带隔壁邻居,所谓瓜蔓抄是也。

而崇祯这里还是有点束手束脚。他不但不能对祖大寿这种实权军阀动刀,而且也很少对大臣抄家灭族,皇帝只能对坏了事,被他找出把柄的臣子下刀。

然而这已经足够恐怖了:晚明社会八方漏气四处冒烟,这帮无能的嘴炮士大夫在崇祯面前满身都是错漏,真真是想杀就杀,不用皇帝刻意去找,理由自己就蹦出来了。

承平了几百年,嚣张了整个明中后期的士大夫们,就在最近一段岁月里,又被崇祯唤醒了开国时那种朝不保夕的感觉。

....................................

今天在皇极殿这场战役,虽说剧本还是文官设计的,但是有一样内核却变了:文官们不能再像以往一样,靠着颠倒黑白,强词夺理以及人多势众来打倒忠勇伯。

在一个拉偏架的崇祯面前,想要扳倒姓曹的,就只能就事论事拿出真凭实据。另外,不管今天能不能成功,发起者很可能还要付出代价——徐本高和魏续,以及杭嘉湖参将南京兵部等等这些人,眼看着就要付出代价了。现在不确定的是,崇祯这次会杀多少人?

看到刚才气势汹汹来围攻自己的一干人全部退回了班列,忠勇伯这一刻气焰高涨。

只见他挺胸凸肚迈开台步,走到一干文臣大头巾对面,然后按照既定的鲁莽人设狠拍了下自己的胸脯,顺势翘起了大拇指,指着自家鼻尖态度嚣张地说道:“老曹我是草莽出身,行事从不拐弯,讲究一个光明磊落!”

“徐家人派兵打老子,那老子就出兵炮轰他家的宅子,这叫一报还一报!”

“今天在金銮殿上,当着皇上的面,老......我老曹问心无愧,也是这般说法!”

忠勇伯演到这里,突然转身躬腰,对着御座抱拳道:“皇上,当日老曹去轰打徐家,可是没有一兵一卒下船,还给了徐家人一炷香出逃的功夫。”

“说到底,老曹不过是轰了一座空宅泄愤而已,浦江两岸万千民人都可作证!”

台上的崇祯听到这里,脸色和缓地点了点头:比起平日里那些说话云山雾罩,行事毫无担当的文臣来说,曹总兵这一套反而更对皇帝的胃口。

“曹卿当可安心,此事朕势必要穷究。”

...................................

看到君臣二人当众勾兑,这次政潮的幕后总策划侯恂有点着急了:曹贼居然连消带打,不但将“虐民”一事给洗个干净,连累己方折损大将,还在殿上大放厥词,委实不能容此獠再猖狂。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之前安排好的阻击手这会却都哑火了,没人站出来继续怼姓曹的。

见势不妙的侯恂于是只能赤膊上场。只见他从队列中站了出来,对忠勇伯冷声道:“曹川,你切莫急着张狂,那奏章上一十二条大罪,你须滑不脱!”

“切,这位堂官,我今日教你个乖,要给人定罪,一条就够了。”

曹总兵来京城短短几天,其实不认识侯恂,但这不妨碍他怼人。互喷一句后,曹总兵开始拿起奏章,继续自辩起剩下的罪名来。

剩余罪名,刨除掉那些子虚乌有用来凑规模的之外,其实最核心的“谋反”指控大家都清楚,指得就是生产模式和吸纳流民这两点。

令士大夫们坐卧不安的,除了吸纳流民外,穿越众在台湾施行的工业化耕作模式才是重点。

至于说真正要命的那些工厂,士大夫们反而总结不出什么道道来。现在是十七世纪,仅凭一点册子上的描述,人们也推断不出来生产线的可怕。

关于以上两点,其实是彼此关联的,忠勇伯接下来做了合理解释。

首先,忠勇伯依旧大方地承认了耕田一事,并且向殿中所有人说明:当年他在未招安之前,就已经带着弟兄们驱赶了台南野人,占领了那块广袤的平原。

这之后因为缺乏粮食手下吃不饱肚子,于是他就开始和善于制器的海外阿拉斯加国商人贸易,从彼国购买了用来耕地的铁车,另外还引进了一些工坊。

说到这里,忠勇伯摊开双手质问殿上群臣:“有大片野田却少人耕种,老曹我想法子买些铁牛耕田,何罪之有?”

问完这句后,忠勇伯又顺势说到了吸纳流民一事:铁牛也不是万能的,数量少而且难伺候,所以他需要从大明招募流民去做工种田。

下一刻,忠勇伯抛出了杀手锏。

他告诉在场所有人:那块足有一郡大的肥沃平原,这些年来,上面的野人已经被他的弟兄们清理干净,还修了水利工程。

不但如此,他还从阿拉斯加国买到了克制瘴疠的秘法。如今台南早已不是人们闻知变色的海外恶洲,而是闽粤一带人尽皆知的富腴之地。

最重要的是,他忠勇伯大人,何时说过不许人去购地置田了?

说完这句话,忠勇伯和群臣面面相觑,时间暂停了几秒。下一刻,班列中顿时传出了一阵窃窃私语。

反应快的朝臣已经弄明白了忠勇伯的意思:在场各位都可以去台湾购地,然后派人去耕田。这样一来,所谓的指控也就不存在了——地都被缙绅买了,自然是想怎么种都可以,那不就成了大明的郡县了吗?

于是侯恂傻眼了。

忠勇伯这时继续大声说道:“夷州那块地,稻米一岁两熟,只要有人愿意出银子,我就卖!......价钱嘛,只要五两银子一亩,一百顷整地起卖,少了老子还不伺候,这个名目叫招商引资。”

看到朝臣们混杂着震惊和贪婪的眼神,忠勇伯大人哈哈一笑,转身对崇祯说道:“皇上莫急,其实老曹一早在夷州也预备了皇庄来送礼的,今后按时就有出产送入京城,还望笑纳!”

看到这个乡下来的土鳖如此赤裸裸地在庙堂上公开对皇上行贿,这一刻,所有朝臣都震精了。

崇祯闻言哈哈大笑,笑到眼泪都流了出来。

第621节 大会(四)第484节 到埠第500节 自己人第205节 杀王(二)第288节 龙岩战记(十)第81节 船期和新城第179节 淘汰赛第280节 龙岩战记(二)第237节 剥洋葱(一)第399节 地契联盟第181节 入役第412节 观光第501节 吃货第610节 克劳利的奇幻之旅(十一)第517节 展示和震慑第334节 熊道的任务第395节 杀猪宰羊第612节 克劳利的奇幻之旅(十二)第175节 前程第35节 绑票(二)第543节 使节培训第59节 杨二入彀第436节 人头第326节 会议(一)第484节 到埠第564节 接收(第五卷完)第618节 大会(一)第703节 北方三人组的日常(一十二)第312节 打野第232节 群贤毕至(五)第596节 登舰第636节 甲板话语第305节 建制(三)第570节 海峡治安整饬第289节 龙岩战记(十一)第170节 敌我矛盾第56节 李逵李鬼(一)第170节 敌我矛盾第426节 求医第687节 北归(一十二)第105节 日荷矛盾的由来第137节 盐场和船厂(一)第373节 无病呻吟第723节 囚徒第717节 龙蛇起陆第238节 剥洋葱(二)第33节 年夜惊变(二)第719节 各处的开端第140节 炼钢第198节 播种机第676节 北归第105节 日荷矛盾的由来第551节 明葡战争(三)第584节 大凌河之战(三)第466节 解惑第400节 方岳贡第603节  克劳利的奇幻之旅(四)第124节 历史在改变第222节 荷兰人在大员第255节 原始打捞第722节 腹心第507节 PPT第554节 明葡战争(六)第493节 堂下何人第90节 初次接触第18节 胡管家第434节 乱战第651节 落脚第325节 孕妇学习班第360节 去舟山第515节 奇门兵器第504节 台北(三)第262节 工分券和货币政策第572节 鸿基堡第371节 问诊第338节 开港(四)第422节 校场(一)第610节 克劳利的奇幻之旅(十一)第83节 柴系统第237节 剥洋葱(一)第650节 夏口第12节 尸体第84章 电信第432节 服了第449节 大贝勒第461节 过夜第446节 傻狗第679节 北归(四)第727节 历史(二)第612节 克劳利的奇幻之旅(十二)第614节 广州的白天第362节 落脚第178节 备战工作第344节 开港(十)第282节 龙岩战记(四)第174节 看片第117节 政局第535节 大卫星第52节 新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