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节 女流氓

“快快,看这个看这个!”

“唉唉,看那个看那个!”

赤坎大道,十字路口,梅抚西正领着两个跟班,和其他初到贵地的乡巴佬一样站在那里,左看看右看看,被满街年轻女人白花花的大腿晕花了眼。

不怪年轻人们惊掉下巴。往日在天津,他们最多看到乡下粗婆娘露出沾满泥巴小腿,再就是夏日里女人不小心露出的小臂,何曾见过夷州这种大腿在外,胸部高高顶着一层T恤衫,动不动连腰都要露出来一点的活春宫?

虽说他们出营前,已经换上了适合台南气候的橄榄绿薄款军装,和其他走在街上的军人没什么区别,但是就冲三位流着口水的猪哥像,顿时将乡巴佬属性暴露无遗。

“乖乖,这大帅辖地的娘们也太放浪了吧?”

“怕是岛民遗风?”

号称见识广博的梅少爷这会也拿不准情况了。他无法推断这满街大腿是继承了本岛原住民的习俗还是曹大帅带来的风俗。

“好啦,非礼勿视!看看你们两个,成何体统?”

看了半天美女与大腿后,梅少爷好歹也是喝过墨水的,终于想起来非礼勿视了,赶紧带着跟班走人。

不过走人归走人,妹子还是要看的。

今天的任务就是逛大街,所以他们一边在赤坎大道的各种高档商铺里转来转去,一边继续快乐地看女人......商铺里同样有女服务员,穿得同样大胆。

逛了一上午,梅抚西大包小包满载而归。不过这次他感觉上当了——之前在上海港买到的土产,其中有很多都是夷州产的,或者是山寨这里的。

还是老办法,将所有货物都交给了托运部。这一次他在信中详细描述了这些货物的产地情况,然后建议老父有空的话,自己亲自来夷州看一看,这里商机很多。

完成采购任务后,梅少爷就带着跟班去打牙祭了。这次选的是一家吃法新奇的火锅店,在服务员推荐下,少爷点了番茄,红油,三鲜,菌汤四宫格,然后又点了一堆涮菜。

穿越众现在还没本事用化肥催熟蔬菜,也没本事做出各种化学调味剂,所以番茄汤是有天然酸味的,三鲜汤底也是天然原料调配出来的。

涮菜中大部分是海鲜,因为这里海鲜最便宜。来自北方的客人,这一顿吃了包括了龙虾石斑大黄鱼在内的各种海鲜。

鲜辣的味道令第一次吃火锅的食客大呼过瘾,满头冒汗胃口大开。年轻人都能吃,所以后来还加了鹿肉,面条和芝麻烧饼等主食。

这也就是梅少爷不差钱了——面条和锅盔在天津常见,但在台南可就是贵重食材了,因为面粉是从长江以北辗转运来的,量少价高,一般人吃不起。

...................

这里要说一下台湾小麦。

早先台湾人是不吃面的,千百年来本地人都吃稻米。结果到了49年大批北方溃兵涌进来后,首先就有了吃面食的社会条件。然后恰好当时美帝又援助了大批滞销面粉,所以台湾红烧牛肉面就是从这个时点开始流行全岛的。

与此同时,台中,台北等地也开启了种植小麦的历史——虽说不是全岛都能种,但是台湾某些地方是可以种植小麦的,而且产量不低。

这之后由于产业结构问题,导致了台湾地区开始出口高价值水果,消减农田,进口面粉,于是台湾小麦种植一度绝迹。

到了21世纪之后,由于不定期的经济危机所引发的水果滞销,本地农民又开始尝试种植小麦,用来提高粮食自给率。

因为受气候环境限制,台湾本土仅能在冬季种植高度春播型的小麦品种,所以台南这地方种不了,要在中部和北部有温度差的土地上种植。

总之,台湾是可以种小麦的,而且种好了产量不低。

不过眼下穿越众没办法种这个。

台中现在是野人疟疾和原始森林的天下,台北同样如此而且更糟,一年到头不停下雨。穿越众眼下只在台北布局了矿石产业,根本不可能去考虑开荒种小麦——为了两口面条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了。

所以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大伙想吃牛肉面还是只能靠进口面粉。

这也是今年以来穿越众唯一还在从大明进口的粮食作物:自从大批的红薯土豆玉米成熟后,这边已经不从大明买稻米了,省下的空舱位都用来装了人。

.......................

吃完火锅后,梅抚西他们快乐的一天还在继续。赤坎区现在可不是一天能逛完的,商业街,码头,政务大厅,台江观景游艇,还有晚上最热闹的彩灯夜市,令初来乍到的明人流连忘返,大呼不虚此行。

第二天一早,梅抚西又跑去窑区看工厂。

之前在北方的时候,他就从不同渠道听过很多遍关于工厂的笼统描述。说话者当时总是夹杂着一些感叹词,有那么一股“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味道在里面。

今天终于到地头了,那还不赶紧去见识见识?

结果和想象中完全不同。明人对于工坊的概念,哪怕事前听到过消息,脑海中浮现的其实还是千百匠人一同劳作的画面。

结果来到真正的工厂后,冰冷却蕴含着巨大力量的钢铁流水线,势必会对参观者造成巨大冲击。

梅抚西他们同样不例外。

巨锤轰鸣,火渣迸射,红热的钢块就像面团一样被砸扁揉圆,这种场面令年轻人们热血沸腾。

除了看热闹外,梅抚西还细细观摩了那些令人头晕的生产线。

说是将门,其实出生商贾家庭的梅少爷自然不会鄙视百工之术。所以当他粗略估算了流水线产能后,少爷的第一反应居然是这波稳了......梅家绑在大帅身上看来是押对了宝。

和读书人习惯挂在嘴边的“有德者居之”这种论调不一样,梅抚西奉为圭臬的,是“有钱就是大爷”这条真理。

有钱,就有兵,就有甲有粮,就会有英豪谋士来投,就能“兵强马壮者居之”。这一点,商贾之家的梅少爷是深信不疑的。

而曹大帅现在已经不是有钱的问题了。坐拥如此繁多的神工之技,怨不得走到哪里都是一副财大气粗的模样,士饱马腾,和朝廷那些叫花子兵马判若云泥。

与两个傻乐的跟班不一样,从窑区工业基地出来后,同样是脸上带着笑,梅少爷却是一种胸有成竹的笑容。

就这样,三人一边手舞足蹈地谈论着那些机关铁器,一边穿过窑区通往赤坎的林荫大道,准备去远方漂亮的泄湖区转一圈,看看北方所没有的自然风光。

下一刻,麻烦来了。

“站住!”

随着一声好听的娇喝,梅少爷三人组刚过马路,就被四五个女流氓给围住了!

这几个女流氓原本是坐在路旁的凉亭里打闹呢,结果不知为什么,带头的看到梅少爷后,一声大喝,将三人组拦了下来。

梅少爷这下傻眼了。

虽说他以前的职业是少侠,但那可是逼格高的江湖豪侠路线,和当街调戏妇女的净街虎之流没关系。所以梅少侠其实并没有太多和陌生女子打交道的经验,何况是这种他从没料到过的局面......在大明,年轻的女孩子见到状男都是绕着走的,哪敢这般围上来?

另外两个跟班也没好到哪里去。他们有点惊恐地看着围上来的小娘,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如何应付这种古怪的场面。脑子里唯一还剩下的,就是出门前的条例了——不得调戏妇女。但是条例没告诉他们,被妇女调戏该怎么办?

三人组张口结舌傻乎乎愣在那里,似乎手脚都不知道往哪里放了。不曾想下一刻,原本蹦着脸的女流氓其中有一个忍不住了,哈哈大笑起来。

这一笑,紧张的气氛就荡然无存,一群女流氓纷纷大笑起来。

然后梅少爷三人更傻眼了。

女流氓中带头的,是一个扎着丸子头的圆脸,刚才就是这位一声娇喝拦下的梅少爷。

这妹子面容姣好,脸色粉白,身穿一件鹅黄衬衣,下摆打了个结。腿上是牛仔七分裤,露出一双健康的麦色小腿和穿着草编凉鞋的脚。

就这会功夫,丸子头已经背起手,笑眯眯地绕着梅少爷转了一圈,最后走到他面前,仰起头用一口带着吴侬口音的普通话问道:“大个子,哪里来的?”

梅抚西从小舞刀弄棒,又不缺营养,所以身高足有1.73,这在明人眼里就是妥妥的大个子。

刚才摸不着头脑,又莫名被这帮小娘嘲笑,梅少爷头上已经快冒出冷汗了。现在听到女孩问话,他顿时轻松了不少。然而下一刻当四目相对时,梅少爷却莫名红了脸:“哦,小生...那个...在下...,哦,从天津来。”

梅少爷语无伦次地回话顿时又引来了一片轻笑。

“天津?天津在哪里?”女孩眨巴了几下大眼睛。

“哦,这个,天津......北方千里之外,京城左近。”

“好远啊!”看到梅抚西依旧摸不着头脑的脸色,下一刻,女孩笑眯眯地对梅少爷说道:“不管了。哪怕天津来的也要交过路钱......大个子,可知道此山是我姐妹开,此树是我姐妹载!”

“啊!”梅抚西震惊了:“此地有山?”

第214节 杀王(十一)第266节 股东第169节 转运第267节 捕鱼第429节 生养第658节 救反贼(四)第450节 直线第365节 自驾游第334节 熊道的任务第683节 北归(八)第615节 广州的夜晚第482节 分流第709节 收线(一)第517节 展示和震慑第343节 开港(九)第529节 吴掌柜的日常(八)第363节 曹大头第655节 救反贼(一)第724节 鸡肋第359节 开港(二十五)第497节 人棍第603节  克劳利的奇幻之旅(四)第179节 淘汰赛第273节 城堡价格第523节 吴掌柜的日常(二)第53节 县令和师爷第225节 葬礼和反思第237节 剥洋葱(一)第161节 你也来了第542节 成为股东第193节 蚊子叮大象第700节 北方三人组的日常(九)第121节 外籍劳工第443节 好战第622节 大会(五)第227节 有光号第670节 共襄大业(七)第316节 曲线救国第53节 县令和师爷第412节 观光第308节 建制(六)第389节 报应来了第403节 进击的湖匪第332节 招安之旅(一)第484节 到埠第131节 大员鹰第335节 开港(一)第651节 落脚第458节 华容道第176节 大敌郑芝龙第477节 御花园第606节 克劳利的奇幻之旅(七)第243节 小军阀第27节 暗青子第307节 建制(五)第93节 谈判条件第135节 优惠期已过第434节 乱战第389节 报应来了第248节 化工厂(一)第583节 大凌河之战(二)第673节 幻变(一)第502节 台北(一)第68节 行路难第590节 上贼船下不来第32节 年夜惊变(一)第332节 招安之旅(一)第39节 萝卜开会(一)第386节 节奏感第85节 管制第557节 明葡战争(九)第394节 大手笔第145节 熊道第386节 节奏感第363节 曹大头第439节 老孙头第552节 明葡战争(四)第202节 授业第440节 三屯营第232节 群贤毕至(五)第727节 历史(二)第311节 瘟疫第229节 群贤毕至(二)第241节 崩溃第137节 盐场和船厂(一)第56节 李逵李鬼(一)第257节 辞职第211节 杀王(八)第415节 北上第292节 龙岩战记(十四)第418节 小吏陆水第113节 种瓜得瓜第326节 会议(一)第381节 特殊使者第66节 出航前(一)第468节 讲故事第539节 谈话(二)第544节 家园第474节 爆吧第64节 粉墨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