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节 明葡战争(一)

1631年4月11日,在明国方面最后通牒下达的第八日晨,明葡双方正式开战。

站在关闸前,看到刁斗森严的景象,澳门市议会书记官安德拉德不由得长叹一口气。

他是作为最后的使节,来到两军阵前领取开战文书的。

此刻,昔日繁华的莲花茎关闸门前,已然变得戒备森严,到处都是背着枪,穿着短衣短裤的明国士兵。关闸周边架设起了铁丝网、鹿角、以及沙袋垒起来的圆形据点。

附近原本茂盛的植被也被清理一空,露出了平整的土地,青黑色一片,仿佛预示着不详即将来临。

作为最后的使者,安德拉德这一次压根就没有见到任何明国官员——无论穿着长袍的传统官僚还是某位伯爵手下留着短发的官员。

而把文书交给安德拉德的,只是一个冷着脸,戴着大檐帽的低级军官而已。

微微低头保持了一个贵族应有的礼节后,接过文书的安德拉德,带着从人转身往来时的马车方向走去。

上车,伸手拉上有着漂亮玻璃窗的雕花车门,安德拉德对两个从人说道:“先生们,漫长艰苦的战事不可避免,如果要我说的话。将你们看到的都带回去吧,总督大人在等着你们。”

安德拉德此来,除了履行开战手续之外,刺探军情也是题中应有之意。

....................................

在这个时代,以及之前的几千年和之后的几百年间,拥有坚固堡垒的一方,在战略上的优势是很难撼动的。

古代的攻城战,几千年来,进攻一方花费十倍的资源和二十倍的士兵,再拥有成年累月的时间,去攻打坚城的战例很多很多。人们或许以为战争都是“攻城略地”,然而在悠久的历史中,更多的是各种乌龟流让敌方铩羽而归的实例。

中古时代的欧洲的领主,依靠家族传承的城堡,就可以控制领民从罗马帝国一直到工业大革命时期。

哪怕是在热兵器已经开始普及的后世,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和二战中的布列斯特要塞,依旧在诉说着坚城对战争不可或缺的影响:所谓的围困,只要时间一长,进攻者的军队是一定会产生各种霍乱痢疾梅毒瘟疫的,这是所有守城者的大杀器。

而在17世纪这个殖民时代,坚固的据点或者堡垒,更是保证殖民活动的核心要义。

只需要在随便什么地方修建一座堡垒,架设好火绳枪,再来几门炮,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和土著做生意了......堡垒是交易中心,也是可以有效防范土著和同为殖民者的各国流氓觊觎攻打的庇护所。

殖民者在世界各地修建的堡垒,面对大批土著围攻几乎是家常便饭,土著人数少于十倍都不好意思出门。远得不说,近在眼前的,就是荷兰人在巴达维亚被土著帝国围攻。历史上科恩总督就是在围城期得了痢疾而死亡,然而土著面对坚城,最终还是铩羽而归。

郑大木同志之所以能名留史册成为民族英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打下了荷兰人修筑在台湾的热兰遮城。然而后世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郑大木当时率领大军,是在军力有巨大优势(3万+)的情况下,整整围困了热兰遮城一年时间,直到城里的荷兰佬(1000+)弹尽粮绝后,才出城和平签署了投降条约。

换句话说,如果荷兰佬有充足的补给,面对二十倍以上的郑军,是完全可以继续耗下去的——这本来就是堡垒存在的意义。

要知道在明国以外的地区,各国殖民者们无时无刻不在互相厮杀的,这其中真正能硬打下对方据点的战役寥寥无几。相比之下,殖民者因为各种传染病和土著的封锁,而不得不主动放弃某处据点的情况,反而要大大多于正面战争。

事实上,一直以来关于堡垒在非洲海岸和南北美,以及印度等等地区无数次的防御经验,才是促成澳门葡萄牙人最终决定硬来的真正依仗。

在澳门的葡人高层看来,凭借着城周的几座炮台,以及澳门城本身的城防,是完全有可能阻挡敌人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这个时间会很长,长到足以令对手的军队产生流行性疾病而失去战斗力......明国湿热的南方一定会出现这种局面的。

到那个时候,大家就可以坐下来,签署一份体面的“商贸”协议了。

本着这个战略思想,今天随同安德拉德前来领取战书的两个随从,其实是总督大人专门派来的葡人正规军官。这两位军官之前都在葡萄牙不同殖民点服过役,拥有丰富的战争经验。

他们今天主要观察的目标,是明军的战备情况,不过结局显然不会令葡萄牙人高兴。

就这一路看到的情况来说,除了意料中的大批军人之外,另一处症状也从侧面显示出了葡人最害怕的长期战争的迹象:工地。

就在他们来时的路旁,有大批民工从一早起就开始了作业。虽说截止安德拉德他们离开时,还看不出到底是什么工程,但无论是什么工程,这都代表着明国官府调动了比想象中更多的资源。

在安德拉德看来,那些民工是在为军营或者军事仓库打地基。这样一来,葡人面对长期性战争的可能性就大增了。

“先生们,漫长艰苦的战事不可避免,如果按照我的观察。现在,将你们看到的都带回去吧,总督大人在等着你们。”

听到安德拉德的判断后,另外两位随从点点头,下一刻马车启动,半小时后,安德拉德回到了俗称大炮台的圣保禄炮台。

在这开战的关键时刻,身为战役总指挥,来自里斯本的总督施维拉爵士,肯定是要一身戎装在炮台接受第一手信息的。

于是就在面对明国方向的大炮台北边城头,施维拉第一时间拿到了开战文书。尽管没有隆隆的炮声,但是就在总督接过文书的这一刻,明葡双方正式开战了。

......................................

“接啦,贼酋接文书啦!”

葡萄牙人想不到的是,就在总督接过文书的这一刻,远在5里外的莲花茎关闸上,一个兴奋的声音这个代表着开战的动作给大声吼了出来。

此刻的关闸上,大旗飘扬,人头攒动,甲胄林立,大佬云集,明国广东方面的军方大员悉数到齐。

插在关闸城楼正中间的那一面大纛,自然......不是狂拽酷炫曹总兵的。这面大纛上书一个斗大的“何”字,自然......是明国镇守广东总兵官何汝宾何镇台的将旗。

插在何大人将旗旁边的,才是曹忠臣的彰潮总兵将旗。

沿着两位大佬牙纛左右顺延下去,是一排广东地方将领的号旗。这其中不但有潮州、雷廉、南雄等地的驻防参将旗,甚至连一向不轻出的东西山防瑶参将,乃至手握重兵的连山,罗定等防瑶守备的将旗,此刻都在城楼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前文介绍过,此次对葡战争,是一次极好的宣传机会。

在信息交流及其不发达的十七世纪,往往在需要动真格的时候,令穿越者最头痛的,就是对手由于信息不畅而变得“不知死活”。

而这一次的战争宣传,就是穿越者基于长远目光,解决这个问题的好机会:给广东官兵高层展示肌肉,震慑对方,以便在未来必定会发生的某种“对峙”状态下,降低对手的抵抗决心,动摇对方意志,给和平谈判创造条件。

于是这一次的对葡战争,曹将军便广撒英雄帖,以广东军区副司令的名义,尽可能地邀请了本省各地的实权武将前来做个嘉宾,战地观摩......管吃管住,多人运动,报销费用,会后还有精美礼品赠送。

这就有了方才有人在城楼上大喊大叫的一幕。

兴奋大喊的,是一员身材高大,皮肤黝黑,大脸盘,留着一脸大胡子的明国军官——前山参将马连佐。

万历年间,明朝廷将广州海防同知衙门设在距澳门仅有一日路程的雍陌,调兵千人成防并设参将。天启元年(1621年),又把参将官署移至莲花茎西面数里的前山寨,戍守官兵大大增加。

对,所谓的前山参将,就是专门负责对澳门防务的明国军事主将。也就是说,在理论上,莲花茎乃至周边澳门地区的一应防务,原本都是归于这位大胡子马参将来负责的。只不过马团长如今遇到了调集重兵来搞事情的曹司令,他的防务职责被接管了而已。

不过这些并不影响马参将今天的兴奋。此刻的马参将,正撅着屁股扎着马步低着头,把自个的一只眼睛停在了一门架设在城头,坐落在铸铁三脚架上的蔡司150毫米66倍数码自动变焦单筒望远镜上,贪婪地盯着镜头里的一举一动。

马参将不光是自己看,嘴里还不停在现场直播着葡萄牙总督的一举一动:“敌酋接了文书,敌酋盘问那三个使节呢......哈,敌酋扔了文书,这是在遥观我军阵!”

第480节 买地政策第292节 龙岩战记(十四)第118节 公开信第567节 人头谈判第298节 龙岩战记(二十)第672节 知交第542节 成为股东第670节 共襄大业(七)第185节 纷杂第451节 双鬼拍门第243节 小军阀第703节 北方三人组的日常(一十二)第348节 开港(十四)第657节 救反贼(三)第260章 抵达台江第236节 群贤毕至(九)第225节 葬礼和反思第1节 守株待兔第361节 参观团第711节 收线(三)第40节 萝卜开会(二)第269节 葡萄牙人的来历第585节 同舟共济第615节 广州的夜晚第685节 北归(十)第235节 群贤毕至(八)第417节 落脚和撕逼第500节 自己人第438节 战役背景第430节 反贼第706节 北方三人组的日常(一十五)第693节 北方三人组的日常(二)第21节 王国栋第408节 步步紧逼第522节 吴掌柜的日常(一)第392节 碧血丹心第444节 人头武库和包衣第399节 地契联盟第638节 滩头的坑爹事第233节 群贤毕至(六)第463节 怼第217节 第N类接触第655节 救反贼(一)第683节 北归(八)第727节 历史(二)第424节 校场(三)第216节 瑰宝第252节 机械厂第274节 圣光照耀第332节 招安之旅(一)第650节 夏口第289节 龙岩战记(十一)第520节 徭役是怎样发动的第326节 会议(一)第491节 李大嘴第347节 开港(十三)第142节 种点什么好第297节 龙岩战记(十九)第228节 群贤毕至(一)第101章 参政议政第21节 王国栋第114节 同船不同命第141节 农场第226节 善后杂谈第684节 北归(九)第592节 毛承禄第636节 甲板话语第220节 两手准备第447节 打援第586节 初见第607节 克劳利的奇幻之旅(八)第726节 历史(一)第468节 讲故事第692节 北方三人组的日常(一)第126节 新年会议第37节 后庭对第270节 表兄弟第443节 好战第681节 北归(六)第269节 葡萄牙人的来历第422节 校场(一)第331节 刘香的应对第724节 鸡肋第673节 幻变(一)第720节 鲠骨第362节 落脚第144节 林家兄弟第441节 悄悄地进村第292节 龙岩战记(十四)第268节 阿隆索第384节 真正的目标第267节 捕鱼第396节 通用大招第204节 杀王(一)第353节 开港(十九)第503节 台北(二)第250节 化工厂(三)第358节 开港(二十四)第493节 堂下何人第129节 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