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节 接收(六)

当穿越者和他们带来的力量跨越大海,在广东扎根后,古老而又缓慢的南国,变得快节奏起来。

以新区为核心的土地,就像一个漩涡,吸引着四方滚滚而来的人口和资源,吐出各种超越时代的工业品。

即便是初级的工业时代,也会带来社会变革。各种琳琅满目的商品,各种新思想新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土著。就像蒸汽机车之于轿子一般,土著慢节奏的生活习惯,在无声无息中,被缓慢而又坚定地强行提速了。

工业社会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嘈杂”。原本平静的南天名城,这之后变得纷纷扰扰躁动不安,肌肉在一天天强壮,充满了活力。

相比之下,李大嘴在濠镜澳搞出的那点事就无足轻重了。毕竟这年头没有互联网,远离核心区域发生的一切,很难被传播到公众当中去。

即便是大明帝国的心脏,也同样对此一无所知。

..................................................

1631年5月底,京城。

千里外的北方,在这个时节,哪怕是小冰河时期,天气也已经带上了热度。

距离去岁的那场大劫,已经过去了年余时间。古老的京城貌似恢复了人流车马的繁华面目,然而内部的创伤还远远未曾平复。

这座城市的统治者,同时也是大明帝国的统治者,是勤勉的崇祯皇帝。

既然皇帝勤勉,那么早朝大抵就是必不可少的。5月底的这天清晨,年轻的崇祯皇帝,照例在皇级门召开了早朝。

皇级门就是皇级殿大门了。在嘉靖四十一年改名之前,皇级殿原本是叫做奉天殿的。到了清顺治二年,皇级殿会被改名为后世人熟悉的太和殿——俗称金銮殿。

清朝皇帝且不去说,实际上除了重大政治活动以及节日外,明朝皇帝日常开早朝的地方,并不是金銮殿里边,而是在大门口。这个规矩是朱元璋当年创下的,有个名目叫做“御门听政”。

今天也不例外。

凌晨5点,伴随着午门城楼上的钟鼓敲响,等候已久,排好队伍的几百名京官,鱼贯进入了紫禁城大门......凌晨四点的洛杉矶?拜托,凌晨4点的北京城,苦B天天见。

与此同时,穿着黑色常服龙袍的崇祯皇帝,也带着大批太监宫女走出了后殿。大臣们就位后,皇帝准时坐上了皇级门前的龙椅。

一跪三叩,山呼万岁。

套路走完后,借着微微的晨光,皇级门前开始了常例奏对。

今天的早朝很平常,貌似又是一个熟悉的无聊过场。高品官员陛前奏事,没有资格上前的低品官员做好背景板,争取早点散班......

事实上自朱元璋之后,大朝议政这种极其低效的施政模式,就被后来的皇帝所抛弃了。明英宗以后,皇帝都嫌天天上早朝太累,于是就改为通过批阅奏章来处理各类事务,早朝只是偶尔举行。更狠的还有嘉靖和万历,二十多年都没上过早朝。

崇祯皇帝虽说是劳模,但他也没有把全京城的公务员拘在紫禁城不去干实事的习惯。所以很快,实质上也已经沦为仪式的常朝,下朝了。

下朝后,随着密密麻麻的低品官员散去,明帝国真正的中央政务决断系统这才开始了运转:由皇帝,大学士,六部尚书等少数官员组成的小朝会。

今天的小朝会,与会者比较齐全,基本上在京二品以上大佬都有到场,甚至还来了两三位勋贵老臣——虽说勋贵从不发言,但是人家要旁听的话,皇帝和学士也不能把人家给推出去是吧。

小朝会开始后,君臣之间先说了几件闲散政务垫场。这之后,便是今天的重头戏:处理广东方面发来的奏折。

这里所说的奏折,内容自然是上个月有关澳门“冲突”的文件了。

其实从冲突发生的当天起,就陆续有广东方面的官员往朝廷写奏章。再往后,两广总督衙门,地方衙门,乃至广东各地官员,锦衣卫,甚至地方缙绅,退休官员等等都有给朝廷通气的。所以从4月上旬到现在,朝廷正经是收到了不少奏章,也对澳门事件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

然而在这件事上最最关键的彰潮总兵衙门,却是直到5月中旬,才将奏折发送到了京城。也就是说,忠勇伯曹川,是在4月底或者5月初,战争结束将近一星期后,才慢吞吞走普通驿路,给朝廷发了奏章。

朝廷方面收到奏章后,自然是要仔细研读外加细细品味的:其余各路人马都早早上本,偏偏你姓曹的主事人拖延时日,这里面有什么情弊?

就这样,当朝廷各路大佬通过私下渠道搞清楚奏章的因果后,时间已经来到了5月底。这也正是今天小朝会的主题:回旨。

看看其余鸡毛蒜皮的政事都处理差不多后,迎着初升的朝阳,微微眯眼的崇祯皇帝,侧过脸,对今天轮值的司礼监秉笔方正化点了点头。

心领神会的方正化随即出班,扬声对陛阶左手边的文官集团说道:“有口谕:南边递上来的折子,臣工可有回执?”

早有准备的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温体仁同志,这时急忙出列躬身从袖中掏出一份文牍递上:“已有票拟。”

下一刻,年轻的皇帝伸手接过内阁票拟后,从头细细看了起来。

话说,崇祯这一朝,司礼监的权利是大大缩减了。原因很简单:崇祯是工作狂,全国各地送入京城的奏章,在经过内阁票拟后,往往皇帝就直接拿来御览并且批注指示,这中间就没有司礼监什么事了。

今天也是同理。温尚书将内阁票拟的奏章递上来后,皇帝直接开始御览。

................................................

彰潮总兵衙门晚到的这份奏章,其中内容一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某总兵告诉围观群众,在遥远的南国一处小小的岛屿上,大明官军和弗朗机人发生了一场小小“冲突”。

是的,按照内阁事后讨论的结果,穿越者把这场战争定义成了“冲突”。

之所以这样定性,道理很简单:如果把弗朗机人(包括所有殖民者)描绘成洪水猛兽凶残野蛮国之大敌的话,奏折后边再说要“改革开放允许所有外国人进入广州做生意”这句话,就不成立了。

也正是基于此,这次彰潮总兵衙门的奏折才没有走军情急递,而是发了平信:这就是一场小冲突,根本达不到需要朝廷重视的战争层面,所以老子发平信......不管你们其他人怎么上折子,老子这里就定性为冲突,反正老子信了就成。

至于说奏章具体内容,总兵府师爷自然是对当日的场面各种轻描淡写各种春秋笔法:明弗两家起了点小龃龉,鉴于之前两国多年友好合作,于是大家君子协定,以澳门城外棱堡为注,打一场友谊赛。最终,“曹军”打下棱堡,输家虽败犹荣双方握手言和,弗朗机人遂和平交出澳门城,妇孺无伤,皆大欢喜,国际关系典范云云......

以上是奏章第一阶段内容:汇报。

第二阶段内容,是给朝廷报喜兼送礼。

收复岛屿后,首先是“还政”的喜报。在经过最初几天军管后,曹总兵表示,已经将澳门岛的管辖权移交给了两广总督衙门,后者在澳门派驻了香山县丞钟笙开堂坐衙行使官府权利。

其次,既然拿下了葡人从嘉靖年间就开始经营的澳门城,那肯定有所“收获”了。索性曹总兵出身草莽最是忠义,这次开城,自然忘不了千里之外的皇上和朝廷,大家有肉同吃,有汤同喝。于是曹总兵给皇上和朝廷分别送上了大礼。

以下是给朝廷的分红礼单,共计有:

白银十五万两

弗朗机大将军炮十门,并炮子炮药若干;

弗朗机中位火炮三十门,并炮子炮药若干;

弗朗机小炮,子母铳炮共百门;

弗朗机炮手教官100名(雇佣性质)。

弗朗机人“乐输”给天朝的三熟稻大田庄地契5处(地点位于安南北部)。

朝廷礼单之后,是曹总兵孝敬皇上的私人礼单:

白银十五万两;

弗朗机珍玩百件;

曹氏工坊新出的珍玩百件;

忠勇伯孝敬给皇上的日常杂用百担;

弗朗机人“乐输”给天朝大皇帝的三熟稻私人大田庄地契5处(地点位于安南北部)。

以上。

奏折前两部分结束后,关键的第三部分来了:总兵府师爷引经据典,从唐朝的昆仑奴说到宋朝一赐乐业人,再到如今的弗朗机,洋洋洒洒各种胡搅蛮缠,顺便还批判了大明的对外政策,认为缩头乌龟不可取,现如今有了他曹忠臣,正是大胆开门大做买卖的好时机。

最终,奏折图穷匕见,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改革开放,辟广州城外新区为试点,许洋船停靠,许洋商置业,中外互通有无。

这一篇奏折,有着浓浓的武人草莽风格。其中内容一看便知,三段内容分别就是送脸,送好处,提要求,毫不掩饰,直白得要命。

而年轻的崇祯皇帝,此刻仔细看完附加在奏折上的内阁票拟,其上虽说言语来去,而最终的结论也只是一个词:“准予所请”。

第494节 贺扁担第226节 善后杂谈第75节 钱钱钱第246节 升级第153节 妹子第452节 层层推进第493节 堂下何人第81节 船期和新城第301节 龙岩战记(二十三)第475节 金殿撒泼(一)第491节 李大嘴第340节 开港(六)第442节 接触第676节 北归第621节 大会(四)第142节 种点什么好第449节 大贝勒第109节 战略相持第665节 共襄大业(二)第308节 建制(六)第209章 杀王(六)第76节 江山多娇第260章 抵达台江第610节 克劳利的奇幻之旅(十一)第723节 囚徒第152节 积分第303节 建制(一)第379节 到站第214节 杀王(十一)第303节 建制(一)第457节 各方(二)第503节 台北(二)第195节 欲取先予第119节 原来的主人第421节 选拔第657节 救反贼(三)第314节 种牛第417节 落脚和撕逼第400节 方岳贡第86节 昆仑人第55节 南望第485节 女流氓第155节 希高堂第366节 政策第164节 净街第33节 年夜惊变(二)第374节 公文第666节 共襄大业(三)第167节 木料和水泥第377节 古道热肠第217节 第N类接触第476节 金殿撒泼(二)第683节 北归(八)第270节 表兄弟第523节 吴掌柜的日常(二)第720节 鲠骨第360节 去舟山第289节 龙岩战记(十一)第610节 克劳利的奇幻之旅(十一)第305节 建制(三)第192节 勘探队第608节 克劳利的奇幻之旅(九)第563节 接收(六)第573节 来自北方的团队第485节 女流氓第478节 转移话题第662节 救反贼(八)第289节 龙岩战记(十一)第526节 吴掌柜的日常(五)第303节 建制(一)第631节 调停第340节 开港(六)第512节 公文和健勇第300节 龙岩战记(二十二)第590节 上贼船下不来第61节 学霸第311节 瘟疫第181节 入役第49节 齐备第387节 诸事纷乱第425节 飞虎营第460节 真理第630节 夜访第232节 群贤毕至(五)第418节 小吏陆水第611节 克劳利的奇幻之旅(十二)第585节 同舟共济第145节 熊道第203节 传道第140节 炼钢第66节 出航前(一)第397节 堂上交锋第187节 接触第403节 进击的湖匪第516节 扎根第200节 展销会第649节 赴任之路(三)第577节 官邸会议(一)第206节 杀王(三)第36节 夏先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