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节 箭

被后世称为巴拉望岛的郑和岛,地势狭长。它像条扁担般斜斜卧在南海,东西长度达到了600公里,南北最宽处却只有40公里。

郑和岛这根扁担的左右两端,连接着后世的菲律宾和文莱。

大燕国这次之所以选择郑和岛插旗,其中一个关键原因,是因为在岛的南部,有着丰富的镍铬矿区。

在后世,郑和岛上的矿山,高中低品味的镍铁矿都有出货,外加丰富的铬铁矿,产品大部分出口到了中国。

此地的出货量占据了菲律宾镍矿年出货量的16%,是该国三大镍矿区之一。

——————————————————————————————

郑和岛南部,位于尾端的一处无名港湾,开拓船队静悄悄停泊在这里。

距离海岸最近的元斗号甲板,一群人用三脚架上的望远镜,轮流观察着被热带植物覆盖的海岸。

负责本次登陆的开拓军司令王博,前脚用望远镜看完,又俯身爬在桌上翻起了地图。

地图品种不少。不但有后世带来的,各种比例的高精度数码彩图,还有之前元斗号跑来勘探时,用无人机遥感测控的十七世纪实时地形图。

然而研究了半天,一直皱着眉头的王博,还是提出了额外要求:“和咱们那时候区别还是比较大啊。这样,先带我们绕过去看看吧,看看情况。”

一旁站着的勘探队长潘明忠,闻言无所谓地耸耸肩膀:“随便吧,你王司令说绕,那就绕。”

元斗号临时船长/勘探队队长潘明忠,是穿越众早期的初代勘探队长。事实上在两年前,老潘就已经“卸甲归田”,坐了办公室,担任内阁环境部长,身居高位了。

这一次要不是任务重要,需要有经验的老手主持,他也不会临时出山,跑到遥远的南海重操旧业。

王博的要求很合理,但是刚才潘明忠的话头,终归是能听出一丝不爽。

原因说来话长。

之前元斗号来郑和岛南部侦测时,其实已经挑选出了最适合设置登陆点的位置——就在船队现在停泊的这处无名海湾。

从安全角度来说,此地两侧深入海岸的山岬,能极好地阻挡海洋风暴,是一处天然的优良港湾。

从生产角度来说,后世岛上的几处大型镍铬矿山,其中有一处就在距离海湾不远的内陆......这还不算资料中查不到的一些小矿藏,也许就在附近。

另外,在距离海湾不远的内陆,还有几处山脊下的小山谷。

这几处小山谷都附和农业部门的要求:一开始的橡胶树苗,农业部门希望能安置在遮风挡雨的区域。

综合以上几处条件,事先过来侦测的元斗号,当时就确定了无名海湾做为建立桥头堡的最佳地点。之后和船队汇合,元斗号第一时间将船队引领到了此地。

可惜的是,王司令今天到地头观察了一通后,最终还是打算“绕过去看看”。

这个绕,就等于隐晦地给潘明忠选择的登陆点投了不信任票,这种作法肯定令老潘有点不爽。

可是王博才是登陆负责人,未来登陆的也是人家手底下的兵,最终登陆点的的决定权还是在王博手上。

而且,即便是公开场面,王博的要求也没半点毛病:初到一地,多看看总是没错的。

所以尽管老潘有点腹诽,但他还是第一时间命令元斗号锅炉升压,掉头出海。

船队现在的位置在郑和岛南部。所谓的“绕过去看看”,当然不是绕岛一圈,而是抄最近的路,沿着主岛最南端航行,绕过岛屿尾部去另一边看看。

这一看,就用掉了三天时间。

直到第三天的傍晚,元斗号才施施然回到了出发前的海湾。

这是没办法的事。算上各种零碎礁石的话,郑和岛周围的大小岛屿数量超过了数千。如果不是元斗号上有蒸汽动力和先进电子仪器,在十七世纪的郑和岛周围乱窜,普通船只铁定要发生海难。

元斗号回航后,一直静侯的大部队终于集体生火,离开了这处宁静美丽的无名小海湾。

被王博最终选定的登陆点,其实距离无名海湾并不远,就在更南边10公里的地方。

这里也是一处海湾,位置已经靠近了岛屿末端。

既然确定了位置,那么这处海湾就有了提前预订好的新名称:红石湾。

红石湾这个名称,是为了纪念不久前“因公殉职”的第5位穿越众而设立的。

话说,穿越七年来,在危险原始,缺医少药的十七世纪,穿越众各种意外和因病死亡的总数量,迄今为止一共只有5个人,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奇迹了。

这一点从侧面印证了一条真理:做了人上人,屌丝分分钟就开始惜命怕死了。

新近死亡的穿越众名叫张红石。此君殉职的原因,是在两个月前一场内部酒会上大声狂笑......然后突发心肌梗塞,救治不及,就这么成了第5名倒霉蛋。

鉴于此,元斗号出发时,就已经得到了上头指示:登陆点所在的海湾,会被预订为红石湾。

比起之前的无名小海湾来,新鲜出炉的红石湾,防风条件只能说是一般。而且此地位置不算太好,距离大岛中央的山脉稍稍有点远。

通常来说,矿产一般都在山脉附近。登陆点距离山脉远一点,未来就有可能花费更多的代价去修造道路和其他基础设施。在安全方面也会面临更多的资源投入。

在这个时代的热带岛屿修路,哪怕是一条矿山道路,那也是要用人命来填的。道路每多修一米,指不定就会多耗费一条人命。

总之,如果按照手头现有的资料,无论是后世还是实时资料,红石湾的条件都没有之前的无名港湾好。

然而有句话说得透彻:一白遮百丑。

红石湾纵有百般不是,但在王博眼中,独有一样特色压倒了其余条件:台地。

是的,在红石湾的海岸边,有一块高出地面六七米的天然台地。

这块台地呈不规则四边形,顶部面积约有一亩多地。纯天然的台地上覆盖着热带树林。从外露的一些石堆能看出来,台地大约是石质的,也许是某一段山系的余脉。

天然的植被伪装没有逃过王博的眼睛。他昨天在海上经过时,一眼就看到了这块台地。

在王博眼中,这就是再理想不过的桥头堡基座了。只要把地层上方的植被揭开,就可以立墙筑寨。届时,一个拥有天然5+米基座的堡垒,防御能力势必爆表。

另外,台地是紧邻大海的。有了这个条件,未来建港口时,就可以在外围修筑墙道,用最小的代价将核心建筑纳入城头炮火射程内。

至于其他那些条件......在王博看来,任何时候安全都是第一位的。面临如此蛮荒的地域,只有先站稳了脚跟,才能谈到其他。

最终,王博一槌定音,选定了红石湾台地做为登陆第一站。

正如之前所说,既然自家没有最终决定权,那么其余穿越者之于王司令的选择,也都没有异议。即便有,大家明面上也没有表露出来。

接下来,该吴三爷出场了。

船队修整准备了一天后,于1634年11月15日晨光将起时,在红石湾近海放下了几艘小船。

开拓军新科中队长吴猛这次照旧是全副武装,亲自登船,带领手下弟兄,第一个抢滩登陆,冲上了郑和岛的海滩。

吴三爷不知道的是,他一不小心又创造了历史——之前在越南鸿基海岸,踏出国门的第一步,也是他。

和越南海岸不一样。郑和岛自岸边的沙滩起,就开始有各类苔藻植物生长。仅仅深入海岸二三十米的范围,探险者们就遇到了繁密的热带树林。

各种说不清楚名字的树木和藤蔓蛮横地布满了每一寸角落,蛮横而又突兀,外来者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上岸初步探查一番,吴三爷对这种热带环境也是暗暗咋舌。

他很快根据自己多年的“野外生存”经验,下令:在滩头建立阵地,紧急调派施工人员前来“清理射界”。

对于远程火力占据优势的一方来说,射界是最重要的东西。三爷甫一上岸,就敏锐察觉到了热带树林是当前最严重的威胁。

于是,接下来,在外海间穿梭不停的小船,很快调整了物资,带来了头戴藤帽,手持斧锯的工程人员。

这些人都是常年给曹总扛活的,其中不乏各类被劳教的犯罪份子。知道自家的小命在这种地方不值钱,再加上“劳动减刑”的承诺,所以个个勇猛,上岸后就直扑最近的树林伐木,用蚂蚁啃大象的精神,一点一点开始破坏生态。

与此同时,沙滩上留守的人员也得到了标准木方。这些木方都是锯短的木料,双人就能搭建。

用这些木料,以及就地装满沙子的布袋,事先接受过训练的开拓军士兵,可以很快在沙滩上垒建出几个六边形的防御工事。

假以时日,这些工事还可以互相联通,成为战术支撑点。

貌似如临大敌的军事化登陆程序,在船队中的某些穿越众看来,纯粹是脱了裤子放屁,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然而当天后晌,现实就狠狠打了乐观派的脸:一声惨叫后,一群施工人员从密林中惊慌而出。

当三爷带着人手冲进林中后,发现了一具施工人员的尸体——此人的脑门上,插着一支短短的木制箭杆,直没入额。

第597节 抚远号条约(一)第120节 大员的归属第32节 年夜惊变(一)第690节 北归(一十五)第553节 明葡战争(五)第111节 羊入虎口第32节 年夜惊变(一)第383节 上硬菜第178节 备战工作第683节 北归(八)第533节 接待入住第99节 许心素第494节 贺扁担第158节 小书房第308节 建制(六)第498节 出逃第150节 赤崁见闻第663节 救反贼(九)第468节 讲故事第359节 开港(二十五)第414节 私人恩怨第316节 曲线救国第361节 参观团第54节 海军建设第87节 谈判(一)第583节 大凌河之战(二)第153节 妹子第614节 广州的白天第710节 收线(二)第512节 公文和健勇第57节 李逵李鬼(二)第481节 后果第13节 备战备荒第179节 淘汰赛第243节 小军阀第288节 龙岩战记(十)第201节 公平交易第325节 孕妇学习班第623节 讨逆(一)第383节 上硬菜第640节 立锥第330节 刘香的决定第135节 优惠期已过第487节 白马王子和新旗舰第556节 明葡战争(八)第548节 明国军民的准备(二)第652节 勋章和墨宝第351节 开港(十七)第53节 县令和师爷第611节 克劳利的奇幻之旅(十二)第330节 刘香的决定第228节 群贤毕至(一)第195节 欲取先予第547节 明国军民的准备(一)第364节 意向协议第270节 表兄弟第644节 年话第139节 电炉第655节 救反贼(一)第52节 新贵第248节 化工厂(一)第329节 刘香的焦虑第199节 外强中干第54节 海军建设第588节 舱房夜话第528节 吴掌柜的日常(七)第334节 熊道的任务第451节 双鬼拍门第712节 收线(四)第658节 救反贼(四)第620节 大会(三)第507节 PPT第309节 建制(七)第233节 群贤毕至(六)第252节 机械厂第413节 炮打徐府第358节 开港(二十四)第146节 珍珠,又见珍珠第324节 营养过剩第45节 昆仑神僧第668节 共襄大业(五)第356节 开港(二十二)第598节 抚远号条约(二)第293节 龙岩战记(十五)第599节 抚远号条约(三)第213节 杀王(十)第240节 困兽第700节 北方三人组的日常(九)第599节 抚远号条约(三)第182节 三大肥第103节 斗争开始激烈第34节 绑票(一)第350节 开港(十六)第348节 开港(十四)第389节 报应来了第390节 何以解忧第264节 熟悉环境第544节 家园第575节 阮春堂和梅西第472节 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