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节 粉墨登场

王局长本名王理国,此人适应能力超强,穿越后没过多长时间,就凭着自己曾经掌管过大笔财政拨款的独到资历,堂而皇之的窃取了公司的财政大权,正式当起了公司的“大管家”,升任了财务总监。

需要注意的是,此人的上位是在一大波默许中完成的。有为数不少的“不明真相”的群众,哪怕和他交流不多,对他平时和和蔼蔼,说话如沐春风的印象居然也很不错,真·处级干部的战斗力可见一斑。

王理国总监新官上任后,倒也没出台什么大动作,只是把各部门的帐理了理,然后规范了一下财务制度。像今天这样直言不讳的指出来人力资源部存在“公款吃喝”的情况,讲真这还是第一次。

遭遇狗官的无端指责,冯峻自然不会坐以待毙,这关系到他和人力资源部同仁的声誉。怼了王理国一句后,冯峻顿了顿,大概是胸中有火,原本柔和的声线这会显得有点尖利:“未来我们占领大员后,肯定有相当一段时期是要靠粮食外运的。对于这些人来说,今天在杭州这个漕运总站吃一碗鱼杂饭的成本,不会高于将来在大员吃一碗素米饭的成本。”

轻轻把手中的碗搁到脚下,冯峻抬起头继续说道:“在一处只有野人和疟疾的蛮荒地带搞开拓,举目四面皆敌......我觉得吧,一个身强力壮,下船伊始就能干重活的劳力,总要比一个营养不良,面黄肌瘦的病鬼有用吧?”

话说到这里,一旁埋头刨饭的人里面有几位下意识的点了点头,冯峻这时翘起嘴角笑了笑,竖起食指加重了点语气:“卡路里不是钱包,是偷不走的。这些人吃下去的大卡,最终都会在劳动中给我们还回来。”

“费用嘛,感觉上好像高了点。但是有些事吧,咱们还是要长远来看的,您说是吧,局座?”冯峻这时就剩半边脸貌似在笑。

“哈哈哈,不错不错,老冯分析的很有道理啊,不过老王的操心也是必要的,都是为了工作嘛......我说大家抓紧吃啊,今天流程很紧,吃完咱们再去五显寺转一圈。”

......关键时刻,夏CEO使出了领导必备大招之——活稀泥,把气氛松动了起来。王局座这时呵呵干笑几声,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似得,低头刨起饭来。

小插曲貌似就这么过去了。督导组下午又去城东的丐帮总堂转了一圈,和周团头亲切交谈了一番,一直辛劳到傍晚时分才打道回府。

时间一天天过去,公司内部气氛的渐渐紧张起来。随着设备,人员,物资这些条件陆续齐备,前期的准备工作已经渐渐接近尾声,与此同时,一些穿越公司前期投资的“短平快”项目,也终于到了见分晓的时候。

......

1627年9月16日,农历八月初八,大明朝三年一度的秋闱,就要在明天举行了。

杭州城北,保信坊内的一处清静小院里。黄志诚坐在一株月桂树下,仰头呆呆的看着那一抹银亮的上弦月,长久以后,他才缓缓叹一口气,收回目光,从面前的小石桌上端起茶碗,浅斟了一口。

当初那个一身唐装,扎着短尾,拎着画筒四处兜售假画的黄志诚早已消失在旧世界。取而代之的,是眼前这位头戴唐巾,一身素白中单,举手投足都和明代文人一般无二的“黄平黄秀才”——志诚现在是他的字。

就在几天前,一直在这间小院里备考的明人黄平,按计划病倒了。当天用过早饭后不久,黄秀才感觉头晕目眩,昏昏沉沉,貌似有点着凉,于是就回房昏睡过去。

没过多久,南望南秀才“恰好”来访友,见到黄平昏迷不醒,“大惊”之下趁着天色还未黑透,雇了车船,连同院里的丫鬟杂役一起,几个人悄无声息的来到塘庄,“求医问药”。

黄秀才半昏半醒之间,被南望的好友,“方外神僧”,某白姓和尚一番摸脉后,被确诊为思虑太过,体虚气虚,风寒入体,需要就地卧床静养。

当然,这一静养,黄平自然就和他念念不忘的秋闱失之交臂。事实上从这一刻起,他就已经处于被软禁状态,黄秀才再也回不去那座小院了。

第二天一早,在塘庄里研习笔墨,观看黄平录像多日的李鬼黄志诚同志,身穿宝蓝色直缀,头戴四方平定巾,手摇折扇,领着那个高大的“长随”,粉墨登场了。

主仆二人径直去了保信坊的小院,大摇大摆的接手了唐僧的通关文牒,咳...是黄平黄秀才的告身文书,这一刻,六耳猕猴正式开始取西经。

邻居们自然不会注意到平日里几乎从不出门,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赶考秀才换人了。而黄秀才这里除了那个小婢女不见之外,余者一切如常,秀才公每日里只是研习制艺,在旧世界赖以为生的假画手艺,这时早被他扔过一旁。

关于黄志诚同志未来如何使用的问题,穿越公司内部也是乱哄哄讨论了好几次才最终定下来。

一开始冯峻他们的计划其实是很笼统的,没有考虑那么长远。然而随着源源不断的,跨越时空而来的穿越者数量的增长,随着来客们对明王朝的认识越来越深入,随着整个体系的完善和自我信心的提升,现在的穿越公司,至少是其中的一部分人,已经能够把目光投向未来,做出一些长远规划了。

黄志诚原本预定的那一系列头衔在七嘴八舌中就被肢解开,这中间至少分离出来了两个其他职位。

第一个职务:商人。这是一个需要公开露面的角色,要在明面上负责管理公司在江南地区的所有正规商业机构。

第二个职务:江南情报站站长。这是暗职,要负责掌控流民运输,管理丐帮以及掌握整个江南地区的情报系统。

至于黄志诚,有大佬指出:鉴于他的特殊身份,缙绅以及文宣战线才是他日后施展身手的地方。所以未来黄举人的工作重心,首要任务应该是“养望”。这之后在意识形态方面,收集高层动向,针对江南缙绅阶层的思想政治方面做出影响,煽动和鼓吹才是他的主要工作。

第319节 大田作物第135节 优惠期已过第599节 抚远号条约(三)第199节 外强中干第395节 杀猪宰羊第193节 蚊子叮大象第721节 逐鹿第720节 鲠骨第515节 奇门兵器第63节 视察摩云观(二)第65节 秋闱第480节 买地政策第89节 土著贡达第19节 来龙去脉第355节 开港(二十一)第649节 赴任之路(三)第220节 两手准备第81节 船期和新城第420节 白酒业第434节 乱战第99节 许心素第220节 两手准备第222节 荷兰人在大员第375节 公文的由来第410节 黑烟第637节 箭第534节 课程第121节 外籍劳工第573节 来自北方的团队第373节 无病呻吟第37节 后庭对第459节 再造第387节 诸事纷乱第197节 漂流节目第521节 榜样的力量第270节 表兄弟第597节 抚远号条约(一)第325节 孕妇学习班第252节 机械厂第238节 剥洋葱(二)第322节 钟四毛第354节 开港(二十)第609节 克劳利的奇幻之旅(十)第590节 上贼船下不来第135节 优惠期已过第205节 杀王(二)第269节 葡萄牙人的来历第271节 下午茶第195节 欲取先予第150节 赤崁见闻第242节 华容道第403节 进击的湖匪第502节 台北(一)第154节 黄老爷第297节 龙岩战记(十九)第689节 北归(一十四)第631节 调停第32节 年夜惊变(一)第623节 讨逆(一)第704节 北方三人组的日常(一十三)第115节 两位秀才第427节 病友第92节 村落实景第165节 粪土当年第416节 天津卫第489节 特区局面(一)第719节 各处的开端第298节 龙岩战记(二十)第328节 会议(三)第590节 上贼船下不来第484节 到埠第687节 北归(一十二)第503节 台北(二)第367节 跌倒第228节 群贤毕至(一)第354节 开港(二十)第671节 暖风吹得游人酔第77节 虽近亦诛第172节 遮了天第445节 三角第344节 开港(十)第73节 侵略者们第81节 船期和新城第62节 视察摩云观(一)第332节 招安之旅(一)第378节 肥羊第35节 绑票(二)第572节 鸿基堡第308节 建制(六)第75节 钱钱钱第417节 落脚和撕逼第162节 忍无可忍第412节 观光第693节 北方三人组的日常(二)第14节 两筐石头第136节 挨打立正第593节 定约第236节 群贤毕至(九)第322节 钟四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