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节 幻变(二)

杭州城北,武林门外。

明代以前,武林门叫做余杭门。由于城北紧邻运河,所以当初的余杭门是杭州北面门户,俗称“北水关”,专司把控过往行船出关。

明代的武林门虽说名称变了,但是基本功能没有变,依旧是供船只进出的水门。

由于武林门外紧邻运河发端,所以周边设有多座大型国家级粮仓,以及为数众多的私人粮栈,用来收储流转东南各省提供的槽粮。

这样一来,再加上随运河而来的大量流动人口,武林门外就成了商贾云集之地,“樯帆卸泊,百货登市”。

另外,作为运河发端,此处也是周边渔民聚合之所。时人皆知,武林门外除了米店多,就是鱼船多。沿河各处,鱼行林立,吆喝记账声,隔河可闻。

此刻的吴法正,着一件永恒不变的,代表秀才身份的青衫,背着手,正站在码头外,盯着一处热闹所在,沉吟不已。

吴法正一早就到运河码头了。

他是来和杜少为碰头的。

之前大家约好,于今晨在码头集结,然后一同去上海港游玩几日。

这会是早上八点多,杜少为业已和吴法正碰头完毕。而事先说好同去的纪湘,临时偶感风寒,只好在家修养。

即便是这样,此次出行的旅游团总人数,也达到了六人之多...盖因杜少爷今趟实属“出公差”,自然不会给族中省钱...他不但带了小厮和长随,还带了贴身丫鬟沿途伺候。

这也是题中应有之意。

现今某曹势力发展迅速怪力无穷。虽说暂时还蛰居东南,但明眼人(多少看过几本史书的)就能看出来,此僚大有鲸吞天下之势...而大明朝廷偏偏流年不利诸疾缠身,压制不住东南妖孽。

在这种局面下,被各大土族推出来当诸葛亮诸葛瑾的,再不是什么不起眼的庶子私生子之流了。像杜少为就是族中二房嫡出的长子,其父乃是堂堂两榜进士,退休知府。

所以说,真正被当作继承人教育的少爷,就没有傻子。杜少为看似之前和吴法正谈得投机才有了去上海港的提议,实际上这种考察活动,早就是族中既定的重要考察项目,杜少爷不过是顺水推舟而已。

旅游团中,吴法正依旧只带了那个中年男仆。而杜少为作为地主,自然不好让吴法正这个外乡人忙碌。

所以他清晨一到码头,就指挥家仆将箱货行李往船舱里搬。

船是杜家昨日就雇好的,双层客船,足够盛下所有客人。杜少爷行李看似不少,其实也是必须的:家中在上海嘉兴等地有不少知交好友,这些都是重要人脉,出差一趟自然要顺路拜会兼打听情报。

待到前后都忙完,已然是早上十点来钟的样子。这边厢杜少爷出舱一寻,发现吴秀才还在码头上貌似“观景”,于是他下了船,走到这位年长两岁的好友身旁,打趣道:“吴兄‘流连’这鱼肆醒味之地,可有所得?”

“贤弟说笑了。”

吴法正回过神来,摇头笑着解释道:“愚兄日前也是沿着运河到的此处。只不过当日里行程匆忙,未及看到这处‘宫观’,故而起了疑窦。”

“哦?”

杜少为闻言,随着吴法正手中的扇柄指向看去。下一刻,杜少为先是一怔,然后脸上浮现出了一种复杂的表情:“此事说来话长,近前去看。”

要说武林门外,热闹地段随处可见。然而吴法正独独注视好久的这一处,却属实有点特别——这是一家寺庙,其门上的匾额是三个字:曹公庙。

之前盯着那处门前摊贩云集,热闹无比的庙宇,吴法正左思右想,也没能从典故中找出江南一带某个曹姓公侯的故事。可眼前的实景却不是假的......被脑中最终蹦出的答案吓了一跳的吴法正,实在有点“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的感觉。

吴法正的猜测是正确的。杜公子先是确切地告诉他:这一间正是杭州当地百姓为曹某人立的生祠。

吴法正闻之哑然。

如果单纯从祭祀这个角度来说,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几千年来,几乎每一个史书留名的武将,民间都或多或少建有供奉香火的庙宇。

其中一哥自然是关圣,其宅邸遍布全国各地。其次像赵云,杨家将这种的武将庙各地也建有不少。而像刘猛、焦赞这一类压根不出名的武将,同样在家乡有人建庙祭祀。

令吴法正惊讶的,事实上并不是祭祀,而是这一间看上去占地面积不小的“曹公庙”,可是生祠!

生祠这种东东,难度较高。通常来说,只有少数修堤造桥,为一地文治立有大功的文官,才有这个待遇。譬如修造了“范公堤”的范仲淹。

另外一种特殊情况,迫于某种压力被迫建造生祠的...前些年全国上下大力掀起的魏忠贤公公生祠项目,他老人家倒台后数量总和稳居历史第一位的生祠便迅速被各地拆除一空...这个不算。

听到吴法正略带惊讶的感受,杜公子一边轻摇折扇,一边也同样唏嘘感慨。

之前有人花大价钱将武林门外商行拆了迁,然后在这寸土寸金之处立地修庙一事,委实在城内坊间,尤其是士绅之中,起了一番惊涛骇浪的。

可到了那时候,后知后觉的缙绅们,掰起指头一算才发现:抛开政治层面的隐患不说,单就功业论,曹氏是担得起这座生祠的!

要知道,这些年以来,曹氏在各地不停修堤坝,开工坊,造路建桥,以工代赈,吸纳饥民。通过其直接或间接救活的底层贫民,即便只算江南一地,其数量也早已超过了百万众之多!

所谓润物细无声。功夫做足,水到渠成。

现如今,当年茫茫多被塞入底舱运走的饿殍,早已摇身一变,红光满面地回归家乡,“参与当地建设”了。

这些人,外带上海等地数量庞大的“产业工人”,就是曹氏在江南这大明核心地带的基本盘,是天然的宣传机器和具有战斗力的“先进阶层”。

底层民众只管自家能不能活过明天,谁管你龙椅上坐的是谁!

短短几步路,聊聊几句言语。待二人信步走到曹公庙前,一脸唏嘘的杜少为,已经将士绅们这几年间复杂的心态转变给吴法正道了个明白......不是非要去捧曹氏臭脚,实在是不知不觉间,下盘已然不稳,不得不早做筹算啊!

事实上,对于这间生祠,穿越众一开始也是一脸懵逼的。

然而经过调查,发现这间曹氏生祠的出现,其背后并没有什么势力推动,确实是受了曹氏好处的民众,自发筹款建立的。

这就牛掰了啊!得知确认消息的第一时间,远在新区的穿越众老巢内,同样炸了锅。

生祠的出现,极大鼓舞了整个穿越群体——大家这些年的辛苦没有白费,“我们伟大的事业”,得到了最硬核的反馈。

穿越众内部的心态,以及由此产生的战略自信,此刻站在生祠门前观望的两个土著秀才,自然是不知道的。吴杜二人作为缙绅预备役,他们现在的心情当然是酸辣为主,并不美好。

就在这个时候,仿佛为了给杜少为的言语做注脚,打东面又开来一支车队,停在了曹公庙门前。

这是一支四辆车驾组成的豪华车队,由一水的新式四轮琉璃窗对开门马车组成。

时下流行的这种弹簧底盘的四轮马车,通过性和舒适性远超传统双轮马车......然而售价高昂,拉车的马匹剧说都是从天竺运来,等闲富人家都养不起,通常只能租车。

而和标准款出租型号不同的是,今天这四辆车,拉车的高头白马浑身没有一丝杂色,内外挂饰镶竹配玉明鉴照人,充满了个人品味。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私家车。

下一刻,随着一声轻喝,穿着绫罗的车夫,轻巧地将马儿勒停在了庙前的空地上。紧接着,前车尾车门打开,迅速下来八九个膀大腰圆的家仆。

这些人一下车,场地上那些挑担的,卖香烛纸钱的,不开眼想凑近了看豪华马车的闲人,统统被推搡到了一旁。

这之后,家仆拉开中间两辆的黑漆琉璃窗车门,穿金带玉的丫鬟们,和老妈子才开始陆续下地。

下车的丫鬟们,手中捧着各式敬神的礼盒,盒盖都是打开的。除了各种应景礼物外,最扎眼的是那一盒香烛银子,齐刷刷的掐丝小银锭怕不是有几百两之多。

而下车的后的老妈子,则转身从车里抱下一个四岁左右,胸前挂着玉锁,腰间吊着玉佩的粉嫩小公子哥。

最后,一个珠环翠绕,雍容华贵的中年贵妇,款款踩着台阶,伏着丫鬟的手臂,从车中走了下来。

“好大的排场, 不知哪家女眷。”

饶是吴法正出身富人家,但见到这家人的牌面,终归是缩了脖子......他最近在杭州城和各路款少交际,对于新款马车有清醒的认识。

“雨石巷黄前辈府上,这该是大夫人和嫡少爷。”

杜少为是杭州土著,一看马车四角上的琉璃煤油灯笼,就知道是哪家缙绅:“上海梅林罐头厂的大股东,富可敌国。”

“哦......”

吴法正惊讶之余,随口问道:“这缙绅之家,也拜曹公?”

“还不是那起子无知愚民操弄的!”

杜少爷这会满脸的无耐:“拜曹公还个活命之恩也就罢了。不知何人牵强附会,硬是谣传这曹公有送子之能,就此引得一干愚夫愚夫成日价来上香求子......哼,乌烟瘴气!”

吴法正听到这里,意兴索然。深深看了一眼那庙门上方扎眼的招牌后,最终淡淡得道:“时辰不早了,怕是要开船,咱们回舱吧。”

第195节 欲取先予第362节 落脚第328节 会议(三)第696节 北方三人组的日常(五)第341节 开港(七)第510节 三零式隧发枪第23节 冷兵器第688节 北归(一十三)第382节 走投无路第138节 盐场和船厂(二)第448节 连战第143节 疟疾和奴隶第72节 油画第23节 冷兵器第193节 蚊子叮大象第220节 两手准备第323节 过期品第104节 新型贸易第58节 李逵李鬼(三)第312节 打野第2节 假剧组第695节 北方三人组的日常(四)第633节 联军第562节 接收(五)第243节 小军阀第320节 水利第561节 接收(四)第261节 一波又起第726节 历史(一)第440节 三屯营第94节 别了,甘第丢斯第311节 瘟疫第495节 一碗菜粥第615节 广州的夜晚第644节 年话第128节 新附民第106节 齐备第423节 校场(二)第326节 会议(一)第640节 立锥第639节 火光第540节 商号清盘第655节 救反贼(一)第634节 历史惯性的体现以及火线提干第198节 播种机第522节 吴掌柜的日常(一)第488节 狮子洋上第480节 买地政策第202节 授业第257节 辞职第261节 一波又起第163节 新服务第385节 另一处战场第116节 夜谋第302节 龙岩战记(二十四)第284节 龙岩战记(六)第185节 纷杂第114节 同船不同命第614节 广州的白天第652节 勋章和墨宝第670节 共襄大业(七)第104节 新型贸易第153节 妹子第30节 杭州第602节 克劳利的奇幻之旅(三)第537节 宗本第55节 南望第64节 粉墨登场第394节 大手笔第542节 成为股东第443节 好战第243节 小军阀第459节 再造第431节 罐头第419节 展布第185节 纷杂第24节 出山剿匪第207节 杀王(四)第581节 春雷营(二)第439节 老孙头第423节 校场(二)第392节 碧血丹心第603节  克劳利的奇幻之旅(四)第144节 林家兄弟第144节 林家兄弟第263节 入住第35节 绑票(二)第329节 刘香的焦虑第561节 接收(四)第94节 别了,甘第丢斯第131节 大员鹰第524节 吴掌柜的日常(三)第275节 养猪第515节 奇门兵器第507节 PPT第255节 原始打捞第453节 同行第170节 敌我矛盾第142节 种点什么好第228节 群贤毕至(一)